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语史上“学”“校”的音变构词

2016-03-17 05:39张忠堂秦敏山西大同大学文学院山西大同037009

张忠堂,秦敏(山西大同大学文学院,山西大同037009)



论汉语史上“学”“校”的音变构词

张忠堂,秦敏
(山西大同大学文学院,山西大同037009)

[摘要]普通话里,“学”没有异读,而“校”是多音多义字。历代音义文献表明,“学”“校”在汉语史上均发生过音变构词,其中“学”属于变调构词,“校”属于变声构词。根据语音、意义和字形的历时变化,可以把它们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以“学”为代表,原始词和滋生词的音义形变化较大;另一类以“校”为代表,原始词和滋生词的音义形基本没变。理清汉语史上这些音变构词的演变脉络,既可以解释现代汉语多音多义字的成因,也有助于现代汉字规范化和语文辞书的编撰和修订。

[关键词]学;校;音变构词;原始词;滋生词;多音多义字

一、引言

翻检《现代汉语词典》,“学”[1]1478,读xué,下列“学习”“模仿”“学问”“学科”“学校”“姓”6个义项。“校”,读jiào[1]654,下列“订正,校对”和“比较,较量”2个义项;读xiào[1]1437,分2个字头:“校1”下列“学校”和“姓”2个义项,“校2”下列“校官”1个义项。显然,普通话里,“学”没有异读,“校”存在多音多义。推而广之,“学校、夜校、党校、高校、母校、军校、校舍、校址”和“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将校”等合成词中,“校”均读xiào;“校对、校勘、校样、校正、校注、校场、参校”等合成词中,“校”均读jiào;“校本、校刊、校员”中,“校”有xiào和jiào两种读音,而且读音不同,词义也有区别,例如“校刊”[2]2569,读jiàokān,义为“订正后雕版印刷”;读xiàokān,义为“学校出版的刊物”。

其实,现代汉语里像“校”这样的多音多义字数量可观。据统计,《现代汉语常用字表》收字3500个,其中405个属于多音多义字,比例高达11.6%。可以说,理清多音多义字的音义形发展脉络,既有助于现代汉字的规范工作,也有助于语文辞书的编撰和修订。

现有研究表明,上古汉语音变构词是现代汉语多音多义字的主要成因。所谓音变构词,就是通过变换音节中的音素构造意义有联系的新词,大致包括变调构词、变声构词和变韵构词三类,例如①参见张忠堂《从音变构词到多音多义字——以“中”“间”为例》,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4年第2期,第122-129页;张忠堂《汉语变声构词研究——以“臭”“期”为例》,载《语文研究》2012年第2期,第25-29页。:“中”,上古汉语发生过变调构词:原始词,读zhōng,《广韵》陟弓切,义为“中间”,名词;滋生词,读zhòng,《广韵》陟仲切,义为“按顺序排列处于中间位置”,动词。又“期”,上古汉语发生过变声构词:原始词,读qī,《广韵》渠之切,义为“约定”,动词;滋生词,读jī,《广韵》居之切,义为“以约定的时间为周期循环一圈”,动词。现代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过汉语史上的音变构词。王力(1980)、孙玉文(2000;2007)、张忠堂(2010)等论著着力于词义考辨②参见王力《同源字典》,商务印书馆,1982年;孙玉文《汉语变调构词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孙玉文《汉语变调构词研究》(增订本),商务印书馆,2007年;张忠堂《汉语变声构词研究》,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年。,马建忠(1898)、周祖谟(1946)、黄坤尧(1997)等论著偏重语法意义①参见马建忠《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2000年;周祖谟《问学集》(上),中华书局,1966年;黄坤尧《音义阐微》,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B. Karlgren(1934)、G. B. Downer(1959)、周法高(1950;1962)、潘悟云(1991)、金理新(2005)等论著注重形态观察②参见高本汉《汉语词类》,张世禄译,商务印书馆,1956年;G. B. Downer,Derivation by tone-change in classical Chinee,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No.22(1959),pp.258-290;周法高《中国古代语法·构词编》,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39,1962年;潘悟云《上古汉语使动词的屈折形式》,载《温州师院学报》1991年第2期,第48-57页;金理新《上古汉语声母清浊交替和动词的体》,载语文研究》2005年第4期,第27-31页。,谢维维(2012)另辟蹊径,用转换生成语法的题元理论分析了汉语音变构词,解释了部分音变构词的形成机制③谢维维《汉语音变构词研究》,浙江大学2012年博士学位论文。。

