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五个着力点

2016-03-15 06:22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时代性实效性理论

肖 旻

(湖南商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建言立论

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五个着力点

肖 旻

(湖南商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是一个常论常新的永恒课题。新形势下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一要紧跟形势,突出时代性;二要遵循规律,坚持科学性;三要联系实际,强化针对性;四要创新形式,注重实践性;五要言传身教,彰显示范性。

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性 高校教育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永恒课题,当前形势下研究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工作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就是要着力抓好政治工作创新发展,增强政治工作主动性和实效性。[1]这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指南,也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根本遵循。新形势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必须在时代性、科学性、针对性、实践性和示范性上下功夫。

一、紧跟形势,突出时代性

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效性的关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代主题、时代特征的关联度、切合度。时代性是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品质的根本要求,是思想政治教育区别于其他课程的重要特征,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命力的直接体现。突出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效性的关键,是深化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的内在要求,是克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弊端的迫切需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思想政治教育说起来重要、形式上抓起来不难,要真正取得实效就不容易了,关键是要突出其时代性和感召力。”[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学内容是否反映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的新趋势新特点,是否融入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否体现党和国家最新的方针政策和任务要求;另一方面,教学方式是否适应时代要求不断创新,是否运用最新的科学技术手段。

突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首先,要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内容,确保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其次,要强化意识形态观念,新形势下的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尖锐复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阵地,习近平总书记经常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讲什么、怎么讲都是意识形态问题,一定要增强意识形态斗争的自觉性,充分发挥主流意识形态对学生的教育引领作用。再次,要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当今时代,信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影响也日益深刻。既要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丰富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又要千方百计占领网络舆论阵地,通过QQ 群、微信群、APP客户端等平台,在课下与大学生互动,对他们进行全方位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二、遵循规律,坚持科学性

遵循规律、坚持科学性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前提。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等学校教书育人的重要活动,有其客观规律,这个规律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内在、本质、必然的联系,这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相互作用的客观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教育方针和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符合党的教育方针,符合高校人才培养原则,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符合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材需求,符合课程教学大纲要求,设计规范、内容科学、体系完整、方法恰当。只有遵循规律,坚持科学性,才能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供思想指引、理论武装,提供行动指南、实践标准,提供创新规范、实现条件。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遵循规律、坚持科学性就是要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办事,按教育教学规律要求组织和实施教学,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符合科学性要求。一方面,要深入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比如因才施教规律、以人为本的需求规律、学生成长成材规律、教学相长规律等等。以党的教育方针和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以社会需要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全面、系统地给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生动地给学生解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另一方面,要按照科学性原则,合理安排教学计划,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合乎规律要求。习近平主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在一个“真”字,要用真理说服人、用真情感染人、用真实打动人。习总书记的这一思想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坚持科学性的行动指南。贯彻这一思想,必须做到三点:第一,用真理说服人。马克思主义是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真理,中国共产党的创新理论是被实践检验和证明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真理,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把这些真理讲深讲透讲彻底,用彻底的理论说服人。马克思曾说,理论只要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4](P11)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就是要运用真理的力量,教育说服学生,引导他们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二,用真情感染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马克思主义要真懂、真信,才能有真情、能真讲。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要倾注真情实感,尊重、关心、爱护学生,要挥洒真情实感,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第三,用真实打动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要紧扣学生所思所想、围绕学生所见所闻,运用真切实在的话语,分析真实典型的案例,讲解真实客观的道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榜样作用,因势利导,潜移默化。

三、联系实际,强化针对性

联系实际、强化针对性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核心。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联系实际是指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联系思想政治教育实际、联系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实际。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针对性从整体上讲,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联系学生实际,针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教育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科学研判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及其变化规律,正确认识国内改革开放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实现科学理论武装,提高思想政治觉悟。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联系实际、强化针对性要突出三个重点:第一,要根据当代大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当代大学生成长于市场经济飞速发展阶段,竞争意识和自主意识强,学习目标明确,求知求新求异特征明显,成长成才要求迫切。但同时享乐主义和功利心理重,价值观念多元,个性张扬开放,思想活跃,自主性、选择性、差异性突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从这些特点出发,既要关注和把握学生思想变化规律,因势利导,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又要针对学生个性特征,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化和差异化,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引导工作。第二,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学生思想认识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对症下药。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固有品质和鲜明特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坚持的重要原则。一些大学生由于错误社会思潮影响,理想信念模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扭曲;一些大学生受到社会上拜金主义、个人至上、享乐主义的影响,个人主义、自我中心主义膨胀;一些大学生受社会经历影响,社会生活面较窄,思想单纯,对社会现象及人生的看法,容易走上极端,要么充满理想主义色彩,要么因社会的一些消极腐败现象而使自己陷入悲观主义的情绪之中。所有这些,都需要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联系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帮助他们从根本上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消除错误认识。第三,要联系社会热点问题,注重思想引导。当代大学生关注国际形势发展,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热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关注学生思想动态,了解学生所思所想,在学生中开展调查研究,针对学生关注关心的重点问题组织专题教学,开展专题研讨,指导学生学会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引导他们用辩证发展的眼光分析形势。

