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顺应理论指导下的导游词英译研究

2016-03-15 14:13张浩群
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导游词外国游客英译

张浩群

(扬州职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扬州225009)

语境顺应理论指导下的导游词英译研究

张浩群

(扬州职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扬州225009)

涉外旅游的发展对导游词英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创造了良好的机遇。语言只有在语境中才具有意义,导游词中文原文和英文译文处于不同的语境当中,原文的直接受众和译文的受众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语境顺应可以有效地指导导游词英译,通过对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的顺应,采用恰当的翻译方法,实现译文意义准确,语言得体,功能等效。

导游词英译;语境;顺应论

近年来,涉外旅游在我国不断发展,来我国旅游的外国人士逐年增加,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导游词英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创造了良好的机遇。高质量的英文导游词不仅可以促进涉外旅游业的发展,带来经济的高收益,更有助于旅游目的地建立良好的国际形象。

目前对于导游词英译的研究并不多,对其翻译特点和要求还没有充分的认识。首先,涉外导游词是导游员在旅游交际活动中向外国游客讲解景点知识,传播中国文化,交流情感时所使用的语言。涉外导游词中传递的主要信息是旅游地的相关文化知识,其翻译要求精确简练,通俗易懂;涉外导游词的另一项主要功能是激发外国游客的旅游兴趣,帮助他们了解中国文化,产生审美愉悦,因此涉外导游词英译时不仅要关注其信息功能,同时要注重表情和呼唤功能;[1]其次,导游词英译属于应用文翻译,具有应用文体翻译的共性,但与其它应用文体的翻译又存在较大的区别,如不同于商务翻译、广告翻译或科技翻译等,因导游词中文化信息特别丰富,远远多于其它应用文体,对其中文化信息的翻译是关键。另外,导游词英译时还应注意其译文应兼具书面体和口语体的特点,根据不同的解说事物、解说对象和解说场景,采用合适的语体。

导游词英译实则并不简单,急需恰当的理论指导,本文将集合语境和顺应论从语境顺应的角度探讨导游词的英译,如何做到译文语义准确,语体恰当,保持译文和原文的功能对等。

1 顺应论简介

比利时语用学家耶夫·维索尔伦在1987年国际语用协会创立后内部出版的第一期《IPrA工作文集》中发表了题为“作为顺应论的语用学”的文章,首次提出了顺应论。经过多年对该理论的研究探讨,维索尔伦于1999年在他的专著《语用学新解》中系统呈现了该理论。顺应论的英文全名是“Pragmatics as a theory of linguistic adaptation or adaptability”,认为语言常被描述为人们进行交际的工具,然而与许多其它工具不同,它被“制作”出来之后,并不能独立于制造者(人类),而且也不会一成不变。首先,它需要始终不断地顺应不同的交际意图和使用环境。在描述语言实体的意义,解释其形式时,我们还要经常参照其得体使用的条件。语言是一种顺应语境和交际意图的过程。[2]

顺应论指出语言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变异性作为语言的一种属性,决定了语言结构的各个层次可能选择的范围,这里的变异指语言使用者在试图传达特定信息时可以进行的各种可能表达。语言选择的范围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随着语境发生变化。语言的商讨性指的是语言选择不是机械地做出的,也不是按照严格的规则或固定的形式——功能关系做出的,而是基于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进行的。若几种表达方式均符合语法、语义原则,我们就需要选择在什么时候使用哪个表达,这时我们要根据特定社会中的交际原则以及交际者的交际策略。顺应性作为语言的一种属性,使人类能够从各种变异选项中做出商讨性选择,以满足基本的交际需求。人类的交际需求都发生在相关的语境中,是非常具体的。语言的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是顺应论的三个核心概念,密不可分,正因为语言具有变异性和商讨性,顺应性才成为可能。[3]

