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诊疗现状

2016-03-17 04:24廖佳桦贾明库张鹏张亚伟
癌症进展 2016年7期
关键词:胰管乳头状黏液

廖佳桦 贾明库 张鹏 张亚伟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肝胆胰外科,吉林 130041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诊疗现状

廖佳桦贾明库#张鹏张亚伟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肝胆胰外科,吉林130041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是一种起源于胰管高柱状上皮细胞,呈乳头状增生的腺瘤。根据病变位置可分为主胰管型IPMN(MD-IPMN)、分支型IPMN(BD-IPMN)及混合型IPMN(MT-IPMN)。MDIPMN和MT-IPMN的恶变率高于BD-IPMN。诊断IPMN的方法较多,包括B超、CT、MRI、EUS、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及组织活检等。临床上MD-IPMN及MT-IPMN一旦确诊,应立即手术。BD-IPMN是否行手术治疗,仍存在争议。本文从IPMN的分子病因学、好发人群、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组织学分型及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影像学检查;治疗;争议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s,IPMN)是起源于胰管高柱状上皮细胞,并在胰管内呈乳头状增生,引起胰管进行性扩张及十二指肠乳头开口特征性增大的一种疾病。其病变位于胰管内,手术切除率高,预后较好。组织学上,常把IPMN分成3种亚型:主胰管型IPMN(MD-IPMN)、分支型IPMN(BDIPMN)及混合型IPMN(MT-IPMN)。MD-IPMN好发于胰头部,主要特征表现为主胰管弥漫性或节段性扩张。若肿瘤发生于胰头部,由于黏液阻塞胰管,胰管常呈弥漫性扩张;若肿瘤发生于胰体尾部,黏液分泌流出通畅,胰管呈节段性扩张。BDIPMN好发于胰腺钩突处,由扩张的胰管分支聚集在一起而形成,并常与主胰管相通,其恶变率低于MD-IPMN和MT-IPMN。MT-IPMN常侵及主胰管和胰管分支,同时表现出IPMN特征性病变。

1 IPMN的诊断

1.1分子病因学

目前有关IPMN与主要相关基因K-ras、p53的研究表明,这两种基因的突变不能作为判断IPMN及鉴别良恶性的绝对指标,只可作为一项参考指标。但多数研究认为,K-ras、p53联合其他肿瘤标志物对IPMN的诊断有重要作用。

1.2好发人群

IPMN好发于老年人群,多见于60~70岁,男女之比约2.2∶1[1]。

1.3临床表现

IPMN的临床表现往往取决于胰管扩张程度和黏液分泌量,因此临床上常不具有特异性表现。临床上有时可表现为疼痛,多见于上腹部,同时伴有乏力、糖尿病症状;有时因胰管阻塞导致慢性胰腺炎或胰腺炎急性发作;有时也会因肿瘤浸润胆道产生黄疸现象,但患者预后往往不错。据相关文献报道,IPMN患者的腹痛发生率为56%~100%,急性胰腺炎发生率为11%~85%,糖尿病发生率为6%~33%[2]。由文献数据可知,IPMN呈胰腺炎表现的概率不低,需防止出现误诊漏诊IPMN,尤其对临床上呈胰腺炎表现且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应高度警惕。

1.4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项目包括肝肾功能、离子、血糖、血常规、肿瘤标志物、胰液细胞学检查、肿瘤活检等。最常用的肿瘤标志物为CA 19-9及CEA,部分浸润性肿瘤患者常表现为高水平的CA 19-9和(或)CEA。有文献报道,术前常规化验发现CA 19-9>37 KU/L对恶性IPMN有重要的提示价值;但临床统计分析数据表明,肿瘤标志物诊断IPMN的敏感性不高(CA 19-9:48%,CEA:27%)[3]。因此,肿瘤标志物不能作为确诊IPMN的检查指标,只可作为参考指标。胰液细胞学检查或肿瘤活检的敏感性比较高,但临床上应用较少,还需进一步研究。临床上的辅助检查主要包括B超、内镜超声(EUS)、CT、MRI、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以及病理检查。随着国内影像学水平的不断提升,胰腺影像学检查在诊断IPMN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1.4.1B超B超能显示胰腺导管内黏液性肿瘤的形态、大小、部位以及与周围邻近组织的关系等,尤其在显示囊壁内乳头状增生、囊内容物、囊内分隔方面具有优势,明显优于CT。

