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与林黛玉感伤情调之比较

2016-03-18 17:35王慧萍河南大学文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渊源李商隐林黛玉

王慧萍(河南大学文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李商隐与林黛玉感伤情调之比较

王慧萍
(河南大学文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摘要:李商隐与林黛玉两个人物,一实一虚,一男一女,看似不相关联,但性格命运却极为相似,都身处多事之秋且日渐凋零的时代或家庭,家国不断衰落的命运及辗转漂泊的人生经历对他们所造成的影响也是极为相似,在不幸的惆怅与哀婉中,感伤情调也日益成为他们人生的主旋律。

关键词:李商隐;林黛玉;感伤情调;渊源;表现;影响

李商隐是晚唐时期的著名诗人,林黛玉是清朝曹雪芹的名著《红楼梦》中家喻户晓的文学人物形象,这样两个人物,看似不相关联,《红楼梦》第四十回中黛玉道:“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得残荷了。”[1]“残荷”“雨”都是很容易引起人们感伤情怀的,于是我想到将这样两个人物联系在一起进行比较。

把二人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的最重要原因是二人的性格、命运有着某种相似,他们都身处多事之秋且日渐凋零的时代或家庭,家国不断衰落的命运及辗转漂泊的人生经历对他们所造成的影响也极为相似。他们感伤自身的遭际,感伤早逝的爱情,感伤日渐潦倒穷困的家国,并以自己心酸的遭际感受着衰败的现实,以感伤的文笔抒写着人生的沧桑,在不幸的惆怅与哀婉中,感伤情调也日益成为他们人生的主旋律。下面我将依次从他们感伤情调的渊源、表现及影响上具体分析。

一、从渊源来分析

李商隐身处唐末安史之乱、大和九年甘露之变这样的动乱时代里,盛唐时期的繁华已经逐渐褪去,当时的社会状况可以借用李商隐的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来形容。帝王已不复唐太宗那样英明,国运衰颓社会危机,国家政治日益腐败,可谓日薄西山,危如累卵。诗人空有一腔热血,壮志难酬,才能不能得到全面施展,仕途不顺,屡屡受挫,又深陷“牛李党争”无力自拔,官场处处不得意,三十年的官宦生涯中有将近二十年辗转于各地幕府之中。加之自幼辗转漂泊的命运,家世孤苦不幸,“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倚之亲”[2],长期生活于颠沛流离之中,爱情、生活上的不称意、人生遭际的不幸等,促成了诗人灵心善感、忧郁感伤的气质,充溢诗人心灵和诗歌中的是一种义无反顾地悲哀、一种透彻入骨的感伤。

而林黛玉,早年父母双亡,家道中落,孤苦伶仃,不得已到贾府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而贾府这个大家族注定要没落,探春评价他们这个大家族的奢侈腐朽时说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1]。黛玉正是生活在这样一个“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险恶环境中。但她任性率真,勇于保持自我,虽孤高自许,曲高和寡,仍不屈服于环境,内心世界的矛盾和她与生俱来的感伤气质、病弱之躯结合在一起,成为中国古代感伤主义和悲剧精神的化身,获得了永恒的艺术魅力。

从整体来看,动乱的社会和时代是外因,二人忧郁伤感的性格是内因。细加分析的话,时世、家世、身世三者共同促成了李商隐和林黛玉伤感的性格、气质、心态和命运。

二、从表现上来分析

李商隐的诗歌情调幽美、朦胧、亲切可感,风格凄艳浑融,悲叹危如累卵的社会,吟叹自身凄凉的身世,这类的代表,政治诗中如《娇儿诗》《重有感》《曲江》《乐游原》,咏史咏怀诗如《贾生》《马嵬》《安定城楼》《天涯》,咏物诗如《晚晴》《流莺》《蝉》《锦瑟》,爱情诗中最著名的是《无题》。[3]《无题》组诗以感伤身世为基本主题,以爱情体验为主要依据,表达幽渺朦胧的情思,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写了爱情的坚贞,“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表明了相思之苦。一首《乐游原》将感伤情调扩大到国家、社会、人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5]由个人的潦倒上升到国家、时代的迟暮、没落,感情错综复杂,意境迷离伤感。

