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粉体的发展历史概述

2016-03-17 14:38杨泽锐彭丽华成金乐
安徽农业科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发展历史不足改革

杨泽锐, 彭丽华, 邓 雯, 成金乐*

(1.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岭南中药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006;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破壁饮片技术与应用重点研究室,广东中山 528437;3.广东省破壁粉粒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广东中山 528437)

中药粉体的发展历史概述

杨泽锐1,2,3, 彭丽华2,3, 邓 雯2,3, 成金乐2,3*

(1.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岭南中药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006;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破壁饮片技术与应用重点研究室,广东中山 528437;3.广东省破壁粉粒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广东中山 528437)

摘要鉴于中药粉体入药的重要性,主要从中药生药粉和中药浸膏粉的历史演变、中药粉体出现并流传的原因、存在的不足以及改革的必要性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对中药粉体入药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药粉体;发展历史;原因;不足;改革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传统汤剂费时、煎煮麻烦且携带不方便、不易储存的缺点日益浮出水面,成为了中医药发展的瓶颈[1]。中药粉体入药自古以来就是中药材的一种重要使用方式,如传统散剂直接以中药粉体入药,丸剂中大部分以药材细粉为原料制备而成,且在所有方剂中,以粉体入药的剂型占了总方剂量的较大比例。中药粉体是以细微粒子状态存在的中药生药粉、中药浸膏粉或中药固体制剂,按颗粒大小可以分为中药普通粉体、中药微米粉体和中药纳米粉体[2]。以中药粉体为中间原料或成品的现代中药制剂改变了传统中药粗、大、黑的外观,通过增大药物颗粒的比表面积,提高中药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中药粉体入药作为汤剂的补充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主要从中药粉体入药的历史演变、出现并流传的原因、改革的必要性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开发利用中药粉体提供参考。

1中药粉体入药的历史演变

1.1中药生药粉的演变中药生药粉即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中药经粉碎后所得的粉体。根据此定义,我国古代的膏丹丸散、20世纪70年代的中药颗粒饮片、当今的超微中药均属于该范畴。但膏丹丸中也是只有部分是以粉体入药,且要加入适宜的辅料制成[3-7],因此下面重点介绍以中药生药全粉入药的散剂、中药颗粒饮片和超微中药。

1.1.1中药散剂。散剂是最早使用的中药粉体之一。通过对21本宋代以前的主要医书的剂型统计发现,排名前四的剂型分别是散、汤、丸、膏。其中,21本书中均记载有散剂,汤剂、丸剂出现于20本书中,18本书记载有膏剂。由此可见,在宋朝以前散剂就广泛地应用在临床实践中。

散剂系指一种或多种药材混合制成的粉末状制剂,最早关于散剂的记载可以在《五十二病方》查阅到,该书是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发掘的,约为公元前3世纪末战国时代的抄本,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方书。书中现存医方283首,记载散剂28个。成书于战国时代的《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书中记载散剂2方。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包括《伤寒论》、《金匮要略》)号称“方书之祖”,除去重复之方,共载方269个,记载散剂达50余方,约占全书总方剂量的1/6,可见汉代应用散剂已十分广泛。1972年于甘肃武威旱滩坡汉墓出土的医简《武威汉代医简》中记载方剂15方,其中13方是散剂;晋代《肘后备急方》、南北朝时期《刘涓子鬼遗方》,盛唐时期的《千金要方》、《外台秘要》也均有散剂的记载。到宋代煮散更得到广泛应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记载药方788首,而散剂达237首;金元时期,四大名医创制许多名方,使散剂渐臻完善。明代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中百病主治药篇记载的157个常见病症中,几乎常用的中药均可以用药“末”;明清以后,温病学说问世,使散剂更有新的内容。2010版《中国药典》(一部) 收载以研粉或研末内服的饮片有22种,其成方制剂中用生粉直接入药的饮片有671种。

