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编辑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以《湖南农业科学》为例

2016-03-11 12:38高国赋
中国市场 2016年48期
关键词:人才队伍科技期刊湖南

高国赋,贺 艺

(湖南省农业信息与工程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125)

科技期刊编辑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以《湖南农业科学》为例

高国赋,贺 艺

(湖南省农业信息与工程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125)

以《湖南农业科学》编辑部的人才队伍的建设为例,分析了编辑部的人才队伍现状,认为该编辑部专业结构配置合理、学历结构不断优化、年龄结构呈“橄榄型”,但职称结构有待改进。针对现状,提出了加强新进人员岗前培训,提高编辑的业务能力,建立合理的人才评价、绩效评估机制,为编辑的职业发展提供空间等科技期刊编辑人才培养的路径。

科技期刊;编辑;人才队伍建设

期刊是重要的信息载体,有助于传播科技知识,促进科技交流、进步和发展。[1]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科技学术期刊编辑出版工作也是学术科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展示科技创新成果、推进科研工作发展的双重职能,在科技文化、学术成果交流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这就要求科技期刊所刊载的信息必须真实、准确。期刊编辑在科技期刊建设中则起着贯彻办刊宗旨、发现学术人才和提高文稿文字质量的重要作用。因此,出版单位需要一支高素质的编辑队伍,以减少编辑出版过程中产生的谬误。近年来,各行各业对人才作用的认识理念不断增强,科技期刊出版单位也越来越重视编辑人才的引进与培养。笔者以《湖南农业科学》为例,分析编辑人才队伍现状,探讨科技期刊编辑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培养路径,以期为科技期刊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 科技期刊编辑人才需求特点

编辑人才队伍建设是编辑部的一项重要工作,关系到期刊能否顺利出版,编辑部能否健康有序发展。[2]一流的刊物离不开一流的编辑人才。科技期刊编辑应具有学术素质、品德素质和能力素质。首先,编辑应具有较好的专业学科知识素养,学习或研究的学科领域应该和他所编期刊的报道方向一致,只有对专业领域的研究有一定的了解,才有利于所编期刊的稿件组约、取舍,有利于期刊学术质量的提升;[3]其次,编辑应有较强的奉献精神,理解编辑工作本身是一项“为他人做嫁衣”的事业,能爱岗敬业,吃苦耐劳;最后,编辑需要有高度的责任意识和团队精神,有良好的沟通、表达、协调能力。

2 《湖南农业科学》编辑人才队伍现状

2.1 专业结构配置合理

科技期刊是发表自然科学及技术的杂志,科技期刊刊发的文章专业性较强,且往往是多种学科的集合,这就需要搭配不同专业的人才组建编辑队伍。科技期刊大多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或行业协会主办,受事业单位编制、经费等因素的限制,一般设置编辑岗位的名额有限,因此在进入选择时要考虑到专业的兼容性。《湖南农业科学》是一份综合性的省级农业科技期刊,创刊已有45年,主要栏目有:生物技术·遗传育种、耕作栽培·生理生化、土壤肥料·资源环境、植物保护·园艺园林、畜牧兽医·水产养殖、加工贮藏·检测分析、农业信息·休闲农业、农业经济·专题综述。从栏目设置来看,几乎涵盖了农业科学的各个领域。目前4位编辑所属专业如下:生物学专业1名,农学专业2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1名。生物学和农学这两个专业课程设置面广,兼容性较强,3个专业基本能满足相应栏目的编辑工作,保证期刊的正常出版。

2.2 学历结构不断优化

学历是指一个人所受教育的经历,是达到某种教育程度的标志,也是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 。[4]21世纪以来,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科技期刊要对高新技术领域最新进展加强报道,这就需要一批接受过深度专业教育,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又能及时捕获相关学科前沿领域最新研究进展的高学历编辑人才,以加强约稿、审稿,从而提高期刊的选题质量。[1]优化编辑队伍的学历结构主要通过逐年的编辑补充、岗位调整、学历培训等途径来实现。近年来,《湖南农业科学》编辑部相继引进了一批较高学历的人才。目前《湖南农业科学》编辑团队共有6人,学历结构如下:博士1人,占编辑部总人数的16.7%;硕士4人,占66.7%;本科1人(硕士在读),占16.7%。由此可见,《湖南农业科学》编辑部的编辑学历层次较高,均达到或超过《2005—2010年全国新闻出版(版权)人才工作纲要》的要求。高学历人才的专业素质、英文水平和计算机水平较高,较好地促进了期刊编辑工作。期刊近些年的发展,也证实了这一点。随着期刊的进一步发展,编辑部将进一步优化人才学历结构。

2.3 年龄结构呈“橄榄型”

