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开采企业操作成本动因研究

2016-03-10 19:19李志学李君陈健
会计之友 2016年4期
关键词:成本动因作业成本法天然气

李志学 李君 陈健

【摘 要】 天然气操作成本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天然气开采企业的成本管理及经济效益,传统的天然气操作成本核算方法难以将操作成本准确分配到各生产单元,不能清晰地表明天然气在开采过程中的各种资源消耗,容易影响企业管理者的判断。文章以C油田某采气厂为研究对象,运用作业成本动因分析方法对天然气操作成本的动因构成进行科学分析,并利用SPSS19.0软件对影响天然气操作成本的成本动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最终得出了开井数、压缩机数量、压缩机运转时间、发电机数量、发电机运转时间为影响天然气操作成本的主要成本动因,使天然气操作成本的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关键词】 天然气; 作业成本法; 操作成本; 成本动因

中图分类号:F42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6)04-0015-04

引 言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进步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它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兴衰和国防安全。近年来,天然气作为仅次于石油及煤炭的世界第三大能源,越来越凸显出其在作为燃料和化工原料的重要性。天然气以其清洁廉价的优势、灵活且适于远距离运输的特点在现代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和地位不断增大,成为世界能源界的新宠。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开始不断加大对天然气资源的开采与利用,这使得天然气资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迅速上升。我国原有的以煤炭石油为主的能源结构也开始向天然气等优质能源转变,各个天然气开采项目的投资规模不断增加,操作成本逐年上升。

我国的天然气资源多分布于地形地貌复杂、气候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操作成本高、开发投资巨大。加之近年来常规天然气资源不断减少,使得以低渗透天然气资源为主的一大批特种天然气资源成为开采的主流,这更是加大了天然气资源开采的操作成本,严重影响到我国天然气资源的规模开发。如何有效地控制天然气操作成本,成为困扰我国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的新难题。

本文以C油田某采气厂为研究对象,利用作业成本法分析其操作成本的主要成本动因,进而找出影响天然气操作成本上升的关键因素,为降低我国天然气操作成本提供科学依据。之所以选择作业成本法为主要的理论依据,是因为作业成本法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成本计算方法,而且是利用“作业”为基础来归集和分配费用,更加全面、精细地追踪成本形成和积累的过程。与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相比,它能够提供更为全面、精确的成本信息,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天然气开采企业操作成本构成与影响因素分析

(一)天然气开采企业进行操作成本控制的意义

天然气开采企业形成的操作成本主要是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天然气产品而发生的用于矿区取得、地质勘探、开发井及直接相关设施建设和天然气的采出、处理、集输、储存等活动的成本,其包括矿区取得成本、地质勘探成本、天然气开发成本、天然气生产成本四部分。天然气操作成本是天然气生产成本中重要的一部分,其包括天然气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材料、燃料、动力、人员费用等。

天然气操作成本作为天然气开采企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其控制和预算管理,对于天然气开采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和生产竞争力的增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加之,天然气操作成本作为现在天然气市场上投资者和竞争对手最为关注的一个指标,其地位越来越重要。加强天然气操作成本的预算与控制已经成为各天然气开采企业需要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

因此,天然气开采企业需要对天然气操作成本的产生进行全过程的跟踪监督,运用一定的技术、方法对操作成本进行全面的规划和设计,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地与规划相比较,找出其中的差异并分析其根本原因,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不断降低天然气操作成本的目的。

(二)天然气开采企业操作成本构成与变化趋势

天然气操作成本主要包括天然气从地下开采到地面,并对其进行聚焦、处理、加工和储存等内容的成本,它分别是由直接材料费、直接燃料费、直接动力费、直接人员费、井下作业费、测井试井费、维护及修理费、运输费和其他直接费用构成,并且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和开发难度的增加,操作成本呈递增的趋势。

一般的,天然气田的开采要经历高产、稳产及减产三个阶段。在开采初期,油层自身的压力大,自喷能力强,单井的产气量很高,此时的天然气操作成本比较低,采气厂的利润相对较高;随着开采的深入,地层压力不断下降,含水率不断上升,产气量骤减,操作成本不断增加。与此同时为了减缓产气量的递减速度,保证稳定的采气率,需要采取水力压裂、酸处理及爆炸压裂等人工增产措施,这就使得各种材料消耗和费用支出较开采前期进一步增加,操作成本不断加大,采气厂的利润下降。