我们选择汉语史上“学”“校”的音变构词作为个案展开研究,主要基于以下两点:(1)它们代表了音变构词两种主要类型,“学”属于变调构词,以声调交替为手段;“校”属于变声构词,以声母交替为手段。(2)它们代表了音变构词两种发展趋势,一是音义形古今变化较大,例如“学”,经过分化合并,在现代汉语里已演变为“教”和“学”两个不同的单音词;二是音义形传承至今,成为现代汉语里的多音多义字,例如“校”。理清“学”“校”这类音变构词的发展脉络,既有益于解释现代汉语多音多义字的成因,也有助于现代汉字的规范化和语文辞书的编撰和修订。

二、“学”的变调构词

1“.学”的形义辨证

据学者考证④于省吾《甲骨文字诂林》(第4册),中华书局,1996年,第3257页;朱美秋《试论古汉字“教”与“学”的形义关系及嬗变》,载《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第77-81页。,甲骨文已出现“”等记录“学”的不同字形,涉及“、爻、冂”三个构字部件。两周时期,“盂鼎”铭文出现“”字,“冂”下添了“子”,孩童学习之意更为具体;“沈子簋”铭文出现“”字,“学”的右侧添了“攴”,执教威严之状栩栩如生。许慎《说文解字》收录了“”两字,处理为重文,见攴部:“斆,觉悟也。”[2]127又:“学,篆文‘斆’省。”[2]127。从结构上看,以上诸多“学”字,大多从“爻”,个别简化为“乂”,“爻”当为声符。

甲金时期,“学”“斅”属于同字异体,既表示“教”,也表示“学”。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斆”下注曰:“教人谓之学者,学所以自觉,下之效也;教人所以觉人,上之施也,故古统谓之学也。”[2]127这种现象是上古汉字的特性之一,反映了特定历史阶段先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水平。类似情况上古汉语还有不少,例如:“臭”,既表示“令人愉快的气味”,也表示“令人不快的气味”;“受”,既表示“给予”,也表示“接受”;“治”,既表示“太平盛世”,也表示“内忧外患”。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卷七《静跋》曰:“古人言语,施受不分,如‘买’与‘卖’,‘受’与‘授’,‘籴’与‘粜’,本皆一词,后乃分化,‘教’与‘学’亦然。”[3]191

2“.学”的变调构词考辨

最早关注“学”变调构词的学者是宋代贾昌朝,《群经音辨·辨字同音异》攴部:“斆,觉也,胡觉切;斆,敎也,音效。《书》:惟斆学半。”[4]33周法高把“学”的变调构词归入“主动被动关系之转变”B类“入声和去声之别”:“学,习也,胡觉切;教也,胡教切,一作‘斅’。”[5]84现代北京话里,“学”存在文白异读[6]54:白读Cɕiau;文读Cɕye,应该就是“学”在上古时期变调构词的遗迹。

