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语语法评价模式改革的反思

2016-03-18 17:35仇佳佳詹蓓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高考英语语法教学

仇佳佳,詹蓓(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高考英语语法评价模式改革的反思

仇佳佳,詹蓓
(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摘要:语法评价模式的改革有助于推动课堂语法教学的改革。本文论述了语法教学的必要性,并对当前语法教学、语法测试现状与语言能力培养要求之间的矛盾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高考英语;语法测试;语法教学

安徽省将在2016年使用高考全国卷,高考英语全国卷从2014年开始采用语法填空题代替了使用多年的语法选择题,而高考英语安徽卷的语法题型一直都是单项选择题。语法填空题的使用促使高考语法考核由知识导向向能力导向转变,因而课堂语法教学任务安排也将产生相应变化。改革将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哪些影响?对我们的语法教学有何启示?

一、相关研究综述

语言学界各学派对语法能力在语言能力模式中的作用持有不同的观点。Canale和Swain(1980)认为语言能力由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策略能力组成,并把语法能力界定为语音、词汇、句法和语义知识。Bachman(1999)提出了交际语言能力,他认为语言能力由组织能力和语用能力组成。语法能力是组织能力的一部分,语法能力又包括一系列相互独立的能力,比如说:词汇知识、形态学、句法学、音系学。这些能力控制了选择什么单词表达的特定的意义,它们的形式、表达命题的话语组织以及物理实现。Rea-Dickins (1991:112-135)认为语法是句法、语义、和语用三者合而为一的具体体现。Larsen-Freeman(2003)认为语法实际上是一种“语篇工具”(discursive tool),可以在以下五个方面发挥作用:①组织篇章,使之衔接;②连接思想,改进篇章的连贯;③增强语篇性(texture);④建立话语模式;⑤承担话语功能。Larsen-Freeman(2007)认为语法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语形、语义和语用。这三者相互依赖、相互联系,一方的变化会导致另一方的变化。如英语的现在进行时,从形态上来看它是由动词加-ing;从语义角度来看,现在进行时表示目前正在进行的动作;从语用角度来看现在进行时常与频度副词always, constantly, forever等连用,表示经常发生或具有连续性的事情,或表示不满或抱怨情绪。Pupura(2004)认为语法能力由语法知识和策略能力构成,语法知识包括语法的形式(form)和意义(meaning)两个方面。Pupura(2004:126-127)制定了详细的语法测试题型的任务特征框架。

二、语法教学与测试现状分析

(一)语法教学的主流形式

对于把英语作为外语的中国学生来说,语法教学显然是必要的。当前关于语法教学的形式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争议:重形式教学(Focus on form)、纯形式教学(Focus on forms),这两种形式统称为明示教学法;重意义教学(Focus on meaning)称为暗示教学法。重形式(Focus on form)的教学法有任务型教学法、基于内容的语言教学法、过程大纲法。纯形式(Focus on forms)的教学方法有语法翻译法、静授法、全身反应法、结构大纲法。重意义(Focus on meaning)的教学方法有自然习得法、沉浸法、程序大纲法。以语法翻译法为代表的纯形式教学法自直接法出现以来不断受到人们的抨击,尤其是交际法出现后,以结构大纲为主导的传统外语课堂大有被以功能为中心的外语课堂所取代的趋势。重意义的教学法认为语法教学应该让学生获得足够的有意义的可理解性输入,在自然状态下习得交际能力,强调通过归纳法来指导学生通过大量接触语言材料,从中归纳出语言的规律。纯形式教学法反对重意义教学法,提倡采用演绎的方法来教授语法。课堂上教师首先呈现规则,然后引导学生通过练习,巩固语法知识。重视形式的教学法,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下关注语言的意义,然后指导学生去探索一些语言的特征,即语法特征。通常重形式教学法语法的教授都是由教师观察到学生理解或产出语言有困难而进行的。纯形式的语法教学一般会根据教学大纲呈现学生将要学习的语言知识点,教师每堂课把所要讲解的语法知识点挑出来,语法知识的讲解是与语境相分离的,当学生出现语言形式的错误时,教师会及时纠正。重意义的语法教学强调语言的流畅性,在语言错误不影响交际的情况下,教师一般不予纠正,因为主张重意义教学法的学者认为学生要注意语言使用的形式,即语言使用准确,其情感过滤值必然会升高,监控机制也会处于过高状态,这样会导致学生的加工能力与输出能力下降,其流利度必然会大大降低。

