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米斛人工繁殖栽培技术

2016-03-17 14:38黎绍波戚仁德汪海洋
安徽农业科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栽培技术

黎绍波, 戚仁德, 汪海洋

(1.安徽省霍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安徽霍山 237200;2.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安徽合肥 230031)

霍米斛人工繁殖栽培技术

黎绍波1, 戚仁德2, 汪海洋1

(1.安徽省霍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安徽霍山 237200;2.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安徽合肥 230031)

摘要为保护和开发利用该珍稀物种、规范种植行为,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从霍米斛的生物学特性、种苗繁殖、大棚栽培、管理和采收加工等方面对霍米斛人工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霍米斛;人工繁殖;栽培技术

霍山石斛(Dendrobium huoshanenseC.Z.TangetS.J.Cheng)俗称霍米斛,属兰科植物[1],生长在大别山区霍山县500~700m悬涯石缝间,或寄生在古树上,具有明目、疗嗓、养颜、壮阳补肾、延缓衰老、抗突变、抗肿瘤等功效[2],与天山雪莲、冬虫夏草、人参、海底珍珠等被誉为“中华九大仙草”。由于霍米斛野生资源十分稀少,国内外市场有价无市,市场上所售产品大多是其他石斛品种冒充,加之霍米斛对生长条件要求苛刻,自然繁殖十分困难。霍米斛是我国濒危二级保护野生植物、名贵中药材,为保护和开发利用该珍稀物种、规范种植行为,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笔者从霍米斛的生物学特性、种苗繁殖、大棚栽培、管理和采收加工等方面对霍米斛人工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

1霍米斛的生物学特性

1.1形态特征茎直立,肉质,长3~9cm,从基部上方向上逐渐变细,不分枝,具3~7节,节间长3~8mm,淡黄绿色,有时带淡紫红色斑点,干后淡黄色。叶革质,2~3枚互生于茎的上部,斜出,舌状长圆形,长9~21cm、宽5~7mm,先端钝且微凹,基部具抱茎的鞘;叶鞘膜质,宿存。总状花序1~3个,从落了叶的老茎上部发出,具1~2朵花;花序柄长2~3mm,基部被1~2枚鞘;鞘纸质,卵状披针形,长3~4mm,先端锐尖;花苞片浅白色带栗色,卵形,长3~4mm,先端锐尖;花梗和子房浅黄绿色,长2.0~2.7cm;花淡黄绿色,开展;中萼片卵状披针形,长12~14mm、宽4~5mm,先端钝,具5条脉;侧萼片镰状披针形,长12~14mm、宽5~7mm,先端钝,基部歪斜;萼囊近矩形,长5~7mm,末端近圆形;花瓣卵状长圆形,通常长12~15mm、宽6~7mm,先端钝,具5条脉;唇瓣近菱形,长和宽约相等,1.0~1.5cm、基部楔形且具1个胼胝体,上部稍3裂,两侧裂片之间密生短毛,近基部处密生长白毛;中裂片半圆状三角形,先端近钝尖,基部密生长白毛且具1个黄色横椭圆形的斑块;蕊柱淡绿色,长约4mm,具长7mm的蕊柱足;蕊柱足基部黄色,密生长白毛,两侧偶然具齿突;药帽绿白色,近半球形,长1.5mm,顶端微凹。花期5月[1]。

1.2生长习性喜阴凉、潮湿环境,气生根,当气温达14 ℃时开始生长,气温20~26 ℃、空气湿度80%以上最适宜;在气温30 ℃以上、相对湿度20%以下时,抑制生长或死亡。

2种苗繁殖

2.1原种采集10月中旬采集野生老熟石斛种子未开裂的蒴果,种子颜色淡黄色,饱满无病虫害,无损伤,采集后放在1~5 ℃无菌条件下贮藏。

2.2培养基配方

2.2.1MS培养基母液。①大量元素(20倍液):NH4NO3(33 000mg/L)、KNO3(38 000mg/L)、CaCl2·2H2O(8 800mg/L)、MgSO4·7H2O(7 400mg/L)、KH2PO4(3 400mg/L)。②微量元素(200倍液):KI(166mg/L)、MnSO4·4H2O(4 460mg/L)、ZnSO4·7H2O(1 720mg/L)、Na2MoO4·2H2O(50mg/L)、CuSO4·5H2O(5mg/L)、CoCl2·6H2O(5mg/L)。③铁盐(200倍液):FeSO4·7H2O(5 560mg/L)、Na2-EDTA·2H2O(7 460mg/L)。④有机质(200倍液):肌醇(20 000mg/L)、IV烟酸(100mg/L)、维生素B6(100mg/L)、维生素B1(20mg/L)、甘氨酸(400mg/L)。

