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红色旅游 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016-03-17 13:43延安枣园革命旧址管理处折文平
中国商论 2016年8期
关键词:红色旅游老区革命

延安枣园革命旧址管理处 折文平



发展红色旅游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延安枣园革命旧址管理处折文平

摘 要:近年来,全国旅游业持续健康、稳定并较快地发展,红色旅游作为整个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发挥教育功能、扩大内需、拉动投资、带动脱贫,以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阐明了开发红色旅游资源的主要思路。

关键词:红色旅游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

我国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由于其在扩大内需、拉动投资、带动脱贫、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所表现出巨大的潜力,红色旅游市场化程度也在不断地提升,经营红色旅游的旅行社也越来越多。据相关调查可知,2012年我国红色旅游共接待游客有6亿多人,同比增长了24.07%,尤其是在部分纪念场馆免费参观政策落实之后,红色旅游年综合收入已达到1600多亿元,同比增15%。红色旅游之所以越来越受广大群众的认可,一方面反映了人们群众精神生活文化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也对当今革命老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1 红色旅游的内涵和特点

红色旅游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活动,国外的“战争旅游”、“爱国主义旅游”等旅游产品与中国的红色旅游有着相似之处,20世纪50年代红色旅游开始出现,60年代逐步生长,80年代进入繁荣期,因此,学术界也纷纷展开了对红色旅游的研究。目前对于红色旅游尚未有着统一的概念表达,不同学者基于不同的研究角度对于红色旅游的认识各不相同,如李宗尧认为红色旅游是旅游者游览革命老区,游客可以通过游览了解更多革命前辈的先进事迹,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具有爱国主义教育意义;毛日清认为,红色旅游可以让游客在参观革命历史文化遗址和遗迹的过程中,感受革命先辈英勇无畏的精神品质,并从中受到了教育和激励,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编制《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定义了红色旅游的概念,即它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在各个历史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事迹、精神为内涵,组织和接待旅游者进行学习缅怀或者参观游览,以此不断提升人们的思想品质,形成爱国主义情怀,在生活中形成一种如革命战士一样的坚毅性格。

红色旅游与一般的旅游活动相比,有着以下特点:(1)客源的特殊性,红色旅游地域性很强,受国家政治性质的影响很大,旅游资源主要是革命遗址和革命纪念地,客源主要来自两个渠道,一是企事业单位及学校组织的集体学习考察活动,主要对象为学生及企事业单位干部与党员;二是有过革命经历的老战士及老一辈无产阶段革命家;(2)活动的周期性,红色旅游带有政治色彩,受政治性因素影响较大,当遇到重大的政治事件或历史纪念活动时,红色旅游的客源就比较丰富,其所产生的社会价值要远远大于资源本身的价值;(3)消费的低微性,红色旅游地多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担负着大量思想教育的任务,带有明显的社会公益性质,游客旅游时间较短,属于一种观光旅游活动。

2 开发红色旅游资源对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2.1红色旅游推动革命老区经济发展

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拉动作用,革命老区经济基础较差,经济发展缓慢,对于革命老区来说,发展红色旅游,形成具有老区特色的红色旅游产品,能够有效带动老区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文化娱乐业、旅馆业以及旅游商品、纪念品加工业的发展,有利于改善老区的产业结构,增强老区的经济实力。

2.2实现革命老区人民增收

革命老区大多处于农村,受多种条件的限制,老区人民多以农业为生,生活水平不高,红色旅游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宾馆、旅行社、交通、邮政、电力、购物等配套设施为其服务,这无疑为老区人民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使农业走向了多元化道路,增加了农业附加值,同时促进了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当地群众的收入。以湖南省广安市为例,广安市牌坊村是邓小平同志的出生地,随着红色旅游不断升温,目前,村内已拥有“农家乐”168家,2013年接待游客餐饮26.7万人次,收入1378万元。

2.3加强革命老区的生态保护

我国革命老区的农村资源粗放利用,生态破坏严重,而红色旅游的本身要求良好的资源条件,要求健康的绿色环境。在红色旅游及红色经济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群众开始意识到发展革命老区的红色旅游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发展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动力,在保护传统革命老区景观、文化和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 革命老区红色旅游经济发展的对策

