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人英雄故事《阿尼嘎萨》类型化解构

2016-03-18 16:47温虎林
安康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弟兄格萨尔类型化

温虎林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文学与传媒学院,甘肃 成县 742500)

白马人英雄故事《阿尼嘎萨》类型化解构

温虎林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文学与传媒学院,甘肃 成县 742500)

白马人英雄故事《阿尼嘎萨》代表了白马人民间故事的最高成就,其情节内容和叙事方式均与汉、藏、羌等民族神话传说及民间故事有相似之处,从而形成了民间故事中大同小异的各种异文,出现了不同民族故事类型化现象。这种现象显示出各民族文化的交融互现,其中也蕴含着对祖脉文化渊源的记忆。

白马人;阿尼嘎萨;后稷;女娲;凤凰;格萨尔;类型化

白马人分布在甘肃、四川交界的文县、平武县、九寨沟县一带,人口约两万人,虽然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但流传着丰富的口头传说故事。其中《阿尼嘎萨》就是白马人众多故事中内容最为丰富、情节最为曲折、人物形象最为鲜明的英雄故事杰作,该故事长达十余万字,“应该是代表了白马人民间故事和口传活态文化的最高成就”[1]3。众所周知,民间故事在当地经过长期口头传播,民间艺人不断加工提炼,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都达到高度的艺术典型化,并且出现了不同民族间民间故事大同小异的各种异文,形成了不同民族间故事类型化现象[2]75。由于白马人生活在汉、藏、羌等民族之间,其民间故事必然会受到其它民族文化的影响,白马人英雄故事《阿尼嘎萨》就带有明显的周边民族文化印痕,类型化特色鲜明。本文从《阿尼嘎萨》故事情节类型化入手,探析《阿尼嘎萨》类型化情节所蕴含的各民族文化交融影响的人类文化现象。

一、《阿尼嘎萨》故事梗概

白马人传说阿尼嘎萨是他的母亲与山神行男女之事后怀孕的,而且是整整怀了三年零三个月之久,生下来是一个肉坨,剖开肉坨,里面飞出一对青鹞和一只小青蛙,这只小青蛙经过十多年终成人身,并且凭借智慧与才能当上了国王,娶了三公主为妻,那一对青鹞则是阿尼嘎萨的一对姐姐,一直帮助阿尼嘎萨取得成功。在阿尼嘎萨求婚过程中,阿尼嘎萨历尽千难万险取来了白马人最圣洁的礼物——凤凰的三对翎子,才得到白马皇帝的许婚。婚后的阿尼嘎萨没有贪图享乐,而是鏖战妖魔,铲除恶霸,为民造福,让全体白马人生活在一个无妖无怪、丰衣足食的太平环境之中。该故事刻画出了一位完成自身蜕变并且战胜黑暗、战胜恶魔、赢得幸福的白马人心目中的民族英雄。

二、阿尼嘎萨和后稷神话的相似性

《诗经·生民》颂扬周先祖后稷的神奇孕育、生长和种植庄稼的本领,“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诞寘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诞寘之平林,会伐平林。诞寘之寒冰,鸟覆翼之。鸟乃去矣,后稷呱矣……诞降嘉种,维秬维秠,维穈维芑。恒之秬秠,是获是亩。恒之穈芑,是任是负”[3]。阿尼嘎萨不论出生还是功绩方面,都有和后稷相类似的地方,阿尼嘎萨的母亲茨嫚娜姆与山神睡了三个晚上致其怀孕,过了三年零三个月才生下一个肉坨。其他神话故事也有类似说法,鲧死三年不腐剖腹产禹,《封神演义》中的哪吒是母亲殷夫人怀孕三年六个月,生下一个肉球。李靖以为是妖怪,就用剑劈开,里面的婴儿正是哪吒。总之,神话故事中怀孕三年所诞必定不凡,预示阿尼嘎萨长大也不是凡物。阿尼嘎萨的父亲阿扎伊把肉坨扔进草丛,“真奇怪,狗都不吃”;扔到更远的地方,“真奇怪,乌鸦都不啄”;扔在路中间,“真奇怪,牛羊都不踩”;扔在森林里,“真奇怪,野兽都不吃”。比后稷神话更为奇异的是,阿扎伊把肉坨扔进白马河里,“刚才还在哗哗流淌的白马河,眨眼间变成了海子,整个白马山寨也突然变得不安起来,鸡乱叫,狗乱吠,羊乱跑,猪乱拱,骡马也不进圈了……原本平静的山寨,这时简直乱成了一锅粥”[1]19。阿扎伊无奈找到肉坨,用刀剖开肉坨,里面飞出一对青鹞和一只青蛙,于是白马山寨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白马河的水也哗哗哗地流向下游,阿尼嘎萨从出生到成人是以青蛙身度过的。