林黛玉有着诗人的才情和气质,诗才、诗情、诗性具备。她以诗人的敏感去感知生活,诗作在大观园中名列前茅,元春曾评价林黛玉诗作和薛宝钗诗作不相上下。宝钗是有名的才女,两人写的诗风格不同,宝钗的诗大气浑厚,黛玉的诗则太过悲凉感伤,尤其是《葬花吟》。[6]元妃省亲时,黛玉胡乱作的《世外仙源》和《杏帘在望》,当场被元妃给予称赞,此次黛玉的诗可谓初露锋芒,充分显露了黛玉的诗才。“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7]《葬花词》里,“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7]想象奇特,画面暗淡凄清,情调浓烈而伤感。一句“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泥淖陷渠沟”表现了黛玉执着而又纯洁的本性,诗性也不必多言。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两人的作品风格比较接近,诗作透出的是浓浓的寂寞和伤感。李商隐是我国唐朝著名诗人,诗风凄艳浑融,如《无题》组诗、《锦瑟》等,在诗史上和杜牧并称为“小李杜”;林黛玉则有着诗人的才气,诗作在大观园中名列前茅,只是格调太过悲凉感伤,如《葬花吟》等。

三、从影响上来分析

李商隐人生的种种不幸遭遇,激发了他满腔的愤慨,培育了他优美的诗篇立意高、境界深、寄托远,为我国的诗歌创作提供了许多新的因素,值得我们认真地回味品读。评论家说他的诗:“诗境迷离,诗势缥缈,诗语艳丽,诗旨沉博,诗脉曲折”[8],可以说是李商隐感伤的人生和性格成就了他诗歌上的独特成就,成为有唐一代感伤主义诗风的代表。

诗品即人品,黛玉的人也如其诗,在感伤情节的支配下,这位大观园中美丽而聪慧的少女率真任性,保留了自然的性情和较多的自我,孤高自许,敏感多疑,用别人的话说就是“小性儿”,常常用尖刻的话语揭露着虚伪和庸俗,以高傲的性格与环境对抗,为了捍卫自己的自尊和爱情,变得自卑自伤自怜,但不顾“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爱情必然受到压抑,加上她本身又不懂得人情世故,还体弱多病,不符合封建家长的要求,必然受到排挤和反对,受挫后依然我行我素,坚决不屈服,这样一步步造成了自己的爱情悲剧和人生悲剧。[9]这里,通过曹雪芹的慧笔描述,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泪尽而逝,命运多舛,令人生出无限爱怜和同情,为她的不幸而深感遗憾,为她的多愁善感而心生凄然。

综观他们的人生,生活带给了他们太多的坎坷,而他们却用胸中五色锦织就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他们的心灵是纤细和敏感的,因而他们的作品是晦涩的、凄迷的,又是绮丽多姿的,有着令人心碎的美,溢于他们笔端的是感时伤世、落魄失意的感伤情调,正是这感伤情调,却有着浓厚的感染力,深深影响和震撼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使得他们在中国文学的宝库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1]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2007.

[2]李商隐.祭裴氏姊文[M]//吴调公.李商隐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10:68.

[3]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2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54-356.

[4]李商隐.玉溪生诗醇[M].北京:中华书局,2008.

[5]闵虹.李商隐:悲剧的人生感伤的诗[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1(1).

[6]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4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02.

[7]纪健生.诗词为心:林黛玉形象八题[J].红楼梦学刊,2001(3).

[8]高淮生,蔡燕.近25年来李商隐诗歌研究述评[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6).

[9]邵宁宁.“病”的意义与“泪”的源流:林黛玉与中国文化感伤主义传统[J].文艺争鸣,2014(8).

(责任编辑:王念选)

Comparison of Li Shangyin and Lin Daiyu's Sentiment

WANG Huiping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1, China)

Abstract:Li Shangyin and Lin Daiyu two characters, a real one, a man and a woman, seemingly not associated, but the character destiny is very similar, both in the troubled times and increasingly fade age or family, the fate of the declining home countries and wandering life experiences and the impact of the also is very similar to them, in the unfortunate melancholy and sorrow, sentimental appeal also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the main melody of their lives.

Key words:Li Shangyin; Lin Daiyu ;sentiments origin; affect; performance

作者简介:王慧萍(1990-),女,河南许昌人,河南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唐宋文学。

收稿日期:2015-04-17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28(2016)01-0084-02

猜你喜欢
渊源李商隐林黛玉
嘲桃
石榴
西夏“城主”及其渊源考
周人传统与西周“礼乐”渊源
林黛玉该不该吃五香大头菜
STAR FLOWER WATER 百年“明星”两岸渊源 1929年产量超过1000万瓶
录唐?李商隐《无题》诗(草书)
林黛玉眼中的“大”和“小”——《林黛玉进贾府》建筑居室的探究
从林黛玉之死看刘心武的荒谬语言
“正始之音”渊源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