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互动辅助教学在高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16-03-17 17:55
高等继续教育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辅助高职信息

陈 游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湖州313000)

●职业教育与岗位培训●

微博互动辅助教学在高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陈 游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湖州313000)

微博作为一个以用户关系为纽带的信息分享、传播和获取的交流平台,它即时便捷,具有独特的交互式功能。借助微博互动辅助教学,通过以具有共同学习目的的相关群体为教学对象,利用微博这一辅助互动信息平台,可以调动师生共同参与教学讨论的积极性,实现信息共享,达到延伸课堂教学的目的。本文总结了微博互动辅助教学的主要模式,通过微博互动辅助教学在《保险理论与实务》课程的应用实践,提出了完善微博互动辅助教学的建议。

微博;互动教学;信息共享;教学改革

一、信息化时代高职课堂教学需要关注微博传播

高职学生普遍具有学习目的不清晰,学习动机不强的特点,许多学生进入高职后觉得高职院校文凭容易获得,真正想学一技之长甚至想上本科者并不很多。这种现象导致高职教学很难有效进行,学生对上课缺乏兴趣、作业抄袭等现象较为常见。学生家长为及时掌握子女在校情况,大多给学生购买手机,由于家长因外出经商、工作较忙等原因,很难有太多精力监管学生,使得一些学生沉迷在网络或者游戏世界里。手机的普及客观上导致用手机上网的学生很多,一些学生使用微博或者博客等记录自己学习和生活的点点滴滴。从微博传播方式看,微博通过关注机制,不仅使得每个博主都成为一个传播中心,在很大程度上也提升了用户使用微博的忠诚度。具有特色的原创内容通常是吸引更多人关注的关键因素,比如即兴拍摄的图片或者视频等。目前,我国高职学生经常使用的即时通讯软件是QQ和微信,其中腾讯微博整合了旗下的朋友网、QQ空间以及QQ音乐等相关资源。微博开通以后,用户的QQ签名可以在QQ空间和微博里同步得到发布,同时微博里的一些最新资讯和话题也会吸引好友去关注。可见微博作为互联网的一项重要应用,尤其是手机微博作为继QQ等即时通信后又一个吸引用户使用移动互联网的重要应用,可以作为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一个重要工具。利用微博,学生可以搜索感兴趣的话题和学习内容,对无限的网络资源和信息进行分类,从而收集经典解释和最新资讯。此外,通过微博传播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团队精神,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同时,积极参与讨论其他形式的学习活动,学会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看法,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互相协作和分享。微博空间里的微群可以分为私群以及公开群,其功能既有微博相应的特点,又具有QQ群的相关功能。学生可以围绕话题进一步发表见解,教师可即时作出回应,也可延时回应。同时教师和学生均可以发布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相互沟通,并在教师引导下尝试关心社会,增强辨别是非和社会认知的相关能力[1]。

二、微博互动辅助教学的优势

微博作为一个以用户关系为纽带的信息分享、传播和获取的交流平台,它即时便捷,存在得天独厚的交互式功能:微博用户通过加关注而建立起网络虚拟的人际关系网,可以利用140个字的输入信息进行一对一、一对多的交流互动。微博交流没有年龄、文化水平的相关限制,也没有太高技术、知识的门槛,赋予用户更多的原创自由。借助于微博的微博互动辅助教学,通过以具有共同学习目的的相关群体为教学对象,如专业、班级等,利用微博这一辅助式的互动信息平台,可以推动师生共同参与教学讨论,实现信息共享,从而实现延伸课堂的目的。具体来说,微博互动辅助教学主要具有以下优势。

(一)互动性

互动性是微博互动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之间最显著的区别。由于传统教学模式中师生之间主要的信息传播通常是单向性的,教师很少获得学生真实、直接的信息反馈,学生往往陷于被动状态,缺乏自主性,同时教师与家长之间几乎处于一种半隔离状态,缺乏全面有效持续的沟通,不利于课题教学的协调与深入。微博的出现恰恰使师生与家长拥有一个开放、互动的平台和较为娱乐化的沟通渠道,微博上参与者有平等的发言权,且助于调动参与者发表自己意见的积极性,从而达到积极讨论的效果。

