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大荔河段现状思考与治理建议

2016-03-13 20:26侯王鹏马维
河南科技 2016年11期
关键词:潼关大荔县雨林

侯王鹏 马维

(1.大荔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陕西 大荔 715100;2.西安工业大学,陕西 西安 710021)

黄河大荔河段现状思考与治理建议

侯王鹏1马维2

(1.大荔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陕西大荔715100;2.西安工业大学,陕西西安710021)

大荔县地处三门峡库区,黄河自东部穿过。而黄河滩区面积大、居住人口多,防汛任务艰巨。通过思考分析目前河道泥沙淤积、河床抬升、西倒严重、工程频繁出险和塌岸毁田不止等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改变三门峡水库的运行方式,控制潼关高程,加强工程建设等建议。

黄河;河道整治;治理建议;大荔县

1 黄河大荔段基本情况

1.1基本情况

大荔县地处陕西关中平原东部,位于东经109°43′~110°19′,北纬34°36′~35°02′,是黄、洛、渭三河汇流之地。南界渭河与潼关、华阴、华县为邻,西绕洛河与蒲城、临渭区毗连,北沿台塬与澄城、合阳县接壤,东濒黄河与山西永济相望;行政区辖15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400个行政村,26个社区,556个自然村,总面积1 800km2,耕地面积9.3万hm2,总人口75万人,其东西最长50km,南北最宽处40km。黄、渭、洛三河在大荔县汇流,县境内河段总长253km,三河滩区面积4.8万hm2,均属三门峡库区范围,沿河分布着12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134个村庄,受洪水威胁的人口达25万余人,是省市防汛工作的重点县。

1.2黄河河流现状

黄河小北干流位于大荔县东部,自北向南穿境而过;上接合阳,下与潼关相连,位于黄淤53-汇淤2断面之间,流长47.6km,河道宽度10~18km,县境内河床宽浅,水流散乱,沙洲密布,汊流丛生,冲淤变化剧烈,主流摆动频繁,为典型的游荡型河道。

1.3沿河社经情况

黄河滩区总面积2.73万hm2,沿岸分布着范家、赵渡、安仁、朝邑4个镇79个村,其中范家、赵渡2个镇29个自然村、18个国营农场、单位4万余人,定居在黄河老崖以下,特别是赵渡镇有雨林5个村在朝邑围堤以内(临水侧)定居。

1.4河道工程状况

1.4.1河道整治工程。黄河段现有河道整治、护岸控导工程5处;新兴工程、华原工程、华原下延工程、雨林工程、牛毛湾工程,长度39.66km,坝垛317座。

1.4.2路堤工程。连坝路堤、雨林路堤、雨林险工路堤、雨林上延上坝路堤4处,长度14.95km。

1.4.3堤防工程。朝邑围堤北起范家镇裕西村,南至朝邑镇紫阳村,全长34.72km,顶宽8m,临背河边坡分别是1∶3和1.0∶2.5,临河侧高5~6m,背河侧高6~7m,临河侧护堤地宽100m,背河侧护堤地宽70m,土质为沙土。其中北段10km堤防可防御黄河龙门站20年一遇的洪水,相应流量为2.1万m3/s,安全超高1.5m;南段24.72km堤防可防御黄河龙门站5年一遇洪水,相应流量为12 700m3/s。上段17km属黄委会黄河大荔河务局管理,下段为县水务局管理。朝邑围堤是保护范家、两宜、双泉、安仁、朝邑和赵渡6个镇、农场土地以及东雷总干渠防洪安全的主要屏障,起着防止黄河西倒进入“咸丰故道”的作用,是返库移民的生命线工程。

2 河势演变过程

三门峡水库蓄水运行前,黄河主流靠东岸自然顺流,原朝邑县大庆关与旧蒲州城相距3km。三门峡水库运行后,由于潼关高程迅速抬升,黄河小北干流淤积严重,河床抬升,主流摆幅加剧,冲刷两岸土地,1969年后山西省开始在东岸修建长7km小樊湾工程和长8km的舜帝工程,迫使黄河全面西倒,华原段河势严重西倒位移了4km,华原以东河流人为形成了大弯道。仅原华原乡就损失耕地0.27万余hm2,使华原乡各村3 500名村民人均仅有0.027hm2耕地,丧失了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1978年,永济县修建了5km长的城西工程,使大荔县雨林一带主河流向西塌岸位移了3.1km,至20世纪80年代末,黄河普遍向西位移了2.8km。20世纪50年代末期朝邑滩区面积为4.07万hm2,到80年代末,锐减至仅有2.73万hm2。1989年8月6日,人民日报刊载的山西省永济县《黄河岸边新长出二十万亩农田》即为大荔县损失的1.33万hm2耕地。由于受对岸挑流工程影响,牛毛湾工程下段形成偏西300m的大弯道,使渭河入黄口不断上提,至90年代初已经上提4.2km。

