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童诗点亮学生童年

2016-03-14 09:53陆琴艳
考试周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语言能力培养方法低年级

陆琴艳

摘 要: 语言是诗歌的灵魂,在儿童诗言语世界中,其语言不仅承载了儿童诗对童真、童心、童趣的坚守,而且映射了儿童诗教学的教学智慧和教学策略。学生读诗、写诗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美、享受美、捕捉美、创造美的过程。儿童诗的创作,可以大大激发儿童的创造性想象,进而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品质。以儿童诗语言为跳板,可以为儿童诗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助力,更是引导低年级儿童逐步领略儿童诗的独特魅力,习得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低年级 儿童诗教学 语言能力 培养方法

儿童诗是指以儿童为对象的,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使用最富于感情、最凝练、有韵律、分行的语言表情达意的一种艺术形式,也包括儿童为抒怀而创作的诗。作为诗的一个分支,由于它受到特定服务对象的心理特征的制约,因此所反映的生活内容、所进行的艺术构思、所展开的联想和想象、所运用的文学语言,等等,都必须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必须是儿童所喜闻乐见的。这样才能在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思想情操,激发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思维能力等方面,尤其是在培养儿童健康的语言审美意识和创造力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当然,儿童诗的语言教学必须遵循一定的价值指向性,力求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润物无声的语言发掘过程中,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儿童的审美情趣,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发展个性和丰富精神世界。

一、童诗,让学生发现美

儿童诗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实施美育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阅读的材料——诗是美的载体。诗的排列形式上的美,诗的音韵节奏上的美,创设的意境上的美,想象新颖独特的美,抒发感情至真至纯的美,闪烁着哲理光芒的美,都深深地吸引着儿童。儿童诗还有独特的质朴美和稚拙美。学生读诗、写诗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美、享受美、捕捉美、创造美的过程。经历这一过程的孩子,慢慢地将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一颗感悟美的心灵,一份创造美的热情。这对他们健康情感、健康心理的形成极有好处。经历了童诗教育的孩子,他们心中有更多热爱。生活中极其平凡的现象,在他们充满诗意的双眼中,在充满爱的心灵里都是无比美的事物。

二、童诗,让学生有创造

诗歌相对于其他文学样式而言,是最富有想象特征的产物。换句话说,就是诗歌的诞生要依赖于创造性想象。通过儿童诗的创作,可以大大激发儿童的创造性想象,进而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品质。诗歌里的大胆的出人意料的夸张,源于诗人丰富的超常想象。小诗人的想象是了不起的,“年是石磨磨出来的雪片”,这石磨该有多么大呀?“轰响的鞭炮是春雷的呵欠”,这呵欠可不算小,还有“雨是天空的旅行家”、“雨是田野的合唱队”这一连串的比喻形容,比起古今中外的大诗人,似乎也不逊色,没有惊人的想象力,哪来这些妙不可言的诗句?

三、童诗,让学生实践语言

从儿童诗的特点、儿童诗阅读赏析的方式及孩子们在儿童诗阅诗赏析中受到的影响和他们创作过程中所经历的语言训练,我们不难发现童诗教育顺应现代语文教育的需求。童诗教学所追求的教育目的和所能达到的教育功效与语文新课标总目标的要求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1.儿童诗是最好的语言启蒙教材。

从儿童认知的规律看,他们入学后学习语文是以口语为基础发展其书面语的,易接受短小的文学形式。童诗中有精练的语言,奇特的比喻,机智的比拟,鲜活的动词,丰富的想象,新颖的构思,奔放的激情,细腻的感受,纯真的童心,等等。到处都闪烁着智慧的火花,释放着无穷的魅力,是最适合孩子作为语言学习的短文。在苏派教学中,儿童诗语言教学也被安置在日渐突出的位置。它日渐成为引导儿童思维发展、拓展儿童想象、发展儿童语言能力的一条捷径,得益于此,儿童诗语言教学发掘更加深入,初步形成了语言能力培养系统的雏形。苏式教育追求如苏玉般的浸润与雕琢、如苏绣般的细腻与精巧、如苏州山水般的沉稳又不乏灵动、如苏州园林般的品位与内敛,倡导让学生享受恬淡优雅、清新自然、宁静致远的苏式教育,这与儿童诗的特质不谋而合。