(二)共享性

微博空间的共享性是建立在它的开放性基础上的。在微博互动辅助教学中所有人通过微博空间发布的信息都是公开的,所以学生就某个话题进行的讨论、教师的意见以及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及疑惑等,甚至是一些平日所感所见都可以用来分享。通过共享,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沟通可以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因而变得更广泛而轻松;学生的信息获取渠道得以拓宽,视野得以进一步延伸。

(三)新鲜性

互动教学模式与微博信息平台的相遇和碰撞,产生了利用微博互动进行辅助教学的探索。通过微博互动辅助教学,可以将课堂和课外互动教学有效连接起来,延伸学校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将微博运用于教学实践是创新教学形式的一次大胆尝试,微博空间以社交、展示、娱乐等相关功能为人熟知,如果将其引进教学之中,将会使教学互动性增强,用户对微博本身的兴趣以及对这种创新性教学方法产生的好奇,使微博互动辅助教学更容易获得师生的密切关注。

(四)片段性

微博空间信息容量仅仅需要140个字,同时发布内容、时间和目的都比较随意,因此它提供的信息主要是片段性的,这对于强调逻辑与连续性的课堂教学来说是不利的,是微博互动辅助教学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不过微博互动辅助教学不受时空约束,人数可多可少,参与时间可长可短,较为灵活。教师运用片断教学,能够进一步明确教学的重点以及难点,理清教学思路,从而克服教学重点不突出,学生训练不到位等问题,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此外片段教学具有重点突出,节奏紧凑的特点,这正是高效率课堂的要求[2]。

三、微博互动辅助教学的主要模式

互动教学方式是传统的一种主要教学模式,是把课堂教学活动看作是师生之间个体与个体的沟通,它将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具有动态发展的教与学彼此交互影响的过程。在这个教学过程中,通过优化教学方式调节师生之间的互动,从而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以及生生互动,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微博互动辅助教学的互动进一步摆脱了物理空间的限制,使得教学效率获得提高,主要有以下四种互动模式:

(一)主题探讨式微博互动

主题是微博互动辅助教学的灵魂,微博互动辅助教学围绕主题进行教学双方互动,有利于达到教学目的。主题的确定通常围绕授课重点和难点展开,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归纳总结几个过程。授课教师对主题的选择需要慎重考虑,再通过微博进行发布。这样通过微博讨论后主题比较明确、新颖,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并推动探讨深入进行。尽管微博辅助教学的优点是克服了以往主题探讨时教师组织难度大的缺陷,但是一旦学生所提问题的深度或者广度具有不可控性,也将会影响教学进程的展开。

(二)精选案例式微博互动

微博可以通过多媒体呈现精选个案,同时学生可以利用已有知识尝试提出解决方案。这种案例式微博互动组织可以分为微博案例详述、微博讨论解决、微博平台阅读学习和通过微博剖析解决方案等几个阶段。微博互动讨论过程直观具体能给参与方更多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和体会,从而可以弥补课堂教学案例剖析过程互动难以充分进行的不足。如《保险理论与实务》课程,对保险原理的分析需要运用大量的保险案例来解释和说明,而有的保险案例相对复杂,学生对案例分析容易混淆,教师可以通过微博互动进行答疑、释疑,从而加深学生对案例的理解,进而熟练掌握保险知识。

(三)多维思辨式微博互动

多维思辨式微博互动提倡把现有定论和解决问题的相关经验方法提供给学生,然后让学生指出优劣进行完善,还可以设置讨论的正反两方,在争论中找出较优答案。有些保险案例的争议性较大,存在着双方都有过错的情况。这时,授课教师可以有意引导学生开展开放式讨论。通过讨论启发学生指出哪些是因,哪些是果;进而思考哪些是主要原因,哪些是干扰因素或次要原因;哪些是直接的事故,哪些是间接的事故。这些多维度视角的讨论,可以帮助学生剥离案例的表面,重新认识保险原则的优先顺序,从而更加准确地理解了保险案例。

(四)归纳问题式微博互动

归纳问题式微博互动注重对教学目的及重难点问题进行归纳互动。授课教师利用微博平台发布学习问题,学生在微博上针对问题开展讨论,最后达到了解掌握所学内容的目的。归纳问题式微博互动通常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性。如在《保险理论与实务》课程中,教师通过对比、分析几个相似的保险案例,引导学生对相关保险原则进行总结和归纳,使学生对类似案例能够准确地判断,从而提高学生对保险问题的分析和处理能力[3]。

