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需正确认识“上海金”推出的内在意义

2016-03-15 05:18雷振华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黄金市场黄金人民币

中国农业银行湖南省分行特约研究员 雷振华

尤需正确认识“上海金”推出的内在意义

中国农业银行湖南省分行特约研究员 雷振华

据4月20日《人民日报》报道,“256.92元/克”!人民币定价黄金4月19日正式推出。这是继2014年上海黄金交易所国际板推出之后,中国黄金市场国际化发展的又一标志性事件。这意味着,国际黄金市场除了“伦敦金”,还将出现“上海金”,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一个公开透明和可交易的人民币黄金基准价格。

现实来看,“上海金”的正式推出,是在当前全球经济动荡飘忽,以及美联储货币政策依然朦胧的背景下成行的,这对于我国经济金融领域而言无异于一大重磅利好,既是我国金融要素市场创新开放、积极融入全球一体化进程的重要尝试,也是我国顺应国际黄金市场深刻变革和全球黄金市场“西金东移”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如果说,人民币去年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上排名从第6位升至第3位,开启了我国在国际经济金融市场上的“话语门”,那么今年“上海金”的推出,将打开了“另一扇门”:既为我国赢得国际经济金融市场的又一“话语权”,又将为我国赢得世界其他各国参与我国经济建设的“金砝码”。

客观地说,黄金市场作为国际金融市场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各主要国家都试图拥有或掌控其话语权和定价权,而本次“上海金”的正式推出,正是切中了“定价权”的要害。“上海金”推出的实际,是指在上海黄金交易所平台上,以1公斤、成色不低于99.99%的标准金锭为交易对象,以人民币/克为交易单位,通过多轮次“以价询量”集中交易的方式,在达到市场量价相对平衡后,最终形成“上海金”人民币基准价格。这一基准价格,当前主要有18家银行及企业将参与,其中包括中行、工行、农行、建行和交行等10家中国银行及渣打银行(中国)及澳新银行(中国)两家外资银行,以及周大福、山东黄金集团等企业。

正因为如此,“上海金”推出的消息一经公布,立即引起社会各界尤其业界巨大反响,纷纷对中国政府此举给予了极高评价:“上海金”有助于传递中国黄金市场信息和提高对中国黄金市场认知度,且在上海推出一个具备影响力的国际性商品交易品种,对打造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起到非常重要作用,还能能满足我国市场所需要的属于自己的黄金定价基准,更能降低黄金价格多年来对美元的过度依赖。

再就是,此次“上海金”的推出,我国人们购买黄金时将可以直接以人民币进行计价交易,将告别币种转换等烦恼给我国人们带来计价交易的便捷。同时,“上海金”的推出,能够促成我国作为全球第一黄金生产、消费、进口、加工大国在国际黄金市场上的应有作用的发挥。此外,“上海金”基准价,将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一个公允的、可交易的人民币黄金基准价格,为黄金市场参与者提供了良好的风险管理和创新工具,将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人民币黄金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加快推进我国黄金市场的国际化进程。特别是在黄金定价权中增加了中国因素的权重,也有助于下半年被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揽子货币特别提款权SDR的人民币提升国际地位,加强未来作为国际主要储备货币的议价能力,拓宽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使用范围,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助推人民币将成为全球贸易货币以及可靠的外汇储备货币。

不可否认,我国黄金市场投资者和消费者对“没有定价权”感受深切,无论国内需求如何变化,都无法主导国际黄金价格,价格不仅不能调节供需,甚至是逆价格规律,经常会出现想买的价格买不到,想卖的价格卖不出。国内大到金矿商及金融机构之间的协议买卖,小到交易所及柜台市场,都必须参考伦敦和纽约的价格,导致整个金融定价领域端受制于人,导致出现难以控制的风险敞口。尽管“上海金”的面世,有可能弱化当前全球金价标准,动摇以美元计价的伦敦金价,但却能实实在在有助于我国黄金交易定价逐步摆脱“伦敦金”的束缚,形成具备中国特色的金属定价体系。