(二)两种高考语法评价形式的对比分析

徐良、邹申(2013)对上海市某三所学校进行的高考英语语法评价模式的对比实验所得出的结论,对即将面临高考英语语法评价模式改革的安徽英语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产生了启发。2015年安徽高考仍然采用自主命题,安徽高考英语的语法题型是语法选择题。使用较多的选择题,它的优点是每道题有明确的测试目标,测试有很高的信度,计分省事省力又快速,能够同时测量众多的知识点。但是选择题也有许多的弱点,学生可能会随便猜测答案,会对测试结果的可靠性有影响。语法选择题最大的弱点就是重语言形式而轻语言应用,把现实生活中的语言分解成无上下文的单句,学生只需识别知识,测试中取得高分并不能代表学生的真实水平,没有培养学生在语境中应用英语的意识。徐良与邹申(2013)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显示:语法填空题比语法选择题具备更大的区分度,更适用于高考这一选拔性水平考试的测试要求。学生语法填空题的得分总体上低于语法选择题的得分,说明学生在语境中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较弱。学生在语法填空题答题过程中暴露出他们思维的局限性。这些思维特点是做了大量的语法选择题的结果。要想改变学生思维特点的局限性,教师为学生选择的练习应进行调整。

三、对当前语法教学的建议

上文所提出的当前语法教学所存在的问题以及语法评估方式的改变,需要教师对课堂语法教学方式进行改进,语法教学由重知识导向向重能力导向转变,语法知识的学习是为了能够提高听说读写中语言使用的准确性。本文提出了一些对于改革语法教学的建议。

(一)平衡形式与意义,博众教法之长

心理语言学实验曾对人类记忆句子的方式进行过研究,大部分早期实验证实只有意义被保存了下来。Fillenbaum(1966,转引自Carroll,2012)曾经做过一个句子记忆试验,得出人们是根据句子意义而不是句子形式来回忆句子的结论。Sachs (1967,转引自Carroll, 2012)也做过一个关于句子形式与意义在人们记忆中保存时间长短的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当测试时间紧随句子呈现的时间时,记忆中句子形式与意义的保持都很好,但当测试时间延迟后,句子形式的记忆便大大降低,而句子意义的保持相对来说更持久。表面形式保持的可能性,至少一部分是与表面形式在给定语境中作为语用角色的功能相联系的。同样,学生对于与说话者身份不协调的形式的记忆更为清晰,更容易注意到同等地位的说话者或高级身份的说话者使用礼貌用语,并且更容易记住说话者的语言。这些心理语言学方面的观点对我们语法教学方面的启发就是我们的语法教学要注重在一定的语境下进行,并且所用的语言材料必须是有意义的,在语法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形式与意义平衡。Fotors(1994:323)曾提出“增强语法意识任务教学法”(grammar consciousness- raising tasks),试图在交际法的框架内进行语法形式教学。以往的研究证明,语法教学不应该局限于单一的教学模式或者教学理论,语法教学需要整合更多的模式,构建更大的框架。Skehan从学习者外语能力的三个方面(流利、准确、复杂)论证综合教学法的必然性。Skehan认为应该采取不同的语法任务对不同的能力进行培养,提高学生语言的流利性;应该通过意义取向的任务(meaning-oriented task),提高学生的语言准确度与复杂度。较简单的语法项目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通过自然的方式习得,复杂的语法项目则需要教师明确地呈现给学生并进行详细的讲解。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时,要平衡形式教学与意义教学,对不同的语法项目进行具体分析,把不同教学法综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二)陈述性向程序性转化