(三)天然气开采企业操作成本影响因素分析

想要有效控制天然气操作成本的增长趋势,实现天然气开采企业的低成本战略。首先就要充分了解影响天然气操作成本变动的主要因素,全面获取天然气操作成本的相关成本信息,从中找到有效控制天然气操作成本的途径及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天然气开采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下面对导致天然气操作成本增加的因素进行具体分析,结果如下:

1.直接人员费近年来处于上升趋势。这是由于近几年职工人数的增加和工资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直接人员费一直处于不断增长的状态,导致天然气操作成本不断增加。

2.直接材料费呈持续快速上升趋势。直接材料费占天然气操作成本比重不断增加,究其原因主要有:(1)近年来,天然气开采规模不断增加,开采力度不断增大,致使相应的处理装置增多,费用进一步加大,并且天然气处理装置上所采用的材料对安全系数、质量要求非常高。因此,绝大多数材料都要依赖于进口,然而进口材料的价格远远高于国产材料的价格。(2)随着天然气田开采的不断深入,需要对天然气集输工艺进行调增,对井口压力较低的天然气井实行增压措施,使天然气田的产气量增加,这导致压缩机需要消耗更多的材料费用,以满足每年正常运行的要求,再加之每隔三年一次的大修使得直接材料费直线上升。(3)由于绝大多数天然气田地处于沙漠、戈壁等恶劣的气候环境中,致使许多开采设备老化、损坏严重,存在着安全隐患。为此应计项目增多,日常耗材逐年增加。

3.维护修理费用也在不断加大。这是由于:(1)近年来,天然气井数不断增加,相应的各种设备的投入也越来越多,维修费及修理费不断增加。(2)天然气开采周期一般较长,随着开采的不断深入,设备的使用年限不断增加,维修费用也相应增加。除上述两点之外,污染处理及污染源处理也使维修费增加不少。

4.其他直接费用在天然气操作成本构成中也占有较大的比重,其主要由生产部门管理费、作业区管理人员费用、物业公司的物业费用等组成,这部分费用容易受到内外环境与管理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并且弹性较大,因此,管理好其他直接费用也是降低操作成本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天然气开采企业操作成本动因的研究设计

(一)天然气开采企业操作成本动因理论分析

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是以单一工时作为基础来分配制造费用的,这使得天然气田在开采初期的操作成本偏高;但到了开采的中后期,操作成本却大幅降低;因而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天然气操作成本的变化规律,给管理者带来了诸多误区,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

现代成本动因理论认为,成本是诸多变量的函数,这些变量即为成本动因。成本的分配应当注重成本的来源,把成本的分配与成本产生的原因联系起来,据此进行成本的汇集与分配,并根据其最终的成本核算结果进行企业的管理分析和决策。

利用现代成本动因理论可以将天然气开采、生产过程分为采气、井下、集输等作业中心,然后确定每一个作业中心应包含的生产工艺环节,按生产工艺环节来归集作业成本,最后再把各个环节的作业成本汇集起来以计算最终产品成本,并且能够以此为基础实现作业业绩评价和考核,充分实施作业成本动因管理,真实地反映天然气操作成本信息,发现和消除不增值的作业,优化采气作业流程,从而达到降低采气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因此,通过对天然气操作成本进行成本动因分析,能够将影响天然气开采企业操作成本的因素很好地揭示出来,提高相关成本信息的准确性和适宜性,有利于天然气开采企业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

(二)天然气开采企业操作成本动因研究的假设与防范

1.研究方法

本文以C油田某采气厂为研究对象,对该厂天然气操作成本各环节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其构成要素及影响因素,并通过分析该厂天然气操作成本的构成要素及影响因素,结合其自身实际情况,提出一套适合C油田某采气厂的天然气操作成本控制方法与具体措施,从而挣脱传统成本控制方法的桎梏,在思想上和行为上对天然气操作成本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更深的理解。

综上所述,笔者根据C油田某采气厂2010年至2014年天然气实际的开采、开发情况,选择了C油田某采气厂4个作业区5年共20个季度的69组关于天然气开采、开发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对天然气操作成本作业的相关成本动因进行实证分析,以便找到有效的成本动因,为企业的成本和预算管理提供帮助。

