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视域下平安边疆的建设

2016-03-18 21:00苏紫程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国家建设

苏紫程

(大理大学政法与经管学院,云南大理671003)

国家安全视域下平安边疆的建设

苏紫程

(大理大学政法与经管学院,云南大理671003)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着力建设平安中国”“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从顶层设计上要求以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平安中国的建设。作为国家治理有机组成部分的边疆治理,仍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取向,追求和建设平安边疆。以边疆政治安全为根本、经济安全为基础、社会安全和文化安全为保障的平安边疆,不仅是边疆民众公共安全的迫切需要,而且是实现边疆民族团结和宗教和顺的基本要求,更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通过发展和保障边疆民众的根本利益、坚持以法治为根本治理方式等途径,可能有助力于平安中国梦想的实现。

国家安全;平安边疆;政治安全;经济安全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平安中国建设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中来谋划,着力建设平安中国。”[1]同时强调,“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2]这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需要。作为国家疆域重要组成部分的陆地边疆地区,以此为导向,治理的价值追求就是“平安边疆”理念。平安边疆是通过边疆社会的公共安全治理,实现边疆人民安居乐业、边疆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的善治状态。

平安是治国者宏大的理想,是老百姓最朴素的向往。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和现代化加快,陆地边疆地区正经历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演进,社会分层,利益分化,贫富差距,呈越来越加剧的趋势,各种社会矛盾层出不穷,刑事犯罪率居高不下,加之境内外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及其国家分裂势力相互勾连,挟持边疆民族、宗教、人权等问题制造事端,诱发大量群体性事件,破坏陆地边疆正常社会秩序,进而威胁国家总体安全,甚至可能导致国家分裂。因而,中国陆地边疆的战略安全意义日益凸显,追求和建设平安边疆,成为维护边疆稳定和国家总体安全的重大议题。

一、平安边疆的内涵

平安,即平稳、安全、和谐、有序,免受或少受安全威胁和破坏的社会状态。平安是人民群众永恒追求的社会环境,是由政府提供的最基本公共产品。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满足温饱需求之后的边疆民众,会有更高的安全需要,如:人身安全、财产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社会保障安全、生态安全等。因此,追求和建设平稳安全的社会环境成为边疆民众的迫切要求。笔者认为:平安边疆,就是边疆各级政府积极倡导,集聚社会力量,通过打击犯罪、协调利益、化解矛盾,共同创造以边疆政治安全为核心、经济安全为基础、社会安全和文化安全为保障,形成稳定、有序、和谐的社会环境。简言之,平安边疆就是边疆各族群众生产生活稳定化、秩序化、和谐化的社会运行状态。

政治安全是平安边疆的核心价值追求。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关系到国家政权体系的稳定性、合法性,其表现为国家政权体系平稳运行、安定有序,免于内外各种因素侵害和威胁。目前,中国陆地边疆的政权体系和政治秩序,存在着一些重大威胁因素。一是发展差距扩大所产生的矛盾及其后果。30多年来,虽然边疆经济社会得到很大发展,但是由于社会动员不足,造成公民政治需求和社会满足之间的较大差距,形成了陆疆公民的社会挫折感和相对剥夺感;另外,边疆与内地经济发展差距扩大,收入分化、贫富悬殊,引致部分边疆民众心理失衡,进而行为失范。一旦这种危险的意识和行为,集聚成规模或被别有用心的组织势力所利用,将造成难以相像的后果和政治危机。二是公共权力的腐败、不作为、乱作为。陆疆地区是中国公权力腐败的多发区,“腐化很自然会使政府的行政体系受到削弱,或使行政体系的软弱无能长期得不到改善”[3]27,大量的腐败、行政不作为会极大损坏边疆政府形象,侵蚀国家政权的合法性、正当性,削减边疆民众对党和国家的认同。三是“三股势力”、国家分裂主义势力以及极端宗教势力。目前困扰边疆地区的民族分裂主义势力、极端宗教势力、恐怖主义势力和国家分裂主义势力,是影响边疆政治安全的外部因素。

