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管理学的视角谈高校班干部的培养
——从德鲁克的管理理念中得到的启示

2016-03-16 19:08邢琳
文教资料 2016年1期
关键词:班集体班干部辅导员

邢琳

(南京财经大学 法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从管理学的视角谈高校班干部的培养
——从德鲁克的管理理念中得到的启示

邢琳

(南京财经大学 法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班干部是班集体的中枢,是辅导员开展班级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得力助手,是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主要力量。高素质的班干部队伍,不仅有助于良好班风的形成,更有助于良好校风的营造。本文从管理学的视角,论述如何选拔和培养班干部,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和桥梁纽带作用。

班干部 选拔 培养 管理

中央16号文件指出:“班级是大学生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载体,要着力加强班级集体建设,发挥团结学生、组织学生、教育学生的职能。”[1]班干部是班集体的核心,是班级学生实现“三自”的中坚力量,是联系学校与学生的桥梁和纽带。班干部队伍的优劣,关系到班风的好坏,关系到辅导员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因此,如何培养一支思想作风优良、专业技能扎实、综合能力突出的高素质班级学生干部队伍,是辅导员工作中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高校班干部在班集体建设中的作用

从管理学的角度看,辅导员的使命或任务有两个,二者相辅相成。一是优秀班集体的建设,目的是保证班集体的健康成长;二是优秀学生的培养,目的是保证学生作为班级的一员和一个人的健康成长。班干部作为班集体的核心,既要以建设优秀班集体为奋斗目标,又要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为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是辅导员完成自身工作的得力助手。在高校班集体建设中,班干部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学生,又是学生中的管理者,是教师与学生联系的桥梁。班干部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组织领导作用。

“班干部是班级各项活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在辅导员的指导下,以学习为根本任务,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根据学校工作要求和学生特点制订工作计划,生动活泼的开展具有思想性、教育性、知识性的活动,带领全班同学‘争先创优’,全面提高同学们的各项素质,并丰富同学们的大学生活。”[2]

2.“三自一助”作用。

班干部的第一身份是学生,他们与普通大学生一起学习、一起生活,最了解同学们真实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表现,最清楚同学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最能感受到同学们迫切的要求和心愿。他们在完成正常的学习任务之外,配合辅导员和学校相关部门积极带领班级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是辅导员的得力助手。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没有班干部的积极工作,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落实将大打折扣。

3.桥梁纽带作用。

班干部通过各种途径如班会、口头通知、网络通知等把学校的有关决策、通知传递给学生,同时也将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意见和建议反馈给辅导员、任课教师和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班干部是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起着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的作用。”[3]

4.榜样示范作用。

班干部是根据“自愿、民主、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班级学生民主选举和辅导员严格考察后产生的。班干部虽然是“干部”,但他们的威信并不是职务给予的,而是班级同学的信任和班干部自身的模范带头作用赋予的。当选班干部的同学大都是那些群众基础良好、学习成绩优异、办事能力突出的同学。作为班干部,在学习上,要按时上课、努力进取、成绩名列前茅;在生活中,要严于律己、不怕吃亏,关心和帮助同学;在班级建设中,要积极主动、善于思考、不怕挫折,发动同学共同参与到班集体的建设中。这样才能得到同学们的拥护和支持,班干部的榜样示范作用在学生中的影响是巨大的。

二、辅导员在班干部培养工作中的角色定位

培养班干部的主要目的是使班干部真正成为班集体建设中得力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使学生真正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因此,辅导员在班干部培养过程中,不能事必躬亲,而要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辅导员在班干部培养工作中的角色应当是统揽全局的领导者、协调者和咨询者。

彼得·德鲁克认为:“一个人要做好咨询和教育工作,就必须真正希望别人建功立业。这项工作要求他从以下目标出发:首先,让别人能做他们想要做的事情,只要那件事情不是不道德的或者不合理的就行。其次,这项工作要求他有让别人学习的耐心,而不是独自去完成工作。最后,这项工作还要求他不以自己靠近权力中心的总部职位便玩弄权术、操纵时势和拉帮结派。”这就启示我们,在班干部培养过程中,辅导员要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主体作用,敢于放手让班干部大胆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怕班干部犯错误,让他们在班级管理实践中提升自己。

三、班干部的培养策略

1.标准明确,选举民主,严把班干部的选拔关。

班干部选拔得好,对辅导员顺利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将起到基础性作用,也是对班干部进行有效培养的前提。因此,应当认真考察,严格筛选。具体来说,至少做到以下两点。

(1)选拔标准明确

班干部应当是班级中的佼佼者,他们应该是德、智、体、能各方面素质优秀的同学[4]。首先,班干部应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热爱集体,团结同学,肯吃苦,守纪律,为人正直,作风正派。“具有对同学和班级高度负责的责任心和不计个人得失的奉献精神。具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优良品质,做事讲民主,不独断专行。”[5]其次,班干部应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高的能力素质。思想敏锐,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善于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善于协调各种关系。最后,班干部还应具备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正确对待挫折,敢于面对挑战。

(2)选举方式要民主

班干部选举应采取学生自愿报名,公开竞聘,民主选举的方式。班干部的选拔必须调动所有同学的参与意识,让那些有专长、想干事、能干事、对班级具有高度责任心的同学进入到班干部队伍中。民主选举产生的班干部,其积极性高、干劲足、能力强、威信高,有利于班级日常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在班干部选拔工作中,辅导员应特别注意两点:一是在日常工作中要认真查阅每位学生的档案,加强与学生的日常交流,研究班级中每一位同学的情况,综合考量,尽量动员品德好、有能力又愿意为同学们服务的学生都参与竞选。二是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自己的民主权利,杜绝各种不正当的拉票行为,营造以实际能力和群众基础为竞争力的选举氛围。

