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U型思维”呵护创新的灵光

2016-03-15 05:18本刊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灵光升华惯性

本刊

用“U型思维”呵护创新的灵光

本刊

创新已成为新常态下银行业发展的主题。而推进创发展的关键,是改变思维方式和思维模式,找出存在的问题,革除影响创新发展的种种弊端,建立开放的、创新的思维模式。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对待和解决新出现的问题时,不是凭经验、凭直觉做出决定,而是变“直线思维”为“U型思维”,把思维从U型的一端沉到U型的底部,然后通过打开心灵、改变意志、感知未来,将思维上升到U型的另一端,之后再做出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的决定。

“U型思维”源于“U型理论”。“U型理论”把人的科学的思维活动形象地比喻成一个U型。我们的惯性思维是经验式的、直线型的,习惯停留在“下载”层面,只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只允许自己看到旧有的东西,这样就无法实现创新。而“U型理论”要求我们对待新问题、新事物不能凭固有的经验,用惯性思维做出被动反应,而要学会观察,用开放的思维去发现新的东西;要不断改变视角,重新生成新的系统;要进一步深入内心,“改善心智”;最终,要改变“源”。“源”即老子所说的“道”。改变“源”其实就是认清事物的本源。只有达到这个层面才能实现“U型思维”,才可能实现创新。

“U型理论”也是一种方法,或者说是一套流程。它强调整合,强调共同感知,强调向未来学习。而要向未来学习,必须经历一段包括3个重要阶段的旅程,即:首先要跳出“自我”的小圈子,走到边缘或边缘之外,打开思维、心灵和意愿去倾听、观察;其次要进行静修和反思,允许内在觉知去涌现,进而制定出探索未来某些特定可能性的原型计划;最后要将原型计划付诸实施,通过试点得到反馈,不断改进升级为一个成熟的方案,再运用到真正的大环境中去普及、推广。

这有些像水的三态演化过程。我们知道,水是自然界中唯一一种三态同时并存的物质。它既可以是固态的,如高山顶部的积雪和极地的冰层;也可以是液态的,如江、河、湖、海、雨、露等;还可以是气态的,如大气中的云、雾。不同状态的水互相转换,循环变化,演化出了纷繁多彩的自然气候景观。人的思维亦如此。通常情况下,我们的思维是僵化的,犹如固态的“水”,难以融合,更无法升华。但当我们愿意尝试改变时,便会沉下身子,放低姿态,打开心灵,积极去倾听、去观察、去感知,这时的思维便如液态的“水”,有了包容、融合、渗透的特性。当我们进一步放飞心智,打开心灵,认真静修与反思,让思想的火花不断迸发,并最终转化为符合未来方向的原型计划,这时我们的思维就如气态的“水”,开始升华,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应该学习水的精神,从其三种不同形态之中,领悟生命哲学的深奥,丰富我们的思维模式,沉淀和升华我们的思想与智慧。

“求忌直也,曲之乃得”。古人早就懂得以迂为直的哲理,只是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常被惯性思维所束缚,习惯于“复制”、“拷贝”、“下载”,让经验扼杀了创新的灵性。虽然打破习惯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但只要我们坚持用“U型思维”去指导行动,创新的灵光一定会不断闪现。

当前,跨界融合与商业模式创新正带动新一轮产业升级,新业态、新增长点正在涌现,新常态下银行业的创新发展呼唤“U型思维”。

猜你喜欢
灵光升华惯性
贪吃蛇升华记
冲破『惯性』 看惯性
胡娟:奉献也是自我升华
无处不在的惯性
喀纳斯河流闪着灵光
吆喝
黑色灵光
云的故乡
无处不在的惯性
无处不在的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