2.儿童诗创作利于语感的形成。

一首诗的诗意、诗情、诗味,是由这首诗特定的言语形式决定的。孩子的诗中,有丰富的语言表现形式:有的是白描式的叙述,有的是创设新奇的比喻,比如《时间》:时间如蜗牛慢慢爬,/当我焦急等待。/压岁钱/怎么这么久,新年钟声还不敲响。有的是运用拟人的手法,比如《圣诞是个坏孩子》:圣诞是个坏孩子/他不务正业/把自己打扮得花花绿绿的/但主色调是红,绿,白/圣诞是个坏孩子/他居心叵测/总在期中考前来打扰认真复习的我/但他总是计划失败/圣诞是个坏孩子/他“心灵手巧”/老爱把小树变成大三角/还挂上些五颜六色的小玩意儿/但他总把自己的作品/遗忘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有的是运用设问的形式,比如《苏州什么美》:苏州什么美?/景色美。/山美,水美。/山水一池加一池,/处处景物尽眼帘。/苏州什么美?/花儿美。/桂花,梅花。/香气一阵接一阵,/处处花香入心田。/苏州什么美?/人儿美。/样貌美,心灵美。/窈窕淑女一位接一位,/处处细语沁心窝。

我们发现,若改变了言语形式,诗的意味也将随之改变。可见,学生是在用他们的直觉、内在生命和律动,对社会万事万物的理解和体验选择语言方式的。他们的诗是他们心灵感受与外界事物的对话。孩子们的创作是他们用极具个性的自己的语言表达他们的所见,所想。在创作过程中,他们运用直觉能力,生命的律动,言语的组合与积淀,选择意象,组织选择语言方式,实现感受。这一连串的运动,对于孩子的语感的培养是一种“进行时态”。可见童诗的阅读与创作是语感形成的一个绿色通道。

在平时儿童诗的教学与写作中,笔者摸索出一些规律,有些思考。

在童诗写作教学的起步阶段进行“童语”的训练。“童语”的训练可以在幼儿大班开始,或者更早。“童语”是指儿童生动、有趣的闪烁着思想智慧火花的语句。对“童语”的教学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儿童思维的特点和语言习得的规律,是童诗教学的基础部分,是儿童诗的创作准备阶段。

小学语文教师应有一定的儿童文学修养。因为小学教材中特别是低年级的教材中几乎都是儿童文学作品。语文教师除教材的教学工作外,还担负着指导儿童进行课外阅读的工作。而小学阶段学生阅读的大量作品都是国内外的儿童文学作品。现状是多数小学语文教师对儿童文学知识不多,而要从事的工作都是以儿童文学为载体的语文教育工作。这对矛盾显而易见。提高广大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应当成为新一轮小学语文教师培训的一项主要任务。

写诗应当成为写文的基础。比比同龄人的诗与文,特别是低年级同学的诗与文,我们不难发现,孩子们的诗比文写得好,诗这样的文学样式与孩子的心灵、情感、思维方式、表达方式更接近。诗的思维更多地表现为形象的、跳跃的甚至是灵感的。这本身就是低年级儿童所特有的思维品质。在台湾,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小学低段的课文以韵文为主,小学生从写诗到写文,写诗是写文的基础。台湾教育界认为:让低段的孩子写诗比写文更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目前内地的童诗教学还只是在部分学校的课外活动中展开,受益的儿童不多,参与的教师也不多,这对儿童诗写作教学的实践和研究是不利的。

要给儿童营造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诗的意境只有在自由的开放的心态中才能生成,它是儿童内心的需要,多数时候它显示了作为美学的特征,具有非功利性。因此需要教师有一颗博大的心胸,一个开阔的视野,不追求立竿见影的成效,而应精心呵护每一颗童心,让诗意照耀每一个儿童的生活。

法国哲学家巴什拉尔写道:“童年持续于人的一生。童年的回归使成年生活的广阔区域呈现出蓬勃的生机。有时,在我们心中,会出现一个孩子,在我们的睡眠中守夜。必须和我们曾经是的那个孩子共同生活,从这种生活中人们得到一种对根的意识,人的本体存在的这整棵树因此而枝繁叶茂。诗人将有助于我们重新在心中发现这生机蓬勃的童年,这青春常在的持续而静止不动的童年。”确实,童年贯穿了人的一生,这使成年人永葆一颗童心成为可能,而使作为成年人的教师指导下的儿童诗写作成为一种追忆和发现的最佳方式。

参考文献:

[1]李吉林.情境教学论.

[2]王尚文.语感论.

[3]杜卫.现代美育导论.暨南大学出版社,1992.

[4]儿童文学研究[M].

[5]陶行知著,李楚材.陶行知与儿童文学[M].少年儿童出版社,1990.

[6]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

猜你喜欢
语言能力培养方法低年级
落实“两个关注”,促使课堂评价走向有效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培养幼儿语言艺术的方法研究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年级同音字教学例谈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低年级随文练笔的有效训练
“英语微课”对高职国际合作项目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培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