2 语境

语境这一概念是由英国社会人类学家、功能学派的创始人马林诺斯基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首先提出的,他把语境分为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情景语境指语篇发生的环境;文化语境指理解语篇所必须提供的文化背景。此后,伦敦学派的创始人Firth吸收了马林诺斯基的语境观点,把语境分为语内语境和语外语境,并进一步研究指出,意义是语言在语境中的功能。Halliday继承了伦敦学派有关语境的探讨,并把语境纳入了他所创建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体系中。Halliday认为语言意义不是孤立地存在于语言单位之中,而是与特定情景语境密切相关的。[4]

言语对语境是非常敏感的,表达和措辞(形式的选择)都受语境的影响。根据顺应论,语境指语言交际的环境,用来指与话语相互顺应的一切因素,或影响话语处理的一切因素,包括交际语境(有物质世界、社交世界、心理世界、以及交际双方)和语言语境。

以上关于语境的描述共性大于差异。马林诺斯基和Firth关于语境划分的区别主要在于Firth所提出的语内语境,而语外语境则包括了马林诺斯基所提出的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顺应论所提出的语言语境对应于Firth所提出的语内语境,交际语境对应语外语境。导游词的翻译过程不仅仅是语言形式的转换,即不仅仅是语码的转换,同时,对于语境的考察也至关重要。本文将综合以上观点,主要运用顺应论的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其中交际语境采用功能学派的理论,再细分为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

3 导游词翻译中的语境顺应

Halliday曾经说过:“如果能用一个语言学模式来描写翻译过程,是非常有意义的。”[5]语境顺应理论可以有效地指导导游词英译。涉外导游词是导游员与外国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言语交际,言语交际过程是一个语言选择的过程,语言结构选择的实质是顺应,交际者需要顺应语境因素,从若干可能的话语方式中做出合理选择,以实现交际目的。导游词原文和译文语境具有跨语言、跨时空、跨文化的特点,在其英译过程中应顺应语境,采用最恰当的表达。

3.1语言语境顺应

语言语境,又称为语内语境,或上下文语境。[6]翻译是一个解码和编码的过程,解码要求译者必须在中文导游词上下文语言语境中准确理解原文,编码要求译者在译入语语言语境中地道地表达原义。下面将从解码和编码的两个过程来说明对于语言语境的顺应翻译。

导游词中有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要求译者有较高的中文文化素养,同时擅于推敲。以古诗词为例,如中唐诗人徐凝的一首《忆扬州》,后两句为“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对于这两句的英译,重点在于从上下文考察“无赖”一词的含义。“无赖”一词最常见的解释是:无奈,可憎,可爱和可喜,但这些解释都没有把“无赖”一词放在它具体的语言语境中去理解,与“二分”有何关联也不明确。因此,结合前文所说“如果天下的明月有三分景色”,此处“赖”应意为“占有”,整句应理解为“如果天下明月有三分景色,扬州占据的不仅仅是两分”,即“在扬州可欣赏到最美的明月美景”(In Yangzhou you can enjoy themost beautiful moon scenery.)。

在编码过程,即把中文导游词翻译成英文时,则应顺应英语的语言语境,用地道的英文表达中国文化。中英文在句式和篇章结构方面均存在差异。句式结构方面,中文属于意合语言,句子内外部连接采用语义手段;英语属于形合语言,句子内外部连接采用句法和词汇手段。中英句式结构最明显的差异就包括对于连接词的使用频率不同,英文句多用连接词表示句间和句内分句的关系,而中文主要通过词汇贯通句义。篇章结构方面,英语通常为直线型,首先提出话题,接着对其进行论述,最后得出结论。汉语是迂回讲述相关内容,作好铺垫后提出话题,再进行论述,为螺旋型结构。文体风格方面,汉语写作美学重视客观事物与主观情感的融合统一,意与境混,情景交融,中文导游词辞藻华美,音韵和谐,竭力渲染氛围,讲究诗情画意。而英文导游词则讲究客观朴实,用词平实,简洁明了,讲究实用性,客观再现自然美景。编码过程要求译者对译入语英语有较好的把握,顺应英语语言语境,采用地道的表达方式。

“各位游客,步入大门,脚下一道长堤,逶迤北去,从虹桥直至徐园门前,是一条600米的长堤。东侧是碧波荡漾的湖水,西侧为花圃,路的两边三步一桃,五步一柳,此景即称“长堤春柳”。每当和煦春风吹到这里时,那细细的柳丝就被染成嫩黄色,继而吐出粒粒绿珠,春意盎然时,柳叶舒展了,桃花盛开了,湖上微风吹来,那柳丝们婀娜起舞,树影婆娑,似青烟绿秀,漫步在这“问株杨柳间株桃”的长堤上,各位游客是否有心旷神怡的感受呢!”

