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千阳》与《群山回唱》爱的比较分析

2016-03-16 02:28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对比分析

史 钰

(山西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灿烂千阳》与《群山回唱》爱的比较分析

史钰

(山西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摘要:《灿烂千阳》和《群山回唱》这两部作品都真实的再现了战火中生活困苦的阿富汗女性坚韧的形象。《灿烂千阳》中玛丽雅姆与莱拉的“母女”情和《群山回唱》中的帕尔瓦娜与马苏玛的姐妹情相似却又不同。通过对比分析玛丽雅姆与莱拉的“母女”情和《群山回唱》中的帕尔瓦娜与马苏玛的姐妹情的异同点,揭示彼此命运交织的女性为了对方的幸福甘愿自我牺牲的人性魅力。无论是《灿烂千阳》中跨越年龄差距的“母女”情还是《群山回唱》中徘徊在妒忌和牺牲之间的姐妹情,都在复杂的人物关系走向中得以彰显,也在人物的结局中得以印证。女性以爱的名义作出的牺牲实质上也得到了对方的爱作为回馈。即使自私、嫉妒仍充斥其中,爱依旧需要给予和付出才会圆满。

关键词:《灿烂千阳》;《群山回唱》;爱;自我牺牲;对比分析

一、引言

卡勒德·胡塞尼用细腻深刻的笔法展现了最真实的阿富汗。2006年《追风筝的人》的成功让卡勒德·胡塞尼走进了人们的视野。2007年《灿烂千阳》问世,这部长篇小说书名中的“灿烂千阳”取自阿里·塞依伯的一首名为《喀布尔》的诗中的“一千个灿烂的太阳”。诗歌中“灿烂的太阳”用来指代美丽且耀眼的喀布尔当地的妇女。卡勒德·胡塞尼用它作为第二本力作的题目,也是意在指代那些让人无法忘怀的阿富汗妇女形象。《群山回唱》于2013年正式出版发行。整个故事以家庭为主线。跌宕起伏的情节诠释了爱的内涵。关于爱的主题,《灿烂千阳》和《群山回唱》爱的比较分析主要针对一种在世人心中不可能存在的女性之爱进行了描述,并对比分析了这两对因相同的男人而命运交织的女性之间的“母女情”和“姐妹情”。对比分析《灿烂千阳》和《群山回唱》中女性之爱的异同点旨在揭示饱受战乱之苦的阿富汗妇女果敢和坚毅的性格,自我牺牲和自我救赎的精神。通过对比的方式探讨卡勒德·胡塞尼两部均以阿富汗为背景的作品中女性之间存在的爱的共性和不同之处,其实际意义是在共性中透视典型的阿富汗女性追求自由,反抗社会和家庭中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追求幸福的美好品质;而两部作品中两对女性人物间的爱存在的差异又能够促进文章情感脉络的展开以及两部作品主题的彰显。

二、《灿烂千阳》中玛丽雅姆与莱拉之爱与《群山回唱》中帕尔瓦娜与马苏玛之爱的异同之处

(一)相同之处

《灿烂千阳》中的玛丽雅姆与莱拉有一个共同的丈夫叫拉希德,这个自私而且不堪的男人成为玛丽雅姆和莱拉命运的纽带;《群山回唱》中的帕尔瓦娜与马苏玛也同样是因为一个名叫萨布尔的男人产生一系列的情感纠葛。《灿烂千阳》中玛丽雅姆与莱拉之爱与《群山回唱》中帕尔瓦娜与马苏玛之爱都是在特殊时代和社会背景下所造就的爱,这样的爱发生在不可能的场合下,也发生在人们意识中不可能产生爱的人物之间。

《灿烂千阳》中玛丽雅姆与莱拉之爱与《群山回唱》中帕尔瓦娜与马苏玛之爱都蕴含了利他主义和自我牺牲的伟大精神。《灿烂千阳》中玛丽雅姆为了让莱拉免受拉希德的伤害,挺身而出,将拉希德打死,让莱拉与自己所爱之人离开去追寻他们的幸福;《群山回唱》中马苏玛作为姐姐,在自己惨遭横祸而终身残疾后,面对妹妹帕尔瓦娜整日的照顾,姐妹二人也逐渐陷入绝望中,既看不到未来,也看不清方向;没有美好的爱情,更别提幸福的婚姻。最终,姐姐马苏玛无法忍受这样悲切的生活,也希望自己的妹妹帕尔瓦娜能够获得幸福,于是,恳求自己的妹妹帕尔瓦娜将自己抛弃在群山之间以了结自己的生命,成全妹妹帕尔瓦娜与萨布尔。马苏玛用自我的牺牲来换取帕尔瓦娜的自由和解脱(刘靖宇,2014)[1]。

