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区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探讨

2016-03-17 17:55
高等继续教育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常州居民大学

崔 翠

(常州开放大学,江苏常州213001)

●社区教育与社区学习●

基于社区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探讨

崔 翠

(常州开放大学,江苏常州213001)

国际理解教育是以“国际理解”为教育理念而开展的教育活动。本文探讨了基于社区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并以常州开放大学为例,提出了基于社区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主要路径,即建设丰富的课程资源、打造优秀的师资团队、开展扎实的科学理论研究、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多元文化氛围等,以期进一步提升社区居民的国际化素养,推进社区教育可持续发展。

国际理解教育;社区教育;主要路径

一、基于社区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必要性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对社区教育有一个明确的论述:“关于社区教育,即在一定区域内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以区域内的全体成员为基本教育对象,不分年龄、性别所开展的,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以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主导的各种教育活动。”[1]

目前,关于国际理解教育(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的内涵界定,可依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倡导的基本内涵,即在国际社会组织的倡导下,世界各国,以“国际理解”作为基本理念而进行的各种教育活动的总称。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不同文化、种族、不同宗教信仰和不同区域、国家、地区的人们之间相互了解、彼此尊重、相互宽容;促进其合作与交流,以便对国际上的重大问题形成共同认识、通力协作、共同处理全世界面临的重大共同问题;让“每一个人均能通过加深对世界认识的基础上,了解自身和了解他人,进而实现从相互依赖转变成为互利互助”。[2]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和必然趋势。作为实现终身教育的基本载体与重要形式,社区教育也必将走向国际化。国际理解教育是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基于社区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具有现实必要性。

(一)基于社区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是社区教育的内在要求

社区教育旨在提升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社区全体成员的国际化素养有待进一步提升。多元文化交际不断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单纯地以某一种文化为中心或对其他国家、民族、地区文化的不理解都会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因而基于社区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社区居民理应成为新形势下社区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基于社区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社会性需要和精神需要,社会素质和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基于社区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旨在进一步增强社区全体成员立足中国、胸怀世界的意识,形成对多元文化和谐共存与共荣的世界观,在加深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尊重其他国家、民族、地区文化的基本精神及风俗习惯,积极学习和借鉴世界上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素养,努力学习、掌握与其他国家、民族、地区人民平等交往、和睦相处的修养与技能,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社区全体成员的全面发展。[3]

(三)基于社区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是适应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时代要求

城市的建设和发展需要更多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基于社区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有助于社区全体成员在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深刻认同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世界的多元性,拓宽国际化视野,提高跨文化交流及沟通能力,学会尊重与合作,有助于提升社区居民的国际化素养,有助于满足城市建设对外开放的要求,提升城市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二、基于社区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提升社区全体成员的综合素质

现阶段,由于受国内教育体制、所处地域特征等因素的影响,社区居民自身原有的国际理解力较为低弱。主要表现为:社区居民的外语基础普遍薄弱,几乎不能或不能很好地和外国人进行交流沟通;社区居民的国际认知力相对不足,疏于对相关国际时事的关心,疏于对其他国家的理解和认识,对一些国际惯例、国际礼仪知之甚少;多元文化理解力不足,着眼于对本土文化的关注,忽视了对其他地区、其他民族、其他国家的文化内涵的了解,常常会引起一些误解。基于社区开展国际理解教育,鼓励更多的社区成员参与学习,有助于拓宽国际视野,增强国际理解力,提升综合素质。

(二)有助于促进社区教育可持续发展

社区教育内容的不断丰富是社区教育持续发展的源泉。目前,社区教育的主要内容还是集中在文化素养、教育辅导、现代生活、休闲娱乐、职业技能这五大类,社区成员参与还不充分,因而,依据社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以居民多样化学习需求为中心,围绕国际理解教育这一主题,开发并建设相关的课程资源,有助于丰富社区教育的内容,完善社区教育的形式,扩大社区教育的范围,促进社区教育可持续发展。

