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虎妈猫爸》中的毕胜男形象

2016-03-18 17:35牛艳争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女性主义人物形象

牛艳争(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虎妈猫爸》中的毕胜男形象

牛艳争
(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摘要:电视剧《虎妈猫爸》开播后,很多贴近现实的话题触发观众共鸣,受到了好评,同时也让人开始关注电视剧中的女性意识,尤其是赵薇饰演的虎妈这一形象体现了女性主义与父权主义的对抗,与男权社会的平等对话等。本文试从女性主义角度对此女性形象进行深层的解析。

关键词:《虎妈猫爸》;女性主义;父权主义;人物形象

电视剧《虎妈猫爸》开播之后,收视口碑不断上扬,无疑成为当下荧屏一道独特的风景。它的诸多情节都是能极大触发观众共鸣的,比如“学区房”“幼升小”“择校”“隔代疼”,这些都是极为贴近现实的大众话题,同时作为一个强调击穿现实、突出女性独立的电视剧作品,也让人不免关注起电视剧里以往容易被忽视的女性意识,尤其是赵薇饰演的虎妈毕胜男。本文试从女性主义角度对此女性形象进行深层的解析。

一、对中国式母亲形象的颠覆

纵观历史,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影响悠久,女性刻板印象成为一种定性的观念,在某种程度上,人们不约而同地认为男人应该怎样,女人又应该怎样。在中国,人们普遍认为男性刚,女性柔,独立果断应该是男人的特征,而依赖顺从就应该是女子的特点。由于这一刻板印象的存在,导致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女人只是为男权服务的一个群体,只能囿于家庭生活。这也就决定了母亲的基本职能是生儿育女、相夫教子和操持家务。在经济上,她们没有自主权、掌控权;在思想行为上,没有行动自由权。她们对家庭、尤其是对子女的牺牲奉献成就了她们的功德。于是在中国文学史上,讴歌母爱的文章比比皆是。古今中外,文人墨客对于母亲的书写大多是从审美的角度。歌颂母亲的伟大、无私和圣洁,都将母亲塑造成仁爱慈祥的“圣母”。其他艺术种类如音乐、绘画、雕塑等不同领域也有对母亲形象的描述。比如讴歌母爱的音乐作品《妈妈的吻》《鲁冰花》《烛光里的妈妈》《世上只有妈妈好》等。这些艺术作品中的母亲形象都是亲切温柔的、温顺的。在我国,妇女的社会和家庭地位一直是受到广泛关注的,在现代社会,女性的社会和家庭地位也都发生了很大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是我国社会结构调整最为关键的时期,也是妇女发展环境得到切实改善的时期,我国妇女的社会地位相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我国电视荧屏上所播出的各种家庭、婚姻、爱情题材的电视剧中,女性角色,尤其是母亲角色,被赋予的依然是善良、柔弱、持家、忍让等特点。20世纪90年代末,女强人的银幕形象也曾风靡一时,然而到了21世纪初的今天再关注国内电视荧屏,无论是韩剧,还是琼瑶剧,其中所塑造的很多女性角色,尤其是母亲角色,依然以符合中国传统价值观念中“贤妻良母”的形象为准绳,而《虎妈猫爸》中赵薇饰演的虎妈形象某种程度上是对这种中国式母亲形象的颠覆。

虎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特殊的隐喻意义。虎是中国文化传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一直被当作是权力和力量的象征,也一直为人们所敬畏。虎在中国生肖中排位第三,是一种极具阳刚之气的动物,具备勇敢与威严的特性,是人类文化的图腾象征。这样的图腾性,在亲密关系中,无论是作为母亲,还是妻子,她都会令身边人望而生畏。《虎妈猫爸》中的毕胜男,是这一现象的范例。先从名字看,毕胜男就透示出一股浓烈的虎味,顺着这股味,你自然会联想到:勇者——势必获胜、必然成功、必须胜过男人的成功。在电视剧《虎妈猫爸》中,把母亲比喻成老虎,就是企图表达她身上的阳刚之气和令人敬畏的杀伤力。在夫妻关系上,其感情交流是压迫、扼杀性的;在亲子关系上,其教养是控制或吞噬性的。从她身上,可清晰看到“虎妈”在亲子关系中的角色以及角色后面的动力。

二、女性独立意识的张扬

女性的解放与自由发展,不仅是社会的问题,更是女性自身的问题,需要自我觉醒和自觉发展。女性作为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主体,往往是不被承认的,只有依靠女性自强不息的自我奋斗和社会运动相结合,才有成功的可能。

