鸡群体质量管理目标与内容

2016-03-10 23:42马明扬
河南畜牧兽医 2016年17期
关键词:鸡体均匀度产蛋

马明扬

(内乡县畜牧技术服务中心,河南 内乡 474350)

鸡群体质量管理目标与内容

马明扬

(内乡县畜牧技术服务中心,河南 内乡 474350)

体质量是鸡群正常发育的重要指标,是充分发挥鸡遗传潜力,提高生产性能的先决条件。体质量可直接影响开产日龄,蛋重,产蛋量,高峰持续期及蛋料比,所以需要每周龄末抽测体质量,了解鸡的发育状况,根据鸡体质量情况适当调整饲养管理,以便使鸡群体质量达标均匀。

1 体质量监测

1.1 称测时间

进雏时称雏鸡的出生重,以后每周末称重1次,每次称测时间应固定在上午鸡群空腹时进行,一般选在早晨喂料之前。

1.2 抽样选点

笼养鸡在固定的鸡笼抽取样本,采点鸡笼确定后不能更改(要有标记)。采点选择要兼顾到鸡舍和鸡笼的不同位置,料线始末的个体均应称重;抽取比例取决于鸡群大小,一般随机抽取2%~10%,鸡群越小取样比例越大。

1.3 称重操作

称重时3人一组,1人抓鸡,1人称重,1人记录;注意手法要轻,避免出现伤残现象。

1.4 数据整理

对记录数据及时汇总分析,并与标准体质量比较。计算方法:平均体质量=(A1+A2+A3+....+An)/n。

1.5 采取措施

若体质量出现不达标现象,应立即查找原因,制定改进措施使其在最短时间内体重达标,具体方法如下:

如果鸡体出现一些疾病,例如呼吸道病、细菌病等,会影响鸡体生长发育,进而影响体质量增长,所以必须尽快改善环境和及时治疗。

及时挑出体质量不达标的鸡只,采用单独的饲喂计划。

增加匀料次数,以刺激鸡只的食欲,增加鸡只的采食量。

增加饲料的营养浓度,提高蛋白质,维生素等含量。通过向饲料内加水或饲喂潮湿拌料方式,提高适口性,增加采食量。

添加0.5%~1%的植物油提高饲料能量水平。

通过增加光照来增加采食时间;前8 w的光照对鸡只的性成熟不会造成影响,在这个时期,体质量不达标可以直接增加光照时间;育成期可以在凉爽时间增加1 h光照,并与开关灯时间相隔4 h。

2 均匀度管理

均匀度管理可以反映育成鸡群体质量,也可以反映雏鸡与育成鸡的管理水平,性成熟时达到达标体质量且均匀度好,则开产整齐,产蛋高峰周期长。

均匀度即取样中体质量在平均体质量正负10%以内的只数与总抽样只数的比率。如,一个2 500只鸡群,按5%抽样称重125只,其平均体质量1.3 kg,1.3-1.3×10%= 1.17 kg;1.3+1.3×10%=1.43 kg。

如果计算抽样称重的125只中在1.17 kg至1.43 kg范围之间的鸡群为110只,则此鸡群的均匀度:110/125× 100%=88%。

2.1 提高均匀度的措施

2.1.1 分层

笼养蛋鸡育雏阶段会经历2次到3次分群。12~13日龄将中层鸡中体质量较大的分到下层,保证14~21日龄鸡群密度30~40只/㎡(一般每条育雏笼1㎡)。

2.1.2 三段式饲养

鸡的一生中需要转群2次,一般在8~9周龄,由雏鸡舍转到成鸡舍,在16~18周龄由育成舍转到蛋鸡舍;两段式饲养,一般在14周龄左右直接转入蛋鸡舍适时转群可以为鸡群提供足够的生长空间。

2.1.3 挑鸡和分群管理

进雏当天:装笼时要逐个挑选,挑出身体较软,体质量偏轻,卵黄吸收不良,脐带愈合不良,体型小,精神状态不好的雏鸡转笼饲养,密度低于正常鸡只。

进雏5~7 d:在免疫同时对雏鸡进行第2次挑选,将手感瘦小,体软,挣扎无力,精神状态不佳的挑出,放入弱雏笼单独饲养。

建议在育成鸡10周龄或者转入蛋鸡舍前,进行一次分群,根据手感及目测情况将体质量偏大和偏轻,体型小,精神状态不好的鸡挑出;有条件可以将整栋鸡根据体质量大小分成大鸡、中鸡和小鸡3群,在平均体质量10%范围内的中鸡群采取正常饲喂;超过平均体质量10%为大鸡群,需要限制饲喂;低于平均体质量10%的小鸡群,需要单独饲养以便其尽快达标。

140~154日龄按照鸡冠的大、中、小分三群。开产前后,体质量差异直接造成产蛋水平的差异,如果采取称重分群势必造成应激过大,影响产蛋。这时最好是通过观察鸡群鸡冠的大小,将鸡群分群。在小鸡群饲料中添加植物油和其他营养,促进体质量增长,为产蛋期蓄积能量;对大鸡群限制饲喂,防止过肥而影响产蛋。

S831.4

B

1004-5090(2016)09-0019-02

2016-07-07)

猜你喜欢
鸡体均匀度产蛋
蛋鸡羽毛覆盖度计算及其与体温关系研究
均匀度控制不佳可致肉种鸡晚产
产蛋目标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鸡生产中的应用
动物产蛋王
鸡日粮中为啥要加食盐
洛伦兹力磁轴承磁密均匀度设计与分析
影响蛋鸭产蛋的因素(上)
鸡日粮中为啥要加食盐
母鸡喜欢在舒服的地方产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