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背景下文明河南建设的路径选择

2016-03-16 19:08杨敬
文教资料 2016年1期
关键词:河南文明资源

杨敬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1191)

文化传承背景下文明河南建设的路径选择

杨敬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1191)

文化是推动文明社会发展的力量源泉,“文明河南”建设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支撑。依托河南优秀的文化资源,建设“文明河南”就需要从传统文化资源的整合、文化教育模式的创新、文化服务质量的提高、文化交流平台的拓展等方面着手,不断探索建设的新路径。

文化传承 文明河南建设 路径选择

“文明河南”是中共河南省委结合党的十八大精神,立足本省实际,提出的“四个河南”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文化在推动“文明河南”建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发挥河南文化资源大省的优势,把深厚的文化底蕴转化成增进地区文明进步的推动力是“文明河南”建设的必然选择。

一、文明河南的文化解读

文明河南重在对文明的理解,文明不仅指现实社会的文明,而且包含人类的文明史。文明河南建设的目标在于提高河南社会的文明程度,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资源成形于文明社会的发展历程,对文明社会的建设也有着推动作用。

文明河南离不开文化的河南,文化的繁荣发展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其中,传统文化是区域文明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要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研究,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河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其悠久的文化流传至今仍然在不断渲染着河南优良的文化形象,提升文明的水准。传统文化中蕴藏着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理念,对实现制度文明、生态文明、和谐社会等方面起着借鉴和启发作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延续千百年来先人遗留下来的优秀品质,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是与时俱进地对传统文化的发扬和升华。文明河南是建立在厚重的文化基础之上的,传统文化在传承与创新中诠释了文明河南的深厚内涵。

二、河南文化资源优势分析

1.遗址文化深邃久远。

河南是华夏历史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在众多考古挖掘中,历史遗迹展现出河南历史上曾经出现的文明和辉煌。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适宜的生活环境使历史上的众多朝代建都于此。在中国八大古都中,河南占据半数之多,安阳的殷墟、郑州的商城遗址、洛阳的王城等古都遗址不胜枚举。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古都文化不断延续着悠久的历史文明。河南历史上人才辈出,很多历史名人出自中原大地,不论是唐宋时期的文人骚客还是民主革命时期的爱国志士,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留下了活动轨迹,演绎着文化的时代特色,成为经久不衰、影响至今的精神力量。

2.民俗文化种类丰富。

民俗文化包含中原地区在数千年历史的演变中不断形成的、体现民众文化心理和聪明才智的各种文化现象。河南地处黄河中下游地区,黄河文明孕育了河南独有的民俗风情,形成了内容丰富、分布广泛的民俗文化。从民俗文化的形态看,有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习俗、服饰、工艺美术、典型民居等方面的物质文化资源,也有体现时令节日、祭祀膜拜、民间技艺等方面的非物质文化资源;从民俗文化的内容看,有汴绣、钧瓷、玉雕、唐三彩等手工艺制品,有庙会、花会、社火、祭祖等传统节日,有各色面食、热饮羹汤、锅煎油烙、蒸煮烘烤等琳琅满目的特色饮食烹饪,有耍龙灯、舞狮子、踩高跷、跑旱船等民间杂技。在人们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流传下来的民俗文化,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构成了河南文化资源的宝贵财富。

3.宗教文化博大精深。

宗教文化是以信仰为核心的文化资源。在中原文化形成的历程中,宗教文化承载着人们的时代追求,成为净化心灵、寄托美好愿望的精神载体。儒、释、道、墨、法、易学文化、老庄哲学、魏晋玄学等多种宗教文化先后在中原地区孕育而生。以宗教为依托形成的寺庙、道观等宗教建筑和宗教音乐等让宗教文化得到完美阐释。在众多宗教文化中,佛教以其历史悠久,远播海外而成为中原地区宗教文化的典型代表。经过数千年的吸纳和融合,佛教文化具备了精湛的佛学造诣,在石窟、壁画、文献著作中得到展示和传承,如洛阳龙门石窟展现了佛教雕刻艺术的唯美,《洛阳伽蓝记》记载了北魏都城洛阳佛教的盛况。少林文化以传奇的历史、雄伟的建筑、高深的武术名扬海内外。河南宗教文化的特质在构建和谐社会、创建精神文明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4.曲艺文化独具魅力。

在数千年的文明发展中,劳动人民不断创作出反应社会生产和生活气息的歌曲、舞蹈等艺术作品,经过长期的流传和创新,演变成极具地域和民族特性的曲艺文化,时至今日仍然散发着独特的光辉。河南戏曲种类多样,独具特色,蕴含着中原地区戏曲艺术的独特风情;曲种流传广泛,颇具感染力和震撼力,“流行于河南的民间曲艺主要有坠子、大鼓书、评书、快板、琴书、三弦书、渔鼓道情、大调曲子等,其中河南坠子和河洛大鼓艺术价值甚高,是最具河南地方特色、在全国影响最大的曲种”[2]。除此之外,还有山歌、小调、号子等民间歌谣。曲艺文化构成了河南的特色文化资源,在当代社会呈现出了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魅力。