在当代影视剧中,越来越多的电视剧作品开始更加细微地塑造一个个女性形象,其中比较经典的作品有《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女人不再沉默》《欲望都市等》。这类电视剧作品涉及了女权、性爱、时尚、婚姻以及关于现代都市的各种话题,代表了新时代女性主义的发展趋向,具有独特的魅力。电视剧《虎妈猫爸》就是一种带有新女性主义倾向的故事的讲述。虎妈毕胜男在爱情中不愿意被动地接受男性的追求,在生活中不甘心做依附男性的无所为的人。这明显地表现了女性的自立意识,也意味着女性在爱情角逐中,在社会、家庭生活中的一种意识的觉醒。剧中虎妈面临女儿教育、职场困境等多重考验,她俨然代表了城市生活中的一种鲜明存在——女强人。通过虎妈教育女儿的谆谆之口,主创们向观众传递出一个信息:女性需要自我独立,而不是依附于家庭、依附于男人。

在剧中,我们更多地看到把女主人公当作言说的主体,使观众不自觉地顺从于女性的视角进行观看。在近年来的电视剧作品中,女性主义意识不但开始回归并有所强化。这些女性在面对生活的困难时都选择了坚强,怀揣着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不断奋斗,不断超越。她们不再是其他人物的衬托或作为某种象征符号,本身就是故事的主线和主题。剧中的虎妈毕胜男无论是在感情上、工作上还是生活上都遇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困难:在感情上遇到了丈夫的初恋插足自己的婚姻;工作上遇到善于心计的“90后”职场新人黄莉,开始是毕胜男的下属,表面上对虎妈毕胜男毕恭毕敬,心底里却是十万个不服气,她的算计让毕胜男苦不堪言;生活上更是在女儿的教育问题上和婆婆、丈夫产生了分歧,因而也导致了很多家庭矛盾的产生。但是在面对这些困难的时候,女主人公选择的不是退缩,而是勇敢面对,在各种场合之下舌枪唇剑,尽力去解决问题。比如在知道丈夫罗素精神出轨、受到同事的算计后,并没有哭哭啼啼,千方百计试图讨好挽回丈夫或者是继续待在公司,而是开始了自己的创业,挽起袖子在农场创业创得热火朝天,最后终于获得家庭的和谐回归。另外,和虎妈的强悍独立对比,《虎妈猫爸》中还巧妙地设置了两个问题多多的成年女性,一是婚姻走入窘境的大姑子,二就是善于心机的“90后”女同事。通过虎妈这一角色,旨在批判那些多多少少试图借助女性优势享受社会福利的一种心理,表达了女性要有独立人格的犀利观点。这也是《虎妈猫爸》的另一个亮点,那就是不断放大、强调鲜明独立的女性意识。

三、结语

《虎妈猫爸》体现了女性主义批评的很多方面。毕胜男与父亲毕大千,可以解读为女性主义与父权的对抗;毕胜男与“狼爸”杜峰之间可以视作女性主义与男权社会的一次平等对话;毕胜男与丈夫罗素反映了两性矛盾的对立与消解。詹姆斯·凯瑞指出:“现代传媒的首要文化功能,便是选择建构社会知识和社会影响。大众传媒所进行的传播不仅仅再现了社会性别的状况与地位,反映了社会的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同时媒介传播本身也参与了社会性别的建构过程。”我国新时期涌现出来了很多女性导演,她们的性别自我意识为女性摆脱在电视作品中长期边缘化、客体化的处境提供了更多可能。女性导演以自觉不自觉的女性意识、女性情感去关照女性角色。但是我们也清晰地看到这些女性导演的大多作品并没能够从真正意义上完全表述出女性独立自觉的意识。中国以后的本土影视剧应该更多地亮出女性的独立品格、自强自重的精神气质,刻画和呈现出女性特有的命运遭际、价值观念和情感体验,这应该是呈现女性主义意识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参考文献:

[1]康正果.女权主义与文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2]刘利群.社会性别与媒介传播[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

[3]马韶培,白少楠.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电视文化研究:以热播古装电视剧为例[J].神州:中旬刊,2012(7).

[4]苏红.多重视角下的社会性别观[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

[5]吴菁.消费文化时代的性别想象:中国影视流行剧中的女性呈现模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陈丽娟)

作者简介:牛艳争(1979-),女,安徽淮北人,淮北师范大学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翻译与实践。

收稿日期:2015-09-22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28(2016)01-0054-02

猜你喜欢
女性主义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设计与包装设计
以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苏吉尼玛》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辛弃疾田园词中的人物形象
论日本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从残缺到完美:论阿来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转变
《飘》的女性主义解读
女性主义视阈下小说《红字》多维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