《灿烂千阳》中玛丽雅姆与莱拉之爱与《群山回唱》中帕尔瓦娜与马苏玛之爱都以一喜一悲的结局收场。《灿烂千阳》中玛丽雅姆以迎接死亡的悲剧收场,莱拉与爱人以双宿双飞的喜剧结尾;《群山回唱》中马苏玛牺牲自我,在沙漠中一步步走向死亡的悲剧,帕尔瓦娜却在姐姐马苏玛沙漠中回荡的悲鸣声里,转而走向自己的幸福;一喜一悲间透露着文学作品中卑微平凡的女性人物身上不平凡的牺牲精神。

(二)不同之处

(1)人物关系不同

《灿烂千阳》中的玛丽雅姆与莱拉最初是邻居关系。莱拉的出现让玛丽雅姆已经满目疮痍的生活变得雪上加霜。在玛利雅姆眼中,莱拉是一个会给自己带来威胁的人物。莱拉的到来让自己在这个家中的处境更加的糟糕。但是,她们的关系由一开始的敌对状态,慢慢的在与拉希德的对抗中进一步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她们之间关系的发展也是一个从陌生到熟悉,从敌对到接受的过程。而她们之间的感情从一开始的冷漠,仇视转变为后来的相互依偎,相互扶持。年长的玛丽雅姆给予了比自己年轻十几岁的莱拉照顾和呵护,这样的关系胜似姐妹之情,更像是母女间的保护与被保护的关系,因此将玛丽雅姆与莱拉的关系认定为“母女”之情更为合适。但是,值得肯定的是无论玛丽雅姆与莱拉的关系被视为“姐妹情”还是“母女情”,这一对并无血缘关系的女性人物用她们的实际行动作出了解答。爱有时候就是如此的纯粹和简单,这不是所谓的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情感纠葛。相反,玛丽雅姆和莱拉的相互照顾和彼此牺牲都是一种高尚且不求回报的付出。《群山回唱》中帕尔瓦娜与马苏玛是一对有着血缘关系的孪生姐妹,她们是在一起成长,一起享受家庭之爱的挚亲。血缘关系让这对姐妹在面对爱情时曾经迷失方向,做出让自己终身悔恨的决定和行为。但是,血浓于水的亲情又让这对姐妹的情感在最后散发出了馨香。仿佛就像世间大多数的感情纠葛一样,剪不断,逃不开。但是,看清楚,想明白后,一切就会水到渠成,最终结局也会不同。简言之,《灿烂千阳》中玛丽雅姆与莱拉之爱是一种跨越年龄差距的“母女”之爱;而《群山回唱》中帕尔瓦娜与马苏玛之爱展现的是一种家庭关系中的姐妹之情。因此,《灿烂千阳》中玛丽雅姆与莱拉与《群山回唱》中帕尔瓦娜与马苏玛的人物关系不同。

《灿烂千阳》中玛丽雅姆与莱拉没有血缘关系,她们的相遇和纠缠只因拉希德这个可恨的男人。拉希德的欺骗,虐待以及战争的残酷让这对有十几岁年龄差距的两个女人从不熟悉和敌对的状态转向了相互依赖,彼此依靠(杨彦纺,2015)[2]。而《群山回唱》中的帕尔瓦娜与马苏玛是一对有血缘关系却性格迥异的孪生姐妹。姐姐马苏玛的光环始终笼罩了帕尔瓦娜的人生,即使面对同一个男人,姐姐马苏玛也同样受到了青睐,相反,帕尔瓦娜却一直如影子般隐匿于姐姐马苏玛耀眼的光环之下。