(三)有助于推进社区和谐文化建设

社区文化建设是社区和谐、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积极作用直接关系到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随着国际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居民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也日趋多样化。因而,如何在这一背景下更好地推进和谐社区建设成为了一个亟需思考解决的话题。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培养社区居民的国际化意识,拓宽国际视野,提升综合素质,使更多的居民能够放眼世界,放眼未来,形成一种理解与包容的态度对于社区和谐文化的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三、基于社区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主要路径——以常州开放大学为例

推进社区教育是开放大学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拟以常州开放大学为例,探讨基于社区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主要路径。

(一)建设丰富的课程资源

丰富的课程资源是推进国际理解教育的前提。开发并建设一批优质的、形式多样的、与国际理解教育主题相关的课程资源,可以吸引更多的社区成员参与其中,提升社区教育的效果。常州开放大学承建的“常州终身教育在线”网站(http://www.czcu.net/)和“掌上学院”应用平台,为全市市民终身学习提供了现代化的网络学习工具。网站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主要包括道德讲堂、文化素养、现代生活、教育辅导、职业技能、休闲娱乐等六大类。学校应依托这一平台继续引进,并鼓励教师积极开发与国际理解教育主题相关的广泛涉及世界各国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风俗习惯的课程资源,供全体市民免费注册学习;利用学校的视频演播室,录制质量高、实效好的国际理解教育视频课程;争取与常州电视台有效对接,将相关课程搬上电视。

在课程资源建设方面,开发大学除了学校层面开发相关的课程,还应发挥统筹协调的职能,指导社区学院结合实际开发相关课程,开展特色课程评比;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还应积极组织和引导各社区教育机构制作国际理解教育的微课,丰富课程资源的形式;同时,指导社区学院完善教学管理机制、网络平台建设,提升课程资源的利用效率。[4]

(二)打造优秀的师资团队

优秀的师资团队是推进国际理解教育的中坚力量。基于社区开展国际理解教育不仅需要丰富的课程资源,还需要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确保面授课程资源及时进入社区。常州开放大学应从本校及其分校的师资库中遴选有相应的跨文化知识背景、一定的语言基础、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深入全市各社区、街道授课,覆盖面可达全市各区所有街道、乡镇、社区;依托“开放大学大讲堂”,邀请相关专家以公益性讲座的方式,讲授世界各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及风俗习惯,学习、掌握与其他国家、民族、地区人民平等交往、和睦相处的修养与技能,探讨全人类共同价值观念,增进不同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的民族、国家、地区的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宽容。

在专业师资队伍打造方面,开放大学应组织教师进行国际理解教育的相关培训,通过专家引领、外出学习、参加国际理解教育研讨会、境外研修等多种形式,拓宽其国际视野,培养国际理解态度、多元价值观,不断提高教师进行国际理解教育的知识素养、基本能力和教学艺术,将国际理解教育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开展扎实的科学理论研究

科学理论研究是推进国际理解教育的智力支持和理论支撑。国际理解教育在社区的推广不仅需要实践的探索,也需要实践基础上的理性引领,需要先进理论的指导。常州开放大学应鼓励教师围绕国际理解教育这一主题开展课题研究,具体范围可包含:其他国家的文化生活、多元文化的共存、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力求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鼓励教师从全人类的视角观察当今世界,形成其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和宽容的态度,养成“全球公民”的意识与国际素质,从而在开展社区教育的过程中渗透国际理解的理念,培养社区居民理解异国文化的能力。

在科学理论研究方面,开放大学应在组织公开教学观摩活动和优质课程评比活动的基础上,及时总结基于社区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成功经验,适时开展交流研讨活动,推广经典案例和优秀成果,同时,注重学习国外的先进理论,促进思考研究,深入开展实践调研、理论反思,为更好地在社区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提供理论和策略指导。[5]

