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2016-03-17 03:21高玉琪蔡学杰胡毓洪李晓燕
实用医药杂志 2016年9期
关键词:酚酸注射用稳定型

高玉琪,蔡学杰,谈 红,胡毓洪,李晓燕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高玉琪,蔡学杰*,谈 红,胡毓洪,李晓燕

稳定型心绞痛;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丹参注射液;临床疗效

近10余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其致残率和致死率居高不下,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1]。丹参是祖国传统中医药材,是已知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活血化瘀中药,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salvianolate,Sal)是从丹参中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提取的水溶性活性成分,具有抗氧自由基、抗氧化、扩张血管、抑制血栓形成等作用[2]。本研究选取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19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将其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63例给予注射丹参多酚酸盐20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治疗10 d;对照组56例,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治疗10 d,治疗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心电图改善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19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CT明确符合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50%)纳入标准。治疗组63例,其中男30例,女33例,年龄35~76岁,平均66.9岁,病程5~112个月,平均55个月,合并高血压31例、糖尿病18例;对照组56例,其中男35例,女21例,年龄40~78岁,平均65.1岁,病程6~114个月,平均57个月,合并高血压29例、糖尿病1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静脉滴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同期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治疗。两组性别、年龄、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进行组间比较。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先按常规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如口服拜阿司匹林、降血压药、降血糖药、调脂药、B受体阻断药、硝酸酯类扩冠药物等,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静脉滴注硝酸甘油。同时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1次/d;试验组静脉滴注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注射丹参多酚盐酸注射液200 mg,1次/d,治疗10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心电图的改善率。

1.3 临床疗效评价[3]显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比用药前减少≥80%,静息心电图原有缺血性ST段恢复正常或恢复≥0.1 mv,缺血性倒置T波变为直立;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减少50%~80%,静息心电图原有缺血性ST段恢复0.05~0.1 mv,或主要导联T波变浅≥50%,或由平坦转为直立;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减少≤50%或恶化,静息心电图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改善或恶化。显效加有效为总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该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结果比较 治疗组(90.5%)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6.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2 心电图改善性比较 经10 d临床系统治疗后,心电图分析发现,治疗组的总有效率(60.4%)高于对照组(4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心电图改善性比较

3 讨论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可产生致残或致死等严重并发症,每年用于治疗冠心病的费用巨大,因此,对冠心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和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目前有许多药物对其干预治疗,如扩血管、调脂、抗血小板聚集、溶栓和抗凝药物等,但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由其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导致的死亡率仍居高不下,因此,寻找有效药物进行早期干预,是防治冠心病的主要目标。

丹参是临床应用广泛的祖国传统活血化瘀中药,丹参多酚酸盐(salvianolate,SAL)是从丹参中提取的水溶性有效成分,大量研究表明其具有抗氧化、抗氧自由基、降低细胞内游离钙浓度、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抗血栓形成、促进内皮修复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和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等多种作用[2]。临床研究表明丹参多酚盐酸对于改善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症状均优于丹参注射液,可能与其活性成分稳定,效价水平高,进而改善微循环,增加微血管生成,增加冠状动脉血流、促进钾通道开放,抑制炎症反应,促进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和保护损伤组织等作用有关[4]。该研究发现,静脉滴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与复方丹参注射液临床疗效比较,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且无临床不良反应;经治疗后心电图分析发现,治疗组心电图变化与对照组比较,亦有显著改善。因此,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可能为临床治疗冠心病开辟一条有效途径。

总之,祖国传统中医药具有药源广,不良反应低,药理作用独特和作用机制多样等特点,发挥丹参多酚酸盐的多效性特点,可能为中药开辟一条治疗冠心病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1]苗 阳,高铸烨,徐凤芹,等.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的临床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6,17(2):140-144.

[2]高玉琪,梁 春,吴宗贵.丹参水溶性有效成分抗动脉硬化研究进展[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2,43(4):364-365.

[3]刘国仗,胡大一,陶 萍,等.心血管药物临床试验评价方法的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8,26(1):5-11.

[4]赵业清,朱慧娟,文九芳,等.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系统评价[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6):1722-1724.

[2016-03-15收稿,2016-04-12修回] [本文编辑:张鸿瑫]

R541.1

B

10.14172/j.issn1671-4008.2016.09.009

250031山东济南,济南军区总医院心内科(高玉琪,谈红,胡毓洪,李晓燕);解放军456医院(蔡学杰)

蔡学杰,Email:caixuejie@sina.com

猜你喜欢
酚酸注射用稳定型
乐坦®注射用红花黄色素
双咖酚酸在小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与组织分布
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与注射用美洛西林钠在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对比
丹参中丹酚酸A转化方法
川芎总酚酸提取工艺的优化
注射用曲札芪苷与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
注射用兰索拉唑配伍禁忌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