“学”的原始词⑤本文采用王力《同源字典》的说法,把音变构词的基本形式称作原始词,滋生形式称作滋生词。,义为“教”,使动词,字亦作“斅”,《广韵》胡教切:“斅,教也。”[7]41《7集韵》後教切:“斆、学,教也。或省。”[8]166上古属匣母觉部长入,中古属匣母效韵去声二等开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曰:“详古之制字,作‘斅’从教主于觉人,秦以来去‘攴’作‘学’主于自觉。《学记》之文,‘学’‘教’分别,‘学’‘教’分列,已与《说命》统名为‘学’者殊矣。”[2]126王力《同源字典》按曰:“使‘学’为‘斅’,读如‘效’,与‘教’同义。”[9]300山西大同(笔者工作地)话依然保留此音此义,读ɕiau,义为“教”。原始词音义例证:《书·说命下》:“惟斆学半,念终始典于学,厥德修罔觉。”①引自《十三经注疏》的材料,本文直称传、注、笺、正义。引例均摘自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文中用大写字母标记《十三经注疏》各单行本名称,其中,SS代表《尚书正义》,ZY代表《周易正义》,MS代表《毛诗正义》,ZZ代表《春秋左传正义》,LJ代表《礼记注疏》,ZL代表《周礼注疏》,EY代表《尔雅注疏》。传:“斆,教也。教然后知所困,是学之半。”[10]SS253音义②本文例证材料主要取自陆德明《经典释文》,故陆德明音义均简称“音义”。取自其他音义文献的例证材料数量较少,均随文注明。页码数字后A代表当页的上栏,B代表当页的下栏。:“斆,户孝反。”[11]97A又《盘庚上》:“盘庚斆于民,由乃在位,以常旧服,正法度。”传:“斆,教也。”[10]SS227-228音义:“斆,户教反。”[11]96A又《仪礼·燕礼》:“主人洗,升自西阶,献庶子于阼阶上,如献士之礼。”注:“庶子,掌正六牲之体及舞位,使国子修德学道,世子之官也,而与膳宰、乐正联事。乐正亦学国子以舞。”[10]YL283音义:“亦学,户敎反,敎也。”[11]324A又《礼记·檀弓下》:“叔仲皮学子柳。”注:“学,敎也。”[10]LJ326音义:“学子柳,户教反,教也。注同。”[11]373A《礼记·文王世子》:“凡学世子及学士必时,春夏学干戈,秋冬学羽籥,皆于东序。”注:“四时各有宜学。”[10]LJ625音义:“学,户孝反,教也,下‘小乐正学干’、‘钥师学戈’、‘学舞干戚’同。”[11]387A《礼记·文王世子》:“故学之为父子焉,学之为君臣焉,学之为长幼焉。”注:“学,教。”[10]LJ637音义:“学之,音效。下及注同。”[11]388A

原始词变调构词,滋生新词,义为“学习”,自动词,《广韵》胡觉切:“《说文》与‘斆’同,觉悟也。斆,今音效。”[7]469《集韵》辖觉切:“斆、学,《说文》:觉悟也。从教从冂,冂尚蒙也。声。篆省。”[8]188上古属匣母觉部短入,中古属匣母觉韵入声二等开口。滋生词音义例证:《礼记·檀弓下》:“三臣者废輴而设拨,窃礼之不中者也,而君何学焉?”注:“止其学非礼也。”[10]LJ305-306音义:“何学,如字。或音户教反,非,注同。”[11]371A陆德明标注“如字”,是指“教”“学”分化以后“学”的“时音”,此处陆氏特别强调,读“户教反”一音错误,因为那是原始词读音。又《学记》:“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注:“言学人乃益己之学半。”[10]LJ1051-1052音义:“学学,上胡孝反,下如字。言学人,胡孝反,又音教。”[11]415A此处音义非常明了,“上胡孝反”是原始词读音,解作“教”;“下如字”是滋生词读音,解作“学”;陆德明给“学人”标注两音,其中“胡孝反”是原始词读音,“音教”即《广韵》古孝切:“教,教訓也”[8]417,此音源于《说文解字》“教”的读音,见攴部:“教,上所施下所效也。”[2]126又《学记》:“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10]LJ1065音义:“善教,如字。一本作‘學’,胡孝反。”[11]416A

表1 “学”的音义滋生关系

3.“学”“斅”“教”的音义关系

“学”“斅”“教”三字,《说文解字》均收,其中“学”“斅”二字,许慎视为重文,徐铉援引《唐韵》胡觉切,读匣母浊音,未必妥当。王力指出:“学、斅、效、教四字关系密切”[9]479。上文考辨显示,至迟《尚书》时代,“学”“斅”已经完成变调构词,原始词和滋生词读音不同,音义相对。“教”字,《说文解字》攴部:“教,上所施下所效也”[2]126,徐铉援引《唐韵》古孝切,读见母清音。“教”“学”原始词同义异音,书面上通用“学”字。随着汉语清浊声母合流大势,至迟明代,二者音义合流。周光庆、朱美秋、姜仁涛先后讨论过“教”的形音义问题③参见周光庆《“教”族词的形成发展及其文化意蕴》,载《古汉语研究》2005年第4期,第75-81页;朱美秋《试论古汉字“教”与“学”的形义关系及嬗变》,载《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第77-81页;姜仁涛《“教”的变调构词——兼论“教”与“学”“斅”“交”“叫”“较”的音义关系》,载《汉语史学报》第10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

