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古树名木资源及保护对策

2016-03-16 09:35邓仿东牛晓楠盛大勇杨丽华陶君张粤李运龙
惠州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惠州市古树名古树

邓仿东,牛晓楠,盛大勇*,杨丽华,陶君,张粤,李运龙

(1.惠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广东惠州 516001;2.广东象头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广东惠州 516001;3.惠州市森林病虫害防治站,广东惠州 516001)

惠州市古树名木资源及保护对策

邓仿东1,牛晓楠1,盛大勇1*,杨丽华1,陶君2,张粤2,李运龙3

(1.惠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广东惠州 516001;2.广东象头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广东惠州 516001;3.惠州市森林病虫害防治站,广东惠州 516001)

以广东省惠州市古树名木资源为基础,分析了其树龄、地理分布及科属组成,并挖掘出其资源特色和可利用价值.针对古树名木资源的现状和问题,从宣传、资金及技术等方面提出了切实的保护策略.本研究对惠州市开展古树名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具有指导作用,以及为开展森林城市、生态城市和旅游城市建设提供相关建议.

古树名木;资源;保护;惠州市

古树名木资源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宝贵遗产,是悠久历史的载体,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是有生命的活化石,因此,保护好古树名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2].惠州市地处东江之滨,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三角洲东部,是一座“森林环抱、林水相依”的山水森林之城,古树名木资源极为丰富,这些宝贵的资源不仅以其丰厚的内涵展示了璀璨的客家文化,也为城市绿化增添了不可多得的自然文化遗产和重要的风景旅游资源,尤其对乡土树种栽培、选育和研究及城市规划都有重要意义.

惠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和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科研人员在惠州市林业局的组织下,从2002年开始对惠州市古树名木资源开展普查建档工作,经惠州市人民政府审批和认定,分别于2006年、2011年和2013年先后公布三批古树名木,为惠州市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奠定了前期基础[3-5].

1 自然概况

惠州市地处广东省的中部偏南区域,珠江三角洲的东北部,经纬度范围为东经114°30′~114°53′,北纬22°26′~22°32′.惠州雨量充沛,阳光充足,气候温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1.6℃,极端最高气温39.7℃,极端最低气温-1.5℃,年均降水量1883.7 mm,全年无霜期325天,≥0℃的积温为7 703℃~8 097℃,≥10℃的活动积温为7 287℃~7 804℃.广东三大水系之一的东江及其支流西枝江横贯境内,是供给香港、深圳、广州等地的主要水源.惠州陆地常年葱绿,生机盎然,至2015年底,全市林业用地面积1 065.32万亩,有林地面积达到1 010.47万亩,森林蓄积量达到3 492.4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62.34%,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7.75平方米,空气质量位列全国十佳,2015年实现林业产业总产值190.17亿元.

2 调查方法

惠州市古树名木摸底调查工作以行政村为单位,各镇林业站工作人员分组对所辖村进行调查,同时进行原始数据登记.对古树年龄的确定主要参考当地人居历史记载或相关史料进行估算.在检查原始登记数据无错漏之后,进行古树和古树群的数据录入,汇总后进行各技术指标的统计分析.

3 古树名木资源特点

3.1 古树名木数量特点

惠州市已正式公布的古树名木有3 487株,其中一级古树47株,二级古树306株,三级古树2 651株,后备资源483株.从数量分布来看,不计后备资源,惠东县总量居全市第一位,占全市总量的35.25%,其二级和三级古树数量都分别为125株和927株;总量居全市第二位和第三位的分别是博罗县和龙门县,所占比例分别为21.4%和16.61%(表1).

