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鉴赏文言文美学意蕴策略例谈

2016-03-15 13:41甘肃省康县阳坝中学罗有宝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陋室铭品鉴三峡

♡甘肃省康县阳坝中学 罗有宝

引导学生鉴赏文言文美学意蕴策略例谈

♡甘肃省康县阳坝中学 罗有宝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言:“教师不仅要授予学生各种知识,尤其重要的在于启发学生,熏陶学生,让他们衷心乐于向爱美、创造美的道路前进。”故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引导学生通过认真诵读、反复品鉴等途径深刻领会《陋室铭》(刘禹锡)《陈涉世家》(司马迁)等文言文艺术作品的美学意蕴,培养学生的美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在诵读与品鉴中感悟文本中语言的音韵美

入选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文言文,比如《陋室铭》(刘禹锡)《岳阳楼记》(范仲淹)等在语言的组织层面均具备句式整齐、骈散结合、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等美学特质。教学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读懂读顺课文的前提下,对其语言加以细细品味,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以教学《陋室铭》为例。我曾在引导学生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与品味下列问题:这篇铭在语言上,相对于我们学过的王安石的《伤仲永》,节选自《资治通鉴》的《孙权劝学》等文言文而言,具有怎样的艺术特点?给我们怎样的审美感受?学生通过细读深品后纷纷畅所欲言:

生:《陋室铭》虽然以骈句为主,但也有散句。读起来有一种参差错落的美感。

生:这篇铭中的骈句比如‘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等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给人一种听觉上的和谐之美。

生:《陋室铭》中的“孔子云:‘何陋之有?’”是散句。如此骈散结合,使文章语言显得错落有致,给读者带来和谐悦耳、抑扬顿挫的音乐美。

…………

最后,我总结说:“同学们对《三峡》一文语言的品鉴非常到位,也颇有心得。这正是我们今天学习《陋室铭》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现在,我们再次有表情地高声诵读这篇课文,以此深切体味这篇文章语言的音韵美。”

二、在诵读与品鉴中感受文本中描写的自然美

入选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诸如《醉翁亭记》(欧阳修)、《湖心亭看雪》(张岱)、《三峡》(郦道元)等,均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祖国江山的秀美抑或壮丽。教学时,引导学生通过细读深品的途径感受蕴含于其中的自然美景,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以教学《三峡》为例。我曾采用下列途径与步骤引导学生鉴赏《三峡》文本中描写的长江之水与长江沿岸的壮丽景色,起到了极佳的教学效果:首先,我在课前从网络下载了14张从不同角度拍摄三峡壮美景色的图片,制作成幻灯片,并插入背景音乐《三峡情》。新课导入时,运用多媒体设施播放供学生欣赏。然后,引导学生边欣赏图片边诵读课文,找出与幻灯片中的图片相对应的课文中的语句,并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三峡》描写了哪些自然美景?这些自然美景给自己留下怎样的审美体验?最后,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下面是部分学生的发言:

生:七百里三峡气象万千,美不胜收。

生:三峡之水,四季不同,动静相生,摇曳多姿,尽收眼底,令人心驰神往。

生:三峡山峰高俊,江流汹涌,河水清澈,瀑布飞悬,猿鸣哀婉,渔歌悲凉,景中融情,情随景迁,生动传神,自然和谐。

生:三峡水“清”,树“荣”,山“峻”,草“茂”,观之,亦诗亦画,“良多趣味”。

三、在诵读与品鉴中感知文本中人物的情怀美

文言文文本中人物的情怀美包括下列两个方面。其一,文言文作者的高尚情操与美好品格。比如:“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作者刘禹锡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和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怀,再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作者范仲淹胸襟开阔,以天下为己任,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忧国忧民的无私奉献精神;还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是作者周敦颐鄙弃名利富贵,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的具体表现。其二,是文言文文本中主人公的高尚情怀或者伟大抱负或者君王气度。比如《陈涉世家》(司马迁)中主人公陈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远大理想与伟大抱负;再如《唐雎不辱使命》(刘向)中主人公唐雎面对强敌不畏强暴、大义凛然、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高尚品质与智慧;还如《隆中对》(陈寿)中刘备礼贤下士任人唯贤的君王之风等。阅读教学上述文言文课文时,我往往引导学生通过诵读课文、鉴赏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等途径,引导学生深切体味作者或者文本中描写的主人公的高尚情操或者美好品格,以此陶冶学生的美好情操。以教学《爱莲说》(周敦颐)为例。我首先引导学生找出文本中描写莲高贵品质的语句,而后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何如此推崇甚至高度赞美“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一位当代教育家曾言:“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因为美育对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作用巨大。入选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课文,篇目众多,语言典雅,内容丰富,情感真切,人物形象鲜活丰满,为学生展示了一个美不胜收的文学艺术世界。故此,阅读教学文言文时,我们必须以文言文文本为媒介,在学生心中构建感受文言文艺术美的桥梁,将蕴含于文言文文本中丰富的美学意蕴巧妙地渗透于学生心中,以此培养学生高尚健康的审美观与审美情趣。

编辑/李莉

E-m ail:lili79928@163.com

猜你喜欢
陋室铭品鉴三峡
陋室铭(行书)
品鉴臻物
品鉴臻物
品鉴看展
品鉴臻物
大名鼎鼎的《陋室铭》,作者到底是谁
Sinocyclocheilus sanxiaensis,a new blind fish from the Three Gorges of Yangtze River provides insights into speciation of Chinese cavefish
三峡留下我多少梦
《刘禹锡 陋室铭》
春到三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