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分析

2016-03-12 07:24熊绍彬
大科技 2016年15期
关键词:时记株率普查

熊绍彬

(重庆市酉阳县林木良种场 重庆酉阳 409800)

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分析

熊绍彬

(重庆市酉阳县林木良种场 重庆酉阳 409800)

本文分析了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的重要性和相关内容,同时分析了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的方法,以期能够为我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和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林业有害生物;普查;重要性;内容;方法

1 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的重要性

所谓林业有害生物是指对森林、林木、林木种子等正常生长发育产生负面影响同时又造成严重损害的林业病、虫、杂草及其他有害生物。开展林业有害生物的普查和研究,不但可以摸清某一地区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和危害程度,而且还可以摸清外来有害生物的种类,同时还能掌握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对当地的林业产生的威胁,从而更有效地监控和综合管理本地有害生物和入侵有害生物进行有效的。开展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对于切实保护当地林业的生态安全和消除有害生物对林业的危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2 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的内容

对林业有害生物进行普查,掌握有害生物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对于了解有害生物的种类、分布区、防治决策以及判断防治方法的效益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害生物的数量动态指标是单位面积或体积或植株等上的有害生物的平均密度和危害程度等。然而,上述信息都必须通过林业调查才能获得。因此,在进行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时,应当通过科学的抽样,通过样本总体去代表整个有害生物的群体和危害程度,然后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所得数据加以整理和分析,从而得出比较接近符合实际情况的信息。

根据普查对象,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可以分为普查和专题调查两种类型。其中,普查是对某个地区的林业有害生物进行普遍的调查,其目的是明确调查区域内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种群数量、分布状况以及林木受害程度。同时,根据对当地林有害生物的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森林保护措施。普查对林业有害生物数量的估计精度要求相对较低,但是,要求普查的面积要广,从而为今后作深入的专题调查、制订检疫措施以及开展保护工作奠定基础。如果在林业有害生物普查过程中发现了危害程度比较严重的有害生物,那么就需要补充专题调查,以进一步的分析所发现的有害生物。

专题调查的对象是某一种有害生物,其目的是较为精确地估计某一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数量和危害程度,探究有害生物的发生发展规律等。专题调查的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①有害生物的数量、分布状况、危害程度;②寄主范围以及寄主抗性;③有害生物的天敌及寄生率;④环境因素对有害生物的影响、有害生物所造成的损失;⑤有害生物的防治方法和防治效果等。

3 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方法

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可以分为准备工作、野外调查以及内业工作三个环节。其中,准备工作环节主要包括收集相关资料、制定调查计划以及准备调查工具和仪器等;野外调查环节主要包括调查林业有害生物、采集有害生物标本等;内业工作环节包括制作与保存有害生物标本、鉴定有害生物种类的、分析和研究有害生物调查结果、撰写总结报告等。

3.1 准备工作

首先,收集资料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①收集调查区域的相关资料,以了解调查地区的自然概况、地理环境以及经济状况。②查阅调查地区与林业生产、病虫害发生情况相关的档案记载、工作总结、调查报告、调查地区地形图、林相图以及航测照片等档案记录等。通过收集上述资料,不但可以为制定符合实际的调查方案奠定基础,确定有害生物调查路线和人员安排,设计有害生物调查表格,并准备调查所用工具和仪器等,而且还有利于分析和研究今后的有害生物调查结果。

3.2 野外调查

野外调查主要分为踏查和标准地调查两种方式。在普查林业有害生物时,通常采用踏查的方式。而专题调查则是以踏查为基础来进行标准地调查。

3.2.1 踏查

踏查的目的是为了初步掌握调查地区内各种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数量大小、分布状况、危害面积以及危害程度等。因此,踏查必须根据调查要求确定详细的调查地点、调查步骤、调查方法以及标准地的位置和数量。如果某一地区之前开展过森林经理调查,那么可以沿林班线和调查线来进行踏查。如果该地区没有进行过森林经理调查,那么可以沿林区的公路、河流、山脊等进行踏查。但是,踏查路线均须穿越调查地区主要森林类型和不同地貌的林地。

在实地踏查的过程中,应当对调查地区内不同森林因子以及立地条件的林分加以区分,记录相关森林调查因子和病虫害的发生状况。其中,森林调查因子主要包括林木组成、林龄、疏密度、郁闭度、平均胸径,平均树高、下木、地被物、土壤类型、坡向、坡度以及地形地势;森林病虫害发生状况主要包括病虫害种类、虫口密度、危害林木的程度以及分布状况等。在踏查的过程中,一定要认真观察调查地区周围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同时采集病虫害标本及其危害状标本。

调查叶部、枝梢、果实种子、蛀干、根部和苗圃地下害虫等虫害发生情况时,一般情况下将害虫的危害程度分轻、中、重三级,相应的危害程度分级标准分别用+、++、+++来表示。其中叶部害虫危害树冠程度不足1/3时记为轻度,危害程度介于1/3~2/3之间时记为中等,危害程度达2/3以上时记为严重。枝梢害虫危害株率低于5%时记为轻度,危害株率介于5~10%时记为中等,危害株率高于11%时记为严重。果实和种子害虫危害果实、种子低于10%时记为轻度,危害率介于11~20%时记为中等;危害率高于21%时记为严重。干部和根部害虫危害株率低于5%时记为轻度,危害株率介于5~10%时记为中等,危害株率高于11%时记为严重。

