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博士《枕边书》:绝症中与你一起看爱情

2016-03-17 12:26栋天
知音·上半月 2016年3期
关键词:枕边书学农樱花

栋天

2015年12月,江苏新沂城市论坛里出现了一篇催人泪下的《枕边书》,作者是在日本攻读博士的新沂女孩阿白。她真名张白,2012年去日本读博士不久,即被查出身患晚期卵巢癌,并逐渐扩散到肝肺。

稍前,《枕边书》发表在韩寒任主编的精选书系《我们从未陌生过》中。它是张白写给在日本读博士的爱人的,字里行间尽是对生命和爱情的留念……

1986年9月17日,张白出生在江苏徐州新沂市,父亲张学农在新沂一中担任计算机老师,母亲白玲在一家单位当会计,她这个独生女是被宠大的。

张白漂亮、聪明、用功。2004年夏,她以优异成绩考取北京化工大学并就读高分子材料专业,与来自沈阳的周韬成了同班同学。周韬父母也是工薪族,他优秀、帅气、热情、幽默,尤其弹得一手好吉他。

第一次班级活动时,张白和周韬分在同一个小组。张白慢热、不善言辞,周韬从“东北三宝”扯到高中时校园里的花鼠。“如果将来和这个男生谈恋爱……”张白心里闪过这个念头。大一下半学期,到了6月考试季,周韬每天找张白自习,给她补习线性代数,从他渐渐热烈的眼神里,张白读懂了半份痴情。

大二下半学期,一个初夏的夜晚,在校园一棵杨树下的长椅上,两人并肩而坐,张白迂回地问周韬:“你以前有喜欢的人吗?”周韬望着她说:“有。”张白脸一红:“那现在呢?”周韬突然牵住他的手说:“现在,喜欢你。”张白的心一下就像被灌进了蜜糖。

晚饭后散步,两人路过学校里开花的丝瓜架,周韬说好香,跳起来摘下一朵给张白。这是他送的第一朵花,至今它还躺在张白最爱的一本小说里。

2005年9月17日,是张白19岁生日。周韬背着吉他,把她拖着躲到学校礼堂的背面,弹着吉他,给她唱了生平写的第一首歌,送给她做生日礼物。

一天,周韬拉肚子拉到浑身发软,还发烧,张白送他去医院,并跑到校门口的粥店买粥给他送去……

10年后,张白在生命的悬崖上挣扎,抱病写下感动世人的《枕边书》,记录当年两人纯情和真挚的初恋:“那时的我还梳着骄傲的马尾,那时的你还没有长出那么多皱纹,那时的我们还是两个天真的冒着傻气的孩子,会为了一块水果硬糖就欢天喜地……”

一天,周韬问张白:“我们现在是什么关系?”张白故作严肃地说:“同学关系呀。”周韬生气转身就走。张白在《枕边书》中记下这次开玩笑的严重后果:“那天晚上刮了好大的风,打了好响的雷。我挨间教室找你,最后找到你的时候哇哇大哭。而你看着我哭,手足无措,一脸慌张。后来有一天,我跟你说我忘记带纸巾。你从口袋里摸出一包皱皱巴巴还没开封过的纸巾给我说:‘上次你哭了,我又不会安慰人,不知道怎么办。我就想,下次你要是哭了,起码我要能拿出一张纸巾来吧。这个我买了好几个月了,还没用过一次呢……”

吃毕业散伙饭那晚,两人落在同学后边,周韬牵着张白的手说:“嫁给我吧。”张白嗔道:“求婚是要拿戒指的。”周韬带着醉意说:“我现在没有钱买戒指,可是我有感情。”张白也就晕乎乎地答道:“嗯,那好吧。”那一刻,世界在他们面前是如此纯净和快乐。

2008年,周韬考上本校高分子材料专业研究生,张白却落榜了。在周韬的鼓励下,张白回到老家复习了一年,2009年也考了回来,一对恋人又团聚了。

2011年,周韬考取日本富山县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张白需要再努力一年。分离与相思,更给她带来动力。2012年初,她也考取富山县立大学博士。