现代汉语里,“教学”之“教”有两读:(1)读jiāoxué,动词,义为“教书”[1]649;(2)读jiàoxué,名词,义为“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1]657。“教授”也有两读:(1)读jiāoshòu,动词,义为“讲授”[1]649;(2)读jiàoshòu,名词,义为“高等学校教师的最高专业职称,其下依次为副教授、讲师、助教”[1]656。普通话里,“教育、教案、教鞭、教具、教材、教程、教改、教工、教官、教练、教龄、教师、教务、教训、教化、教诲、说教、求教、请教、见教、家教、管教、言教、文教、领教、礼教、讨教、助教、指教、教研室”等合成词中的“教”均读jiào,只有“教书”中的“教”读jiāo。

最早整理“教”变调构词的学者是贾昌朝,《群经音辨·辨字音清浊》曰:“敎,使也,古肴切;所使之言谓之敎,古孝切”[4]154。“教”的平声一读当源于《说文解字》的“”,见子部:“,放也。”[2]743段玉裁注曰:“各本譌作‘效’,今依宋刻及《集韵》正。‘放’‘仿’古通用。”“‘’训‘放’者,谓随之依之也。今人则专用‘仿’矣。‘教’字、‘学’字,皆以‘’会意,‘教’者,与人以可放也;‘学’者,放而像之也”[2]743。徐铉援引《唐韵》古肴切,即《广韵》古肴切:“教,效也”[7]154,上古属见母宵部平声,中古属见母肴韵平声开口二等。显然,“教”的平声一读既包括“教”,也包括“学”。而“教”的“使令”义正是由此派生而来。《集韵》收录“教”的使令义,见居肴切:“教,令也。”[8]54

“教”的去声一读当源于《说文解字》的“教”,见攴部:“教,上所施下所效也。”[2]126即《广韵》古孝切:“教,教训也。又法也。语也”[7]417,上古属见母宵部长入,中古属见母肴韵去声开口二等。俞敏指出:“卜辞已经有‘教’字,这是个k-型的动词。”[12]315这是把“教”和“斅”看成同一个词了,实际上,卜辞里的“斅”当读匣母,《说文解字》的“教”当读见母,两词读音不同。

表2 “教”的音义滋生关系

《汉语大字典》收录“学”三组音义:读xiào(又读xué)[12]622,下列2个义项:(1)教导;使觉悟,后作“教”。(2)学;效法,后作“学”。读xué[12]426,下列10个义项:(1)学习;接受教育。(2)知觉;觉悟。(3)讲学;互相讨论。(4)注释;笺疏。(5)模仿。(6)学校。(7)学问;学识。(8)学派;学说。(9)学科。(10)说;讲述。读jiào,下列1个义项:教授,后作“教”。根据“学”“教”变调构词的音义配合关系,读jiào当是“教”的本读,是“学”与“教”音义合流后的读音,应当给予说明。《汉语大词典》“学”“斅”分收:前者读xué[14]871,下列4个义项:(1)仿效;学习。(2)学校。(3)学问;学说;学派。(4)诉说。后者读xiào[14]1482,下列3个义项:(1)教;(2)学;(1)效法。没有显示出“学”“斅”的历时音义演变关系。

三、“校”的变声构词

1.“校”形音义辨证

甲骨文没有发现“校”字。《说文解字》木部:“校,木囚也。”[2]267《广韵》分收两组音义,古孝切:“校,检校,又考校。”[7]417胡教切:“校,校尉,官名。”[7]417《集韵》居效切:“校,《说文》:‘木囚也。’”[8]166后教切:“校,教学之宫。一曰:械也。一曰:木为栏格,军部及养马用之,故军尉、马官皆以校为名。”[8]166“校”的字形传承古今。

2.“校”的变声构词考辨

贾昌朝最早整理过“校”的音义,《群经音辨·辨字同音异》木部:“校,木囚也,古孝切。校,疾也,古饱切,《礼》:毄兵同强,举围欲细,细则校,郑康成读,又侯巧切。校,几足也,苦交切,《礼》:拂几授校,又户交,胡饱二切。校,木阑也,户敎切,以木为阑格曰校,故凡居处有阑卫皆谓之校”[4]51-52。俞敏指出:“‘校’本是个名词,当枷讲”,“引申为马圈”、“教学之宫”[12]311。

