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全面从严治党的历史母题与现实路径

2016-03-15 01:45杨绍琼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政党作风从严治党

杨绍琼

(扬州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2)

新时期全面从严治党的历史母题与现实路径

杨绍琼

(扬州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2)

从严治党是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内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必要前提,是中国共产党面向新挑战的时代回应。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基础,从严管理干部是保证,推进作风建设是关键。

全面从严治党 历史母题 现实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中说,“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作为一个拥有8800多万党员的执政大党,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将继续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挑战。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始终牢记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历史使命,通过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提高党的形象和威望。

一、新时期全面从严治党的历史母题解读

对历史母题的研究是一种寻根究底、追根溯源。历史母题所揭示的是研究命题的历史传承与自命题产生以来的历史文化事实。党的建设是一项必须常抓不懈的系统过程,从严治党是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和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执政实践中解读全面从严治党的历史母题,显然是必要的、可行的。马克思、恩格斯对无产阶级政党阶级属性、政治纲领、历史使命等的深刻阐释,列宁从严治党理论的完整架构,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理论的逐步形成,无一不反映着无产阶级政党对自身建设的重视与完善。

(一)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恩格斯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创建人,他们在党的建立及发展完善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管党治党的理论,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及从严治党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共产党宣言》是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奠基之作,它明确规定了无产阶级政党的阶级性,指出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1];它同时指出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认为共产党人在任何时候都要做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宣言》所规定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阶级性质和根本宗旨、政治纲领和历史使命,要求共产党人有高度的理论自觉和行为自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要求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共产党在反对剥削、反对压迫的过程中,始终坚持阶级性、独立性、先进性,以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最高利益。列宁领导俄国无产阶级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而使无产阶级政党实现了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列宁的从严治党思想,包括严格党员标准、牢把党员质量关、严明党的纪律、党的政治行动必须一致,严防官僚主义、反对党的干部搞特殊化,严惩腐败分子、坚决依法反对腐败行为,严密监督体系、加强党的监督的制度建设等内容[2]。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基础上,列宁的从严治党思想形成了完整的框架和体系,从而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理论,为社会主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指明了方向。

可见,从严治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期提出的全面从严治党的号召,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内在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二)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必要前提

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不仅是角色的转变、使命的转变,更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对这种新要求的把握和阐释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早在建党初期,毛泽东就提出了思想建党的原则,后来明确提出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历史命题。毛泽东十分重视党的作风建设,针对革命胜利后党可能面临的资产阶级思想的腐蚀,他在建国前又提出了“两个务必”,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3]的著名论断。邓小平非常重视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认为从严治党是加强执政党建设的关键环节。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和市场经济的推行,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一部分领导干部中出现了以权谋利、贪污腐败的现象,极大地损害了党群关系,更加凸显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紧迫性。邓小平多次强调,在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要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从严治党,要在思想、组织、作风、制度等各个方面加强党的建设,建设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坚定的理想信念、优良的执政作风的党。

可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根本前提,是无产阶级执政党自身建设的核心要义。只有从严治党,才能使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地位不动摇,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全面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面向新挑战的时代回应

自1992年党的十四大将“坚持从严治党”作为党的建设基本原则写进党章,此后党的历次代表大会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共对从严治党这一问题认识的层层深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升和完善了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从严治党的理论,逐步形成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这是新形势下管党治党的新举措,也是中国共产党面向自身建设新挑战的时代回应。从习近平关于从严治党的历次论述看,全面从严治党的内涵主要包括:一是对党的建设内容的全覆盖,即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制度等各方面的建设五位一体形成合力;二是从严治党主体的全覆盖,从中央到地方再到基层,确保不留空白;三是持续时间的全覆盖,使从严治党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保证;四是实施形式的多样化,在强调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同时严格要求党员干部,在发挥制度作用的同时强调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五是执行力度空前,既要求从严开展党内各项教育活动,又严惩腐败违纪行为[4]。