(2)命运不同

《灿烂千阳》中的玛丽雅姆在经受母亲死亡的悲痛之后,无奈嫁给老鳏夫拉希德,懦弱的父亲在这件事情上的表现让玛丽雅姆看清了现实。在嫁给拉希德的十几年间,玛丽雅姆几次怀孕后都不幸流产,最终导致不孕。这让拉希德对玛丽雅姆的虐待更加变本加厉。在卡勒德·胡塞尼的作品《灿烂千阳》中有一句触动人们内向深处的一句话:“就像指南针总是指向北方一样,男人怪罪的手指总是指向女人。”(卡勒德·胡塞尼,2007)[3]。由此可见,女性成为了男人泄愤的工具和牺牲品。玛丽雅姆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一生都充斥着悲切的色彩。从出身而言,玛丽雅姆的父亲扎里勒在已然拥有了三个妻子之后,又与家中一名叫娜娜的女佣生了玛丽雅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玛丽雅姆一出生便和自己的母亲一起被贴上了耻辱的标签。因此,玛丽雅姆的童年充斥着社会对她和母亲的蔑视。这也为后来玛丽雅姆悲惨的婚姻生活,最终死亡的悲剧埋下了伏笔。玛丽雅姆在追逐父爱过程中,慢慢在现实中恍然大悟这种爱的荒芜。同样作为婚姻中的牺牲品,玛丽雅姆与莱拉共同拥有一个丈夫。玛丽雅姆作为家族的牺牲品,在父亲三个妻子的推波助澜中,成为了拉希德的妻子。而对于莱拉,拉希德谎称莱拉的爱人已不在人世,欺骗已经怀有爱人骨肉的莱拉。无奈之下,莱拉也嫁给了拉希德。尽管玛丽雅姆和莱拉都是出于无奈而不得已嫁给拉希德。但事已至此,玛丽雅姆和莱拉命运交织在一起,她们共同经历了战争的残酷,拉希德的残忍虐待和生活的困顿,反而在苦难面前彼此抱团取暖,成为彼此生命中那一抹暖阳和令人回味且响彻群山间的回唱。

《群山回唱》中的故事也描述了在战争和贫困交织的时代背景下所造就的人物情感纠葛。《群山回唱》中的帕尔瓦娜与马苏玛爱上了同一个男人。当帕尔瓦娜知晓她和姐姐都喜欢的男人萨布尔的父亲即将到家里来向父母提亲,这意味着姐姐马苏玛将要与自己喜欢的人步入婚姻的殿堂,获得属于自己的幸福。这一刻,滋生在帕尔瓦娜心中的妒忌之火彻底燃烧起来,让她变的疯狂,以至于做出了让自己在今后的岁月中悔恨的事情。她摇动了高大的树,树的晃动让马苏玛从树上掉落下来,瘫痪在床。自此,帕尔瓦娜在父母过世,哥哥远在外地工作的情况下,彻底失去自由,独自照顾着瘫痪的姐姐马苏玛。帕尔瓦娜的举动不仅让孪生姐姐马苏玛的幸福化成灰烬,也给自己的身心加上了厚重的枷锁。她不得不照顾姐姐马苏玛的起居生活,过着看不清未来方向的日子。在这样的过程中,她渐渐的对自己有了正确而清醒的认识。

(3)结局不同

《灿烂千阳》中的玛丽雅姆最终不再选择隐忍。为了制止拉希德对莱拉的毒打,玛丽雅姆杀死了拉希德,结束了这个一直对自己残忍施暴的男人的生命。这其实也是对自己的救赎,玛丽雅姆终于摆脱了之前晦暗的生活,在精神上获得了自由。玛丽雅姆全心全意成全莱拉,让莱拉与爱人离开去追寻幸福。最终,玛丽雅姆决定牺牲自己,主动向法院自首,承认自己杀死拉希德的罪行以换取莱拉的幸福。在玛丽雅姆的一生中,晦暗的色彩一直笼罩着她,让她的心灵无法感受阳光般的温暖,这也让玛丽雅姆在隐忍中慢慢地精神上也变的疲倦和麻木。但是,在玛利雅姆生命的最后时光,莱拉和孩子们所给予她的美好就是最好的礼物。莱拉和孩子们所给予玛丽雅姆的爱让她对生活重新燃起了希望,慢慢的脱离了爱的桎梏。玛丽雅姆最终以平静的姿态迎接死亡的到来。玛丽雅姆对莱拉的爱是出于真心,不掺杂任何复杂的情愫,就像一个母亲对自己孩子的保护一样纯粹自然,所以玛丽雅姆能够安静而坦然地面对死亡。玛丽雅姆的自我牺牲也同样是精神上的自我救赎。