原始词,义为“束缚犯人的木枷”,名词,《广韵》古孝切,上古属见母宵部去声,中古属见母效韵去声二等开口。原始词音义例证:《易·噬嗑》初九:“屦校灭趾,无咎。”注:“校者,以木绞校者也,即械也。校者,取其通名也。”[10]ZY102音义:“校,爻敎反,注及下同。马音敎。”[11]41A句中“校”,三国时魏国王弼解作“束缚囚犯的木枷”,是“校”的本义,《说文解字》收录的正是此义。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校”下注曰:“囚,系也。木囚者,以木羁之也。”[2]267陆德明此处标注“爻敎反”,即《广韵》胡教切;兼注东汉马融“音敎”,即《广韵》古孝切。按照《经典释文》体例,“爻敎反”当是“合时”之音,故作首音;“音敎”是“会理”之音,故兼注其后。马融“音敎”,可以旁证上古汉语“校”的原始词读音。陆氏标注“爻敎反”,可能说明“校”的本义在中古汉语里已经比较生僻,读音难辨,人们渐渐把它读成了滋生词读音。《经典释文》另有1例音义可证,见《易·系辞下》:“屦校灭趾,无咎。此之谓也。”[10]ZY307音义:“校,胡孝反。下同”[11]63A。这里的“校”,与上例同解,陆德明单注“胡孝反”。又《庄子·天地》:“至德之世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校,民如野鹿。”郭象注:“出物上而不自高也。”[15]43A音义:“校,胡孝反,李音较。一本作‘枝’”。[15]773A句中的“校”,陆德明标注“胡孝反”,即《广韵》胡教切;兼注东晋李轨“音较”,即《广韵》古孝切。

原始词词义构词①郭锡良先生《先秦汉语构词法的发展》指出:“单音节语言要创造新词,只可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词义引申分化出新词,可以叫做词义构词;另一种是通过音节中音素的变化构造意义有联系的新词,可以叫做音变构词。”(《汉语史论集》(增补本)第145页,商务印书馆,2005年),滋生新词Ⅰ,义为“考核,校正”,动词。滋生词Ⅰ音义例证:《周礼·冬官·匠人》:“九夫为井,井间广四尺,深四尺,谓之沟。”注引《孟子》云:“贡者,校数岁之中以为常。”[10]ZL1158音义:“校数,音敎,下色主反。下此数音同。”[11]308A句中“校”,陆德明标注“音敎”,即《广韵》古孝切。下同。《左传·僖公五年》:“君父之命不校。”[10]ZZ341音义:“不校,音教。”[11]486A《尔雅·释诂》:“覆、察、副,审也。”注:“覆,校。”[10]EY47音义:“校,音敎。”[11]839A

滋生词Ⅰ引申为“计较”。音义例证:《礼记·中庸》:“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注:“不报无道,谓犯而不校也。”[10]LJ1427音义:“不校,交孝反,报也。”[11]441A句中“校”,陆德明标注“交孝反”,即《广韵》古孝切。《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有人而校,罪莫大焉。”注:“校,报也。”[10]ZZ409音义:“而校,音敎,报也。”[11]493A

原始词变声构词,滋生出两个新词:滋生词Ⅱ,义为“学习礼乐教化之所;学校”,名词。滋生词Ⅲ,义为“军队建制单位”。两词读音相同,《广韵》胡教切,上古属匣母宵部去声,中古属匣母效韵去声二等开口。滋生词Ⅱ的音义例证:《书·序》:“汉室龙兴,开设学校,旁求儒雅,以阐大猷。”[10]SS12音义:“学校,户教反,《诗》笺云:‘郑国谓学为校’。”[11]70A《诗·郑风·子衿·序》:“刺学校废也。”[10]MS313音义:“学校,户孝反,注及下注同。郑国谓学为校,《左传》云‘郑人逰于乡校’是也。公孙弘云:‘夏曰校’。沈音教。”[11]149A句中的“校”,陆德明标注“户孝反”,即《广韵》胡教切;兼注北周沈重“音较”,是其以为“会理”之音。《左传·襄公三十一年》:“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10]ZZ1132音义:“乡校,户孝反,下同,学也。郑国谓学为校。”[11]560A