散剂分为外用散剂和内服散剂,内服散剂又分为和服散、煮散。和服散是根据病症所需,以水及不同汁液调和散末而便于服用的一种方法,《武威汉代医简》中所载散剂除了2个是外敷外,其余基本是和服,其服药之饮料,有宜酒者,有宜酢浆者,有宜豉汁、米汁、米糜者,而以用酒为多,盖因酒性发散,与散剂“散者,散也”之功用相辅相成使然。《伤寒杂病论》中散剂大多也是和服散,所用汁液有白饮、浆水、酒、粥、鸡子黄、药汁等。煮散是指取适量已制好的药散加水煎煮再行进服,其中既有去渣服用,也有混匀服用[8-11]。

1.1.2中药颗粒饮片 。20世纪70年代末期,日本首先将中药传统饮片改革成生药的“颗粒剂型” 推向市场,即将原中药材洗净除去杂质后,经干燥、粉碎、灭菌,制成一定粒径的颗粒和粗末,按不同规格包装,作为调配汤剂的原料。随后,新加坡、台湾也相继制成并广泛使用,有逐渐取代饮片的趋势。然而,由于存在一些问题,如粉碎中产生的大量细粉未能利用、药材粉碎后的鉴别、挥发性成分的散失、含淀粉或黏液质多的药材煎煮易糊化、药液混浊、过滤困难等问题,在大陆未能得到推广应用[12]。

1.1.3微米中药和纳米中药。超微粉碎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为适应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物料加工高新技术。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之后,该项技术广泛应用于中药,它是在遵循中医药理论的前提下,结合中药物料的特点,采用现代粉体技术,将中药材、中药提取物及中药制剂微粉化。利用该技术研制的中药超微制剂如微米中药、纳米中药等已经引起科技和中医药界的广泛关注[13]。

微米中药方面,目前国内主要使用的除了口服给药的超微饮片和破壁饮片外,还有用于透皮给药、干粉吸入剂、喷雾剂、含片等剂型。中药超微饮片是指采用超微粉体技术将中药饮片粉碎成1~75μm超微粉,再用现代制粒技术制成的颗粒型饮片,主要供中医临床配方使用,是由湖南中医药大学与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率先将超微粉体技术与传统的炮制技术及现代制剂技术相结合,研制成的微米级新型饮片[14]。中药破壁饮片是通过现代粉碎技术将传统中药饮片加工至D90<45μm(300目以上)的粉体,不添加成型剂制成的30~100目的干燥颗粒状饮片,其优点是保留了原中药饮片的全成分,是由中山市中智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型中药饮片。微米中药由于提高了细胞破壁率、比表面积、有效成分溶出度、生物利用度,能增强药理作用,减少用药量,节省药材和保护药材资源,同时还可改善气味、口感,提高药品质量[15]。微米中药应用传承和发扬了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符合“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对于保护中药材资源、促进中药行业的科技进步以及推进中药饮片的规范化、标准化具有重要意义。超微中药适应了现代社会快节奏的步伐,顺应了当今低碳发展的潮流,因而具有极强的技术及市场竞争力,应用前景广阔。

纳米中药是指运用纳米技术制造的、粒径<100nm的中药有效成分、有效部位、原药及其复方制剂。将纳米技术引入中药研究的是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徐辉碧、杨祥良和谢长生3位教授。纳米中药具有提高中药的生物利用度、增强靶向性、缓释功能、增强原有功效和增加新的功效的作用。但目前来说,纳米技术在中药现代化上的应用还仅仅是刚起步,缺乏理论指导,尚待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努力[16]。