2.研究假设

由于天然气操作成本是天然气生产状况的直接体现,也是天然气总成本的一项重要支出,因此,天然气操作成本可能与多方面的因素存在相关性。从天然气开采企业内部来看,总井数(口)、已投产井数(口)、开井数(口)、压缩机数量(台)、压缩机运转时间(小时)、发电机数量(台)、发电机运转时间(小时)、集气支线数(条)、产水量(方)都是带动天然气操作成本变化的因素,故提出以下假设:总井数(口)、已投产井数(口)、开井数(口)、压缩机数量(台)、压缩机运转时间(小时)、发电机数量(台)、发电机运转时间(小时)、集气支线数(条)、产水量(方)与天然气操作成本存在着显著相关性。本文采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具体对以上所提出的影响天然气操作成本的成本动因假设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以验证假设的正确性,并最终得到影响天然气操作成本主要的成本动因。

3.变量设计及说明

根据上述假设的描述,笔者选择天然气单位操作成本作为因变量Y,总井数(口)X1、已投产井数(口)X2、开井数(口)X3、压缩机数量(台)X4、压缩机运转时间(小时)X5、发电机数量(台)X6、发电机运转时间(小时)X7、集气支线数(条)X8、产水量(方)X9为九个与因变量天然气单位操作成本Y相对应的自变量,建立了天然气单位操作成本与其成本动因之间的多元回归模型,如模型(1)所示:

Y=β0+β1X1+β2X2+β3X3+β4X4+β5X5+β6X6+β7X7+β8X8+β9X9+μ (1)

天然气操作成本大部分为天然气生产过程中气井所消耗的,此外集气站、输气管线及其他生产设施在生产过程中也会消耗操作成本。集气站数量、输气管线等都与气井的数量有直接的关系,所以总井数(口)、已投产井数(口)、开井数(口)都是影响天然气操作成本高低的主要动因。

天然气生产的过程常常伴随着机器不停的运转,机器的开工时间越长,就意味着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成本消耗越多,因而选取压缩机运转时间(小时)、发电机运转时间(小时)作为主要动因。

由于天然气操作成本主要是由气井、集气站、输气管线及其他生产设施所形成的,由此可见压缩机数量(台)、发电机数量(台)等相关动因与操作成本必然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

集气支线数(条)及产水量(方)在生产过程中也需要消耗一定的成本,也是操作成本形成的主要动因之一。

综上所述,天然气操作成本动因分析变量说明及其定义详见表1。

(三)样本选取与数据说明

笔者收集了C油田采气四厂4个作业区于2010—2014年间20个季度中共计69组天然气开采、开发过程中的成本数据和施工参数,此数据均为C油田采气四厂的内部施工数据,成本数据为项目实际归集的成本。

收集到的69组成本数据均为天然气生产过程中的操作成本。其中作业四区于2012年12月份才成立,成立当月没有发生燃料费,剔除其他6组无效数据后,69组数据中62组为有效数据,故样本数为62组。

三、天然气开采企业操作成本动因回归分析

(一)多元回归模型的实证检验及分析过程

在多元回归分析中,由于自变量会受到众多因素的共同影响,因此,多个自变量不一定都能够进入线性回归模型,并可能在自变量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的问题,这时就需要对多个自变量进行筛选、精炼。

笔者使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对构建的多元回归方程(1)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为:首先,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R=0.779,线性回归方程拟合度R方为0.607,调整后的拟合优度为0.539。R方为0.607>0.6,说明假设的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相关性很强,模型与数据的拟合度很好。接下来,方差分析表中的Sig.=0.000<0.05,即F检验的显著性值小于0.05,说明建立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显著。最后,在回归系数表中,回归模型t检验结果显示,开井数(口)X3、压缩机数量(台)X4、压缩机运转时间(小时)X5、发电机数量(台)X6、发电机运转时间(小时)X7这五个自变量通过了t检验,即这五个自变量的Sig值均小于0.05,而其余的四个自变量:总井数(口)X1、已投产井数(口)X2、集气支线数(条)X8、产水量(方)X9没有通过t检验,t检验的结果说明开井数(口)、压缩机数量(台)、压缩机运转时间(小时)、发电机数量(台)、发电机运转时间(小时)这五个自变量对因变量天然气单位操作成本的解释效果较佳,而其余四个自变量总井数(口)、已投产井数(口)、集气支线数(条)、产水量(方)对因变量天然气单位操作成本的解释效果不佳,应该从模型中予以剔除。

(二)新建多元回归模型验证过程

根据上述结果,笔者剔除了总井数(口)X1、已投产井数(口)X2、集气支线数(条)X8、产水量(方)X9这四个不显著的自变量,重新构建了新的精炼的多元回归模型(2),其中,假设开井数(口)Z1、压缩机数量(台)Z2、压缩机运转时间(小时)Z3、发电机数量(台)Z4、发电机运转时间(小时)Z5作为自变量与因变量天然气单位操作成本Y进行新的回归分析,多元回归模型(2)如下:

Y=β0+β1Z1+β2Z2+β3Z3+β4Z4+β5Z5+μ (2)

多元回归模型(2)的具体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是模型拟合概述,列出了模型的R、R方、调整R方及标准估计的误差。新建的多元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R=0.732,线性回归方程拟合度R方为0.536,调整后的拟合优度为0.495。虽然新建的多元回归模型(2)的R方及调整的R方较原有的多元回归模型(1)均略有变小,但新假设的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相关性较强,模型与数据的拟合度很好。

表3是新建多元回归模型(2)的检验结果,一个标准的方差分析表。列出了变异源、自由度、均方、F值及对F的显著性检验。其中,回归平方和为6 853.940,残差平方和为5 928.957,总平方和为12 782.896,对应的F统计量的值为12.947,Sig.=0.000<0.05,即方差分析表中F检验的显著性值小于0.05,说明建立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显著。

表4是回归系数表,分别列出了常数、非标准化回归系数及标准化的回归系数,同时对其进行显著性检验。新建多元回归模型(2)的t检验结果显示,新假设的五个自变量开井数(口)Z1、压缩机数量(台)Z2、压缩机运转时间(小时)Z3、发电机数量(台)Z4、发电机运转时间(小时)Z5均通过了t检验,Sig.分别为:0.000、0.024、0.005、0.000、0.005,并全部小于0.05。因此,新假设的五个自变量开井数(口)Z1、压缩机数量(台)Z2、压缩机运转时间(小时)Z3、发电机数量(台)Z4、发电机运转时间(小时)Z5对因变量天然气单位操作成本Y的解释效果较佳。

最后,笔者得出对天然气单位操作成本影响较大的成本动因主要有开井数(口)、压缩机数量(台)、压缩机运转时间(小时)、发电机数量(台)、发电机运转时间(小时),C油田公司某采气厂在进行天然气操作成本控制时,应当着重关注这五个部分。

四、结论及建议

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得到天然气单位操作成本与其成本动因,即总井数(口)、已投产井数(口)、开井数(口)、压缩机数量(台)、压缩机运转时间(小时)、发电机数量(台)、发电机运转时间(小时)、集气支线数(条)、产水量(方)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多元回归模型的实证检验证明得出,对天然气操作成本影响较大的动因主要有开井数(口)、压缩机数量(台)、压缩机运转时间(小时)、发电机数量(台)、发电机运转时间(小时)这五个动因。根据以上结论,天然气开采在进行成本控制和预算编制时,应当着重从开井数(口)、压缩机数量(台)、压缩机运转时间(小时)、发电机数量(台)、发电机运转时间(小时)入手,重点关注这五大成本动因。

【参考文献】

[1] 韩锐.浅析天然气开发成本影响因素[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9):234.

[2] 曾勇,李德山,杨超林,等.天然气操作成本影响因素分析方法研究[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6-21.

[3] 胡雪,张淑英.采气厂实施作业成本管理探讨[J].会计之友,2010(5上):51-53.

[4] 李秀生,王灵碧.油气操作成本动因分类方法研究[J].天然气工业,2008(1):146-148,179.

[5] 张金昌,董永春.作业成本法核算条件下的成本分析[J].会计之友,2006(4下):4-6.

[6] 赵慧萍.孤岛采油厂油气开采成本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7] 杨亚.考虑井筒温度变化的气井不稳定试井[D].中国石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8] 姜蕊.基于油藏寿命周期的油田区块成本控制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9] 许学娜.胜利油田高成本区块状况分析及管理对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0] 王晓东.天然气排水采气技术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S1):89.

[11] 王文莲,王晓晖.企业成本核算方法的发展趋势研究[J].管理观察,2009(5):54-56.

[12] 林金高,龚光明.石油天然气财务会计的三大难题[J].会计研究,2000(12):26-30.

[13] 王建华,赵振智,刘广生,等.油气开采企业成本控制及预算管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成本动因作业成本法天然气
第六章 意外的收获——石油和天然气
石油和天然气
成本动因分析在企业项目成本核算中的应用
作业成本法在企业成本核算中应用研究
新经济时代下管理会计的应用案例探索与启示
作业成本法在酒店业成本核算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产品成本动因分析
我国天然气真的供大于求吗?
作业成本法在WLQ矿山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