四、传统高职课堂互动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职教学改革的基础应该是课堂,课堂教学改革应该以“课堂有效”为第一原则。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也就是双主体。教学过程是双主体进行互动的过程,双主体互动的效果决定教学质量。目前传统高职课堂互动教学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一)学生课前准备不充分

要想获得好的课堂教学效果,需要学生在课前准备相关资料并对教学内容预先进行分析思考,并形成自己的观点,为课堂学习进行准备。不少高职学生已经习惯被动学习,只愿记忆教师在课堂传授的知识而不愿进行独立思考。如果学生在课前不进行准备,对教学内容缺乏了解,将会影响课堂学习质量。

(二)课堂学习不活跃

尽管现在高职课堂教学非常注重师生间的互动,但因为高职学生基础较差,教师在课堂发起的讨论、练习、操作等,学生往往花很长时间才能完成。由于课堂时间相对有限,这些讨论、练习、操作并不充分,很多学生经常一知半解。此外,不少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在互动中往往扮演“打酱油”的角色。

(三)课后总结不深入

除了课堂学习外,学生需要利用课后时间把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进行总结整理,这是学习再加工的过程,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但因为学生人数较多,老师无法逐一进行检查,课后总结常常流于形式,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此外,课堂教学互动时间的不足也影响了课程教学的效果。因此,将微博作为一个辅助式的信息互动平台应用于教学,调动师生共同参与的积极性,有助于实现信息共享、共同讨论,达到延伸课堂的目的[4]。

五、微博互动辅助教学过程的建构

由于微博具有丰富的信息承载能力、自如的交流互动与协作分享功能、快速的信息传播与反馈性能、适度的虚拟人际关系与交互距离等特点,因此在教学中引入微博互动辅助教学,不仅可以提升高职师生之间的互动程度,也可以提高学生之间协作学习的实际效果。

(一)构建微班级

选择腾讯微博作为实践微博互动辅助教学的信息平台,考虑到仍有一些学生尚不熟悉腾讯微博的具体操作,可以在微博互动辅助教学开始实施前进行相关的培训,要求每个同学开通腾讯微博,老师同学互粉。此外,为了提高实施效果,可以将班级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每组选出学习比较优秀的学生作为小组组长,主要起到活跃分子的作用,督促和带动其他学生参与微博讨论。

(二)发布微预习

在课前,授课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利用微博对学生布置预习的内容,以及教学思考题,要求学生去查阅相关内容。学生对相关内容进行认真预习时,可以对一些难以理解的内容通过微博向教师进行询问,从而实现课前的教学互动,防止把疑惑带到课堂上。同时为了保证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教师可要求学生对指定内容进行预回答,并把答案发布到微博上,以留下课前预习的痕迹以备检查。

(三)发起微话题

教师可以主动发起微话题,也鼓励学生积极发起微话题,并采取措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教师还可以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为话题的讨论创造相关情景。通过情景模拟,学以致用,就可以把理性经验和感性经验进行结合,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发起微话题、讲座微话题,如能使学生感觉到这种学习方式是一种“享受”,他们的学习效率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四)进行微复习

授课教师就微博教学中出现的疑难问题,以及容易混淆的知识,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通过查阅资料,尝试撰写微思考。由于微博空间可以长期保存,学生们可以在课后很长一段时期继续关注并分析相关教学内容,从中得到更多的体会和感悟,并以此发布更多的微博,从而使课堂教学的内容得以不断延伸和拓展,这样就能逐渐培养起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创造性思考的习惯[5]。

六、微博互动辅助教学在高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微博进入教育领域,为高职教育带来了新鲜元素。微博新媒体的出现意味着进入“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拥有话语权。微博互动辅助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发布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同时也可在微博发布自己的资源信息。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微薄这一特性,建立一套适应于高职微博互动辅助教学的模式。