他当上国王后要造福于民,于是来到扎尕山下,准备盗取两种仙草:小麦和玉米。扎尕山的山大王色日鲁很是不解,阿尼嘎萨说:“我们白马山寨的父老乡亲只种青稞、燕麦、糜谷等杂粮,收成少,常遭饥荒,生活苦不堪言。白马爷给我托梦,说扎尕山上有两种仙草,一株是小麦,一株是玉米,只要种在地里,打下的粮食就能解决白马山寨父老乡亲的吃饭问题”[1]174。色日鲁山大王听了阿尼嘎萨的诉说后,被他的爱民如子的精神所感化,赠给阿尼嘎萨装有两株仙草的宝盒。回来后,阿尼嘎萨亲自将两株仙草——小麦和玉米种在地里,精心栽培管理,浇水、锄草、施肥。小麦、玉米不仅栽活了,而且长得茂盛,喜获丰收,从此白马人家家开始种植小麦和玉米了。阿尼嘎萨为白马人培育小麦与玉米的情节与后稷为周人“维秬维秠,维穈维芑”有很大相似性,农业化色彩鲜明,都具有祖先神的开创性价值,具有民族神意义,阿尼嘎萨大概也就是白马人供奉的“白马老爷”原型。

三、阿尼嘎萨青蛙身世与女娲造人神话的关联性

阿尼嘎萨在与三公主昼什姆成婚前甚至成婚后的一段时间,他都是青蛙身。阿尼嘎萨独自一人经过三个月的专心修炼,终于脱去了青蛙皮,“出脱成一个英俊潇洒的白马青年,头带沙嘎帽,身着黑坎肩,脚穿一双蛙鞋,身佩弯刀,英武伟岸”[1]112。阿尼嘎萨经过了由青蛙变成人身的蜕变,其实是“女娲造人”神话的另一种表述,与“女娲造人”神话有很大的关联性,至少有“女娲造人”神话的传播基因存在。白马人《伏羲创世》与汉族人有着同样的传说,也是大水过后伏羲女娲兄妹成婚有了人类。“过得三日九,九日三,生了一个血疙瘩,当时就拿刀来划,总数划得一百疙瘩,桃李树上挂一坨,取名桃李二姓人。杨柳树上挂一坨,取名杨柳二姓人。把这些闲言说着做什么,总数就是百姓人。”[1]201白马人正是基于伏羲女娲创造人类的认识,白马老爷也出自伏羲女娲族系,所以,白马人心目中的民族英雄——阿尼嘎萨是由青蛙变来的,是传承了古老女娲神话体系,也反映出白马人族群源于伏羲女娲。正如王贵生先生所说:“作为中华民族始祖神的女娲,是与远古时代羌戎文化中的蛙崇拜有深厚的渊源关系。”[4]而学术界基本认定今天所谓的白马人是历史上的氐人后裔,而氐人正是从羌戎中分化出来的。由此看来,白马人传承的民族英雄阿尼嘎萨由蛙身蜕变,有古老族属记忆成分,该故事有明显的族属标示意义。

白马人有普遍祭祀盘古的信仰,闻一多先生考证盘古就是伏羲[5]。白马人地缘历史文化中遗留着伏羲、女娲的印记,氐人祖居地仇池山有伏羲诞生地的说法,西和、成县、徽县等氐族人居住过的地方有普遍的“泥娃娃”求子习俗,文献记载与民俗文化都印证伏羲、女娲与氐人、白马人相关的人类历史文化渊源。所以,白马人英雄阿尼嘎萨是由青蛙变来,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渊源有自。