然而,要想真正实现让“上海金”反向影响到全球黄金定价体系,让“上海金”真正发挥推动人民币走上世界强势货币作用,为国内银行业、黄金生产企业及广大普通投资者带来真正投资机会,还得正确认识我国目前经济现状,消除人们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担忧。应该说,在我国经济稳增长仍不十分明朗的当下,可能还存在着一些令人“放心不下”的现实担忧。比如,央行公布的今年一季度金融数据,人民币贷款增加4.61万亿元,同比多增9301亿元,超过了2009年一季度的4.59万亿元创下历史纪录,自然会引发人们对超发信贷刺激促成一季度经济实现的“开门红”的猜想与担忧;又如,一季度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为13.4%,有观点认为这一增速过快,是货币供应“大放水”的表现,会给人带来通货膨胀的顾虑;再如,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明显企稳回升,又有给人感觉我国经济在“走老路”之嫌;还有,3月份,穆迪与标普两大国际评级机构相继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由“稳定”下调至“负面”,更会诱发人们对经济发展前景的担忧。凡此种种,似乎又在诉说着我国经济回到了过去下行压力重重的“风口浪尖”。

风口浪尖立得住才是根本。在看到目前经济增长存在令人担忧的同时,尤其需要看清我国经济已经存在的诸多积极因素。一方面,从几个重要的经济指标来分析,一季度城镇新增就业31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31.8%;物价总体温和上涨,一季度CPI上涨2.1%;居民收入保持稳定增长,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5%,这就说明我国经济运行处于平稳——就业总体稳定阶段;另一方面,从信贷投放的结构来分析,中长期贷款占全部信贷的比例为67.5%,连续第七个月占比超过六成,说明信贷投放着力注重实体经济的中长期发展,并非人们担忧的一味地刺激与短视行为;此外,尽管一季度M2增速相对较快,但主要原因还是各类贷款增加较多,以及金融机构债券投资和类信贷增加较多导致的派生存款增加所致,不是某些人士片面鼓吹的所谓“大放水”,对此,从我国一贯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来看答案同样十分明朗;再就是,作为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惠誉则在4月6日发布的报告中,仍维持对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前景“稳定”的判断,就是对穆迪与标普对中国信用负面评级的有力回击。

更不用说,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一直是全球最重要的增长引擎和稳定力量,随着国家对“一带一路”重大经济战略的稳健推进,在国家对交通、能源、卫生、教育、医疗、民生公共服务等众多重大领域实施开放式投资的协同带动下,激活巨大社会资本参与国家投资的大门就会打开,再配合国家守住稳增长底线、保证稳就业下限和防止通胀上限的区间经济发展总体目标,以及结合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来看,这些实打实的举措,无不体现出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科学思路,无不彰显出经济增长的内在质量,无不展现出保障人们安居乐业与健康幸福生活的系统思维。

因此,面对“上海金”的正式推出,人们大可不必过多担忧“上海金”推出的基础牢不牢固、根基深不深厚等内在问题出现,当务之急只需要解决好两大现实问题,一是如何吸引到国际最大的黄金做市商加入到“上海金”来参与到定价交易之中,增强“上海金”的话语权;二是“上海金”的定价影响力不能仅仅局限于报价交易环节,尤其需要渗透到黄金租赁、现货交割、清算、黄金衍生品等整个黄金产业全产业链环节,发挥出“上海金”不可替代的作用。若我国从加速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入手,不断扩大人民币的国际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就能破解这两大现实问题的制约,从而实现“上海金”真正融入到国际市场。

与之同时,以抓好我国经济“一揽子”工程建设为推手,坚持稳步推进“一带一路”重大经济战略不动摇,不断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始终以经济调结构、促升级、稳增长为目标,以国家经济实力的持续增强为基石,从根本上为巩固牢固地位奠定坚实基础,就能让“上海金”真正成国际黄金市场基准价格的主宰者。

栏目主持:邵庆义

猜你喜欢
黄金市场黄金人民币
黄金雨
盛逝
怎样认识人民币
你不了解的人民币
走近人民币
六连跌后,黄金何去何从
翠绿制造不断创新,“霓虹纹”七色炫彩开启黄金市场新“丝”路
100元人民币知识多
国际黄金市场与中美金融市场的关联性及其波动溢出效应研究
买入黄金好时机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