经济安全是平安边疆的基础内容。经济安全是一国或区域内,资源保持有效供给、经济稳定增长、公共经济福利不受重大侵害和破坏的良好状态和能力。陆地边疆地区经济安全隐患,主要来自于经济转型中的不确定因素。一是能源输出的经济增长向内生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二是高能耗高污染工业向绿色、特色产业转型;三是承接发达地区因结构调整、产业升级而转移的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产业可能带来的风险;四是劳务输出的就业增长向返乡就业、自主创业的转变;五是从利益分配不平衡向更加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转变。以上五大经济转型蕴含着边疆开发与发展的重大机遇,是陆疆成为拉动国家经济增长新引擎、改善边疆民生、保障国家战略资源持续供给的根本路径抉择。然而,经济转型隐藏着众多不确定风险因素,传统的惯性、民族文化差异、宗教团体的干预,特别是既得利益群体层层设置障碍,伙同国内外敌对势力,制造经济纠纷、挑起经济争端,破坏边疆经济发展正常秩序,进而迟滞乃至拖垮边疆社会。边疆经济安全面临更大的威胁,从而加大国家整体经济下行或下滑的压力。因此,确保边疆地区经济安全,是建设平安边疆的基础。

良好的社会治安是平安边疆的具体表现。良好的社会治安是社会行为主体在既定的法律、法规及制度的规范约束下而呈现平和、安定、有序的状态。社会治安问题是指是人们最能直接感知的、与公民权益息息相关的,影响社会平安、和谐的各种矛盾和因素。良好的社会治安是边疆各级政府向老百姓提供的最基本公共产品,具体表现为: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发案率逐年降低,破案率逐年上升,边疆民众的安全感不断增强。可是,影响陆疆地区社会治安的因素仍较多,除了与内地共同存在杀人、爆炸、强奸、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外,边疆地区还有制毒运毒贩毒吸毒、传播艾滋病、走私、偷越国境、跨国犯罪、传播邪教、暴力恐怖活动、分裂国家等复杂性的犯罪活动,其破坏性的恶劣影响不仅仅局限于边疆地区。因此,鉴于边疆地区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营造良好的边疆社会治安,保障公共安全,维护国家安全是建设平安边疆的重要范畴。

文化安全是平安边疆的精神保障。国家文化安全“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不被其他文化侵蚀、取代或同化,保持自身的独特性、独立性、完整性并不断传承和发展的状态。”[4]任何国家的文化都是多元的,其中包含国家主流文化和亚文化群体。主流文化的安全是国家安全的灵魂,是国民精神家园之所在。作为国家重要疆域的陆地边疆,国家主流文化安全是边疆社会稳定、有序、和谐的精神保障。中国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逐渐融合衍生出“多元一体”的共同文化,这是共同建设中华民族美好家园的精神纽带,是加强边疆各族群众民族认同和政治认同的核心资源。然而,陆疆地区仍然存在较多影响主流文化安全的因素。一是亚文化群体广泛存在并发挥作用。多民族必然意味着多种文化的存在;多种文化的交往交流,难免产生碰撞和冲突。正处于深刻变革的边疆社会,利益矛盾空前、民族意识抬头、宗教扩张、行为失范、道德败坏等,导致边疆社会局部混乱和无序。如发生在西藏地区的“3·14”事件、新疆地区的“7·15”事件、昆明火车站的“3·01”事件等暴露了边疆地区存在一定范围内民族认同、政治认同危机,威胁着国家文化安全。二是西方“文化霸权主义”对边疆少数民族进行“西化”和“分化”。西方敌对势力以宗教传播,进行渗透、分化,不断肢解国家的主流文化,造成边民国家意识模糊、行为失范,进而促发社会矛盾。