3.1整合红色旅游资源,科学编制红色旅游规划

规划是红色旅游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当地政府要从基础设施建设、景区产品开发、旅游业态融合等多方面入手,邀请规划专家进行总体规划,编制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为革命老区红色旅游的保护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旅游发展的实践表明,单一的旅游产品一般是无法取得长远发展的,或者很难形成强烈的吸引力,只有将多种旅游产品组合起来才可形成持久性的吸引力。革命老区要树立全域旅游的概念,将旅游业作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进行优化升级,合理调整旅游产品结构,精化旅游产品体系。加强规划管理,充分发掘和利用红色文化历史印证、文明传承、政治教育和经济开发价值功能,坚持红色人文景观和绿色自然景观结合,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结合,坚持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同步,努力把红色旅游打造成旅游新亮点,协调处理好发展旅游与农民增收两者关系,推动红色旅游有序发展,使红色旅游真正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3.2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资金投入是红色旅游发展的关键。革命老区要紧紧抓住当前国家、省高度重视红色旅游开发这一机遇,积极申报、争项目、争资金。在项目资金使用上,一方面加强文化、旅游、文物资金优化整合,集中打造红色旅游;另一方面加强同民政、住建、林业、国土等部门的合作,整合项目资金,进行捆绑使用,确保每一分钱用到实处,最大限度实现资金最优值。全面实行农民群众参与机制,引导村民生产和销售旅游商品,积极开发旅游商品,开发模式具有文化特色的旅游工艺品、纪念品,通过红色旅游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

3.3打造红色旅游品牌

任何品牌的打造都需要有一个过程,品牌旅游商品的打造也同样需要一个过程,为此革命老区要采取多种措施,不断创新,提升红色旅游的宣传力度,通过举办红色旅游文化节,积极参与红色旅游宣传促销活动等提升人们对红色旅游的认可。同时,邀请权威专家、学者和军人,积极参与到革命老区旅游发展的宣传中去,通过撰写史料文献等方式提升红色文化的品牌效应。结合全党全社会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参观学习,把红色旅游景区做为教育基地和窗口示范,唱红歌、读红书,传播正能量,实现革命传统教育大众化和常态化。

3.4提高游客满意度

游客满意是培育旅游品牌的核心导向,革命老区要以提升游客满意水平为抓手,细化整改任务,明确责任和时限,提高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积极推广文明旅游和诚信旅游,支持房车自驾车营地、邮轮游艇码头、旅游小城镇、研学旅行基地等回报率较低、回报周期较长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社会资本参与,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供给,联合市人大代表、市委市政府督查办、新闻媒体等开展明察暗访活动,通过图像、视频等方式向相关单位进行问题反馈和通报,联合公安、城管等部门开展旅游市场秩序集中和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和取缔无资质的车辆从事旅游运营活动,确保旅游公交专线设置科学合理,形成集中整治与专项整治相结合、联合整治与部门整治相结合、日常整治和重点整治相结合的工作格局,为游客营造一个舒适的旅游环境。同时建立由网络、电话、信函等多种渠道构成游客投诉统一受理平台,多职能部门参与的旅游联合投诉查处机构,形成旺季联合办公、重要景区驻点执法等有效的旅游市场环境整治机制,从而提升游客满意水平。

4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面对产业链更长、消费率更高、发展质量更好的大众休闲度假时代,旅游消费尤其是度假休闲类消费日益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革命老区要加快发展中推动转变,将红色旅游打造成辐射全国乃至世界的旅游产品,形成具有品牌效应的旅游产品品牌,全方位地满足旅游消费者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左冰.红色旅游与政党认同——基于井冈山景区的实证研究[J].旅游学刊,2014(09).

[2] 范力,焦世泰,韦复生.左右江红色旅游区红色旅游产品开发模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3(11).

[3] 杨洪,邹家红,朱湖英.湖南省红色旅游优化升级研究[J].经济地理,2010(12).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6)03(b)-125-03

猜你喜欢
红色旅游老区革命
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打造红色旅游小镇 老区遂昌 风景正好
红色旅游助力宗店乡村振兴
老区在努力奔跑
东征村:红色旅游助力脱贫换新颜
坚决打赢打好老区脱贫攻坚战
老区也需要一个节日
采取超常规举措 打赢老区脱贫攻坚战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