病害调查一般为病毒、枯萎病、根腐病等全株性病害或被害后损失严重的病害,并用发病株率来表示,而对其他病害则实行分级调查,采用发病率、病情指数来表示危害程度。其中,发病率仅仅表示病害在调查地区内发生的程度。因此,在病害调查过程中,应当统计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病情指数反映了植物的感病程度,表示病害的普遍性和严重程度。具体的测定方法为:根据病情将样方内的植株分为健康、轻、中、重、枯死共5个等级,分别以0、1、2、3、4来表示,然后通过统计各等级株数来计算植株病情指数。病情指数大于0而小于100,其中0表示无病,100表示发病严重且普遍。

病害的分布状况可以分为单株、块状(低于0.7hm2)、成片(0.7~ 6.7hm2)和大片(高于6.7hm2)。

根据调查地区的样方面积和标准树危害程度的比例,危害面积可以分为轻(发生面积)、中(受害面积)、重(成灾面积)3个等级。

在林业有害生物普查过程中,应当初步鉴定采集的有害生物标本,及时做好寄主、采集时间、采集地点、采集人等各项内容的详细记载,同时要对采集的有害生物标本进行统一编号和妥善保管。最后,将调查结果填入森林虫害踏查记载表格。

3.2.2 标准地调查

在林业有害生物踏查的基础上,为了能够深入了解林业有害生物危害的程度和原因、繁殖和扩散的可能性、虫害发生与立地条件之间的关系等相关内容,需要通过标准地来进行详细的调查。

(1)选择标准地。应当根据调查要求和目来确定标准地的位置和数量。如果是为了了解不同的被害程度,那么可以在严重被害、中等被害与轻度被害的地区设立标准地;如果是为了了解某种有害生物与立地条件之间的关系,那么应当在不同林型、坡向以及海拔高度等地区设立标准地。应当注意的是,同一类型的标准地应保证至少3次重复。

(2)标准地面积。样地面积越大,各样地之间的变化就越小。当样地面积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变动系数将会趋于稳定。一般情况下,采用0.06hm(220m×30m)的样地;林分变化较大时,采用0.1hm2的样地;幼龄林多采用0.01hm2的样地。但是,一定要确保主要寄主树不低于100株,否则就需要扩大样地的面积。

(3)测量标准地。通过量样地的测角度和水平距离,计算标准地的面积。如果林地坡度大于50,则应根据林地的坡度把测量的斜距换算成水平距离。一般情况下,标准地测量的闭合差不能超过标准地各边总长度的1/500~1/200。

(4)调查标准地。设置好标准地之后,记录林分因子和立地条件。根据害虫种类、调查目的以及精度要求等,可通过实测或者目测来记录林分因子和立地因子,其次进行每木调查,统计被害株率。为了调查虫害对林木蓄积的损失,则应选择中央标准木1~3株,通过区分量测来估计蓄积量,将所得结果填写至森林害虫标准地调查表中。

需要说明的是,应当及时整理和妥善保存踏查和标准地调查所采集的标本、原始资料和汇总图表、照片。

3.2.3 内业工作

内业工作主要包括方面内容:①调查原始材料,整理、制作和保存标本;②鉴定有害生物名称,编写有害生物名录;③汇总和整理踏查和标准地调查所统计的相关资料,计算和研究相关数据,研究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和发展与当地气候、立地条件以及林分因子之间的关系;④以详细调查结果为基础,汇总和分析重点病虫害,同时提出相应的病虫害防治策略和方法;⑤建立健全技术档案。

4 结语

林业有害生物是森林的主要灾害之一。防治林业有害生物不但是我国减灾工程的重要组分之一,而且还是林业工作的重要组分之一。大力开展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和防治,对于巩固造林绿化成果、保护森林资源以及推动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不但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大计,而且还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赋予林业的时代重任,同时也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最终目标。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提高我们切实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1]张小健.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5(8):185~186,191.

[2]李怀业,蒋晓萍.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及防治对策[J].中国林业,2015(5B):52.

[3]武红敢,常原飞.高新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普查中的应用前景分析[J].中国森林病虫,2014,35(9):30~34.

S763

A

1004-7344(2016)15-0223-02

2016-5-15

熊绍彬(1973-),男,工程师,大专,从事工作方向为林业。

猜你喜欢
时记株率普查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虫发生
胡春华强调:确保脱贫攻坚普查取得圆满成功
一只玩具熊的心灵独白——评高源的《一只熊的时记》
《一只熊的时记》创作谈
一只熊的时记
澳洲坚果杂交子代开花调查分析
三化螟田间为害丛率与为害株率相关性研究及应用
2018年泰山东麓和南麓甜樱桃主产区冻害情况调查
关于农业文化遗产普查与保护的思考
学习调查要“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