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梦”培育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2016-03-18 17:35刘万军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中国梦

刘万军



以“中国梦”培育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刘万军

摘要:“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使命,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愿望。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承担着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当代大学生。培养和强化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鼓励他们能够更好地扛起实现中国梦的重任。

关键词:中国梦;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和愿望,体现了中华民族和全体中国人民的利益。“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大学生是朝气蓬勃的群体,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承担者,理应把实现“中国梦”当成自身的责任和义务。

一、实现“中国梦”是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当代大学生是“中国梦”的追寻者和探索者,应勇于承担建设祖国美好未来的重大责任。21世纪的青年大学生虽然没有像先辈那样效命沙场,但身体里依然流淌着先辈的血液,依然怀揣着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梦想,凝结着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的未来和希望,是新时代的探路者和建设者。20世纪90年代前后出生的大学生,将在不久的未来亲身参与我国小康社会的建成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现。这些大学生是“中国梦”实现的主要推动者,他们在追寻“中国梦”的同时,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正确认识肩上的担子,为国家的强大和民族的复兴而奋斗。

(二)当代大学生是“中国梦”的助跑者,应踊跃地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当代大学生掌握着先进的知识技术,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具备良好的人文综合素质,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当代大学生的“个人梦”与“国家梦”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个人梦”凝聚在一起便成了“国家梦”,“国家梦”又为“个人梦”的实现创造了条件。当代大学生作为实现“中国梦”的助跑者,只有投入到祖国富强和民族复兴的事业中,才能成为大有作为的青年,也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的价值。在个人的价值得到实现的同时,也在促进着“中国梦”的前进,推动着祖国的发展和进步。

二、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的表现

(一)家庭责任感淡薄

当代大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由于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给予了过重的关爱,超过了正常爱的范围,导致部分大学生自立意识较差,凡事坚持以自我为中心,对家庭缺乏责任心,错误地认为自己是所有人的焦点,养成别人对自己好都是应该的心理。还有些家长认为只要给孩子提供丰厚的物质基础,就能让他们过得很好。物质条件优越,本不是坏事,但忽略了精神层次的教育,就会变质。大学生在精神上的匮乏,会使得他们缺乏对家庭的归属感,忽视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不敢勇于承担本该承担的义务。

(二)缺乏集体责任感

不少大学生由于受家庭环境的影响,都变得比较自我,非常重视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在学校集体活动中的表现就是不愿与其他同学交往、合作,缺乏集体合作意识。部分大学生过度坚持自我,希望其他同学都围着自己转,没有认识到与他人交际的重要性,不能充分认识个人和他人间的密切联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薄弱,错误地认为班集体的荣誉与自己无关,采取回避、冷漠的态度,甚少参与,即便有时候参与了,也更多强调小团体意识或个人意识。所以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会毫不犹豫地把个人利益摆在前面,缺乏为集体、为社会做贡献的意识。

(三)社会角色意识模糊

有些大学生根本不清楚自己的社会角色,不知道自己的社会责任是什么,缺少理想信念和明确的人生目标,不知道自己为谁而学习,甚至不明白学习的目的。有些大学生认为学习是为了以后能有份安稳的工作,有些大学生则认为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应该趁年轻多去享受,所以他们将金钱放在追求人生价值的首位,割裂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职业的选择上,不去提高自身能力满足社会的需要,不考虑自己的成才目标和社会需要。

三、培养当代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举措

(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思想上,当代大学生应树立崇高的信念和远大的理想,应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相结合,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国家利益、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前途紧密联系,真正使自己的成才目标与国家命运融为一体。在行动上,大学生应求真务实。大学生作为国家创新型人才队伍的一员,应充分利用好时间学习专业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专业素养,为将来投身国家建设打好基础。同时,大学生还应将自身所学运用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比如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志愿者服务等,不仅能够丰富大学校园生活,还能锻炼沟通交际能力,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强化培养大学生的责任主体意识

强化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使其以实现“中国梦”为目标,引导他们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清实现“中国梦”与实现自我价值间的联系。个人与社会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对立,有些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之所以会淡薄甚至缺失,是因为他们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整体利益对立了起来。大学生的责任主体意识得到了加强,个人价值得以实现,就会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推动社会整体利益的发展,从而推动“中国梦”的实现。大学生还要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了解社会和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强化责任主体意识。

(三)拓宽大学生的实践活动范围

高校应为学生提供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更多的机会,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和谐、良好的教育氛围,以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为平台,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使当代大学生能够在和谐的校园生活中,陶冶情操,拓宽视野,促进自我的全面健康发展。除了开展文化活动,高校还要积极为学生的社会实践创造条件和机会,把社会实践纳入到教学大纲中,鼓励大学生结合自身能力和专业知识走入社会,了解社会的发展和需求。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洞察国情、民情,明确自身价值,深化责任意识,提高为社会服务的公共意识。

作者简介:刘万军(1976-),河南洛阳人,硕士,安阳工学院思政部副教授,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2015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名称:中国梦视域下大学生历史责任担当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5BKS022。

收稿日期:2015-09-25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28(2016)01-0037-02

猜你喜欢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中国梦
当代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当代大学生正义观培育的路径探析
当代大学生的科学人生价值观念探析
论社会责任和企业发展的关系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研究
《新闻晨报》:如何不跟着某些“网红”玩“反转”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