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SWOT分析

2016-03-18 17:35张二妮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郑州451150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陕西省

张二妮(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郑州451150)



陕西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SWOT分析

张二妮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郑州451150)

摘要:陕西省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有良好的基础。近年来,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日益引起陕西省政府的重视。为更好地打造陕西省文化旅游名片,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陕西省发展文化旅游中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系统分析,较为清楚地指出了陕西省发展文化旅游的优势和不足,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优化陕西文化旅游产业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陕西省;文化旅游产业;SWOT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1】。文化旅游产业是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而形成的新兴产业。文化旅游产业是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2】。陕西省位于中国内陆腹地,黄河和长江流域中部,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不仅拥有众多的文化旅游资源,而且也拥有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

一、陕西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

2014年以来,陕西旅游业再次实现历史新突破。2014年全省接待境内外旅游者33218.8万人次,同比增长16.5%。旅游业总收入2510.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6%,其中接待过夜入境旅游者达到26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在全国入境旅游市场持续下降的情况下,陕西省仍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

陕西省拥有厚重的文化积淀,是国内旅游资源大省。20世纪80年代,《仿唐乐舞》的演出首次以文艺演出的形式掀开了陕西历史文化资源的一角,历史文化开始“动起来”。随后,《长恨歌》《延安保育院》等演艺项目相继推出。旅游文化演艺拉长了陕西省文化旅游产业的产业链条,带动了陕西经济增长。

目前全省各类旅游节庆项目已超过100个。咸阳的踏青赏花节、养生文化节,宝鸡的法门寺国际文化旅游节、太白山旅游登山节,汉中的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旅游文化节,铜川的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玉华宫冰雪节,渭南的文化旅游节、安康的汉江龙舟节,商洛的中国秦岭生态旅游节,延安的“红色旅游季”“延安过大年”、榆林的“大漠风情旅游月”等活动,在保持文化传统的同时,大胆创新,形成了新亮点。陕西省丰富的旅游节庆项目,不仅带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还可以促进交通、餐饮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陕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一)陕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分析

1.资源优势

陕西省具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全省现有各类文物点3.58万处、馆藏各类文物90万件(组),数量之多、品种之全、等级之高、价值之珍贵、时间之久远,均居全国首位。

2.客源优势

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客源非常重要。根据陕西旅游局统计,2009至2014年陕西旅游总人数、入境游人数、旅游总收入保持了较快的增长。

3.区位和交通优势

作为国内邻接省区数量最多的省份,陕西省正在铁路、公路和航空建设方面集中发力,把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转变为交通优势,努力打造中国名副其实的交通新枢纽。陕西省高速公路总里程目前已突破4000公里,西安咸阳国际机场通航站点达到107个,日均航班量730架次,旅客吞吐量位居全国前八位。虽然位于内陆腹地,但四通八达的现代交通体系正在初步形成,为文化旅游产业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陕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劣势分析

1.文化旅游产业整体水平较低,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不够

通常来说,文化旅游产业越发达,对经济贡献度越高,反之亦然。与全国各地的旅游业相比,陕西省旅游业起步比较早,但是发展比较滞后,陕西省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与发达省份相比,由于陕西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程度不高,故对陕西省经济的贡献度较低。陕西省日常管理落后、目标规划的制定滞后,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程度不高。由于资金的回收期长,故文化旅游产业的资金、人力等投入不足。以上问题的存在,不仅阻碍了陕西省文化旅游产业健康发展,而且影响了它对经济的贡献率。

2.文化旅游营销推介缺乏特色,力度不大

陕西省文化旅游资源众多,但享誉中外的只有兵马俑。陕西省文化旅游营销缺乏特色,力度不大。统计资料显示,2010年陕西省的旅游宣传促销投入经费仅有5000万元,然而河南、山东等省份此项投入都在1亿元以上。陕西一些市县宣传促销经费仅仅只有几十万元,然而河南著名风景区云台山景区在2010年的促销费用超过千万元。这些充分说明了陕西省在文化旅游产业的营销过程中,营销方法缺乏特色、营销的力度不大。

3.旅游产品开发投入不足,投资渠道单一

旅游产品的开发没有充分发挥出市场调节资金的作用,仅仅依靠财政拨款这单一的渠道,导致了长期资金供给不足,进而导致部分优质资源长期的处于待开发状态,产品更新缓慢。

4.高端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

目前,在陕西省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不仅缺乏文化创意、经营及管理方面的高层次人才,还缺乏“泛旅游”的综合型人才。在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上,缺少高端的创意、设计、营销人才。在产品生产上,缺少技术开发人才,许多传统工艺后继无人。

(三)陕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机会分析

1.政府重视及良好的政策支持

近年来,由于陕西省委、省政府制定的一系列支持文化改革发展的政策和措施相继出台,极大地激发了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文化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从整体上来看,陕西省虽然是文化旅游资源大省,但还不是文化旅游产业强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与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已成为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加快发展的必然途径。

陕西省比较重视规划先行的指导方针,制订了《陕西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等一批省级旅游规划,《安康市旅游总体提升规划》等市级旅游规划、《华山风景名胜区旅游总体提升规划》等一批景区旅游规划,形成了省、市、县、景区旅游总体与旅游专项规划相配套的全省旅游规划体系【3】。

2.国际机遇

陕西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为古丝绸之路的辉煌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之际,陕西同样有条件、有能力有责任成为新的起点。在我国高度重视“一带一路”的发展之际,陕西省要依托文化旅游资源优势,不断探索发展新模式,为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起点提供支撑。

三、优化陕西文化旅游产业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并深化产业链

在旅游产品或者演出项目的发展上,不能紧紧地盯在门票上,而是要加快开发产品深度和拉长产业链条,将陕西的文化旅游产品,打造成国内甚至国际上有影响力的文化旅游产品,比如秦文化产业链条的延伸、陕西木偶戏文化产业链条的延伸。

(二)合理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要加大对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做到保护与开发并重。当今人们的旅游,不仅是对自然风景的参观,更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感受。陕西省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要尽早形成全省的文化创意机构,以推动起产业化进程。

(三)加大资金投入、营销宣传

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不能仅仅依靠财政支持,也要加大市场对文化旅游产业资金的调节力度。在陕西文化旅游产业的宣传过程中,要根据陕西省的实际情况,量体裁衣,形成自己的特色,不盲目效仿。

参考文献:

[1]薛静娟.钦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钦州学院学报,2012(10):16-19.

[2]郭美斌.四川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问题探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11):104-105.

[3]惠哲.陕西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13.

[4]雷俊霞.河南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思路与对策[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45-47.

(责任编辑:刘怀山)

作者简介:张二妮(1987-),女,河南省鲁山县人,硕士,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文化产业方向)、会计、审计理论与方法。

基金项目:陕西省财政厅委托课题:2013年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研究报告阶段性成果。

收稿日期:2015-06-25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28(2016)01-0056-02

猜你喜欢
陕西省
陕西省自强中等专业学校简介
陕西省红色文化教育研究院
陕西省财政53亿余元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陕西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聚焦两会
陕西省阅读文化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