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向主动转变提高教学效果
——以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护理专业的解剖学基础教学为例

2016-03-17 12:21欧阳慧玲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解剖学实用性医学生

欧阳慧玲

(河源市卫生学校,广东河源517000)



被动向主动转变提高教学效果
——以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护理专业的解剖学基础教学为例

欧阳慧玲

(河源市卫生学校,广东河源517000)

解剖学基础是医学生最早接触的医学必修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笔者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学习上存在一些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教与学的方法,围绕学生如何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这个问题上谈谈自己的几点教学体会。

解剖学基础主动学习教学效果

解剖学基础是讲述正常人形态结构的学科,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是医学生最早接触的医学必修课,也是医学生学习其他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的前提和基础,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是教育目标的实用性和职业性。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解剖学基础讲授的内容繁杂、专业名词众多等特点,对于初中水平入读的中职学生而言,学习起来实在有点难度,也很考验教师的教学水平。笔者认为学生的学习潜力还没有被开发出来,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能力,能使学生切实感受自身知识的提升,同时也能提高教学效果,体现这门课的实用性和职业性。

笔者在5年的教学中发现,学生能从网络上认识到这门课的职业性,但是无法将这门课的实用性和职业性联系起来。学生几乎不知道学这门课有何意义,为什么要学这门课。学生都是刚接触医学基础课程,或多或少带有很多的畏惧情绪,接触了众多的专业词语,感觉无从学起。从这问题中发现并且不断地寻找解决这问题的方法。笔者在发现问题主要是学生的主动学习的能力没有被开发,习惯了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无法转变角色主动学习,主动将课程的实用性与未来职业岗位联系起来。以下主要是围绕学生如何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这个问题上谈谈自己的几点教学体会。

1 深化学习的意义体会课程的实用性

解剖学基础是医学教育中的重要基础课程。它使医学生掌握和理解人体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其相互位置关系,为学习生理学、病理性等医学基础课程和内科护理、外科护理等临床课程奠定基础。我们的教学对象是未来的护士。护士工作最缺少不了的就是和肌肉、血管打交道,比如要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在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时期,如何更好地服务患者,减少矛盾,解决问题根本点就是要熟练掌握临床技能。而掌握临床技能的基础就是要非常清楚人体的正常结构及位置。由于临床知识不过关,将患者静脉注射使用的药物注入到皮下肌肉,发生不必要的意外。这是典型将静脉注射与皮下注射混淆的例子,在临床上也不少见。这充分暴露了混淆了静脉和皮下肌肉的位置及其在体表的特点,弄错了医学岗位上最基本的位置判断。静脉注射是将药液注入静脉内的方法,而皮下注射是将药液注入皮下组织的方法。

2 借助高新教学技术引导教学观念转变

目前,大部分的人包括学生都喜欢作“低头看屏幕”的低头族。作为教师,可以因势利导,用高新科技来服务教与学。教师利用网络筛选出对备课有利用价值且适合学生学习水平的信息,制作出具有吸引力的课件。学生对学习缺乏热情,对医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几年的教学尝试出,布置任务,让学生主动完成,之后全班同学分享,教师以身试教,不断提升学生查阅知识的能力。过去的填鸭式教学,这对于自制能力较差学习基础较薄弱的中职学生不太适用,教学效果也不理想。比如解剖学讲到臀大肌,提出臀大肌的体表位置及常选用哪个位置做肌肉注射,如何选用注射部位的问题。学生就会觉得这知识与自己未来的职业有非常大的关系,还有很强的学习实用性。全班学生一起分享了学生查阅的信息,发现学生一般只会用百度搜索相关的文字内容,但是无法理解文字内容,无法整理信息。分享后发现学生查阅资料的水平很有限,结合书本和自身经验,将知识点融入生活,现场做寻找肌肉注射部位的示范动作,提示学生可以查阅哪些相关的视频或者图片。经过这一系列的学习,大家都对臀大肌有深刻的印象,学到了如何借助网络平台将书本知识融入到生活,实现知识的生活化。书本有太多与疾病与护理工作相联系的专手业术语。学会了主动查阅知识,不仅仅能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而且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主动探究书本专业知识,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让学生真正地学到知识。

3 鼓励启蒙学生抵抗畏惧心理

学生受社会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认为与死人打交道非常晦气,会影响自己的运程等等消极心理。我们要鼓励学生,用感恩的心态来对待他们眼中的“死人”(即标本)。每个人都会走到生命的终点。而这些供我们摸供我们看的标本曾经都是一个人,是很伟大的人,愿意为每个医学生提供自己宝贵的身躯。要不断鼓励学生,将心比心,以后我们走到生命的终点,问问自己愿意这样奉献自己的身躯。比如我们在课堂上已经学习了四肢骨,初来到实验室,很多学生会畏惧,不敢触摸。而学生都如同婴儿一样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只能不断接触这个社会才能认识社会,感受社会,鼓励学生要像过去的自己一样,不害怕,自己去摸摸,去看看人的四肢骨,重新认识这个新鲜事物。谁都是从婴儿长成现在的模样,都是从无所认知到现在又所认知。唤起大家对婴儿时期的想象,心理的抵触渐渐减轻。让学生认识到如果没有这些宝贵的标本,我们学的内容只能停留在想象中,脱离现实,无法给护理技能人员了解真实的人体。感恩这些标本,能让护理专业的学生有更强责任感,对学习更有探知欲,去发现神奇的人体如何来,长如何的样子。

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实现主动学习,教师做个引路人,分享并指导学生如何科学使用网络来丰富自己的知识,拓展知识面,最终将书本的“死知识”化作自己大脑内的“活知识”。如果学生能获得主动学习的能力,成为会学习的人,必将能及时吸取不断更新的医学知识,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对象。只有学生学到知识,懂运用知识,将知识融入工作生活,活化知识,才能收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解剖学实用性医学生
《钟世镇现代临床解剖学全集》(第2 版)12 卷隆重出版发行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五个结合”强化高职医学生数学素养培养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CBL结合微课在神经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给会计初学者的几点实用性建议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正常人体解剖学知识竞赛的规划设计与组织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