滋生词Ⅲ的音义例证:《周礼·地官·司门》:“司门,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中士八人,下士十有六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注:“司门若今城门校尉,主王城十二门。”[10]ZL232音义:“校尉,胡孝反。”[11]253《左传·庄公十九年》:“楚人以为大阍,谓之大伯。”注:“若今城门校尉官。”[10]ZZ262音义:“校尉,户教反,字从木。”[11]481A

表3 “校”的音义演变脉络

《汉语大字典》收录“校”两组音义[13]507:读jiào,下列13个义项:(1)古代刑具;枷械的统称。(2)栅栏。(3)古代军队的一种建制。(4)军职级别。(5)比较;相比。(6)计较;考虑。(7)报复。(8)违抗;对抗。(9)订正;考订。(10)考核;考究。(11)计算;查点。(12)相交;交往。(13)病愈。读xiào,下列3个义项:(1)学校。(2)现代军队中低于将,高于尉的军衔。(3)通“效”。根据“校”变声构词的音义滋生关系,jiào下所列义项(3)(4)当与xiào配合。《汉语大词典》同样收录“校”两组音义[14]1702:读jiào,下列5个义项:(1)古代刑具枷械之统称。(2)较量;计较。(3)考核。(4)计数。(5)考订。读xiào,下列4个义项:(1)学校;(2)木栅栏;(3)本谓军营,后指军队之一部;(4)军职级别。显然,xiào下所列义项(2)当与jiào配合。

搞清了“校”的变声构词,“校刊”这类合成词存在两读两义的原因就变得一目了然。读jiàokān,解作“订正后雕版印刷”[14]2569,当源于原始词音义;读xiàokān,解作“学校出版的刊物”[14]2569,当源于滋生词音义。“校员”“校本”的多音多义成因与“校刊”相同。

四、音变构词及其相关问题

对于音义文献里出现的上述异读现象,学界目前尚有不同看法。一些学者认为,此类异读是通过语音变化区别词义的手段,以周祖谟、孙玉文等先生为代表;另一些学者主张,此类异读是上古汉语形态的反映,以潘悟云、金理新等先生为代表。无论哪种观点,其本质均在于区别意义。

从字形变化来看,“学”“校”的音变构词分别代表了两种类型:一类是字形不变,传承至今,例如“校”字;另一类是字形改变,例如“学”,原始词和滋生词本作“斅”或“学”,文献通用“学”字,至迟明代,随着汉语清浊声母的合流,原始词“斅”与“教”的音义合二为一,“斅”最终为“教”替代,表示“传授知识或技能”,与表示“接受知识或技能”的“学”形成两个相对概念。从音义演变来看,现代汉语的“学”没有异读,其音义源于“学”变调构词的滋生词;“教”有异读,其音义源于“学”和“教”变调构词的原始词音义,是二者合流的结果;“校”也有异读,是上古汉语“校”发生变声构词后的传承。

有鉴于此,诸如《现代汉语词典》这类中型词典,以规范为编撰目的,因此根据共时语言事实标注多音多义字的音义形即可,但大型语文辞书,诸如《辞源》《汉语大字典》等,以探源为编撰目的,必须将一定的义项、相应的音项和记录它们的字形符号按照理据组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为读者提供系统的有价值的音义形知识。因此,根据汉语发展过程中每个字(词)音义形结合的复杂情况,坚持音义结合原则进行编撰或修订,当是辞书工作今后努力的一个方向。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C].北京:中国科学院出版社,1952.

[4]贾昌朝.群经音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4.

[5]周法高.中国古代语法·构词编[C].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39.

[6]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学教研室.汉语方音字汇(第2版)[M].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85.

[7]陈彭年,丘雍.广韵[M].北京:中华书局,1960.

[8]丁度.集韻[M].北京:中國書店,1983.

[9]王力.同源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10]李学勤.十三经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1]陆德明.经典释文[M].黄焯汇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

[12]俞敏.俞敏语言学论文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3]《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M].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86—1990.

[14]《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

[15]浙江书局辑刊.二十二子·庄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6.

[作者简介]张忠堂(1968-),男,山西长治人,博士,山西大同大学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汉语语法史。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上古汉语变声构词及其演变研究”(12YJA740112);山西省高校哲学社科研究重点基地项目“北魏平城时期汉译佛经词汇研究”(2013328)成果之一。

[收稿日期]2015-08-10

[中图分类号]H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11X(2016)01-013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