1990-2000年,黄河小北干流主流一直紧靠陕西一侧,河道变化趋势相对较小。2000年以后到2009年,由于上游工程增多,河道来水逐年减少,水流散乱,主流摆动频繁,黄河主流西倒趋势加剧。大荔县损失土地17.8km(约合0.178万hm2)。

3 河道治理现况

3.1河道治理

1964-1969年为防止洪水淹没耕地,大荔县与国营农场一道修建了长35km朝邑围堤。1994、2002、2003年分3次对朝邑围堤进行了加高培厚。上段10km按照黄河龙门站20年一遇2.1万m3/s洪水设防。下段25km堤防按照黄河龙门站5年一遇12 700m3/s洪水设防。

在河势西倒严重,塌岸日趋剧烈的情况下,从1979年开始修建护岸、控导工程,经过多次续建加固,至1997年共修建护岸控导工程5处,长度35.5km,坝垛275座。工程设防标准从3 000~1万m3/s不等。

这些工程修建后,对于控制河势,防止黄河主流进入咸丰故道,制止渭河入黄口上提,防止河流西倒塌岸塌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这些工程大多是被迫抢险修建,工程标准偏低,多年来一直险情不断[1]。

3.2险情频发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黄河上游水沙条件变化和泥沙淤积影响等因素,河道主流西倒,塌岸不断发生,河床普遍西倒位移3~4km,黄河陕西一侧损失滩地1.33万余hm2。2006年华原下延工程上首主流持续西倒,主流直接顶冲华原下延工程连坝路堤,造成护岸工程和连坝路堤裹头先后出险十余次,9月26日连坝路堤被冲断,口门宽度达30余m。造成2个乡,2.5万人受灾,其中农作物受灾352hm2,成灾294.67hm2,绝收211.20hm2,塌岸毁地200余hm2,直接经济损失1 939万元。2008年9月开始,黄河主流西倒加剧,在华原下延工程和雨林工程之间4km范围内形成了一个弦长约4 000m、矢高约870m大弯道。主流顶冲淘刷河岸,顶冲护岸工程,致使护岸工程及连坝路堤年年发生险情。2012-2015年,华原下延工程、雨林工程上首、下首,牛毛湾工程连年多次出现重大险情,形成了边抢边冲的被动局面,严重影响大荔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2010年,面对不断出现的险情,省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先后多次视察黄河,调研防汛工作,要求克服一切困难,不等不靠,尽快建设黄河小北干流雨林上延工程,确保黄河陕西一侧安澜。在省市党委、政府、水利(防汛)部门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下,20年多来在河南省黄河一侧投资最大的黄河小北干流雨林上延控导工程开工建设,一期于2010年7月动工,2011年5月完工,二期于2014年元月动工,2014年6月15日主体工程完工。

4 河势西倒原因分析

4.1潼关高程居高不下

三门峡水库蓄水前,潼关高程为323.4m,水库运行初期,库区泥沙淤积发展迅速,1969年潼关高程抬升到328.4m,比建库前抬升了5m。水库经二次改建后,1973年潼关高程曾降到326.6m。自1973年起按全年控制运用后,冲淤变化不大。但从1985年起,潼关高程又逐年抬升,到1992年汛前达到328.4m,“05.10”洪水过后,潼关高程基本维持在328.0m上下。2015年汛后,潼关高程为327.63m,经过冲淤变化后,潼关高程累计比建库前抬升4.23m,潼关高程虽降了一点,但没有解决根本性问题。

4.2河床淤积严重

三门峡水库建成运用以来至2015年统计,三门峡库区淤积泥沙61.227 1亿m3,其中潼关以下库区段淤积28.206 3亿m3,黄河小北干流19.357 2亿m3,渭河下游10.851 2亿m3,洛河下游2.812 4亿m3。造成黄河小北干流和渭、洛河下游河床抬高,泄洪能力降低,洪涝灾害加剧,小水大灾频繁发生。