年龄结构也是人才结构的重要内容,团队的年龄结构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群体效能的发挥。现代生理学研究表明:创造的最佳年龄是25~45岁,其中最佳峰值一般在37岁左右。良好的团队一般应由老、中、青三个年龄段的人才个体构成,即同时有丰富经验和阅历的老年,也有年富力强的中年,还有思想敏锐的青年,才能发挥群体的最佳效能[5],因此,编辑的年龄结构也会影响期刊未来的发展。目前《湖南农业科学》编辑部的年龄结构为:40岁以上2人,占编辑部人员总数的33.3%;30~40岁3人,占50%;30岁以下1人,占16.7%,呈现出明显的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合理结构。2015年,通过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招聘途径,陆续招聘了2名编辑人员,一名为骨干编辑,一名为应届硕士毕业生。年轻人思维敏捷、活跃,接受能力强,但缺乏实际工作经验,需加强对新进年轻编辑的业务技能培训。

2.4 职称结构有待改进

一个良好的编辑团队应由初、中、高不同技术职称的人员组成,并形成合理的梯队,才有利于期刊质量的把关,以及对年轻人才的培养。[1]目前《湖南农业科学》编辑团队的职称结构是:副高级职称1人,占16.7%;中级职称4人,占66.7%;初级职称1人,占16.7%。职称梯队结构基本能满足期刊保质保量出版的需要。但是,从职称结构可以看出,高级职称人数偏少,中级职称人数占比偏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科技期刊编辑的职称晋升道路之难。也正是该原因,导致编辑队伍欠稳定。近4年间,编辑部新进或原有的编辑调出、考公务员或直接离职者在5人以上。

3 科技期刊编辑人才培养路径

3.1 引进优秀编辑人才

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看看,一个单位应该保持良好的人员流动率。《湖南农业科学》编辑部通过调岗、招聘,将不适合编辑工作的人调到其他岗位,引进优秀的博士或硕士毕业生,不断对人才队伍进行优化,从而保证编辑部有一支高水平的编辑队伍。编辑部接受有从事编辑工作意向的硕士生在编辑部实习,可从专业基础、个人性格等方面考察其综合素质。在几个月的实习期内,重点考核其是否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良好的心理素质、团队合作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德 。[6]如《湖南农业科学》近几年新招青年编辑时,先后有4名应届硕士生在编辑部实习,其中2名专业基础较好、热爱编辑事业、合作意识强、能吃苦耐劳的女生最终被选用。目前一名已成长为骨干编辑,另一名已成为编辑部副主编。科技期刊编辑部在引进优秀编辑人才时,不一定要引进编辑专业的毕业生,而是要根据期刊发展的需要,注重期刊的专业方向,尽可能引用与期刊专业方向一致的优秀人才,或者从事过相关工作的骨干编辑。文字功底较好,专业基础扎实的人才,工作时能更快地进入编辑角色。

3.2 提高编辑的业务能力

新进的编辑人才,虽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但不熟悉实际编辑工作。因此,必须对新人进行岗前培训。《湖南农业科学》编辑部的新进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培训为了提高期刊的编辑水平,并且编辑部采取了多种方式提高编辑的业务能力。①以老带新提高编辑业务能力。一方面,由副主编带年轻编辑,尽快了解从审稿到编辑加工、校对等编辑流程,熟悉编辑业务。另一方面,编辑部聘请一位退休的老编辑和一位退休的科研专家担任顾问,他们分别有着丰富的办刊经验和撰文经验,给新进编辑上培训课,使新进编辑的审稿和改稿能力得到迅速提高。②参加全国出版行业职业资格考试。编辑部严格按照期刊出版管理规定,要求编辑持证上岗。入职3年内新进人员必须通过全国出版行业职业资格考试,否则进行岗位调动。目前,《湖南农业科学》的上岗编辑均通过了全国出版行业职业资格考试,拿到了上岗资格。③参加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技能。要求编辑参加新闻出版部门主办的编辑业务培训,通过培训及时掌握编辑出版法律法规,了解新的标准规范和业内动向,提升业务水平,有助于完善自己的工作。④深入科研一线提高专业素养。要求编辑积极参加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专业学术报告,深入院内各科研单位,走访一线科技人员,以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增加专业知识。⑤参加业务讨论会交流工作经验。编辑部内部不定期召开编校业务讨论会,针对已出版的期刊编校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统一全刊标准。通过以上几种方式,编辑的业务能力提高较快,一般2~3年可成长为骨干编辑。

