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养生文化在提升基层官兵健康素养中的效果分析

2016-03-17 03:21何虹
实用医药杂志 2016年9期
关键词:文化区文化园疗养

何虹

中华养生文化在提升基层官兵健康素养中的效果分析

何虹

中华文化;养生;基层官兵;健康素养

健康素养包括健康知识、健康技能、健康行为、健康信念4个维度,对健康促进具有重要意义[1,2]。我国传统养生文化博大精深,我院通过建设“中华养生文化园”的理论和实践,积极传播传统养生知识,探讨了提升基层官兵疗养员健康素养的重要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上半年来院疗养的基层官兵165人,平均年龄35.2岁,均为男性,其中,已婚136人,未婚29人;本科以上学历49人,大专94人。

1.2 方 法

1.2.1 利用中华养生文化园开展健康教育 笔者所在疗养院的中华养生文化园共分为三个区:分别为“天时养生文化区”“地利养生文化区”“人和养生文化区”。以雕塑、石刻、廊架、亭榭、健康步道等多元组合。在内容上,以中医养生学为基础,介绍各种养生技法,同时融合现代医学、生物学、生理学、社会学、环境学、气象学的相关理论和知识,把养生知识、文化传播、艺术欣赏、健身运动融为一体。

医务人员的示范、讲解对疗养员健康能力的提高作用:提供简单明了的信息和服务,在传递健康信息时,使用通俗易懂的口头用语,消除疗养员理解和参与障碍,使他们能够有效利用这些健康信息。组织专业人员定期为疗养员讲解养生园内的养生知识,教授八段锦等保健操,边示范边讲解动作要领;讲解常用穴位的位置和功能作用等。做到把“养生保健课堂”搬到风景如画的庭院环境中,让健康教育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提高了疗养员对医疗保健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1.2.2 健康素养调查问卷 以孙琦[3]研制的《军队基层官兵健康素养状况调查问卷》为基础,根据基层官兵的工作性质增加了部分特勤岗位的相关内容,形成基层官兵疗养专用调查问卷,共50条,分为健康知识、健康行为、健康信念、健康技能4个维度,每个维度由若干条目组成,每个条目均为单项选择。根据官兵对健康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健康信念树立及健康行为养成程度不同分别赋予0、1、2分,问卷总分为100分,规定>80分为具备健康素养,≤80分为不具备健康素养[1]。由责任护士进入疗养房间进行现场调查。调查前,向基层官兵说明调查目的、意义、保密原则及填写的注意事项,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填写完毕当场回收问卷。共发放问卷165份,收回165份。

1.2.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层官兵健康素养总体情况及其实验前后的变化 165名基层官兵健康素养入院时总均分78.16±7.06,其中50人具备健康素养,占30.3%;115人没达到健康素质标准,占69.7%。出院时总均分 92.54±5.98,其中 149人具备健康素养,占90.3%;16人没达到健康素质标准,占9.7%。出院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基层官兵健康素养各维度得分及实验前后的变化 165名基层官兵健康素养四个维度得分出院时较入院时有显著提高。见表1。

表1 基层官兵健康素养各维度得分及实验前后的变化()

表1 基层官兵健康素养各维度得分及实验前后的变化()

注:为与入院时比较,*P<0.01。

项目满分 维度总分 维度均分入院时 出院时 入院时 出院时健康信念 2 2 1 8 . 9 2 ± 1 . 3 2 2 0 . 4 1 ± 1 . 4 2* 1 . 7 1 ± 0 . 1 5 1 . 8 7 ± 0 . 0 8*健康行为 2 0 1 7 . 8 4 ± 1 . 1 8 1 9 . 1 2 ± 0 . 9 6* 1 . 5 9 ± 0 . 1 2 1 . 8 3 ± 0 . 1 9*健康技能 2 8 2 1 . 6 2 ± 1 . 0 7 2 5 . 7 2 ± 2 . 0 5* 1 . 5 5 ± 0 . 1 1 1 . 8 5 ± 0 . 1 2*健康知识 3 0 2 1 . 1 2 ± 0 . 9 1 2 6 . 3 9 ± 2 . 1 1* 1 . 4 1 ± 0 . 0 9 1 . 7 9 ± 0 . 1 3*

3 讨论

健康素养指个体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判断,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健康素养是近年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方面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包括健康知识、健康技能、健康行为、健康信念4个维度[1,2]。健康素养是健康素质的基础与先决条件,而基层官兵健康素质的高低,则直接影响到部队整体的健康水平,从而影响到整个战斗力水平的提升和保持[4-6]。

笔者所在疗养院为助推部队健康促进、提升基层官兵健康素养,构建了中华养生文化园,“天时养生文化区”,主要介绍顺应天时的整体保健观,倡导“因时施养”;“地利养生文化区”,主要介绍自然养生和环境养生,倡导 “因地施养”;“人和养生文化区”,主要介绍运动养生和情志养生,倡导“因人施养”。本研究发现,该院独创的中华养生文化园能够显著提高基层官兵的健康素养,在4个维度均有显著提升,说明利用中华传统养生文化对提升基层官兵的健康素养和助推部队战斗力生成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通过中华养生文化园传播健康知识,使基层官兵自觉树立健康意识,并自愿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健康的训练方式和生活方式,达到消除或减少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降低常见病和训练伤的发病率、死亡率,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是提高广大基层官兵健康素养的重要手段[7]。

[1]朱立红,汪 涛,单守勤,等.高原涉核官兵健康素养及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2):193-196.

[2]何桂香,周红生,邹宇华.健康素养及其干预研究进展[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3,14(5):388-389.

[3]孙 琦.军队基层官兵健康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重庆:第三军医大学,2009:75-96.

[4]朱立红,周锡芳.军队特勤人员社会适应度及健康因素的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6):1039-1040.

[5]王真真,罗显荣,杨 璇,等.健康管理对部队官兵心理状况和压力的影响[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3,7(6):426-429.

[6]闫明启,韩文章,朱承超,等.涉核官兵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9):1338-1339.

[7]郑喜灿,吕 青,刘 珊,等.386名军人健康素养[J].实用医药杂志,2010,27(6):557-558.

[2016-03-13收稿,2016-04-11修回] [本文编辑:刘立平]

R212

B

10.14172/j.issn1671-4008.2016.09.030

266071山东青岛,济南军区青岛第一疗养院疗养二科(何虹)

猜你喜欢
文化区文化园疗养
东汉洛阳城南:中国古代第一个都城文化区的形成
惠和石文化园
中华回乡文化园
许慎文化园简介
两湖文学:作为整体感觉文化区
钟馗文化园旅游纪念品的开发研究
东汉时期汝南文化区形成原因初探
加强疗养期间疗养用房安全防护管理的经验
特勤疗养人员体检路径的构建与实施
做好军队团队疗养干部保健工作的做法与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