知识的表征是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陈序性知识是能用词汇或其他符号系统表述的知识,用来解释“是什么”的问题。程序性知识指怎么做的知识。在语言学习中,语言知识是陈述性知识,语言技能是程序性知识。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语法是语言的骨骼框架,在语言的学习中是至关重要的。外语学习中的程序性知识即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项技能。语法知识的学习目的是为了在产出说和写这两项技能时,保证语言的准确性。学会一种语言就是要将该语言的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而促进这一转化的机制是练习。当前的语法练习多是选择题,学生只需要识别出正确选项。但是这样,他们即使明白了规则,在课外交际时遇到同样的问题仍然不能自发地应用,学生的英语练习题中应该多增加一些翻译练习。汉译英比写作能够更有效地检测出学生对语言知识点的掌握,能够训练学生的英式思维,而且学生在进行翻译时很难采取回避策略,能有效检测出学生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当前众多省市高考采取的语法填空题型对考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单纯的识别上升到了应用的层面。语法填空题的测量目标是在语篇层面考核学生的语法分析能力(曾用强,2009: 51),强调语言知识在实际语言中的正确使用。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语法练习时,要多让学生进行语法填空题或翻译练习,这样才能发现学生语言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注意语言形式的正确使用,达到能够进行流利交际的水平。

(三)进行英汉对比

人们认识到要想学好一门外语需要了解这门语言的特点,需要对外语与母语两种语言形式作对比。我们通常都是用汉语思维来思考我们的英语表达,对比分析能帮助学生预防或排除母语的干扰,深入了解到英汉两种语言思维方式与语言文化的不同之处,加深对外语知识的理解。语言的地道性一直是任何语言学习者的追求,但是我们的表达中总会出现Chinglish(中式英语)。汉语的语序与英语的语序是不同的,中国学生在使用的时候容易产生错误。中国学生习惯用汉语思维去表达英语,这是造成中式英语出现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比中英语言表达形式的不同,可以加深学生对语言形式的理解,下次再遇到这种中英不同语言表达形式时,就会尤其注意减少语言错误。教师应该选择更多原汁原味的语言材料来培养学生的语法意识,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体会英语的文化与思维,让学生理解语法现象在语义上的功能。

四、结论

语法学习是英语学习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是很多中国学生都觉得语法学习枯燥无味、费时费力却收效甚微。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的教学要避免语法与语义语篇语境相割裂。语法单项选择题的使用导致学生英语综合运用水平低,虽然耗费许多时间教语法,但在口语或书面交际时仍然有许多语言形式的错误,不能准确流利地交际。教师平常采用的语法练习也是与高考语法试题相同的语法选择题,需要语法在语境语篇中运用的练习没有或者是很少。高考语法评估方式的改革有助于推动语法教学方式的改革。受语法评估方式改革的影响,教师也应逐渐转变观念,在课堂上减少识别式练习,增加产出式练习。相信一系列教学与测试方面的变革,会帮助学生由语言知识这一陈述性知识向语言技能这一程序性知识转换,从而提高其英语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CANALE M,SWAIN M.Theoretical bases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testing [J].Ap⁃plied Linguistics,1980:1-47.

[2] BACHMAN L F.语言测试要略[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82-85.

[3] REA-DICKINS P.What makes a grammar test communica⁃tive[C]//ANDERSON J C.Language testing in the 1990s:The Communicative Legacy.New York: Harper Collins,1991:112-135.

[4] LARSEN-FREEMAN.语言教学:从语法到语法技能[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 PUPRA J E.Assessing Grammar[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6]徐良,邹申.高考英语(上海卷)语法评价模式的对比分析与思考[J].外语电化教学,2013(11).

[7] CARROLL D W.语言心理学[M].5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8] SANDRA F. Integrating grammar instruction and communi⁃cative language use through grammar consciousness raising tasks[J].TESOL Quarterly,1994, 28(2).

[9] PETER S.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10]曾用强.英语语言测试基础[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陈丽娟)

作者简介:仇佳佳(1993-),女,安徽合肥人,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二语习得。詹蓓(1960-),女,安徽芜湖人,教授,研究方向:二语习得与评估、外语教学论。

收稿日期:2015-09-22

中图分类号:H3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28(2016)01-0108-03

猜你喜欢
高考英语语法教学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成果写作”
高考英语语法填空的“三严三实”
初中八年级英语教学实践研究
“四大原则”助力初中英语语法教学走向高效
新课改背景下的英语语法教学误区及教学策略研究
从高考英语作文评阅看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启示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