3.3 重视编辑的职业道德培养

编辑的职业道德培养是编辑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之一。一个编辑如果不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即使具有再高的专业素养,也难成为优秀的编辑。《湖南农业科学》编辑部的编辑均为中共党员,经常参加单位的政治学习,也常常组织进行职业道德学习。首先,编辑要爱岗敬业。要认清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坚守职业本分,甘为人梯,无私奉献。在工作上认真负责、勤勤恳恳,对文稿仔细推敲;并在掌握扎实的编辑业务知识同时,学习专业知识,成为具多学科的广博知识的"杂家"和"通才"。其次,编辑要坚持原则,坚持质量第一、社会效益优先、依法办刊的原则。编辑在审稿和选稿时,要公平公正,以稿件质量为标准,对作者一视同仁,不以人取稿。针对当前社会存在的学术不端行为,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守职业道德底线,杜绝假冒伪劣、粗制滥造之文。牢记办刊宗旨,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发挥良好的社会效益。第三,编辑要树立服务意识。编辑要尊重作者、帮助作者、培养作者。编辑是连接作者与读者的纽带,要把来稿看成是对自己的信任和支持,为作者提供优质的服务。编辑应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认真对待每一篇稿件,要及时登记、评审、回复,对拟不录用的稿件,回复时应态度热情,言词委婉并给予鼓励,保护作者的积极性。

3.4 建立合理的人才评价、绩效评估机制

科技期刊出版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合理的人才评价、绩效评估机制。科技期刊编辑部应建立可行的评价制度,把评价结果与编辑的晋升、培训、薪酬、奖惩等挂钩,促进编辑工作积极性和创新进取精神。[7]绩效评估指标应定量化,既评定工作数据又考核工作质量,并结合实际情况,改进评估方案,保持绩效评估机制的有效性。《湖南农业科学》编辑部根据期刊出刊需要。规定每个编辑每月改稿量在12篇左右,全年稿件编校数量在150篇左右;对编辑部的工作进行合理的分工,并将工作完成情况与年终绩效挂钩,有效激发了编辑工作积极性。由于建立了较为合理的人才评价、绩效评估机制,在过去的几年里,编辑工作认真积极,编辑部先后也被评为湖南省省直“芙蓉标兵岗”、湖南省“巾帼文明岗”、全国“巾帼文明岗”。

3.5 为编辑的职业发展提供空间

编辑业务是科技期刊编辑的本职工作,学术编辑必须通过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审稿和校对的能力,同时,还要增强自身的科研能力,一边编校稿件——为他人“做嫁衣”,一边撰写论文——为自己“做嫁衣”,这样才能做一名学者型编辑。由于科技期刊一般由高校或研究机构主办,编辑在职称评定方面没有优势,职业方面也缺少晋升的机会。因此,建议编辑也应积极加入单位的科研团队,参与单位的科研工作。几年来,《湖南农业科学》编辑部的编辑除每年完成文稿编辑校对工作外,均参与科研工作,主持多项省级课题,共发表论文10篇以上,有3位编辑分别考上了在职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在职称评定方面,虽困难不少,仍有2位编辑晋升副研究员。遗憾的是,由于编辑工作量大,编辑工作和科研工作难以兼顾,2名副研究员后来均调到了科研岗位。编辑的流动较为频繁,也证实了事业单位为编辑的职业发展所提供的空间不足。这需要科技期刊编辑部在人才队伍建设中考虑,如何更大限度地发挥编辑人才工作主动性,以何种方式更好地激发编辑的工作积极性,有效体现编辑劳动的价值,为编辑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好的空间。只有这样,才能让科技期刊编辑们安心编辑,乐于编辑,真正将编辑工作当作自己一生的事业,而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

[1]杨春英,任银玲.科技期刊编辑人才队伍建设及培养路径——以《河南农业科学》为例[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5(12):146-148.

[2]崔瑞琴,廖玉荣.科技学术期刊编辑出版模式的变化及未来发展走向[J].传媒,2014(2):13-15.

[3]甘艳.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在医学科技核心期刊初审稿件中应用价值研究[J].传播与版权,2014(3):48-49.

[4]徐涌金.我国高等学校师资队伍学历结构优化问题初探[J].师资培训研究,1995(Z1):39-43.

[5]王心广.构建适应现代化需要的中师师资队伍[J].中国成人教育,1998(9):36-37.

[6]林松清,佘诗刚.试论科技期刊编辑人才梯队建设与对策[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3):494.

[7]詹喜.浅议新时代背景下的编辑人才队伍建设[J].科教文汇,2010(1): 62.

10.13939/j.cnki.zgsc.2016.48.244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项目;湖南省农业支撑计划(项目编号:2012NK3137)

高国赋(1977—),女,湖南常德人,助理研究员,《湖南农业科学》副主编。研究方向:科研及科技期刊编辑。

猜你喜欢
人才队伍科技期刊湖南
科技期刊的分类
Indoor orchids take the spotlight
科技期刊的分类
关于培养新时期青年人才队伍的思考
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三线建设在湖南
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更好助力追赶超越
湖南是我家
人才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