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等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

2016-03-15 04:47郭珉媛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6年8期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大学

■郭珉媛

以高等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

■郭珉媛

近几年京津冀高技能人才呈常态紧缺,其原因在于京津冀的高等职业教育定位不清、专业结构设置与地区产业发展结构不适应,发展中存在教学培养方式与教育质量不尽如人意、招生模式与继续深造的渠道和空间受限等问题。对此应借鉴发达国家在应用技术大学建设方面的经验,并启动京津冀高等职业教育供给侧的协同改革。着眼于京津冀在产业结构布局调整、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生态保护协作、区域内城乡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对技能型人才的现实需求,统筹规划好区域高等职业教育空间布局与专业布局,整合各类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鼓励区域间高校的抱团式发展,优化区域间校企合作网络,推动三地高等职业教育供给侧的协同改革。

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高技能人才区域发展京津冀

产业协同发展是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内在要求,意味着区域内产业的发展创新与层级提升,这要求与其劳动力结构相匹配的人力资源保障。创新发展与产业升级转型都离不开高素质的科技人员与产业工人,特别是在实施“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的背景之下,以高技能人才为代表的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尤为重要。近期,旨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的《“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颁布,提出了包括将该区域“打造成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构建现代产业发展体系”等在内的9个方面的重点发展任务。然而,从京津冀三地人社部门每年编制的紧缺人才目录可以看到,高技能人才常态紧缺已是不争的事实。2015年12月,国家教育部批复天津市建立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也是我国第一所应用技术教育本科层次大学。京津冀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应以此为契机,通过协同的方式与手段,推动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大力推进区域高技能人才培养与储备,使高等职业教育成为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京津冀高技能人才供给与高等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高技能人才是指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的人,主要包括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人员。他们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升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人社部的相关资料显示,到2014年底,我国技能劳动者仅占从业人员的20%,其中高级技能人才仅占5%。我国技能劳动者的求人倍率一直在1.5∶1,高级技工的求人倍率甚至达到2∶1以上。京津冀高技能人才供给与需求间的矛盾现状也大致如此。受限于数据的易获取性,简单看一下往年数据:北京2012年抽样调查显示其后两年,北京技能人才缺口60万,其中技师、高级技师缺口13万;天津市自2009年起编制紧缺人才目录始,至今每年都有十几类职业领域上榜,其中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代表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产业体系的几大职业类别更是从未“缺席”;河北省2014年数据显示,全省技术工人总存量为250万人,与需求相比缺口达到200万人之巨,而据预测2015年该省高级技工缺口将在90万人左右。京津冀两市一省的高等职业教育从整体上说还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但其各自发展存在共性问题。

第一,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不清,在教育统计体系中只有普通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分类数据,高等职业教育的数据被涵盖在普通高等教育统计数据中,不做区分。不能为相关研究分析提供确切数据支撑。

第二,专业结构设置与地区产业发展结构存在不适应。随着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向外疏解,其相关第一、第二产业职业教育专业的比例将进一步降低,有研究表示“职业院校空间布局和中高等职业教育层次结构调整和优化,专业布局调整,将促进专业与产业紧密结合”。天津市2011年第一、二、三产业的生产总值分别为1.4%、52.4%、46.2%,但高职教育在三个产业中的分布为0.6%、25.6%、46.2%,第二产业的专业比例明显偏低。显然无法满足第二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而第三产业的具体专业设置虽然比例大,但在细分内容上跟不上社会服务、与新兴服务业发展的需要脱节。河北省56所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不匹配,很多专业重复设置,重复设置20个以上的专业有16种,集中在计算机、机电工程、财经大类中。而一些前期需建设相关实训 (实验)基地等大量投入的专业,如汽车制造与装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仪器仪表与维修、包装印刷类、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等,开设此类专业的院校不多。另外农业、物流管理专业的比例也很小。

第三,教学培养方式与教育质量不能尽如人意。首先从整体上看,由于受软硬件教学条件欠缺的影响,京津冀的高等职业教育将本应是专业基础知识与动手应用技能培养并重的办学理念,自觉或不自觉地忽视了学生动手能力、实际技能的培养,实践教学多停留在表面,从而削弱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其次,现有的实践教学模式不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普遍为以知识为本位、以课堂为中心,企业、行业力量参与实践教学的比例还太小。再有,就是现有师资力量多为本科或研究生毕业后直接走上高职讲台,职业经历少,与一线工作技术的脱节降低了高职教师对学生实践指导的水平,从而影响高职教育的办学水平。