2.2.2原球茎诱导(种子萌发)培养基。MS+0.1mg/L6-苄氨基嘌呤+0.5mg/L奈乙酸+30g/L蔗糖+4g/L琼脂+20%马铃薯汁,pH调至5.5。

2.2.3原球茎增殖培养基。1/2MS+20%马铃薯汁+0.5mg/L6-苄氨基嘌呤+0.1mg/L奈乙酸+30g/L蔗糖+4g/L琼脂,pH调至5.5。

2.2.4丛生芽增殖培养基。1/2MS+0.5mg/L6-苄氨基嘌呤+0.5mg/L奈乙酸+30g/L蔗糖+4g/L琼脂+20%马铃薯汁,pH调至5.5[3]。2.2.5幼株生根壮苗培养基。1/2MS+20%马铃薯汁+0.5mg/L奈乙酸+30g/L蔗糖+4g/L琼脂,pH调至5.4~5.5[3]。2.3培养基制作取800mL蒸馏水至大烧杯,加热沸腾,倒入马铃薯碎片,煮沸5min,不断搅拌,呈凝胶状,再倒入MS培养基母液(按大量元素、微量元素、铁盐、有机质顺序),加入蔗糖,移取6-苄氨基嘌呤(奈乙酸)煮沸,然后加入琼脂,冷却至50 ℃,调节pH,装瓶,放入灭菌锅,120 ℃以上保持20min,冷却后移入超静工作台备用。

2.4组培苗培育采集的原种经消毒(0.1%升汞浸泡10min,无菌水冲洗5~6次)处理后,放入超静工作台,用镊子夹住在酒精灯上消毒,解剖刀破开,均匀播撒在原球茎诱导培养基上,25 ℃黑暗培养7~10d,放在25 ℃、2 000μmol/(m2·s)光强、12h/d条件下培养60d左右[4],形成原球茎。选取无污染原球茎接种到原球茎增殖培养基,在相同条件下培养60d左右,再接种到丛生芽生长培养基上,再在相同的条件下培养60d左右,接种到生根壮苗培养基上,在生根壮苗培养基上培养60d或更长一些时间,待根长到3个、叶片4片以上、根茎粗0.25cm以上,便可放入自然条件下炼苗10~15d出瓶移栽。

3大棚栽培

3.1选址地势平坦,靠近沟溪(具有丰富优质洁净水源),气候温暖湿润,夏季不太炎热场所,远离工矿企业、公路铁路、养殖场等,空气水质和土壤无污染,生长气温为25~30℃,相对湿度70%以上,霍山地区海拔300~900m为最佳。

3.2建棚大棚搭建以塑料薄膜钢架为材料,棚高3m左右,棚宽6m、长25~35m的拱棚。大棚内外各设置一层遮阳网,外遮阳网离棚顶25~50cm,有利于大棚通风降温,内层遮阳网为活动方式,可人工收放。棚内安装喷灌设施,便于调节空气湿度和浇灌。

3.3建立栽培床在棚内用砖或石头砌成高15~20cm、宽1.0~1.5m的苗床,长度约20~25m,上面铺一层5~10cm厚的碎石(易吸水),碎石上面铺10~12cm发酵过的松树皮、有机肥混合料作为栽培基质,苗床与苗床之间保留40~50cm宽的通道,栽植前栽培床浇透水。

3.4栽植霍山地区3~5月份气温回升,空气湿度大,移栽成活率高。将经炼苗的组培苗从瓶中取出,选取无污染、无损伤、无黄叶种苗在清水中洗净,将根部放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浸泡5s,栽植在种植床上,一般株行距9cm×9cm,每丛栽3~5根种苗。移栽时在基质上挖穴,轻轻将苗根部放入,注意不要弄断肉质根,使根系自然舒展,将基质覆盖住根并留出茎的基部,轻轻提苗,使苗根系能与基质充分接触,利于吸水吸肥和新根的生长。

4管理

4.1移栽期管理栽种初期幼苗比较柔弱,根部吸水能力差,光照太强容易脱水或灼伤,因此光照应控制在1 000~1 500lx(即相当于没有太阳的室外的光照强度),遮光率在70%左右,温度控制在20~32 ℃,湿度保持在60%~90%。定植3d后喷洒一次低浓度的百菌清进行病害预防,栽种2周后喷施叶面肥,如0.1%硝酸钾或三元复合肥。