四、《阿尼嘎萨》中的凤凰、凤凰岭与三对翎子

《阿尼嘎萨》中白马皇帝要求阿尼嘎萨获取的最珍贵的礼物是凤凰的三对翎子,也是答应将三公主嫁给阿尼嘎萨的条件。阿尼嘎萨眼里的三公主,“脸蛋就像山花一样,眉毛如弯弯的月亮,眼睛似海子一样,身材高低胖瘦恰到好处,浑身散发着麝香的浓香”[1]61。在白马皇帝心里,取得凤凰的三对翎子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样也就回绝了一只青蛙阿尼嘎萨的求婚。出乎意料的是,阿尼嘎萨历经千辛万苦竟然在凤凰岭获取了三对宝翎,最终得到美貌绝伦的三公主,成就了理想的美满婚姻。纵观白马人民情风俗与宗教信仰,白马人崇拜公鸡,传说公鸡救过白马人,白马人头戴的沙嘎帽上有白鸡翎,以示纪念,这可能和白马人崇尚白色的文化传统相关。白马人文化里没有凤凰崇拜与信仰,那有关凤凰、凤凰岭与三对翎子的故事自然就是借鉴其他民族故事,具有类型化色彩。一般认为凤凰是古代东夷少昊部族的图腾,随着西方龙部族的东进而逐渐南迁,后来凤凰在传统文化中与龙共同构成华夏民族的图腾,成了祥瑞、贤德、和谐、幸福的象征。这种品德当然也是白马人所崇尚的,白马皇帝将凤凰的三对翎子作为最宝贵的礼物,足见白马皇帝对凤凰诸多美好品德的认同。考察地缘历史文化,与白马人毗邻的宕昌藏羌有凤凰山神信仰[6],将凤凰山神绘成一只口叼一条长蛇的神案悬挂庭堂常年祭拜[7]。按常理,各民族间民俗文化的交融影响以近邻更为突出,与白马人相邻的宕昌藏羌极有可能影响到白马人。鉴于氐羌同源的说法,凤凰也有可能是白马人远古文化的记忆,类似于族徽标志的沙嘎帽上的翎子,何尝不是阿尼嘎萨所得到的凤凰的三对宝翎呢?

五、《阿尼嘎萨》中的几哥比过九弟兄

《阿尼嘎萨》中的几哥比过九弟兄是以与阿尼嘎萨作对者的身份出现的。他们也想得到皇帝的三公主,白马皇帝许诺谁能得到凤凰的三对翎子,就将三公主嫁给谁。于是,几哥比过九弟兄与阿尼嘎萨相伴去找凤凰翎子,一路上陷害阿尼嘎萨,阿尼嘎萨每次都化险为夷,几哥比过九弟兄最终得到应有的惩罚。“作恶多端的九弟兄,不但没有娶来白马皇帝的女儿为妻,反而饱受皮肉之苦,留下让世人耻笑的把柄。”[1]88弟兄故事在与白马人相邻的羌文化中有“弟兄祖先故事”,一般是三、五、七弟兄故事,景颇族传说也有大哥、二哥、老三三兄弟故事,彝族祖先传说中有“弟兄三人”故事[8],西藏苯苯教也有九弟兄传说。无疑,白马人九弟兄与其它民族的弟兄故事属类型化,有相互影响借鉴成分。只不过羌族的“弟兄祖先故事”有明确的指向性,这些弟兄是他们的祖先神,而白马人故事中的九弟兄代表着邪恶的力量,终被正义的力量战胜。