1.4.2CT CT具有较好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率,能很好地显示胰管内3 mm以上的乳头状肿块以及肿块内结构成分。CT常表现为胰管扩张明显,同时可见胰管内大量黏液,胰管内出现多个乳头状充盈缺损,充盈缺损可能是黏液结节,也可能是组织结节。乳头状结节直径不大,密度常为软组织密度,在增强CT的动脉期和(或)门静脉期可有轻至中度的强化。当肿块较大时,尤其是肿瘤发生于胰头部时,一般境界清楚,可见肿块呈单纯性囊性或实性密度,或可见囊性与实性的混合密度[4]。

1.4.3MRI在诊断IPMN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中,MRI有着优越的对比分辨率,不但能清楚显示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全貌、内部结构及胰管扩张程度,而且在显示囊肿和主胰腺导管的沟通情况上,比MRCP、CT等其他影像学方法更具优势。同时,对于需要长期随访的IPMN患者,MRI能避免重复的射线辐射。最近,美国放射学研究院经研究发现,MRI是当前影像学检查中诊断IPMN的最佳选择[5]。

1.4.4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它既是一种检查手段,也是一种治疗方法。其优势在于可以直接观察十二指肠乳头处是否有病变,如有病变,需观察是否有黏液流出,同时可取黏液行黏液蛋白、胰腺酶学检查,也可取病变组织行活检。但此种检查方法也有局限性:①属于有创性检查手段;②当十二指肠乳头扩张或壁结节阻塞胰管时,造影剂不能很好地注入并显影胰管;③对于分支胰管内的隆起性病变,大多数情况难以清晰的显示出来。

1.4.5EUSEUS是显示IPMN肿瘤性质最有用的检查手段,不仅能检测小囊肿,还能发现胰腺囊肿壁结节和潜在的IPMN恶性肿瘤[6]。当出现以下任一EUS影像特点时即可提示高度恶变[7-8]:①MDIPMN的主胰管直径>10 mm;②BD-IPMN的病灶直径>4 cm并伴有不规则分隔;③MT-IPMN的壁结节直径>10 mm。然而,EUS同样可能导致检测过度,将非病理性蛋白球错误的识别为病理性结节,从而导致不必要的手术切除[9]。但目前通过检测血液流动信号,可增强EUS鉴别来自壁结节的粘蛋白球(敏感性60%,特异性60%,准确率75.9%)[10]。另外,通过EUS引导下的细针穿刺活检可获取囊液标本进行分析,这种获取标本的方法已被广泛接受。囊液中最常检测的指标是CEA,约70%的IPMN可检测到CEA,但是通过分析囊液CEA并不能鉴别IPMN的良恶性[11-12]。囊液细胞学检查可能更复杂,由于获取的样本量少,且囊液标本可能被胃或十二指肠所污染,所以导致囊液细胞学检查结果往往不确定。但是一旦囊液中检测出高分化异常增生或恶性肿瘤细胞时,囊液细胞学检查就具有很大的诊断价值。

1.4.6病理检查病理检查是诊断IPMN的金标准。术前可通过胰管镜或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检查取组织活检,但观察的范围仅限于主胰管,不能清晰观察并取得分支胰管内的病变组织,而EUS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由于细针穿刺很难取出足够的样本导致IPMN的检出率不高。因此,当下多为术中或术后取组织行病理检查。术中快速病理检查可确定组织学分型和分级,从而可决定手术方法。IPMN根据细胞异型性可分为低度异常增生(良性肿瘤)、中度异常增生(交界性肿瘤)、高度异常增生(原位癌和浸润性癌)。术中若发现为MD-IPMN或MT-IPMN,且表现为原位癌或浸润性癌,应行根治术或扩大根治术。若为BD-IPMN,且表现为良性或交界性肿瘤,其生长缓慢,可行局切。