从“从严治党”到“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要求、面向时代挑战而作出的执政党建设的时代回应。将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一个重要保证,体现了党对自身建设的高度重视。

二、新时期全面从严治党的现实路径构建

全面从严治党不是一个单纯的理论命题,而应该是所有共产党人长久践行的实践命题。全面从严治党,既反映了党中央在新时期严抓党的自身建设的决心,也给全体党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希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现实路径有很多,但归根结底必须在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的基础上,严肃认真开展好党内政治生活,严抓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深入推进作风建设。

(一)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基础

高度重视党内政治生活,严肃认真地开展好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保证。严肃规范的党内政治生活不仅能够起到教育、管理、监督党员的作用,对于提升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统一全党思想也具有重要意义。1929年,毛泽东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一文中指出,纠正党内主观主义错误的方法“主要是教育党员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5]从而提出了党内生活政治化、科学化的命题。在长期的党的建设实践中,在全面总结处理党内关于正反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逐步形成了党内政治生活基本规范。1980年,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正式采用了“党内政治生活”这一概念,会上通过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对于当时历史条件下提高党员思想政治水平、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为开展党内生活提供了基本依据。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必须将严肃认真开展党内政治生活作为起点和平台。开展好党内政治生活与每位党员息息相关。严肃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一方面要使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认识到开展好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性,按照党章的规定,对什么是党内政治生活、如何开展好党内政治生活等问题有明确、清晰的认识,从而增强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科学性;另一方面,应从制度上对如何开展党内政治生活作出明确的界定。当前距离《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的发布已过去了整整36年,结合党内建设所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制定新的党内生活准则势在必行;把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与遵守准则相结合,进一步推进党内制度改革和党的法规完善,对严肃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作出更加细化、更具操作性的制度规定势在必行。当然,开展好党内政治生活离不开每一位党员的认真参与和积极互动。全体党员都应该行动起来,提高党性修养、严肃党内生活,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增强角色意识和政治担当,切实做到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

(二)从严管理干部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保证

我们党是一个拥有8800多万党员、440多万个党组织的大党,是在13亿多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党。党要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需要全体党员持之以恒、团结一致的努力。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是使党充分发挥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关键少数”,是联结中央和地方的纽带,是使全体党员密切团结在党中央周围的“粘合剂”。切实加强党员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从严管好用好领导干部,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组织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党员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要建设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一方面要严把选人用人关,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坚决防止和纠正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6],这是新时期领导干部选聘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选拔、培养高素质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和根本准则。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我们党选人用人的标准;五湖四海、任人唯贤,是我们党选人用人的方法;事业为主、公道正派,是我们党选人用人的基本要求。要把想干事、能干事、敢担当、善作为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干部队伍中来。另一方面要严格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这是确保领导干部健康成长的关键。要强化干部的自律意识,加强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坚定他们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信念,对党忠诚,知行合一;要严格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严明政治纪律和规范,对于苗头性的问题多提醒、早预防,对于司空见惯的老问题不怕提提领子、扯扯袖子,对于原则性的问题和底线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早发现早处理,敢于动真碰硬。要注重完善党员干部监督制度,修订完善党内监督条例,形成监督管理制度规范。

(三)深入推进作风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环节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性,认为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作风建设事关一个党的形象,事关人心向背、事业成败。持续深入地推进作风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环节。2015年以来领导干部中“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开展,是新形势下党的作风建设的深入和升华,是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巩固和拓展,为新时期加强党员干部修养、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重要遵循。深刻领会、认真践行“三严三实”,就要求党员干部把“三严三实”作为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不断提高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一贯坚持用权为民、做到为政清廉,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坚决不触底线;就要求党员干部在履职尽责过程中,一切从实际出发、符合客观规律,一切以问题为导向、敢于担当责任,一切以忠诚为根本、作风公道正派。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大力开展,是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党性上的又一次集中“补钙和加油”,不仅浓厚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氛围,而且凸显了领导干部的标杆作用。