4.2生长期管理

4.2.1光照。霍米斛适宜半阴半阳,尤其怕暴晒,夏秋两季用内外两层遮阳网,其他季节用一层遮阳网,遮阳度控制在50%~80%。

4.2.2温度和湿度。温度在14 ℃以上霍米斛开始生长,温度在20~28 ℃、空气湿度在70%以上最适宜生长,32 ℃以上、相对湿度20%以下,停止生长,甚至叶片萎蔫。采取大棚通风、喷水、遮阳等措施控制温湿度,越冬期间要保温防冻,适当降低湿度。

4.2.3施肥。栽种5~7d长出新根后,施促根促芽肥,施奥绿肥450kg/hm2;当侧芽长出2~3片叶开始至叶封顶,每周喷施一次叶面肥,采用花多多3 000倍液或磷酸二氢钾1 000倍液轮换喷施;开春或入冬施有机肥1 500kg/hm2,施肥宜选择在17:00后进行,以免造成肥害。在采收前2个月,停止施肥。

4.2.4病虫害防治。软腐病发病初期,用77%可杀得101可湿性粉剂2 000mg/kg喷雾;黑斑病用10%世高水分散粒剂800~1 000倍液喷雾2~3次;炭疽病用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隔7~10d喷1次,连续喷3~4次;疫病用1∶150波尔多液800倍液或58%金雷多米尔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交替喷施;蜗牛用15kg/hm25%四聚乙醛颗粒剂防治。

5采收加工

5.1采收采收年限不宜过短或过长,过短产量低,过长其茎衰老干枯瘦小,一般栽种3年以上、5年以下。以9~12月份鲜茎未萌发嫩株时采收最佳。选取坚实饱满茎枝,用剪刀从老茎基部剪切,留下嫩株继续生长,以保连年收获。并注意所采茎枝的形状、大小、色泽要尽量一致。

5.2加工通常干品多加工成“枫斗”,工艺流程是鲜茎采摘-毛火-理形-足火-摊放-复火[5]。采收后的枝条去杂去劣,按长短粗细分开,放在铁锅里用猛火爆炒(毛火,80~100 ℃),边炒边用手搓揉至茎枝软化便于卷曲,起锅,除去叶鞘,将其缠绕在钢丝上,成螺旋状,用龙须草扎紧(理形),再复炒1~2次(足火,60 ℃),从钢丝上取下,摊放12~24h,用文火一次性烘干(复火,60 ℃)。商品质量要求螺旋形卷曲条长度≤4cm、直径≤0.4cm,商品呈2~3圈螺纹形,金黄色。有头有尾者称“龙头凤尾”,为一级品。所谓龙头,指茎基部残留短须根;所谓凤尾,指茎末保留顶梢较细。头尾只有一种者,为二级品。无头无尾者,为三级品。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19卷:兰科(Orchidaceae),石斛属(Dendrobium)[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18.

[2] 吕素芳,郭广君,蔡永苹.霍山石斛生理生化性质的研究进展[J].中草药,2006,37(5):790.

[3] 周则刚,杨静.霍山石斛组培快繁技术研究[J].现代园艺,2015(24):12.

[4] 李蕤,王琳,陈群,等.霍山石斛组织培养及快速克隆繁殖技术[J].药物生物技术,2011,18(1):11-15.

[5] 刘智超,王滨,许全宝,等.霍山石斛标准化栽培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1):12288,12337.

CultivationTechniqueofArtificialPropagationofDendrobium huoshanense

LIShao-bo1,QIRen-de2,WANGHai-yang1

(1.HuoshanCountyAgriculturalTechnologyExtensionCenter,Huoshan,Anhui237200; 2.InstituteofPlantProtection,Anhui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Hefei,Anhui230031)

AbstractThe artificial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Dendrobium huoshanense were summarized from aspects of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sprout propagation, greenhouse cultivation, management, harvesting and processing, so as to protect and develop this valuable and rare species, standardize planting behavior,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in production.

Key wordsDendrobium huoshanense; Artificial propagation; Cultivation technique

作者简介黎绍波(1967- ),男,安徽霍山人,高级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2016-03-21

中图分类号S 5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6)12-146-02

猜你喜欢
栽培技术
提高大豆种植生产效益的栽培技术分析
兰山区义堂镇简易大棚蔬菜高效轮作栽培技术研究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