三、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推动文明河南建设的路径选择

1.整合传统文化资源,实现与现代文明的对接。

(1)找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结合点。河南文化资源丰富,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许多有价值的成分蕴含其中。要使传统文化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文明社会,就需要找准传统文化在价值理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等方面与现代文化的契合点,注重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社会的发展需要相适应,摒弃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探索创新传统文化的途径,发扬其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积极因素,引导民众以健康向上的心态面对社会转型中的不适应,减少社会中不和谐现象的出现。

(2)探寻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传统文化只有在现代文明社会中发挥作用才能真正体现时代价值。河南文化资源分布广泛,地域特色突出。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当代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和主流思想具有一致性,使其具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潜质。在思想体系的创新中,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形成的重要来源。在文化实体的打造中,具有传统风格的历史遗存构成了体现传统文化现代价值的载体。如历史古城的保护开发,利用人文资源进行的旅游开发,彰显区域文化特色的功能性古建筑,等等。

2.提高文化服务质量,扩大文化成果的受益群体。

(1)加大投入力度,推动文化服务的协调性发展。文化生活是人民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标志。文化生活给人民带来的精神愉悦对营造安定祥和的社会氛围至关重要。让更多的人体验文化生活的乐趣,享受多样的文化成果需要政府、组织、文化机构在政策、人力、财力、技术等方面加大文化服务的力度,改变地区间文化服务差异的现状,在基础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方面向农村地区,不发达的县、市倾斜。从城市到乡村,从行政、企事业单位到居民社区建立配套的文化活动场所,协调好不同群体的文化生活需要,使日益丰富的文化成果惠及所有阶层、所有人群。

(2)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文化服务的均衡性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人们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之余,对精神文化方面的追求日益重视。如何发挥河南文化资源的优势,让民众成为受益者是打造文明河南需要面对的问题。消除经济发展差距导致的区域间公文化服务体系的不均衡,采用科技手段构建全民参与的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公众享受文化成果权利的重要途径。“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做到广覆盖,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的文化需求,体现公平正义的原则”[3]。把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运用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中,为人民公平的享受文化成果提供了可能性。

(3)培养专业化服务人员,推动文化服务人性化发展。文化服务对象的受教育水平、个人素质、居住区域各不相同,要想满足不同层次民众的文化需求,仅仅依靠规模性的设施建设和发达的网络系统是不够的,还需要文化服务人员从中进行指导和管理。在民众的文化生活中,文化设施的保养、文化内容的更新、文化资源的查询等方面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培养具备一定水平的专业人员能够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向更理想化的标准发展。文化服务人员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提供服务更直接、便利,能够准确地解决比较现实的问题。

3.拓展文化交流平台,实现优势资源的吸收和利用。

(1)以国际文化交流为媒介,吸收国外文明社会建设的经验。众多文化的发展繁荣离不开对本民族之外文化的吸纳。加强文化交流使文明社会获得了外部力量的支援。河南地处中原腹地,便利的陆上交通和航空港枢纽为河南和国际社会提供了经贸文化往来的桥梁。一些发达国家在文明社会的建设中积累了大量经验,加强文化交流是了解和学习国外建设经验的重要方式。在学习国外建设经验的选择上,要结合河南资源的特点,以实现共建共融为主旨,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如开办文化题材的国际学术讨论会、实施国际文化旅游的共同开发、建立友好交往城市,等等,在文化发展水平上实现与国际社会的对接,制定发展标准,缩小文明社会建设差距,推动河南社会健康快速地发展。

(2)建立跨省份文化合作机制,实现区域资源的有效利用。中国幅员辽阔,形成于各地的不同文化铸就了中华文化的辉煌成就。对河南来说,本土文化固然成就非凡,但是,如果能够建立地区间的文化合作机制,就可以吸收不同区域的优势文化资源,引入文明河南建设中。在河南的周边省份中,荆楚文化、徽州文化、晋文化等地域文化璀璨夺目、各放异彩。文化的传承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不是单一的,而是共融的。加强河南与周边省份在文学创作、文物保护、文化资源的联合开发等方面的交流和合作,对不断丰富中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添文明河南建设的文化支撑有重要的价值。

(3)吸收民族文化的长处,推动文明社会的共建。河南是全国重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文化传统,汉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吸纳是文化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少数民族大多能歌善舞,歌舞的艺术风格是汉民族所借鉴的对象;宗教信仰是少数民族重要的精神崇拜,具有凝聚民族精神、形成高尚民族气节的功能,构成了文明社会建设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少数民族的服饰、饮食都是重要的文化遗产,有着自己的民族特色,汉民族在对其吸收和容纳中丰富自身的文化实质。民族之间的相容并生增进了民族情感,汇聚成了文明河南建设的不竭动力。

[1]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中央政府门户网站.www.gov.cn2014-10-13.

[2]张敏.论大众文化背景下河南曲艺的发展道路.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4).

[3]李文慧.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助力文明河南建设.人大建设,2014(10).

猜你喜欢
河南文明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出彩河南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对不文明说“不”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