如果说“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面向的是党员领导干部,是对党员干部队伍中“关键少数”作风建设的集中教育和引导,那么2016年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则是面向全体党员的党内教育。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自不必多言,这一举措不仅使党内教育向常态化转变,更将全体党员的经常性自我学习、自我教育作为重点。持续深入改进作风、全面落实从严治党不是对部分领导干部的要求,而是作为党员整体形塑良好形象的关键。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改进作风建设提供了新的路径,为全面从严治党搭建了新的平台。这就要求全体党员从我学起以知促行,认真学习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提高党性、加强自律,提高修养、增强意识;从我做起以行促知,严守政治纪律、遵守政治规矩,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从根本上加强思想作风建设,解决部分党员党性意识淡化、宗旨观念淡薄、组织纪律涣散的问题,为全面从严治党奠定重要的思想基础。

三、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加强党的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其中全面从严治党、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关键。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是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作为执政大党,不断增强队伍建设、提升党的形象是治国理政的根本前提。全面从严治党是党中央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举措,体现了我们党不断反思、不断调整、不断前进的本质。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管党治党,必须严字当头,把严的要求贯彻全过程,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6]“真管真严”,这就要求在治党过程中严明纪律、严格要求,使“严”在党员生活中成为一种责任,一种力量。这一“真”字,要求从中央到基层,在加强党的领导、增强党的观念、严明组织纪律方面下真功夫,严格按照党章的要求行事。一旦发现有个别党员出现思想偏差的倾向,及时纠偏纠错,克服“人情关”、“面子关”,避免小错铸大错。“长管长严”,这就要求把“严”贯彻各项工作的全过程,使“严”在党员生活中成为一种意识,一种常态。这一“长”字,要求将全面从严治党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来抓,促使所有的共产党人时时照照镜子,处处量量差距。对干部的监督管理,重在经常。保持警钟长鸣,使从严治党制度化、高效化、常态化,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树立严的意识、严的风气。“敢管敢严”,这就要求在治党过程中敢于较真碰硬,使“严”在党员生活中成为一种监督,一种威慑。这一“敢”字,要求党的各部门在干部监督和处理上敢作为、敢监督、敢碰硬,严厉整治贪污腐败、违章乱纪、顶风作案等问题,使沉迷于权势而不作为、陶醉于物质而不担当的个别心存侥幸之人得到应有的惩治,从而达到处理一个、震慑一片,处理一个干部、教育和挽救一批干部的目的。

党的建设必须根据国情世情党情的变化与时俱进,提高科学化水平。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是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的重要前提;全面推进从严治党,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众多环节中的关键一环,是新形势下面向全体党员进行的一次政治洗礼,也必将是中国共产党建设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5.

[2]张华.论列宁的从严治党思想[J].湖南社会科学,2016,(2):40-44.

[3]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38-1439.

[4]肖贵清,杨万山.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意义及基本途径

[J].山东社会科学,2015,(7):17-23.

[5]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92.

[6]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N].人民日报,2016-07-02.

(责任编辑:朱小宝)

D26

A

1009-2293(2016)06-0012-04

本文系扬州大学2015年度组工研究项目“‘五个要’引领下从严管理干部新常态研究”(编号:ydzg2015014);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社会矛盾的生成机理及化解机制研究”(编号:15BKS049)的研究成果。

杨绍琼,扬州大学讲师,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DOI】10.3969/j. issn.1009-2293.2016.06.003

猜你喜欢
政党作风从严治党
巴西主要政党党的标志概观
世界政党与国家治理丛书
从严治党的经典之作:《中央政治局关于巩固党的决定》
“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
全面从严治党,基层更应主动作为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深刻把握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
提能增效转作风 真抓实干谱新篇
从严从实抓作风 力促落实求实效
国外政党加强和创新群众工作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