1.5鉴别诊断

目前,临床上所见的胰腺囊性肿瘤主要为黏液性囊性肿瘤、浆液性囊腺瘤、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和实质性假乳头状肿瘤。

1.5.1黏液性囊性肿瘤常发生于成年女性人群,且多见于胰体尾部。临床上大致表现为囊肿挤压邻近周围组织的症状;病理学特征性表现为“卵巢样间质”;影像学表现为由线条状分隔和较大囊腔组成的囊性肿瘤,超声检查时囊肿内可见点状回声。如病变区无钙化且位于胰腺体或胰尾部,则提示黏液性囊性瘤[13];如病变区有钙化且伴较大的囊壁结节,多考虑为恶性病变,需行外科切除[13]。

1.5.2浆液性囊腺瘤好发于中老年女性胰头部,且患者年龄多为50~60岁。肿瘤常为良性,几乎无恶变可能。组织学上分为两种亚型,即单囊型和多囊型。多囊型:整个肿瘤由多个小囊肿组成,CT图像上表现为囊肿内呈不均匀的低密度,MRI图像上肿瘤呈高信号,CT或MRI的增强影像均可观察到有分隔的清晰蜂窝样结构组织。单囊型:很难仅从影像学上将浆液性囊腺瘤、胰腺假性囊肿及黏液性囊腺瘤等鉴别开来。

1.5.3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不常见,好发于女性,低度恶变或有恶变可能,一般不伴胰管扩张。该肿瘤有包膜,境界清楚,直径平均在8 cm左右,其内部成分由实性和囊性结构混杂,且常合并出血坏死。肿瘤内部出现出血坏死时,在CT平扫上出现高密度区域,在MRI上呈现为高信号。如MRI中T1WI和T2WI像上肿瘤中央均可见高信号区,则常提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2 IPMN的治疗

IPMN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内镜治疗、放化疗治疗,但目前对于IPMN的治疗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临床上治疗IPMN的最常见、最常用的方法是手术治疗,因为手术治疗是最可能治愈IPMN的手段。但IPMN是否均适合手术治疗,仍存在争议。大量的回顾性临床研究发现,大多数表现有潜在恶性病变的MD/MT-IPMN,原则上建议行手术治疗。但BD-IPMN的恶变率低,且病变恶化进展速度较慢,因此其是否行手术治疗往往很难决断。许多专家建议运用放化疗来辅助治疗IPMN,但对于这一主张很多人仍表示质疑,因此需要临床上进一步研究来验证辅助方法的作用。

2.1外科治疗

目前,通过影像学及病理检查方法,已大致能够诊断IPMN并判断其病理分型及分级。

2.1.1MD/MT-IPMN原则上,MD/MT-IPMN有较大的恶变风险,所以一旦临床诊断为MD/MTIPMN,不管肿瘤大小,患者有无症状,均建议尽早行手术治疗。但手术方式往往需依据肿瘤大小、位置以及良恶性而定。首先,判断IPMN的良恶性至关重要,其中影像学提示恶变的征象包括:十二指肠乳头扩大膨胀、胆总管扩张、胰管内有钙化、病变呈弥漫性或多灶性、有实性肿块、有附壁结节及局部侵犯[14-15]。Sadakari等[16]研究认为,肿瘤直径>30 mm或主胰管直径>0.5 cm的分支型IPMN恶变几率大。傅爱燕等[17]认为,CT影像学上胰腺导管的扩张程度>0.1 cm或结节样组织隆起>0.1 cm,则提示IPMN发生恶变。其次,若术前未能确定肿瘤的性质或已明确恶变,应考虑行规则胰腺切除,同时清扫胰腺周围淋巴结。根据肿瘤位置,胰腺切除范围可分为胰头切除、胰体尾切除、胰腺远端切除以及全胰腺切除。若术前诊断为良性或交界性的,应行局限性切除,其切除范围同样依据肿瘤位置,可行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胰腺钩突切除术、胰腺远端切除术(保脾或不保脾)等不同术式的手术。