(四)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

丰富多彩的活动是提升学习兴趣、拓宽视野、培养国际理解态度的有效途径。在社区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主要对象是社区居民,除了课程资源学习外,在活动中提升社区成员的国际化素养也是一项行之有效的举措。常州开放大学应协同社区组织开展相关活动,如外国歌曲、电影赏析,提升社区居民对国外艺术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开展外国历史讲解,国外著名景点介绍,相关纪录片、宣传片的播放等活动,加深社区居民对国外发展动态、风土人情的了解;开展国外节日展示活动,既包括圣诞节、复活节等耳熟能详的节日介绍,也包括感恩节、愚人节、万圣节等对社区居民而言相对陌生的节日的起源、时间、风俗、特色的介绍,加深社区居民对异国文化、风俗习惯的理解。常州开放大学各分校的外教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可以邀请他们进社区,通过开设讲座、和社区居民开展联谊活动等形式,增强其与社区居民的互动交流,从而增进了解。

在活动组织方面,开放大学应加强宣传力度,提升活动在社区的知晓度,通过相关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社区成员参与活动的热情,提升活动开展的效果。此外,在社区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活动,应增强活动的趣味性,让社区成员在活动中增长见识,积极思考,相互交流。

(五)营造多元文化氛围

营造多元文化氛围是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土壤。国际理解教育的理念是立足地方,放眼国际,体现的是一种理解与被理解的关系。常州开放大学应将国际理解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电子屏、宣传橱窗、展板等形式,多渠道宣传介绍国际理解教育基本常识,在全体师生中营造浓厚的国际理解教育氛围。

在文化氛围营造方面,开放大学要立足于培育校园多元文化,加深教师对不同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将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宽容的理念带入社区,传递给社区居民;要帮助社区打造多元文化,立足社区地方文化特色,并融入国际元素,使社区居民在增进对本地区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加深对他国文化的了解与理解。[6]

基于社区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成功实施需要多重保障。常州开放大学应通过终身学习指导中心对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开发和师资的选派进行全面监控和管理,保证既立足于学校、社区实际,又契合国际理解教育的主题,让社区居民了解各国文化,开阔眼界,感受多元文化的交融与共存,从而提升其综合素质;应划拨一定经费用于国际理解教育课题的研究、课程的开发、师资队伍的建设及活动的开展,保障该项目的顺利实施;应健全推广国际理解教育的相关机制,鼓励更多的教师参与此项活动,保障项目达到预期的效能。

[1] 顾侠强.社区教育概论[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

[2] 姜英敏,王雪颖.20世纪80-90年代美国国际理解教育论争议[J].比较教育研究,2010(1).

[3] 赵永东.高教国际化必须重视国际理解教育[J].教育与现代化,2007(2).

[4] 熊梅.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设计[J].教育研究,2010(28).

[5] 李世彬,孙雪梅.国际化视阈下的研究生国际理解教育实践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5).

[6] 楚琳.全球化背景下美国国际理解教育改革策略的新发展[J].外国教育研究,2009(10).

Research on 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 in the Community

CUI Cui

(Changzhou Open University, Changzhou, Jiangsu 213001)

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 refers to the education activities conducted on the concept of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 This essay is based on the necessity and significance of 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 in the community, taking Changzhou Open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puts forward the main paths of conducting 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 in the community, such as developing rich curricular resources, building teachers team with high quality, carrying out solid scientific research, organizing various activities and creating a multi-culture atmosphere to broaden the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of community residents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education.

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 Community education; Main path

2015-11-25

本论文系常州开放大学2015-2016年度校级科研课题“地方开放大学基于社区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研究——以常州开放大学为例”(课题编号:CZ15XL01)和常州市2016-2017社区教育科研课题“国际理解教育视阈下社区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编号:16SJZ002)的阶段性成果.

崔翠(1985-),女,江苏常州人,常州开放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G779

A

2095-5987(2016)02-0074-04

猜你喜欢
常州居民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常州的早晨
石器时代的居民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常州非遗 灿烂多彩
高台居民
常州梳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