2.班干部的综合素质培养。

(1)培养班干部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强化班干部为同学服务的意识,淡化“官”意识,克服个人主义和功利思想。班干部与一般同学相比,不过是多了一些工作任务和一份职责而已,他们没有任何特权[6]。相反,他们还要在品德、学习、能力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吃苦耐劳,享乐在后,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保证班级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唯有如此,才能在班级中树立自己的威信,才能获得同学们的支持和信服。此外,辅导员还应当培养班干部明辨是非、敢作敢为的优秀品质。班干部不是来做老好人的,而是要踏踏实实为班集体建设出力献策作贡献的,不能害怕得罪同学,不能一味地迎合和包庇一些学生的不良行为。“在一个组织中,如果人们总在关心感情问题和其他人的喜恶,那么这个组织就不是一个有着良好人际关系的组织。”[7]所以,辅导员要让班干部明确,班干部的所有工作都是为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服务的,而不是纵容同学们随心所欲。

(2)培养班干部的工作能力

班干部是班级的核心,是班级开展各项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因此,班干部要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宣传动员能力等。班干部虽然相对一般学生来说能力较强,但他们缺乏社会经验,所以辅导员要有意识地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培养他们应具备的工作能力。在鼓励班干部学好专业的前提下,一方面,辅导员要结合日常工作适时传授给班级管理方面的知识,培养他们的组织、管理、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另一方面,要在班级日常工作实践中充分锻炼班干部的工作能力。实践是检验能力的最好方式。“付诸行动才是取得良好绩效的关键所在,换句话说,不付诸行动便是宣判自己徒劳无果。”[8]因此,辅导员要充分信任、尊重班干部,鼓励其大胆地开展工作,充当班干部的坚强后盾。辅导员在安排工作时,在给予必要的指导下,应放手让班干部独立开展工作,给他们一定的工作自主权,不能管得过细、过多、过死。

(3)培养班干部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班干部不仅要做好辅导员安排的日常工作,更要学会反思和创造,学会根据班级特点、学生需要和自身优势开展工作,塑造班集体的特色。“我是怎样工作的”及“我是怎样学习的”这两个问题,是进行自我管理是应该最先提出来的。班干部要善于总结自己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判断自己的工作方式,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开展工作。

(4)培养班干部良好的心理素质

由于班干部职务本身没有任何强制力为后盾,因此班干部在开展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困难、打击和挫折,很容易让他们产生负面情绪和挫败感。辅导员要经常与班干部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困难和感受,培养他们宽阔的胸怀,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试能力,使班干部具有良好、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

3.加强对班干部的监督和考核。

为了充分调动班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班集体建设的实效性,就必须对班干部的工作进行监督,进行制度化、科学化的管理。

(1)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

要明确每一位班干部的工作职责,分工到人,谁的责任谁负责,充分发挥班干部的聪明才智。班干部队伍是一个有机协调的整体,他们在职务上没有高低之分,只有分工的不同。各个班委既要做好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又要与其他班委做好配合和协作,在工作中互帮互助,相互支持,以班级大局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齐心协力共建优秀班集体。

(2)实行班干部例会制度和民主决策制度

辅导员要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让各班委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取得的经验和教训进行讨论和交流,通过总结反思相互学习提高班干部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民主决策制度指在班级重大事项的处理上,要广泛征求同学们的意见,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在民主集中制原则下进行决策。德鲁克认为:“在一片欢呼声中出台的行政决策绝不是好决策,只有通过不同看法的碰撞,不同观点的对话,并在不同判断中做出选择,才有可能做出好决策。”同理,班干部在班级重大事项的处理上必须贯彻民主决策原则,而不能以班长或某几个班委的意志为转移进行决策。

(3)实行全方位的班干部考核制度

考核不仅是对班干部工作成绩的肯定,更是激励班干部更加努力提升工作水平的抓手。实践出真知,通过对班干部“德、能、勤、绩”等方面的考察与分析,才能够对班干部的工作有一个客观的评价[9]。在班干部的考核中,尤其要区分班干部的个人成就和对班集体建设所作的贡献,考核重点在对班集体建设的贡献、工作态度、工作数量和工作成效方面。当然班干部也要在个人的学习和实践方面力争优秀,但这只是优秀班干部的必要条件。考核的目的是督促班干部自我反省和自我提高。

高校班干部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明确选拔标准,进行民主选举、放手让他们开展工作,在工作过程中给予理论和能力方面的培训,并及时进行监督,全面考核,才能培养出思想作风优良、专业技能扎实、工作能力突出的班干部队伍。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5(1).

[2]雷晓俊.怎样当好班干部.http://blog.sina.com.cn/s/blog _784f148f0100xqro.html.

[3]陆书建.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作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2):158-159.

[4]王爱英.高校班级学生干部选拔策略与培养机制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0):63-67.

[5]李迪.论高校班干部的培养与管理[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114-115.

[6]宇洁,张静.浅谈高校团学干部的选拔与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4(2):17-18.

[7]彼得·德鲁克,著,约瑟夫A·马恰列洛,修订.管理(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192.

[8]彼得·德鲁克,著,约瑟夫A·马恰列洛,修订.管理(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257.

[9]陈晶.管理心理学原理在高校学生干部培养中的运用[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31(6):111-114.

猜你喜欢
班集体班干部辅导员
从我们的班集体说起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班干部制度:好经别念歪
用“爱心”创建和谐班集体
Research on Band Structure of One-dimensional Phononic Crystals Based on Wavelet Finite Element M ethod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
选班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