表1 古树名木数量统计表

3.2 古树名木科属种特点

经统计和分析(表2),惠州市古树名木共175种,隶属49科105属.从区域分布来看,博罗县古树名木的科、属和种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树种多样性较高,科占惠州市总数量的73.47%,种类占惠州市总数量的49.71%;惠东县和龙门县在科的数量分布上相同,皆占惠州市总数量的53.06%,但在属的数量分布上,惠东县和龙门县分别占惠州市总数量的39.05%和35.24%,种类分别占惠州市总数量的29.71%和28%;大亚湾区和仲恺区科、属和种的数量占全市比例皆较低.

表2 古树名木科属种统计

惠州市古树名木植物资源所属的49个科中,属于泛热带分布的科有大戟科、橄榄科、含羞草科、椴树科、红树科、夹竹桃科、楝科、罗汉松科、漆树科、木棉科、山茶科、山矾科、无患子科、樟科等24科,占科总数48.98%;属于世界广布的科有蝶形花科、木犀科、蔷薇科、瑞香科、桑科、鼠李科、杨梅科、酢浆草科共9科,占科总数18.37%;属于北温带分布的科有胡桃科、金缕梅科、壳斗科、松科、白花菜科等7科,占科总数14.29%.可以看出,古树名木在植物区系上表现为偏热带性,多以泛热带分布为主,其中以无患子科、木棉科、山茶科等科属的树种数量占多,而世界广布的科中主要以桑科、榆科的树种数量占多,如小叶榕、朴树等(表3).

表3 古树名木资源植物分布区类型

按种的数量来统计(表4),惠州市古树名木种级数量前十位中,细叶榕、龙眼和荔枝居于前三位,其中细叶榕的数量达1 523株,占惠州市总数量的50.7%,多分布在村落的房前屋后,仅少数分布在市区公园,其中24株为一级保护,169株为二级保护;龙眼多分布在村落,其中有8株为二级保护;荔枝在各区县均有分布,其中有2株为二级保护.惠州市古树资源中还有3株树龄达1 000年以上,分别是博罗县罗浮山风景区华首古寺旁的人面子,树龄达1 260年,是全市最古老的树,罗浮山风景区冲虚观庙内的九里香和龙门县麻榨镇中心村的细叶榕.

表4 古树名木种级数量前十位统计表

4 古树名木资源评价

4.1 历史文化丰富,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表演开始:锣鼓打“老虎通”,领舞者手持钓鱼鞭踏鼓点上场,鞭打四方,绕场一周,开出直径大约50米的圆场子,随后领舞者至虎前挥舞钓鱼鞭引逗“老虎”,“老虎”立起,随鼓点摇头摆尾,领舞者挥鞭“金鸡点头”,鞭头落于四虎前,大喝一声“嗨”,一招“拨云见日”,持鞭向南跃出,四虎随领舞者一起向前跃出(虎跃)。

惠州市古树名木在植物区系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偏热带特征,这与所处的地理位置有较大关联,如细叶榕、木棉、荷木和秋枫等树种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生命力旺盛,且具有遮荫和观赏效果.另外,从种类的分布上看,亦具有早期客家农作的代表性,如荔枝、龙眼、芒果和橄榄等古树名木,且多分布在村落的房前屋后,客家人乐植此类果树,不但有年丰硕果的收获和喜悦,也有着多子多孙,人丁兴旺之寓意,这也是客家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丰富的人文历史故事更赋予了古树珍贵的价值,如博罗县罗村聂氏祠堂前树龄达600年名木——水松,既是世界孑遗植物,也是中国特有种,已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名录,每年都有科考人员前来调查研究,是名副其实的活化石;还有位于罗浮山华首台大雄宝殿左侧的树龄约1 260年的人面子,据说在唐开元二十六年间,六祖慧能的弟子在此兴建寺院,荒地赦封赐名华首禅寺,开山祖师亲手所植该树,每年都有大批的海内外游客慕名而来参拜这株“老寿星”;还有惠阳区秋长周田古树公园的树龄达600年的古樟树,1919年叶挺将军正是在这棵古树下告别乡亲父老赴漳州参加援闽粤军,踏上救国的革命道路,后人称“将军樟”.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此类名木分散在惠州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这些名木不但具有特殊的历史和科考价值,受到世人的尊崇,更为教育后人起到了典范作用,寓意深远.