《群山回唱》中马苏玛领悟了妹妹帕尔瓦娜的心思,为了让妹妹帕尔瓦娜摆脱自己这个沉重的包袱,争取自己的幸福,在马苏玛安排的一次旅行中,马苏玛主动要求帕尔瓦娜将自己丢弃在荒漠中,独自等待着死神的到来。面对姐姐马苏玛的主动牺牲,妹妹帕尔瓦娜也曾在心中闪过一丝的不忍,但是,那个她早已期盼许久的美梦在召唤着她,唯一可以与萨布尔在一起的机会也让她在面对姐姐马苏玛微弱的召唤时,选择残忍的离开,留着甘愿为自己牺牲的姐姐马苏玛在荒漠中自生自灭,最后走向死亡(李壮飞,2015)[4]。

卡勒德·胡塞尼的作品《灿烂千阳》和《群山回唱》中这两种在世人眼中无法理解的爱都以一个女人的自我牺牲和另一个女人获得幸福收尾。但是,这两种爱最后的结局虽然相似却也不尽相同。这两者之间的不同表现在,《灿烂千阳》中的莱拉重新获得了属于自己的自由和幸福,不断的深化对自己的正确认识,也与爱人塔里克和孩子们幸福生活在一起,获得圆满的美好结局。而《群山回唱》中的帕尔瓦娜虽然也和自己一直倾慕的萨布尔再婚生子,但是她始终没有办法忘怀自己现在的幸福是在牺牲姐姐的幸福以及生命后得来的。回想十七岁那年,摇晃的树干,伸出去的手将是帕尔瓦娜愧疚的源头;多年以后,沙漠中马苏玛“别丢下我,妹妹啊,快回来!”的哀号都将回荡在帕尔瓦娜的脑海。这响彻群山的哀号终究会在帕尔瓦娜接下来的生活中不断被回想,同时也作为帕尔瓦娜生命中不可剔除的精神枷锁,一遍遍的拷问着她的内心,让她的生活在美好的表面下透露着精神上的悲怆。

三、结语

《灿烂千阳》和《群山回唱》均用叙事的方式,将有关父女之爱、兄妹之情和主仆之义串联起来形成感情的脉络。小说中一直处于卑微地位的女性身上透露出了爱的希望、爱的自私、爱的妒忌、爱的付出,为爱所做出的自我牺牲以及爱的救赎。在饱受战火的阿富汗,生活的穷苦和卑微的社会地位并没有让生活在那里的女性失去光辉,反而在残酷的现实中谱写了让人们看完笑中带泪的结局。

正如《灿烂千阳》中玛丽雅姆渴望父爱,莱拉努力追寻爱情一样,《群山回唱》中的马苏玛和帕尔瓦娜也同样对爱充满了渴望。在追寻父爱和幸福过程中,《灿烂千阳》中的玛丽雅姆失去了母亲,见证了父亲的懦弱,遭受了丈夫拉希德的残忍虐待。莱拉也经受了至亲的离世,爱人的离开以及拉希德的谎言和毒打。在《灿烂千阳》一书中写道:“爱是使人遍体鳞伤的错误,而它的帮凶,希望,则是令人悔恨莫及的幻想。”(卡勒德·胡塞尼,2013)[5],这一句也真实的再现了生活在阿富汗的妇女面对残酷的现实生活时爱的希望逐渐走向破灭的过程。虽然经历了残酷现实洗礼后的玛丽雅姆从一个渴望爱的人转变为一个没有爱的希望的女人。但是,毅力和隐忍却悄悄在玛丽雅姆身上滋长。在与莱拉的接触和碰撞过程中,玛丽雅姆渐渐的从一开始的敌视到后来渐渐接受这个给她一潭死水的生活带来涟漪的年轻女人。莱拉的出现让玛丽雅姆的生活变得不同于以往,这让面对惨遭毒打的莱拉时,一向隐忍的玛丽雅姆做了出人意料的举动,她以牺牲自我为代价换取莱拉后半生的幸福。《群山回唱》中孪生姐妹马苏玛和帕尔瓦娜也经历了对萨布尔的爱的渴望。虽然帕尔瓦娜为爱而心生嫉妒,为了自己的幸福,残忍地毁掉了姐姐马苏玛美好的生活,但是在真正的认清自己之后,帕尔瓦娜也同样承担起了照顾马苏玛的重任。这对孪生姐妹的结局以马苏玛的自我牺牲,帕尔瓦娜重获幸福结尾,但是这让我们看清了爱的过程中尽管会遭受妒忌之火的锤炼,自私的侵蚀,但是爱的力量终究会在这样的挫折中得以绽放,让人们看到爱的魅力之所在。