四、创新形式,注重实践性

创新形式、注重实践性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基本途径。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是一个常论常新的课题,也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必须不断探索不断改进的重要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创新形式,注重实践性,可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灵活性、生动性,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感染力和渗透力,对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有着直接影响。

创新形式首先要紧紧抓住课堂灌输这个环节。讲授式教学依然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形式,灌输仍然是重要方法。为了增强教学实效,我们需要创新灌输方法,探索专题式、探讨式、研究式的讲授方法,特别是要注意针对学生身心特点和思想实际,精心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通过讨论、辩论和点评,变纯粹灌输为启发式教学,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互动,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性和积极性,实现教学相长,有利于提高灌输质量,强化灌输效果。其次,探索创新体验式教学方法,通过问卷和走访,了解学生喜爱的教学方式,综合运用情景模拟、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和现场教学等各种教学方法,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吸引力。同时,辅助开展学术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等形式拓展、延伸教学内容,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再次,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不断探索和综合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要尽可能利用网络在线和幻灯、投影仪等多媒体手段,把抽象枯燥的理论以具体鲜明、生动的形式体现出来,使教学活动想象丰富、直观逼真、引人入胜,教育形式生动活泼、寓教于乐,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此外,还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参加社会实践。要带他们到工厂、到农村进行调查,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组织学生利用假期开展社会实践,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接触社会、民众,开扩眼界,增长见识,感受现实,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五、言传身教,彰显示范性

言传身教、彰显示范性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达到理想的教育目的,不仅要靠理论说服人,更要靠教师言传身教,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和模范行为感召学生、影响学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教师节同北师大师生代表座谈时强调,广大教师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特别是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言传身教、彰显示范性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第一,提升人格魅力。老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实效的重要条件。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提升人格魅力要做到政治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真学、真懂、真信、真教、真用,做到师德高尚,讲道德、有品行,做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和榜样。做到爱岗敬业,立志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对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有兴趣、有热情、有感情,真正爱教学、钻教学、精教学,成为学生的精神向导。第二,提升业务素质。高水平高素质的老师最受学生崇拜和信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要善于学习,加强知识积累,拓展知识面,不断吸纳新的知识。要及时掌握各种资讯,了解和把握上级最新指示精神,关注和了解时事新闻动态,关注和了解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要勤记多思,注重收集摘录学习工作中遇到的好文章、好思想、好素材,勤于思考,及时消化吸收所学知识,不断提高思维层次。第三,提升教学水平。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示范性需要教师有真水平、真功夫。真水平是练出来的,思想政治理论老师要从教案准备、课件制作到授课辅导,一步一步走扎实,一招一式练到位。真水平是讲出来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要多讲,反复讲,把真理讲实,把常理讲透,把情理讲活。讲课要注意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理论讲深讲透,形式新颖活泼,尽量满足学生的心理预期和学习需求。讲课要有表情,老师激情满怀、笑容满面,表情丰富,学生就心情舒畅。讲课要有技巧,教师亲切和蔼,语言诙谐幽默,生动形象,学生就愿意听课,教学效果就好。只要把理论说通说透、心灵震撼和情感感化有效统一起来,就会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和可信度,从而切实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1]发挥政治工作对强军兴军的生命线作用为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而奋斗[N].解放军报,2014-11-02(001).

[2]王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突出时代性和感召力的思考[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4,(05).

[3]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李卓垚

G641

A

1671-2803(2016)06-0072-04

2016-11-14

肖旻(1959—),女,湖南邵阳人,湖南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湖南省和平文化研究基地成员。

猜你喜欢
时代性实效性理论
时代性来源于现实的生活
强化诗词用词的时代性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诗词的时代性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捕捉时代性、典型性、示范性——以纯净的心写纯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