1.2中药浸膏粉的演变中药浸膏粉是中药组方经提取、纯化、浓缩、干燥等工艺后的产物,目前中药固体制剂领域已基本实现了以中药浸膏粉为中间体进行制剂成型工艺投料。中药浸膏粉包括单味中药浸膏粉和复方中药浸膏粉,如颗粒剂、片剂等大部分是属于复方中药浸膏粉。而单味中药浸膏粉又以配方颗粒为代表。配方颗粒即由原动、植物药材经炮制加工成饮片,再根据药物不同性能,采用不同的现代提取方法(如水提、醇提、水蒸汽蒸馏等)提取,再经浓缩、干燥、制粒而成,每味颗粒作为传统饮片的替代品。早在20世纪20年代以来,国内一些学者和单位曾尝试从单味中药提取有效成分制成颗粒替代中药饮片供临床配方用,可能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而未能得到实现。日本自20世纪80年代起发展汉方颗粒,将颗粒剂列为国民健康保险基金的使用范围,目前已有汉方颗粒单方及复方各200种,汉方颗粒成为汉方药厂的主要产品。韩国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使用配方颗粒,至今开发了300多个品种,并也将其列入了健康保健用药范围。我国台湾地区有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厂家30多家,生产复方颗粒400余种,单味颗粒200余种,在医院和药店很少再使用中药饮片配方。该地区配方颗粒不仅列入了健康保险,产品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定的份额。在我国内地,1992年天江药业对传统中药饮片进行改革,率先研制出中药配方颗粒,2001年开始正式将中药配方颗粒纳入到中药饮片管理范畴。但配方颗粒为单味药提取,缺少中药饮片共煎过程中助溶与增溶、抑溶与沉淀、再吸附、生成新物质等物理化学反应,物质基础发生了改变,可能会影响临床疗效,也使得其推广使用遇到一些阻碍[17-19]。

2中药粉体出现并流传的原因分析

2.1药物的性质决定在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渍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互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越”。说明从战国时代开始就已经开始使用的丸散膏丹是根据药物的性质决定的,做成相应的剂型之后可以使该药的作用发挥最大化[20]。

2.2疾病的性质决定南北朝梁代陶弘景所编《本草经集注》曰:“疾有宜服丸者、服散者、服汤者、服酒者、服膏者,亦兼参用所病之源,以为某制耳。”说明古代医家就已经知道要根据不同的疾病类型选择不同的药物剂型[21]。

2.3粉体自身固有的优势中药制成粉体之后,具有方便携带、节约药材、有效成分溶出快等优势。蔡光先等[22]对宋代至清代的医学著作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太平圣惠方》、《证治准绳》、《景岳全书》等40余部代表性著作的400余个处方进行了研究,对28味常用中药饮片在汤剂和散剂中的用量进行了统计,结果发现,汤剂中常用中药饮片用量范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拟定剂量大致吻合,解表药用量相对较轻,补益药用量相对较重,平均用量最重的药物是黄芪,最小的药物是肉桂;散剂中饮片用量较汤剂用量少,约为20.9%~41.9%,散剂与汤剂结算比例最大的药物是紫苏,为41.9%,最小的是柏子仁,为20.9%;28味常用药物在散剂中用量明显减少,约为汤剂用量的1/3~1/5。蔡光先等[23]也对国家《药典》及部颁《药品标准》中散剂的中药剂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多数药物的散剂使用剂量为汤剂剂量的9.6%~16.6%,即前后之比大约为1/10~1/6;熄风类药用量最小,仅为汤剂用量的1.4%~3.4%;而三七、贝母、半夏和甘草的用量相对较大,也仅为汤剂用量的1/6。傅延龄等[24]选取秦汉时期代表性医学著作《五十二病方》、《黄帝内经》、《武威汉代医简》、《伤寒论》、《金匮要略》,分析5部医学著作中的口服剂型发现,丸、散剂多于汤剂。分析产生的原因是:秦汉时期医多游历,丸、散剂有方便携带、易于储藏、节省药材等优点,且丸剂有利于发挥持久药效,散剂有利于快速缓解病情,因此丸、散剂在秦汉时期方书的口服剂型中占有重要位置。

2.4历史因素的影响散剂的使用在宋代时候达到巅峰,究其产生的原因或许可在北宋著名医学家庞安时所著的《伤寒总病论》中窥知一二:“安时妄意,唐遭安史之乱,藩镇跋扈,迨至五代,四方药石,鲜有交通,故医家少用汤液,多行煮散……人参当皇祐年,每两千四五,白术自来每两十数文,今增至四五百,所出州土,不绝如带,民家苗种,以获厚利,足以知地脉愈薄,产药至少矣。汤液之制,遭值天下祸乱之久,地脉薄产之时,天灾众多之世,安得不悋惜而为煮散乎”,可见,庞安时认为药物的使用剂量是宋人大量使用煮散剂的主要原因。唐代的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肆虐、五代政权分割使得交通阻隔、药材贸易匮乏,而到了宋代,宋人用药是极度浪费,且土地贫瘠,产药量很少,因此没有足够的药物以供医疗之用。煮散剂可以降低药材使用剂量,减少药材的浪费,迎合了历史需求,因此带来了煮散剂在医学上的广泛使用[25-27]。