纵观《灿烂千阳》和《群山回唱》,玛丽雅姆与莱拉之间不是母女却胜似母女的“母女情”和马苏玛和帕尔瓦娜之间的姐妹情都彰显了战乱和困苦中卑微的女性用实际行动诠释的大爱。《灿烂千阳》中的玛丽雅姆牺牲自我,成为莱拉生命中的暖阳,也让玛丽雅姆从一个失去爱的希望的女人变成莱拉眼中的重要的人物;《群山回唱》中的马苏玛同样牺牲自我,成为妹妹帕尔瓦娜脑海中抹不去的记忆和响彻群山之间回想的声音。卡勒德·胡塞尼笔下的女性人物柔弱,细腻,容易使人心生怜悯却又让人敬佩万分。尽管作品中所彰显的爱也存在自私,晦暗的一面,但是最终都能在卑微女性的自我牺牲中看到了光明的那一面。而这一面正是爱给予和付出的同时所收获的幸福的具体表现。这也是《灿烂千阳》与《群山回唱》爱的对比中得到的真谛。目前,针对《灿烂千阳》和《群山回唱》这两本炙手可热的作品,相关研究主要是集中于每部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情感脉络,故事中的女权和男权主义分析以及社会文化相关的背景知识阐释。而对比《灿烂千阳》和《群山回唱》中爱的异同之处的相关研究较少。因此,相关研究有待于在不断的研究中继续深化。

参考文献:

[1] 刘靖宇. 卡勒德·胡塞尼的新作《群山回唱》的家庭伦理解读[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7(4):133-136.

[2] 杨彦纺. 论胡塞尼《灿烂千阳》中的姐妹情谊[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院学报,2015,22(4):67-71.

[3] 卡勒德·胡塞尼.灿烂千阳[M].李继宏,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4] 李壮飞. “善”的镜像——余华《第七天》和胡塞尼《群山回唱》的人性叙事[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1):129-132.

[5] 卡勒德·胡塞尼.群山回唱[M].康慨,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

责任编辑:彭雷生

收稿日期:2016-06-02

作者简介:史钰(1990- ),女,山西省忻州市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和语言测试。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44X(2016)07-0021-04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Love Between A Thousand SplendidSunsandAndTheMountainsEchoed

SHI Yu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Linfen Shanxi 041000, China)

Abstract:A Thousand Splendid Suns and And The Mountains Echoed both reflect the gritty traits of the female characters living in the Afghanistan war area. The pers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iam and Laila express the valuable feeling which is similar to that of mother and daughter. Although it is similar to the feeling shown between the sisters respectively named as Parwana and Masooma, the differences still lie in the two kinds of feelings. By compar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hind the two kinds feelings, the thesis aims to express the charming traits hidden in the female characters who are willing to sacrifice themselves. Whether it is related to the love between Mariam and Laila who are beyond the limitation of age or the feeling of the sisters wandering between the jealousy and sacrifice, these would be shown among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s and be proved in the ending of the story. Therefore, the sacrifice made by the women in the name of love would receive the feedback from others in essence. Even though the selfishness and jealousy would be involved in the process, the indestructible love still would be the best medicine for selfishness and jealousy through the selfless dedication.

Key words:A Thousand Splendid Suns;And The Mountains Echoed;love dedication; comparative analysis

猜你喜欢
对比分析
国内外本硕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对比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高素质外语人才的需求与缺失现象对比分析
理想液体元流能量方程推导的对比分析式教学模式探索
留学生形容词谓语句的习得研究
戴·赫·劳伦斯《菊馨》三个版本对比分析
成渝经济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比较研究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基于数据库的唐诗宋词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