这是扬州瘦西湖二十四景之一“长堤春柳”的中文导游词,体现了汉语的句式、篇章结构,文体风格。文字优美,情景交融,且行文工整,四字连排,五字对称,如文中所写“婀娜起舞”、“树影婆娑”、“青烟绿秀”,“柳叶舒展了,桃花盛开了”,优美的语言,比喻、拟人等修辞的运用,生动地刻画了美景。作为中文导游词,这样的行文是恰当的。将这一段中文导游词译成英文时,语言语境将发生变化,地道的英文应符合英文的语篇特点,句子重形合,篇章为直线叙述,行文朴实简洁。综上考虑,可做如下翻译:

Hi, everyone! Entering the gate of the park, you will see a 600- meter long embankment stretching out from the Great Rainbow Bridge to Xuyuan Garden. As we can see, the embankment along the lake is lined with willow trees and peach trees, which creates an imposing beauty in spring, particularly when wil low trees are in newly green and peach trees are in full blossom. You must feel refreshed walking along the embankment,enjoying the fresh hue of the ear ly spring and the irresistible charm of the lake.

在这段翻译中,笔者使用了英文句式中常用的分词短语,从句,连词,使得句子连接紧凑,逻辑关系明确,达到形合。同时,简化描写渲染,着重传递具体信息,如长堤具体长度“600-meter long”,长堤美景“willow trees are in newly green and peach trees are in full blossom”,符合英文的文体风格。导游词英译时按语言语境做出顺应,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虽在语言形式上有差异,但原文的意义与功能得到了很好的传达,也符合受众的认知结构和审美习惯,所以能更好地起到文化交流的作用。

做好解码过程的语言语境顺应有助于忠实传达文化信息,有助于外国游客理解接受,两个过程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导游词的功能。

3.2交际语境顺应

导游词的使用场合是不同时间、不同游客参与的旅游活动现场,不同于其它应用翻译的是其所具有的现场性,即时互动性。即使是在同一旅游景点,不同的游客,来自不同的国家地区,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也会对导游词英译有不同的要求。根据顺应论,交际语境包括物质世界、社交世界、心理世界,以及交际双方。导游词的运用场合是动态的旅游活动,游览的地点即物质世界相对不变,但不同的游客具有不同的心理世界,导游和不同游客即交际双方的关系也在动态变化,导游词英译时要对这些变化作出动态顺应。[7]

1)情景语境顺应

情景语境指语言使用的真实客观环境,包括语场,语旨和语式。语场指在交际过程中实际发生的事,以及参与者所从事的活动,其中语言活动是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谈话主题;语旨指谁是参与者,以及参与者的性质、社会地位和角色,交际者的角色关系既包括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关系,也包括在语言交际中的谈话角色关系。语式指语言交际的渠道或媒介。英文导游词情景语境是在涉外旅游活动中,导游向外国游客介绍景点知识,传播文化和交流感情,导游和外国游客之间不仅是业务关系,也是主人和客人的关系,导游词主要使用的是口头交流。考虑到这些因素,导游词英译时应着重译文的礼貌得体和文体风格。