3中药粉体改革的必要性

3.1传统中药粉体的缺陷宋代以后,有些人对于散剂的应用提出了一些质疑,最主要的质疑有《苏沈良方》中提出的煮散剂的效力不如汤剂:“大率汤剂气势完壮,力与丸散倍蓰。煮散,多者一啜,不过三五钱极矣。比功效力,岂敌汤势,然既力大不宜有失,消息用之,要在良工,难可以定论拘也”,随着药材产量供应的增多,汤剂的使用逐渐得到恢复。且随着药物的切制力度不断增大,药物饮片的形式得以产生和应用。金元之后使用饮片煎煮汤剂逐渐取代了煮散剂,明清以后煮散剂的运用更趋稀少。丸剂也有制作不当时崩解度难以合格、染菌严重、服用困难等不足,妨碍临床使用,造成丸剂的使用逐渐减少。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丸剂在各种剂型的应用上约占30%以上,70年代中期下降至20%左右,至80年代已降为10%。在1990、1995、2000、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丸剂在所有制剂中所占比例分别是56%、48%、44%、36%,有逐年下降的趋势[28]。传统的中药粉体所存在的缺陷使得中药粉体的改革迫在眉睫。

3.2传统中药饮片的不足到了近代,饮片使用的不足逐渐显现出来,如入药形态的粗糙和差异,出现品质不均、质量难以控制的问题,且煎煮服用方式繁琐,传统意义上的中药饮片已经无法适应现代人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与临床的应用需求,直接促使各种新型的中药饮片的研发与应用。

3.3高新技术的引入随着超微粉碎技术、纳米技术的引入,中药的粉碎已经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粉碎。且固体药物的溶解释放、机体吸收和生物利用度等均与制剂加工过程中粉体的微细化有密切关系[29]。颗粒大小的量变带来粉体特性的质变产生出许多新的性能。超微粉体技术作为一门跨学科、跨行业的高新技术,在中药制药工业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利用该技术研制的中药超微制剂如微米中药、纳米中药等已经引起科技和中医药界的广泛关注。如中智药业集团自主研发的中药破壁饮片,与原传统饮片相比,化学成分种类无明显改变,即破壁粉碎工艺未造成大量物质的消失或生成。但对部分成分的溶出量及溶出速率,破壁饮片明显高于传统饮片,且与同等剂量的传统饮片比较,药效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平均增加幅度为3~5倍,临床使用剂量大约为1/8~1/2,极大地减少了药材的使用量,有利于中药资源的保护。

4结语

综上所述,中药粉体入药历史源远流长,至少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其在中医药的发展历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于中医药的推广又有很大的推进作用,它们的出现也是顺应了我国历史的发展。现代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新型中药饮片更有可能被接受,肖培根院士认为,现代中药是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产物,它应具有“三效”(高效、速效、长效)、“三小”(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三便”(便于储存、便于携带、便于服用)等,当符合并达到国际主流市场对产品的标准和要求时,才能在社会上广泛流通。而粉体入药的优势也是逐渐显示出来,既能保留原饮片全成分,又能使得饮片使用越来越方便,药效更好的超微中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且微米量级中药的细化程度不涉及原子或分子结构层面的变化,因此不会破坏药物的有效成分,更不会对安全用药构成威胁。研究者应该加大研究力度,以此推动中药的国际化,使得中药受到更多人的认可。

参考文献

[1] 江泳,冯欣,杨殿兴,等.对中药煮散剂现状的认识与思考[J].四川中医,2010,28(5):69-74.

[2] 潘亚平,张振海,蒋艳荣,等.中药粉体改性技术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22):3808-3813.

[3] 壮健.中医膏方源流述略[C]//2009年中国首届中医膏方高峰论坛暨第四届金陵名医高层论坛.南京: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

[4] 刘忠恕.丹药的过去、现在和将来[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1997,3(3):214-215.

[5] 张厚宝.道家炼丹术与丹药[J].时珍国医国药,2000,11(3):216-217.