2012年4月,在即将去日本留学前,张白与回国的周韬领取了结婚证,两人准备在2013年10月放假时,回国补办婚礼。他们租了一套40多平方米的房子,周韬节假日去麦当劳打工,小两口忙碌而充实。

幸福却如此短暂。2013年2月底的一天晚上,张白突然肚子疼得要命,周韬和两个同学连夜把她送到医院,医生检查后怀疑可能是卵巢癌,但要手术后才能确诊。张学农夫妇接到女儿报急的电话后,像从幸福的云端跌落下来。张学农还在教书,家里经济也不宽裕,已经退休的白玲办了签证,一个人赶到日本。

2013年3月,张白在一家医院接受了第一次手术,切了一侧的卵巢。第二天,周韬把她从重症监护室接回普通病房,她着急地问结果,他支吾了好久,才忍着痛楚告诉她:“是癌症……”张白怕周韬难过,拼命掩饰着痛苦,指着自己的肚子,笑着对他比划道:“你看,大意失荆州。”周韬趴在床边,泪水打转。

后来,张白在《枕边书》中记述她的心境:“我哭累了,睡着了。第二天醒来的时候,看见你和衣睡在病房里的沙发上。长长的睫毛轻轻颤动着,不知道梦见了什么。梦见你那次生病,我给你送粥了吗?现在我生病了,换你照顾我了。只是,我这病和你的病不可同日而语,看起来,你很吃亏啊。哈哈。”

手术后要做化疗。学校和住地离医院较远,坐公交车再转火车,两个人一天往返要花费300多元人民币。为了省钱,周韬和白玲去医院都是骑自行车,来回得骑两个小时。沿途,盛开着美丽的樱花,而随着它即将到来的凋零,张白引以为傲的长发也在风中消逝。在《枕边书》中,这种失落更加剧了张白的痛楚:

“四月,我的头发和那年的樱花一起落了。终于,我要剪去蓄了十年的长发,曾经你最爱的长发。第一刀剪下的时候,好像剪的不是我的发,而是剪在了我心上,眼泪一下子就喷涌而出。你安慰我说,别哭,剃光了头发也还是很好看呢,你怎么样都美……”

化疗几个月后,张白回到学校。7月,她病情复发,要做第二次手术,这次手术需切除全部卵巢和子宫,这意味着她将失去女人最重要的性征,并且再也不能做妈妈了,张白哭得昏天黑地。周韬也是独子,白玲征求女婿的意见,周韬为爱作出了义无反顾的决定:“只要有人在,我们不要孩子……”

2014年初,张白回学校上课还不到半年,病情再度复发,而且癌细胞扩散到肝肺。她在朋友圈里发:“就好像看见一整个未来的灯全灭了。”白玲又一次赶到日本照顾女儿,樱花照旧花开花落。2014年的冬天将至,张白的生命变得越发脆弱:“车窗外的景色从樱花开一直到枫叶红,很快就要变成冬雪飘了吧。头发早就掉光,连眉毛和睫毛也掉得只剩下屈指可数的几根。看看镜子,我连自夸‘就算光头也还是眉清目秀呢都不能了。眉清目秀起码要有眉吧……”

张白曾是漂亮的,虽然外貌在爱情中并不占有绝对地位,但她知道外貌在爱情中的分量。如今,她甚至不愿再面对倾心爱她的人……周韬安慰她:“你在我心里,永远是美的……美不光在外貌,还有心灵和才华。”

张学农在国内也到处求医问药,按北京中医药大学一位知名教授开的中药方,买药寄往日本。他已向亲友举债几十万元,只要有一丝希望,他绝不放弃!