二、追求和建设平安边疆的价值意义

追求和建设以边疆政治安全为根本、经济安全为基础、社会安全和文化安全为保障的平安边疆,不仅是边疆民众安居乐业的迫切需要,而且也是实现边疆有效治理的基本要求,更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回应边疆民众的公共安全需要,建设美好家园。平安是福,平安是金,平安是美好家园的一种常态。随着边疆经济社会发展,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了,然而人民群众对过上美好生活有更高的期待,对平安建设有更高的标准。不仅关注人身安全,而且关注食品安全、住房安全、交通安全;不仅关注打击犯罪、维护稳定的治安成效,而且关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水平;不仅关注自身合法权益的保障,而且关注执法司法是否严格、公正,社会公平正义能否直接感知。边疆民众对安全多方面需要,内容更广、更细,涉及公共安全的各个方面,这些构成了老百姓向往美好生活、建设美好家园的基本要素。建设平安边疆,目标就是建设刑事犯罪少、社会稳定、秩序良好,民众的公共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的社会环境,这是维护边疆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贯彻民本思想的民心工程。

适应边疆地区的特殊性,提供稳定和谐的治理环境。改革30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经济治理绩效单方面突进,其他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方面的治理相对滞后,社会总体发展不均衡,异质化较为显著等特征。发展的不均衡、异质性必然带来矛盾问题的产生。相较于国家腹心区的治理,边疆治理除了面对一般客体治理,还需要针对许多特殊客体治理的问题,如边疆开发和发展问题、国家安全问题、政治认同问题、民族问题、宗教问题、跨国犯罪问题、“三非”人员(非法入境、非法居留、非法工作的外国人)管理问题等。可以看到,边疆治理与内地区域的治理相比,具有更大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其特殊性非常明显。因而,追求和建设平安边疆,建立一个稳定、有序、和谐的秩序,对于边疆治理价值意义弥足珍贵,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之下,边疆治理的其他价值目标,如富裕边疆、法治边疆、文明边疆、和谐边疆、开放边疆、美丽边疆等,才会有实现的可能。反之,边疆治理的总体绩效越明显、越突出,更能有助于平安边疆的建设与实现。

追求和建设平安边疆,促进边疆民族团结和宗教和顺。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边疆地区,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总量的57.89%[5],同时,少数民族大多信仰宗教,甚至一些民族全民信教,如藏族全民信仰佛教、维吾尔族全民信仰伊斯兰教、傣族全民信仰上座部南传佛教等。因此,边疆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是陆疆治理的重要客体。而边疆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的解决,必须以一个安定团结、和谐安宁的边疆社会为前提。追求和建设平安边疆,以化解矛盾、严惩腐败、打击“三股势力”维护边疆政治安全;以发展边疆民族地区经济,保障边疆经济安全;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国家主流文化建设保障边疆社会安全和文化安全。此一系列的平安建设,有利于维护少数民族的权益、增进民族团结、规范宗教的活动,进而增进边疆民族团结、宗教和顺。

顺应“总体国家安全观”新要求,建设国家安全屏障,确保国家安全。“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首次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议上提出的。所谓总体国家安全,就是把国家安全视为一个超巨复杂的体系。要求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共同建设平安中国。国家安全体系包括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文化安全等11种安全于一体,协同促进国家安全。[2]以此为指导的边疆安全治理,追求的是平安边疆的价值理念。平安边疆正是回应边疆地区错综复杂的各类安全挑战,实现边疆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和文化安全治理目标,形成区域安全治理效能,从而构建国家安全屏障,维护国家总体安全。

三、建设平安边疆的路径

平安边疆的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综合性的工作。边疆各级政府以法治思维为引领,围绕推进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以基层为基础,善于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化解矛盾、提升边疆公共安全,确保国家总体安全。