2.1.2BD-IPMNBD-IPMN的恶变率为6%~46%,平均25%[18]。该肿瘤恶变率较低,且病变进展慢,因此是否行手术治疗常存在争议。根据仙台共识指南(Sendai Consensus Guidelines,SCG):BD-IPMN可进行保守治疗,但当肿瘤直径>3 cm、病变扩张胰管直径>6 mm、存在壁结节等固体物质或囊液细胞学呈阳性时,则建议切除[19]。另一种关于BD-IPMN的国际胰腺病协会(Internation Association of Pancreatology,IAP)治疗指南则是基于肿瘤大小:①较小病灶(0~2 cm),建议复查CT或MRI,若复查中未发现影像学特异性改变,则应延长影像复查间隔时间。②较大病灶(>2 cm),有专家学者建议建立一个早期病灶病变监测模式,每3~6个月进行一次MRI或EUS检查。如若病情无恶化,则延长检查间隔时间,且最好是MRI和EUS交替式进行检查。③主胰管直径增加>0.6 cm且存在壁结节的高危患者,应外科切除。虽然目前尚不清楚如何根据肿瘤增大的速率来预测肿瘤恶性程度,但肿瘤增大时必需加强随访力度。尽管这样的结论缺乏证据,但这种治疗指南是专家们共识。而笔者认为,决定IPMN是否手术最重要的因素是年龄和身体状况。IPMN的发展遵循“腺瘤-不典型增生-腺癌”的演变规律,而且IPMN腺瘤发展到腺癌需要数年的时间。所以针对年轻且身体状况尚可的患者,在考虑未来肿瘤恶变几率及生存期后应适当将手术指征放宽,允许行手术治疗者尽早手术。而对于年老且身体状况欠佳的患者,若无高风险恶性病变现象,应严格掌控手术指征。各方面条件不允许的,尤其是对不能耐受手术的老年患者,不应进行外科手术治疗,但可行内镜治疗。目前,用于临床的内镜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胰管内支架引流术、胆管支架引流术、胰管内粘蛋白栓取出术或胰管镜下肿物切除术等[20]。虽然内镜治疗一般并不能根治疾病,但它可以缩小病灶体积,延长生存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2.2辅助治疗

最近的一项实验证明,即使病灶为侵袭性小病灶(<2 cm),平均16个月后,几乎有20%的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和24%的患者复发,因此主张行辅助化疗[21]。然而,许多专家在放化疗等辅助治疗上仍持有怀疑态度,因为缺乏相关证据证明辅助治疗所带来的确切作用。尽管如此,部分专家还是建议,当出现侵袭性病变或其他不良病变,比如嗜神经侵袭等情况时,淋巴结阴性的管状癌或胶质癌患者可行辅助治疗。

3 结论

综上所述,尽管IPMN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但结合其好发人群特点和影像学及病理检查,IPMN的诊断率不断提高。而IPMN的病变进展较慢,从腺瘤发展到腺癌需要相当一段时间,有利于IPMN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对于无症状且体积较小的BD-IPMN,可以随访观察,对于无法耐受手术治疗的部分患者建议行内镜治疗。对于身体条件允许的MD-IPMN、MT-IPMN及肿瘤体积较大的BD-IPMN患者大多主张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一般取决于肿瘤大小、位置、组织学类型及良恶性,但也仍存在争议,有人建议明确诊断的BD-IPMN可直接行全胰切除术。因此,对于手术方式还需进一步研究探讨。对于辅助治疗,由于其疗效不确切,临床上运用时仍需谨慎。总而言之,IPMN是一种比较复杂的胰腺囊性肿瘤,对于其诊断及治疗还存在一些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

[1]高春涛,郝继辉.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诊疗进展[J].中国肿瘤临床,2010,37(23):1377-1379.

[2]孙明鲁,江萍,王其军.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CT与MRI诊断[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6):713-714.