到了2015年的春天,樱花开遍四野,张白陡劳地在生命的悬崖上挣扎。她躺在床上,在QQ空间写下感动世人的《枕边书》,好像是要做最后的“告别”:

“晚上,我絮絮叨叨地跟你说着,人家说告别要趁早。如果我真的不幸红颜薄命英年早逝,我已经想好了要在葬礼上放哪首曲子,你记着,我不要普通的哀乐,难听。遗照要选我长头发时候漂亮的。你叫他们来看我的时候带点啤酒还有下酒菜。不要哭,再陪我说说话。你可以忘了我,但不要太快忘记我。你可以娶别人,但她一定不能比我爱你少。你可以来看我,但不要带别的姑娘来看我,我还是会不高兴的。

你从背后拥住我,滚烫的眼泪落进我的颈窝里。你说,未来的灯灭了,我们赶快再去点亮些。可是,点灯的过程是如此艰难,好几次我都觉得这条遍布荆棘的路走到了尽头。亲爱的,我说过我永远都不离开你,可是我不知道永远有多长……我只希望可以安静地等你从实验室回来,看你笨手笨脚地做饭。炒肉片和豆腐汤,外加一大碗热腾腾的米饭。晚饭后我们窝在床上看一会电视,然后关了灯,对你说晚安……”

《枕边书》在朋友圈传开后,感动了很多亲友。2015年冬,经朋友推荐,它被韩寒任主编的第七部精选书系《我们从未陌生过》收录,更感动许多读者。

2015年底,张白的肿瘤已大到压迫肠胃和肾脏,张学农打听到广州复大肿瘤医院可以采用冷冻和纳米技术控制肿瘤发展,决定让女儿回国。周韬想送她回国,张白不同意,他因为请假照顾她,已延迟了一年的博士毕业期,2016年3月须通过博士论文答辩,也只有早点拿到博士学位,他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才有能力延续她的治疗。两人在机场分别时,张白强忍痛楚,一再安慰丈夫不要哭,结果两人相拥大哭。

2015年12月19日,张白坐飞机回国。张学农兼任新沂城市论坛民意民声版版主,多年来曾做过很多爱心公益活动。一位朋友把《枕边书》发在论坛里,网友们看到《枕边书》最后一段时,无不潸然泪下:

“我不知道爱是否可以生生世世,我只在乎这一生一世。有时我想提前了断自己,以一种清醒的有尊严的方式,可我又那么眷恋着你的温暖。我害怕这一觉睡过去,醒来时忘了你的脸。

命运是个不耐烦的监考老师,它一再督促我早点交卷。可我不,我会死皮赖脸地撑到最后一刻。青埂峰下,一僧一道告诫灵性已通凡心正炽的灵石:‘凡间之事,美中不足,好事多磨,乐极悲生,人非物换,到头一梦,万境归空,你还去吗?顽石说:我要去。

当我来到这个世界,如果有一个声音告诉我:这一辈子你要经历难以想象的病痛,无数焦虑、失望、离别的折磨。你还去吗?我会如顽石般点头,我要去。我想看看爱情的样子。”

论坛众多网友得知张白要去广州做手术,短时间里给她捐款6.8万多元,并纷纷在她的微博上留言鼓励:“我知道,有一种战争注定单枪匹马。可是你看看前面,有你爱的人在等你!”“加油啊加油啊加油啊。别信什么日本的樱花美学,长寿地活下去……”

2016年1月初,张白在广州接受了腹腔肿瘤冷冻手术,术后发现肾脏发炎化脓,且发烧,又发现肿瘤压迫肠道,出现肠梗阻,十多天不能吃饭、喝水。下一步还要做肠梗阻手术及用纳米刀割除肿瘤。张学农(电话13815337688)夫妇日夜守候在病床边,远在日本的周韬只能通过手机和邮件问候和鼓励妻子,希望妻子最终战胜死神!当又一个春天来临时,他就要回国了,“到时,我们再一起看看爱情的样子”。

(希望看到主人公更多图片或内容,请扫描本刊封面上的知音公众号二维码,关注后回复“张白”。)

编辑/王 颖

猜你喜欢
枕边书学农樱花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赏樱花
感恩与报答
枕边书
枕边书
谢冕趣谈枕边书
樱花
樱花站
乡村振兴呼唤“学农爱农”
学农教育的意义远大于活动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