4.2 古树形态奇美,具有较高观赏价值

惠州市古树不但具有悠久的历史,更具优美的形态,如生长在南昆山的“蛇松”,树形奇异如蛇身般盘旋生长;再如古田保护区的“巨藤”榼藤(Entada phaseo⁃loides),俗称眼镜豆或过山风,树龄逾100年,藤的基围粗216厘米,分生出4条巨藤,如巨蛇盘旋在丛林之中,主藤分生多条分支,蜿蜒开展数十米,时而攀上树冠,时而凌空腾起,充分展现了植物界的“绞杀”现象,气势甚为壮观;另有惠阳淡水镇古屋村的橄榄树与细叶榕的合体造型,两株树木合二为一,紧紧怀抱,令人称奇;还有惠东稔山镇伍配村的榕根古庙,榕树的气生根将古庙紧紧包裹,古庙在榕根的怀抱中泰然庄重,二者各具特色,造型奇异,曾是当地人文与自然完美融合的典范.目前,这些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古树均已收编在《广东树木奇观》一书中.

4.3 古树群落呈聚集分布,具有较好的休闲旅游价值

惠州市古树群落呈聚集分布,集中分布在惠阳区和博罗县,共50处古树群落,其中惠阳区34处,博罗县16处.这些古树群落有的位于风景秀美的罗浮山景区、罗浮山部队驻地,有的分布在寺庙、镇办事处或村落房前屋后.由于有些古树群落所处环境较好,因其特色突出已经规划为森林公园或村庄风景林,如惠阳区秋长镇叶挺故居古树公园于2006年底建成,不仅对古树群进行挂牌管护,还使该公园成为绿色旅游新亮点;镇隆镇大光村叶氏客家围屋旁的古树名木群落通过规划设计,已建成一个与客家围屋相映成趣的古树名木公园;再如博罗县柏塘镇高桥村的乌榄树群落,已规划利用其乌榄树群和周边的百亩茶园共同打造以“古树茶韵、休闲垂钓”特色为主的森林公园,不仅能满足当地居民对休闲健身场所的需要,而且其旅游、休闲功能还将吸引众多周边地区游客前来光顾.除此之外,有的古树群落树种的种类还较多,如75210部队白鹤观后山的细叶榕古树群,还有凤凰木、荷木等树种共同形成一个近自然的生态环境.

5 古树名木的管理与保护

5.1 加强宣传和立法,提高全民对古树名木的认识

广泛宣传和立法并重,提高全民对古树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将惠州当地对已有的“风水林”认识提高到保护古树名木既是对前人留下的宝贵遗产的尊重,又具有科研等方面的实用价值,加强自觉保护意识,减少人为破坏.通过调查分析,惠州市目前的古树名木多分布在村庄的房前屋后和城市公园和道路旁,惠州市在宣传途径方面,利用电视、报纸和广播等多种形式,应不断加强宣传报道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情况,并在植树节等期间,通过横幅等大力宣传爱绿植绿护绿行动,切实提高全民保护意识.在宣传的同时,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目前,惠州市人民政府已于2013年出台了《惠州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今后将逐步将古树的保护纳入法制轨道.

5.2 明确落实管理责任,确保管护资金到位

对古树名木的保护要切实落实管理单位责任,出台管护措施,定期进行巡查,对于管辖区域内的古树名木应加强保护管理,严禁砍伐、移植、损坏和买卖古树名木.若发现情况,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请示,森林公安机关针对这类案件,切实加强对盗伐、破坏古树名木资源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保障古树名木资源安全.在管护资金方面,各区县财政应每年拨付相应的管护资金用于古树名木的养护和管理,尤其对于各大景区或游客较多的古树名木,更要加强监测和预报,并配套建设相应的保护措施[6].