(一)教师应用微博辅助教学时,应事先对学生做全面分析与了解

教师除应该分析学生的特征、已有技能和学习风格外,还有必要了解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应用微博的能力和自制能力。(1)经济能力。因为微博分享信息依赖于相应的设备,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能力。因此,应用微博进行教学,首先要考虑学生是否具有使用微博的硬件条件,这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2)信息素养。尽管微博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要求不高,但需要叙事清楚,让其他人能够看懂读懂;微博上传、评价、转发等对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出了相应的要求。(3)自制力。由于微博信息量大,用微博辅助学习时可能会浏览其他与学习无关的网络信息,偏离原来的学习目标。所以,学生需有较强的自控能力,只浏览与课程学习内容相关的微博,提高学习效果[6]。

(二)针对微博信息的碎片化,微博互动辅助教学内容需精心设计

(1)授课教师应选择适于微博交流的内容来开展教学。由于微博发布的内容需要以很小的信息单元或较为简单的问题呈现,因此讨论的主题必须明确而相对简单。(2)微博的学习内容需要精炼。微博字数限制在140字以内,应是摘要或主题句,或是经思考后总结的凝练语句,内容必须精炼,只有这样,学生阅读时才能从中获得远多于140字的信息,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3)授课教师需要对微博内容把关。网络信息资源十分广泛,难免有些不严谨和不准确的信息。教师需要认真筛选有用的信息,通过微博发布供学生学习。每条微博信息都可能成为学习的内容,因此要关注微博的内容与学习的关联度。教师要对每位学生的微博空间内容进行把关,尽可能挖掘对学习有价值的信息,使每位学生都能或多或少地从中受益。因为它也是学习资源的一个重要信息来源[7]。

(三)利用微博的特点,选用合适的教学策略

(1)教师要充分利用微博功能,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除了微博选题内容要切合高职学生的学习需要外,授课教师要充分利用微博具有的即时反馈和对话功能,对一些精彩内容进行点赞和转发,对于疑问及时答复,对于不正确的观点及时纠正,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教师和同学的关注与鼓励,这些都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微博辅助学习中来。(2)建立评价机制,保障微博学习效果。如果微博用户发布的信息没有得到及时反馈,就会产生消极心理,微博教育也是如此。教师需要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来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检查和记录学生发布的微博条数、内容质量等情况,从中得知学生的学习频率和对相关内容的掌握情况,以此作为平时成绩的考核参考。(3)将微博和其他媒介结合使用。微博的“微”尽管让它游刃有余,但是信息却是零碎、单薄的。对此,可以将微博与其他媒介结合使用,实现优势互补,发挥其更大的作用,如引入微信、在系统的网络课程中增加微博互动等等[8]。

[1] 魏华.基于微博的网络协作学习模式探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2).

[2] 贾晓婷.大学生微博互动教学摭论[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6).

[3] 袁莉.基于互动教学理论范式的微博辅助教学实施探究——以传媒类课程在新浪微博上的教学实践为例[J].价值工程,2013(8).

[4] 朱国苗,华夏,王建伟,等.基于微博互动模式的推拿学教学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

[5] 刘胜楠.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反思[J].学海,2014(8).

[6] 史云燕.微博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软件,2012(3).

[7] 张晞,刘洁.高校微博教学模式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5).

[8] 徐桂兰.微博在教学中的应用思考[J].装备在线,2013(8).

Application of micro-blog interactive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urse Teaching

CHEN You

(Huzho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Huzhou,China,313000)

As a communication platform for information sharing, dissemination and exchanging based on user relationship, Micro-blog is of convenience and instant interactive function richly endowed by nature. By means of Micro-blog interactive auxiliary teaching, teachers realize common learning objectives related to the group as the object of teaching using micro blog, the type of auxiliary interactive information platform, to mobilize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gether to participate in the discussion, and realize information sharing, free discussion, which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classroom extension.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main mode of micro-blog interactive teaching,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blog interactive teaching in the curriculum of insurance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interactive teaching of micro-blog.

Micro-blog;Interactive teaching;Information sharing;Teaching reform

2016-02-15

陈游(1974-),男,浙江省温岭市人,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投资理财教研室副教授,应用金融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公司理财、金融管理等.

G712

A

2095-5987(2016)02-0058-05

猜你喜欢
辅助高职信息
小议灵活构造辅助函数
倒开水辅助装置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易混淆车辅助识别系统设计与实现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订阅信息
提高车辆响应的转向辅助控制系统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展会信息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