4.3河道矶心滩增多

目前黄河河床淤积加剧,河流趋于平缓,沙洲密布,汊流丛生,河道行洪能力显著下降;目前在大荔县华原段形成一个0.13万hm2大的鸡心滩,雨林工程以下也形成矶心滩。倘若遇到不利的水沙组合,拦门沙段阻塞河道,泄洪不畅的现象将会加重,必将加重库区的灾害程度。

4.4灾害损失惨重

自1990年以来,黄河先后出现了15次超警戒流量和春汛、凌汛洪水,特别是“92.8”洪水、“96.1”七十年一遇洪水、“06.9”连坝路堤冲断抢险以及近5a来华原、雨林、牛毛湾工程抢险,共淹没滩区农田2.862万hm2,直接经济损失达4.865亿元,严重影响了大荔县社会经济的发展,黄河洪水已成为县域发展的心腹大患。

5 思考与建议

综上以上分析,黄河大荔段近几年来险情不断,大量耕地蹦入河槽,库区返迁移民不能安居乐业,土地纠纷时有发生,造成社会不安定。在黄河潼关高程未彻底降低的情况下,为了保证群众生产生活基本条件,采取工程措施控制河势西倒,是非常必要的。从长远和近期治理考虑,有以下思考与建议:一是建议上级改变三门峡水库的运行方式,今后水库运行方案的确定不能以发电为目的,要充分考虑到有利于降低潼关高程,减轻库区灾害;二是根据河势现状,应依据水利部关于黄河规划治导线,在黄河新兴工程与华原工程、华原工程与华原下延工程、华原下延工程与雨林工程之间修建护岸工程,工程布置均沿治导线进行布置,以控制河势,减少小水冲刷塌地;朝邑围堤是库区群众的生命线工程,虽经2次加高培厚,但下段25km仅按5年一遇(龙门站12 700m3/s)设防,防御标准偏低,应再加高培厚,使其由目前5年一遇防洪标准提高到20a防洪标准;赵渡镇雨林5个移民村,居住在朝邑围堤以内(临水则),周围东、西、南三面又被黄、洛、渭三河环包,每遇三河洪水,移民群众的安全都将受到淹没威胁。按照《防洪预案》之要求,必须全部撤离安置,是省、市、县、镇四级政府防汛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各级领导防汛抗洪最愁心的地方。从长远着眼,应对5个村庄修筑高标准的护村围堤工程,以减少三河有汛时,移民群众频繁的搬迁之苦。

6 结语

大荔县地处三门峡库区黄、渭、洛三河汇流处,洪涝灾害频繁,历年来都是省、市防汛工作的重点县。黄河安澜将对大荔县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要兴荔,先治水”已成为全县各级干部群众的共识。因此,河道治理与防汛减灾将是大荔县一项长期复杂与艰巨的工作任务。实现每年的安全度汛,是建设“美丽大荔”的迫切需要与基础保证,也是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因此,应依据国家有关河道治理的法律法规及水利部统一规划,在有效控制与降低潼关高程的同时,多方筹备投入资金,加快河道整治步伐,加大防洪工程建设力度,达到人水和谐,才能实现库区移民群众的安居乐业。

[1]顾定法,唐青蔚.黄河断流及其防治对策[C].//21世纪中国水文科学研究的新问题新技术和新方法——中国地理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第七次全国水文学术会议文集,1999.

Status Quo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Yellow River Dali River

Hou Wangpeng1Ma Wei2
(1.The Office of Flood Control and Drought Relief Headquarters in Dali County,Dali Shaanxi 715100;2.Xi'an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Xi'an Shaanxi 710021)

Dali County is located in the Sanmenxia reservoir area,the Yellow River from the East through it.The Yellow River has large area,large living population,arduous task of flood control.By analysis of the sediment deposition,uplifting River,West down serious,engineering frequent Chuxian and bank collapse destroyed fields more than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this paper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of changing the operation mode of Sanmenxia reservoir,controlling the elevation of Tongguan and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ject.

the Yellow River;river regulation;countermeasure;Dali county

TV882.1

A

1003-5168(2016)06-0156-03

2016-05-09

侯王鹏(1984-),男,专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水利(防汛、山洪)工程计划。

猜你喜欢
潼关大荔县雨林
黄河流域需要更多“冬枣式”农业——关于大荔县特色农业发展的思考
雨林里有一群霸
向雨林出发吧
山河“表里”——潼关,岂止是一个地理的“关”
陕西省大荔县:推进数字化乡村建设 打造乡村便捷新生活
陕西大荔县饶益寺历史初探
雨林里有条沸腾河
雨林求生记
潼关方言的文白异读
抗战大剧《兵出潼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