5.3 加强古树名木资源保护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

林业部门定期请相关专家为古树名木管理者做相关知识讲座,组建高水平的古树名木保护的专业队伍,并派遣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古树名木养护管理.注重改善古树生长的立地条件,针对其地上与地下部分的具体情况采取多种措施来改善其生长势.对于古树的地下部分,一般可采用松土、打孔、覆土、覆沙等措施来改善根部的通气和透水状况.对古树名木的病虫害防治、修补及复壮等工作进行专门的技术研究和攻关,古树树干部位因人为、自然因素造成的伤口,如主枝死亡、木质部裸露和空洞等现象,可通过除朽清扫、杀菌或涂聚乙烯树脂漆的方法进行修复.对于根部受损而生长不良的古树,可在其树干基部采用靠接法嫁接新根,增强古树的吸收能力.另外,还应加强对古树的日常养护和管理,在不同季节进行适量水肥和修剪.

5.4 强化挂牌建档,确保档案管理到位

截至目前,惠州市古树名木挂牌率达到100%.通过卫星定位和数码拍照,系统地完善了古树名木电子数据库,将一树一照一表管理扩展到一点一树一照一表“四个一”管理,使全市古树名木档案资料详实完善,对古树名木保护初步实现数字化管理.惠州市下阶段将建设“古树名木信息管理系统”,将所调查记录的古树名木信息统一录入系统,实现联网管理,对古树名木的现状、修复、移植等信息更新实现同步更新,远期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实现空间分析及规划设计,从而实现对古树名木的系统化、科学化管理[7].

[1]吴苑玲,康杰.深圳特区古树名木保护的探讨[J].热带林业,2005,33(3):38-40,44.

[2]胡坚强,夏有根,梅艳,王学勤.古树名木研究概述[J].福建林业科技,2004,31(3):151-154.

[3]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惠州市古树名木(第一批)的通知[G].惠府办[2006]61号.

[4]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惠州市第二批古树名木的通知[G].惠府办[2011]46号.

[5]惠州市人民政府.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市第三批古树名木的通知[G].惠府办[2013]59号.

[6]田广红,黄东,梁杰明,等.珠海市古树名木资源及其保护策略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42(2):203-208.

[7]王元胜,甘长青,周肖红.香山公园古树名木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技术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3,25(2):53-57.

【责任编辑:吴跃新】

Resources of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 in Huizhou City and Protection Strategy

DENG Fang-dong1,NIU Xiao-nan1,SHENG Da-yong1*,YANG Li-hua1,TAO Jun2,ZHANG Yue2,LI Yun-long3
(1.Huizhou Institute of Forestry Huizhou 516001,Guangdong China;2.Guangdong Xiangtou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Administration Bureau Huizhou 516001,Guangdong China;3.Huizhou Forest Pest Control Station,Huizhou 516001,Guangdong China)

Analyzed in this paper are ages,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s,and genera compositions of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 in Huizhou City,Guangdong Province so as to dig up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use value of these resources.In view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these trees resources,effective protection strategies are proposed in advocacy,fund,and technology.This study is of guiding importance for 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the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 in Huizhou City,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n ecological forest city for tourism.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resources;protection;Huizhou City

S727.5

A

1671-5934(2016)06-0058-04

2016-10-18

邓仿东(1968-),男,广东紫金人,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林业规划设计、森林资源调查及植物生态科学研究.

*通讯作者:盛大勇(1981-),高级工程师,Email:dayong97500@126.com.

猜你喜欢
惠州市古树名古树
“首届古树名木保护摄影大赛”征稿启事
一道三元分式最小值问题的求解与推广
家乡的古树
古树炼成记
保护好古树名木亦是文化传承
古树名木保护立法的实践
惠州市区黄标车全部淘汰
惠州市海岸带优化开发的思路和对策
惠州市基督教两会中心关键技术的设计
古树绿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