导游词不仅仅是说明文字,而是具有很强的交际功能,英译时应顺应这一具体的交际情景,特别注重语言的礼貌和得体。例如,在游览过程中,如有些场合或景点不允许拍照,导游应使用恰当的语言告知游客。针对不同的场合,要表达“不允许拍照”,有各种可选的表达方式,如“Taking pictures is prohibited here.”(不准拍照),“Taking pictures is not allowed here.”(不准拍照),“Please do not take pictures here.”(请勿拍照),“Thanks for not taking pictures here.”(请勿拍照,谢谢合作)。比较以上几种表达方式,“Taking pictures is prohibited here.”适用于较正式严肃的场合,讲话人应具备行政权力或代表单位机构;“Taking pictures is notallowed here.”(不准拍照),此表达较为生硬,不太注重交际的礼貌性;“Please do not take pictures here.”和“Thanks for not taking pictures here.”都注意到了用语的礼貌得体,相比较后一种表达感谢了游客的合作,更顺应了旅游这一轻松愉快的情景。

导游词英译时还应顺应旅游活动的语场,采用恰当的语体风格。旅游过程中会去到一些比较庄重,历史文化信息厚重的地方,这一部分的导游词应偏向于正式的书面体,其它部分应是口语体,从总体上来讲,导游词主要是口语体。在英译时,应顺应这一情景要求,尽量使用常用词、简单句,简单的复合句、短句,便于交流和旅游活动的展开。

2)文化语境顺应

文化存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人所创造的精神和物质上的一切事物的总和,是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8]位于不同地域的各个国家,由于所处自然环境的不同和长期的历史发展,各自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各语言都处于各自的文化环境之中,中英文化的差异使得中文导游词和其译文处于极不相同的文化语境之中,这要求译者顺应文化语境,在英译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文化的异同,采用合适的翻译方法,通过增加共知信息,扩大语境效果,帮助游客了解中国文化。

增加共知信息,扩大语境效果,具体到翻译方法,可以采用直译加注释法或类比法和增译法。介绍江苏扬州的著名园林个园时,如仅按照“专名”加“通名”的原则直译为“Ge Garden”,并不能让外国游客了解“个园”这个名称的内在含义;若译为“Bamboo Garden”,虽传递了这一园林的主题风格和名称的内在含义,但却与中文名称相去甚远;此时可采取直译加注释法,译为“Ge Garden,the Chinese character Ge resembles the shape of bamboo leave”。万花园是扬州的著名景点之一,其导游词开头部分“根据康熙《扬州府志》记载:‘万花园,宋端平三年制使赵葵即堡城统制衙为之。’”这段导游词因引用《扬州府志》的内容,有部分文言文,但并不是英译时的主要难点,外国游客最为陌生的是中国的朝代,此时也可采用直译加注释的方法,译为::According to Yangzhou Local Chronicle written in Qing Dynasty during the reign of Emperor Kangxi, the Ten- Thousand- Flower Garden was built in 1236 A.D.,the 3rd year of the reign of Emperor Duanping in Song Dynasty(960- 1276) by Zhaokui, the administrator at the time.这段导游词主要介绍万花园最初建成的时间,如果仅仅按原文直译,由于文化的差异,外国游客对于宋朝、端平三年都不太可能有明确的时间概念,因此,顺应文化语境差异,明确加上中外通用的的公元时间注释,有助于外国游客对于万花园景景点悠久历史的了解。一些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词也需要使用直译加解释的方法,才能准确完整的表达原意。牡丹在中国代表了富贵,在翻译"牡丹厅”时,可先直译为“Peony Hall”,在紧接着做出解释“peony,in China,is the symbol ofwealth”。类似的情况如竹子代表正直诚实,松树代表长寿,梅花代表坚毅,翻译涉及这类词时都应做适当的解释,方能达到最佳交流目的。