[6] 刘玉玮.中医古代文献中的中药丸剂理论[J].时珍国医国药,2011,22(1):260-261.

[7] 蒋培华,史小华.丸剂的历史、现状、改革[J].上海中医药大学,1988(2):38.

[8] 范景春.散剂初探[J].北京中医,1995(1):39-41.

[9] 刘起华,文谨,孙玉雯,等.中药煮散的研究应用及开发前景[J].世界中医药,2014,9(1):8-10.

[10] 张卫,张瑞贤.煮散剂的剂量与兴衰[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3):94-96.

[11] 姚佳音.煮散剂研究进展[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4,48(9):93-95.

[12] 向鸣,张光伟.中药颗粒饮片的综合评价及前景[J].中医药研究,1992(5):53.

[13] 胡学军,蔡光先,杨永华.中药超微粉碎研究进展与思考[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2,4(5):62-65.

[14] 蔡光先,黄江波,王宇红,等.中药超微饮片的研制及应用[J].中南药学,2011,9(1):63-67.

[15] 成金乐,赖智填,彭丽华.中药破壁饮片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4,16(2):254-262.

[16] 梁海峰,李成植,徐肖肖,等.纳米中药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5,7(1): 25-27.

[17] 刘瑞新,施钧瀚,张璐,等.中药汤剂改革和中药配方颗粒研究的新思路[J].中医学报,2014,29(2):239-241.

[18] 李松林,宋景政,徐宏喜.中药配方颗粒研究浅析[J].中草药,2009,40(S1):1-7.

[19] 未桂花,徐秀丽.浅谈中药配方颗粒的优劣势与发展前景[J].中医临床研究,2014,6(2):132-133.

[20] 森立之重辑.神农本草经[M].上海:群联出版社,1955:16.

[21] 陶弘景.本草经集注[M] .上海:群联出版社,1955:13.

[22] 蔡光先,刘柏炎.28味常用中药饮片汤剂与散剂中用量的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4(2):63-64.

[23] 蔡光先,胡学军,刘芳.26味常用中药散剂中的用量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5(1):63-64.

[24] 傅延龄,杨琳.论秦汉时期多用丸散剂型的原因[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3):829-831.

[25] 宋佳,傅延龄.宋代散剂盛行之追本溯源[J].中医杂志,2011(21):1810-1812,1817.

[26] 丁毅,傅延龄.宋代散剂盛行原因分析[J].中医杂志,2014(11):984-987.

[27] 傅延龄,宋佳,张林.宋政府推广普及煮散剂的原因[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1):88-90.

[28] 郭国富,陈天朝.略论中药丸剂战略优势[J].中医学报,2012,27(8):990-992.

[29] 张颖,陈世玲,盖国胜,等.中草药与难溶药物超细粉碎技术的应用[J].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2001,3(2):40.

DevelopmentHistoryofUltra-finePowder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YANGZe-rui1,2,3,PENGLi-hua2,3,DENGWen2,3,CHENGJin-le2,3*

(1.TheResearchCenterofChineseHerbalResourceScienceandEngineering,Guozhou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KeyLaboratoryofChineseMedicinalResourcesfromLingnan,MinistryofEducation,Guangzhou,Guangdong510006; 2.KeyLaboratoryofCellWall-BrokenDecoctionPiecesTechnologyandApplicationofStateAdministration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Zhongshan,Guangdong528437; 3.CellWall-BrokenPowderEngineeringTechnologyResearchandDevelopmentCenterofGuangdongProvince,Zhongshan,Guangdong528437)

AbstractDue to the importance of apply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to drugs,we summarized and reviewed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yam powder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xtract powder,the occurrence and spreading causations,the shortcomings and reform necessity of fine powde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his research provides references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on applying fine powde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to drugs.

Key wordsFine powde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velopment history; Causation; Shortcomings; Reform

作者简介杨泽锐(1991- ),男,广东普宁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现代中药新药研究。*通讯作者,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创新中药研究与开发工作。

收稿日期2016-03-15

中图分类号R 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6)12-141-03

猜你喜欢
发展历史不足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俄罗斯保险市场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关于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关于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