第四,招生模式与继续深造的渠道和空间受限。京津冀三地的高职教育招生存在自主招生、单招单考、高(考)会 (考)统招三类,其中自主招生和单招单考的比例相对高会统招而言是小部分,大多数高职学生还是通过高会统招入学,这种较为单一的生源和录取方式难以满足甄别学生技能或提升学生职业规划的要求。同时我们的高职教育文凭只到专科,学历层次低;高职教育学生毕业后很难与普通高校毕业生同时竞争普通教育的研究生或博士入学资格,接受再教育的机会少。

发达国家应用技术大学的经验借鉴

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应用技术大学在欧洲各国陆续出现,逐渐成为与研究型大学并行,以专业教育为主导、面向生活工作的类型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肩负培养高层次应用技能型人才、开展应用研发创新、服务就业和区域发展等多重使命。

(一)创建模式与管理运行

新建、升格、改造是发达国家特别是欧洲应用技术大学创建的3种模式。其中升格是指对若干所职业高中和职业学校合并组建以学科为基础、以实践为导向的科技应用大学;改造则指对接中专、由学院转型而来的应用技术大学。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定位高度服务于区域经济,其专业设置紧扣社会需求,培养的人才不仅在数量上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在专业结构上也符合产业结构发展的需求。应用技术大学既为区域内居民提供了提升就业机会和质量的机会,又通过应用研究推动区域创新型经济发展。

在制度设计上,欧洲的教育体系是贯通的,应用技术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它既接受中等教育毕业生入学深造,又与研究型大学建立有学生交流交换机制,同时还可以为继续教育提供服务。在荷兰,中等教育中的三种类型,包括中等职业教育、普通中等教育、大学预备教育的学生均可进入应用技术大学,而应用技术大学的学生在满足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进入研究型大学学习,研究型大学的学生也可以进入应用技术大学学习。在奥地利,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只要参加并通过了“职业技术教育毕业水平考试”可获得证书,该考试制度既可以作为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证明许可,也可作为进入工作岗位的资格证明。同时,奥地利、瑞士、德国等多国将应用技术大学的学制分为本科和硕士两阶段,这使得其本国应用技术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可以到国外继续接受更高层次的专业技术技能教育。欧洲各国应用技术大学在管理运行方面的共同点是:学制灵活,以学分制为基础,全日制、非全日制均可;积极开展面向企业 (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研究技术服务与成果转化;积极鼓励、参与国际合作,保持创新活力;保持适度的外部监督,宏观引导应用型大学的布局。

(二)教育教学与师资建设

欧洲应用技术大学在专业设置上注重职业导向,既注重科学理论知识的教学,又注重实践能力与务实技术的训练。校企合作是培养学生的重要途径。例如在瑞士很多学院采取“前店后厂”模式,与相关医院、农场、企业等建在一起。在德国部分应用技术大学开设了“双元制”专业,入学者是经企业筛选并获得培训合同与资助方被录取。教学形式上通常在传统的理论课之外,有研讨班、项目研究、独立研究等。可以说应用技术大学已经成为欧洲经济发展所需复合型、创新型企业高层技术人员、一线管理人员、社会服务领域专业从业人员的重要来源。

欧洲应用技术大学格外注重师资力量的建设与培训。在奥地利,应用技术大学的教师中31%获得博士学位,54%获得硕士学位,本科及其他学历者仅占15%。在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对于教师的实践性工作经验有特殊要求,除了拥有博士学位,担任应用技术大学教授还必须拥有相关领域不少于5年的实践工作经历,并且其中至少有3年是学术性机构之外的工作;除了常任的全职教授,德国应用技术大学还大量聘任来自企业界或其他社会单位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特聘教师来校兼职授课,在很多学校,兼职特聘教师的数量甚至远远多于全职教授的数量。

(三)法律保障与经费来源

欧洲各国应用技术大学的顺利发展得益于他们各自国家制订了一系列相关法律,为其发展提供了法律框架。如荷兰的 《高等教育研究法》、德国的《高等教育总纲法》等都是对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进行定位,确定其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位置,以避免在学校建设中的不良竞争、同质发展。奥地利通过 《学校组织法》、《职业培训法》、《学校教育法》等对学生的入学标准、评估体系、学制和教学工作人员合作、学生及家长的职业指导咨询等方面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欧洲各国技术应用大学的资金来源大致包括:政府财政拨款、合同收入、学生学费等。不同国家在财政拨款方面差异很大,荷兰政府拨款占到全部经费来源的70%;而在瑞士,政府投入的科研经费仅占全部经费的25%。合同收入主要是应用技术大学为公司企业提供教学或科研服务而签订的合同所带来的收入。