六、《阿尼嘎萨》和《格萨尔》故事情节的类型化

《格萨尔》故事流传于藏族、蒙古族、土族、裕固族、纳西族、普米族等民族中,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民族史诗。同在藏彝走廊的白马人英雄《阿尼嘎萨》故事情节与藏族《格萨尔王传》、裕固族《格萨尔王故事》相类似,都是给自己民族塑造了一位精神领袖,他们都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最终拯救了本民族,并且赢得最美丽、最漂亮的姑娘做妻子,均为大团圆的美好结局。这些英雄故事中的主人公都是各族人民理想中勇敢、力量和智慧的化身,他们在磨难中成长,练就了钢筋铁骨、虎胆龙心,无往而不胜,他们都代表着正义的一方,保卫国家保卫人民[2]269。这些英雄形象,伴随各民族不断延续发展,故事也在不断丰富,深深扎根于本民族人民的心灵深处,成为各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原动力。在书写内容上,《阿尼嘎萨》介于藏族《格萨尔王传》与裕固族《格萨尔王故事》之间;在书写形式上,《阿尼嘎萨》与《格萨尔王传》相似。《阿尼嘎萨》属半文半诗性质,在故事讲述过程中间杂大量优美诗句,增加了故事的雅韵色彩,但不同于《格萨尔王故事》的全部散文句式。需要指出的是“格萨尔”也异名“阿尼嘎萨”[9],说明《阿尼嘎萨》与《格萨尔》关系密切,同属藏彝走廊《格萨尔》系列,体现出《格萨尔》系列共同的创作风格,将历史、传说、神话三者交织在一起,反映各民族在历史发展长河中所留下的记忆印痕,多侧面反映各民族历史的形象史,也是体现各民族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的文化史[10]。

七、结语

白马人以其独特的民情风貌生存于汉、藏、羌之间,与汉、藏、羌各民族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文化的交融互现中有明晰的源流关系。白马人创造的英雄故事《阿尼嘎萨》虽属《格萨尔》系列,但具有浓厚的白马人本民族的民俗风情与宗教信仰特色,而情节素材更多的受周边各族影响较大,尤其传承了汉族昆仑始祖神话体系,与华夏先祖一脉相承。无疑,白马人是华夏民族大家庭中的成员,由于地域的偏远,直至今天,依然保留着先民远古时代原生态的民情风貌与宗教信仰,是当之无愧的研究古代先民生存状貌的活化石。

[1]邱雷生,蒲向明.陇南白马人民俗研究故事卷[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11.

[2]段宝林.中国民间文学概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42-43.

[4]王贵生.从“圭”到“鼋”:女娲信仰与蛙崇拜关系新考[J].中国文化研究,2007(2):103.

[5]闻一多.伏羲考[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114.

[6]艾菊红.族群认同与构建的动态过程——历史与现今的陇南宕昌藏族[J].民族研究,2009(6):24-33.

[7]赵琪伟.陇南非物质文化遗产[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12:135.

[8]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M].北京:中华书局,2012:180-208.

[9]扎西东珠,王兴先.格萨尔学史稿[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2:535.

[10]王国明.土族《格萨尔》语言研究[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4:49.

【责任编校龙霞】

The Deconstruction of the Hero-Type in the Story“Arnie Gasa”in BaiMa Tibetan Legend

WENHulin
(School ofliterature andmedia,Longnan Teachers’College,Chengxian 742500,Gansu,China)

BaiMa people’s hero story“Arnie Gasa”represents the highest achievement of Baima people’s story,the plot and narrative have similarities with the Han,Tibetan and Qiang nationalities’myths and legends and folk tales,so as to form the folk stories.They are sim ilar to a variety of different text,the phenomenon of different national story types.This phenomenon shows a blend of thenational culture,which also containsamemory ofancestorsveins cultural origin.

Baimapeople;Arnie Gasa;HouJi;Nvwa;phoenix;Gelsall;type

I207.73

A

1674-0092(2016)05-0061-03

10.16858/j.issn.1674-0092.2016.05.013

2016-03-18

温虎林,男,甘肃甘谷人,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陇南文史研究。

猜你喜欢
弟兄格萨尔类型化
小弟兄
关于建立“格萨尔文献数据中心”的初步构想
我国警察盘查行为类型化分析
《格萨尔》的音乐体系
40年西藏《格萨尔》工作回顾
行政诉讼类型化之批判——以制度的可操作性为视角
从路况报道看广播“类型化”新闻的要素构成
巧分牛
《格萨尔》向何处去?——后现代语境下的《格萨尔》史诗演述歌手
新都市爱情电影的类型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