类比法也是一种顺应文化语境较有效的翻译方法。导游词中会介绍一些中国特有的事物,对于外国游客而言,这些事物是完全陌生的,英译时,用这些事物和游客本国内与之相似的事物做比较,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人物类比,中国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可类比为西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地名类比,中国的苏州可类比为西方的威尼斯;事物类比,包子和馒头是中国特有的食物,西方人熟悉的是面包,在翻译时,可首先音译,再将包子类比为加了馅的小圆面包,译为baozi—stuffed bun,馒头亦可首先音译,再类比为蒸的面包,译为Mantou—steamd bread,这样通过与西方人所熟悉的食物面包做比较,可以让外国游客很快了解馒头和包子是怎样的食物。再例如,导游在介绍京剧时,可将京剧与国外游客较熟悉的西方歌剧做比较。以下面一段导游词英译为例,原文是:“经过几代京剧表演者为追求艺术完美而做出的努力,京剧已成为中国的艺术瑰宝,高雅,表现力强,在海内外广受欢迎,拥有众多的爱好者。京剧主要使用京胡,二胡以及锣鼓等中国传统乐器伴奏。京剧的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法是唱、念、做、打,也是京剧表演的四种基本功。”可译为:Thanks to the efforts of generations of Beijing Opera performers in their pursuit of artistic excellence,Beijing Opera is the great treasure of Chinese Culture. Exquisite and expressive, Beijing Opera enjoys great popularity both home and abroad. As a kind of art, both Beijing Opera and western opera have a long history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eople's life. Instruments are used in both the two Operas, but different instruments. Chinese traditional instruments, such as Jinghu, Erhu,gong and drum are used in Beij ing Opera. The two Operas also differ in performing. Beijing Opera has four basic acting skills: singing, dialogue, pantomiming and acrobatics.此段翻译采用类比翻译法和增译法,谈及京剧和西方歌剧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比较了京剧和西方歌剧的表演方式,让游客更容易了解接受介绍内容。

4 结语

涉外旅游的快速发展需要高质量的英文导游词,语境顺应理论可以有效地指导导游词英译。语言也只有在语境当中才具有意义,导游词英译属于跨文化交际,导游词原文和译文处于不同的语境当中,英译时要求译者同时确切把握和顺应中文原文和译文英文的语境,了解原文直接受众和译文受众的认知和文化背景差异,采用合适的翻译方法,准确传达原义,语言得体,使英译导游词充分发挥其功能,帮助旅游活动顺利展开,传播我国文化,让游客游有所获,增长知识,产生审美愉悦。语境理论和顺应论可以有效地指导导游词英译,同时译者应不断提高语言和文化素养,发挥主观能动性,因语境是不断变化的,对于语境的顺应是动态的过程,作者翻译时的策略也应随翻译文本、目标受众、文本的运用场景的不同而做出顺应选择。

[1]Christiane Nord.Translation asa PurposefulActivity:FunctionalistApproachesExplained[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Jef Verschueren.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Edward Arnold(Publishers)Ltd,2000.

[3]何自然.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4]M.A.K.Halliday,Hasan R.Language,Contextand Text:Aspectsof Language in a Social-semiotic Perspective[M]. Oxford:OUP,1985.

[5]Bell,R.T.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Theoryand Practice[M]. London&New York:Longman,1991.

[6]陈晓莉.语境与翻译:示例与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0):94-96.

[7]王颖颖.动态顺应: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与制约[J].上海翻译,2015(4):74-79.

[8]柳学永.顺应论视角下旅游语篇翻译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16-118.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our commentary guided by contextadaptation theory

ZHANG Hao-qun
(Foreign Languages SchoolofYangzhou Polytechnic College,Yangzhou,Jiangsu,China225009)

Inbound tourism has been developing quickly,which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to and also creates good opportunities for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Chinese tour commentary.Language only can havemeaning in aspecific context.Chinese tour commentary and its English translation are in different contexts and their audiences have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The context adapting theory can effectively guide the translation by adapting to language context,situational context and culture context.Based on this theory,the translator can choose proper translatingmethods tomake his translation have accuratemeaning,proper language and equivalent functio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ourcommentary;context;adaptation theory

10.3969/j.issn.2095-7661.2016.03.023】

H315.9

A

2095-7661(2016)03-0080-04

2016-04-12

张浩群(1976-),女,山东泰安人,扬州职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和翻译研究。

猜你喜欢
导游词外国游客英译
摘要英译
莫把游记写成导游词
摘要英译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新西兰开征外国游客税每人约23.45美元
黄山导游词
精彩导游词成就出色小导游
颐和园导游词
外国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