启动京津冀高等职业教育供给侧协同改革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已经印发,这是全国第一个跨省市的区域“十三五”规划,在此规划的引领下,未来京津冀无论是产业经济、区域交通网络,还是生态保护、城乡发展都将按照“三地一盘棋”的原则开展。在此背景下,必须启动京津冀高等职业教育供给侧的协同改革。推动京津冀高等职业教育供给侧协同改革既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在实施过程中的必然要求,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应有之义。一个多月前,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表示,中国高校转型发展,实质上是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推动地方高校率先向应用型转型。京津冀高等职业教育供给侧协同改革就是要求京津冀三地的高校改革都要按照从培养理论型人才转向培养技术型人才的方向转型,就是要着眼于京津冀在产业结构布局调整、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生态保护协作、区域内城乡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对技能型人才的现实需求,统筹规划好区域高等职业教育空间布局与专业布局,整合各类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鼓励区域间高校的抱团式发展,优化区域间校企合作网络,推动三地高等职业教育供给侧的协同改革。

(一)以法治的思维和方式,推动京津冀高等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所需的制度环境建设,为三地的协同改革扫清体制机制障碍。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相关法律的不断调整与完备,使应用技术大学的法律地位更加明确,在法律框架下其发展具有更多自由与可能性、更强的确定性与可持续性。京津冀三地应在协商统一的框架下,制定三方都认可并对三方都有约束力的区域性法律法规,明确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定位、布局,减少发展过程中的盲目竞争;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与调整、教学资源的建设与配置、学生就业与教育质量考核等做出明确规定;明确高等职业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构建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终身教育相互贯通,职业教育与非职业教育相互贯通,系统教育与继续教育相互贯通的区域人才培育教育体系。特别需要提到的是,2015年12月国家教育部批复天津市建立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也是我国第一所应用技术教育本科层次大学。这为京津冀高等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起点和契机。

(二)在京津冀现有高等院校的空间布局的前提下,根据京津冀产业结构的空间布局的调整,以及各院校优势学科的分布情况,做好协同调研,从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视角,系统地做好各高等院校的专业调整规划指导。从国家对北京发展的要求和北京的产业布局定位看,环保、信息化、文化产业、创意产业、高端服务业、国际交流、商贸等将是北京高等职业教育人才输出的主要方向。天津应借天津创新试验区之势,将包括海洋石油、航空航天、信息技术、新材料、医药制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以及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所需人才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输出的主要方向,将海河教育园区打造成“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河北省应着眼于省际与省内产业结构的布局调整,在现代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节能环保产业、金融保险业、运输仓储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输出方向,特别要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港口物流与自动化控制、工业环保与安全、理化测试与质检、物流信息技术、铁道交通运营管理等领域的特色专业。高校之间应根据自身学科优长,进行教学资源优化整合,进行组合抱团发展,在招生、教育资源建设等方面避免恶性、低水平竞争。

(三)着眼于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与水平,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推进教育教学方式朝着更符合职业技能培训特点的方向改革,注重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深化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推动研究型高校向应用技术高校转型的过程中,注重优质课程资源的开发、引进、创新;应通过加强与企业、工科类院校之间的技术人才合作、聘用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等做法,优化师资队伍的能力结构和水平。进一步提升具有博士学位和正高工职称的教师的数量和比重。在京津冀协同框架下,共同推进三地的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企业实践基地、校企合作平台、行业组织与中介机构之间的网络平台建设;鼓励以项目合作、人才交流、人才引进等形式开展加强与国外优质高等职业教育的合作。创新京津冀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机制与增长机制、管理运行机制,以京津冀高等职业教育供给侧协同改革助力京津冀经济社会协同发展。

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http://www.mohrss.gov. cn/SYrlzyhshbzb/zwgk/ghcw/ghjh/201503/ t20150313_153951.htm.

2.王学力.提高我国技术工人待遇推动“中国制造2025”[N].中国劳动保障报,http://www.mohrss.gov.cn/zynljss/gzjl/ 201511/t20151120_226136.htm.

3.朱合猛.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硕士论文,2015.

4.侯兴蜀.北京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与趋势[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2).

5.琴莹,蓝欣.天津市高等职业教育三十年发展历史考察[J].职教通讯,2015(25).

6.张惠兰,等.河北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现状调查[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12).

7.毛锦华.京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通路比较研究[J].北京财贸职业学校学报,2015(2).

8.李文胜.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北京技工教育发展思考[J].职业,2014 (4).

天津社科院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发展战略、发展战略基础理论)

责任编辑:陈秀丽

天津市2015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京津冀视角下制造业人才培养和使用战略研究》(TJZDWT150105);天津社会科学院2016年度院应急课题《京津冀产业发展与环境承载问题研究》(16YYJ-13)。

猜你喜欢
京津冀协同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大学求学的遗憾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京津冀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