[3]Xu B,Zheng WY,Jin DY,et al.Predictive value of serum carbohydrate antigen 19-9 in malignant 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s[J].World J Surg,2011,35(5): 1103-1109.

[4]周康荣,严福华,曾蒙苏,等.腹部CT诊断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347.

[5]Berland LL,Silverman SG,Gore RM,et al.Managing incidental findings on abdominal CT:white paper of the ACR incidental findings committee[J].J Am Coll Radiol,2010,7(10):754-773.

[6]RodriguezJR,SalviaR,CrippaS,etal.Branch-duct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s:yobservations in 145 patients who underwent resection[J].Gastroenterology,2007,133(1):72-79.

[7]唐宇,史维.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9,18(8):681-683.

[8]Kubo H,Chijiiwa Y,Akahoshi K,et al.Intraductal papillary-mucinous tumors of the pancreas:differential diagnosis between benign and malignant tumors by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J].Am J Gastroenterol,2001,96(5):1429-1434.

[9]Anand N,Sampath K,Wu BU.Cyst features and risk of malignancy in 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s of the pancreas:a meta-analysis[J].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2013,11(8):913-921.

[10]Ohno E,Hirooka Y,Itoh A,et al.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s of the pancreas:differentiation of malignant and benign tumors by endoscopic ultrasound findings of mural nodules[J].Ann Surg,2009,249(4):628-634.

[11]Correa-Gallego C,Warshaw AL,Fernandez-del Castillo C.Fluid CEA in IPMNs:a useful test or the flip of a coin?[J].Am J Gastroenterol,2009,104(3):796-797.

[12]Correa-Gallego C,Ferrone CR,Thayer SP,et al.Incidental pancreatic cysts:do we really know what we are watching?[J].Pancreatology,2010,10(2-3):144-150.

[13]袁东,余卫,任小波,等.胰腺囊腺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特征及诊断准确性[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7,29(2):236.

[14]Chiu SS,Lim JH,Lee WJ,et al.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tumor of the pancreas:differentiation of malignancy and benignancy by CT[J].Clin Radiol,2006,61(9):776-783.

[15]Kawamoto S,Lawler LP,Horton KM,et al.MDCT of 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 of the pancreas: evaluation of features predictive of invasive carcinoma[J]. AJR Am J Roentgenol,2006,186(3):687-695.

[16]Sadakari Y,Ienaga J,Kobayashi K,et al.Cyst size indicates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in branch duct 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 of thepancreas without mural nodules[J].Pancreas,2010,39(2):232-236.

[17]傅爱燕,叶彤,史讯,等.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CT诊断[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7,13(6): 444-447.

[18]Matsumoto T,Aramaki M,Yada K,et al.Optimal management of the branch duct type 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s of the pancreas[J].J Clin Gastroenterol,2003,36(3):261-265.

[19]Tanaka M,Chari S,Adsay V,et al.International consensus 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s and mucinous cystic neoplasms of the pancreas[J].Pancreatology,2006,6(1-2):17-32.

[20]薛平,张大伟.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的外科及内镜治疗[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3,13(1):11-13.

[21]Winter JM,Jiang W,Basturk O,et al.Recurrence and survival after resection of small 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associated carcinomas(≤20-mm invasive component):a multi-institutional analysis[J].Ann Surg,2016,263(4):793-801.

R735.9

A

10.11877/j.issn.1672-1535.2016.14.07.04

2016-05-06)

(corresponding author),邮箱:1243290596@qq.com

猜你喜欢
胰管乳头状黏液
从胰管改变谈胰腺疾病的诊断
胰管扩张的临床原因及影像学特征
鞍区软骨黏液纤维瘤1例
会阴部侵袭性血管黏液瘤1例
黏液型与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Cif基因表达研究
黏液水肿性苔藓1例
MRI平扫结合MR胆胰管造影在胆管壶腹区域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SUMO4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高频宽带超声在学龄前儿童胰腺主胰管显示中的应用
乳头状汗管囊腺癌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