发展和保障边疆民众的根本利益,善于从源头上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社会矛盾是影响社会平安稳定的主要因素,是社会动荡之源。当前,中国陆地边疆地区主要存在社会矛盾有:边疆民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内地发达地区和边疆落后地区之间差距强烈反差导致的矛盾,如分配不公、贫富差距大等问题,国家安全与“三股势力”势力犯罪之间的矛盾,民族隔阂、宗教干预、生态脆弱等。以上这些问题,是边疆特有或凸显现象,关系到整个国家发展,需要国家和边疆各级政府审慎对待,及时发现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将其消除在萌芽状态或发展的初级阶段。一是充分发展和保障边疆各族群众根本利益,加强民生为基础的社会建设。边疆存在的社会矛盾大多起源利益诉求,属于利益矛盾,预防化解这些矛盾,关键是要实现、维护、发展最广大边疆民众的根本利益,重点解决边疆民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从源头上减少社会矛盾的产生。二是充分利用协商民主等现代化的政治工具。涉及重大民生的公共决策,要充分发挥民主,维护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矛盾纠纷化解过程实质也是社会协商过程,要善于将协商民主方式运用到边疆地区征地拆迁、劳动保障、医疗卫生、交通事故、物业管理、环境保护等重点民生领域的矛盾纠纷解决过程,提高化解社会矛盾的实效,增进边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三是继续坚持和完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加强各民族的交流、交往、交融,成为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严厉打击各类犯罪和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提升边疆社会治安防范能力。建设平安边疆,必须重点解决影响边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突出治安问题和威胁国家安全问题。边疆地区严重的刑事犯罪主要有:西方的“分化”活动、“三股势力”组织的暴恐活动、黑恶势力、制贩毒品等危害国家安全、危害公共安全犯罪。针对各类严重的犯罪和敌对势力的破坏活动,只有积极的防范和实施严厉打击。一是完善社会治安防范体系。不断增强边疆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治安防范意识,善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重建对犯罪分子进行“人民战争”的社会氛围。二是专项打击与重点整治相结合。充分发挥国家暴力机关的专政职能,以“铁拳”有效遏制刑事犯罪,强有力震慑犯罪分子。三是专项打击与治安防范相衔接,减少违法犯罪发案率,降低社会治理成本。如对西南边疆的毒品问题,严厉打击的同时,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通过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四项行动并举,开展禁毒人民战争。

完善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建设,强化边疆社会治理。基层稳定,则国家稳定,基层平安,则社会平安。能否有效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形成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善治格局,是衡量边疆各级党委和政府社会治理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由于边疆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社会发育不足,人口外流,基层力量涣散,导致了边疆基层村社大多为“空壳村”“空心村”。边疆基层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严重不足或缺位,极容易滋生各种矛盾,造成边疆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因而,建设平安边疆,需要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凝聚群众智慧和力量,关键是加强基层建设,根本在于党的领导。一是加强党的领导。将基层社会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协同基层自治组织,广泛动员边疆民众,实现群防群治、人人参与的社会治安防范体系。二是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在法治的框架内,充分发扬基层民主,鼓励城乡基层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及时反映诉求、严格规范行为的功能,发挥其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优势,与边疆各级政府共同形成社会治理的合力。三是保护弱势群体的正当权益。特别是对返乡农民工、“三留守”人员(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依法保护其权益,关注、关心、关顾他们的生存境遇。对“三非”人员,实施规范化管理和服务。

以法治为最根本的治理方式,解决边疆社会矛盾和问题。人类政治实践表明:法治是最好的治理方式,也是中国历史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法治在规范公民行为、保证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的方面具有效果显著,治理成本最低,最能体现公平正义的特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政法综治工作放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大局中来谋划,深入推进平安中国建设,发挥法治的引领和保障作用,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矛盾和问题。”[6]因而,以此为取向的平安边疆建设,要以法治为最根本的治理方式。一是树立法治理念,依法行政,公正司法。边疆各级政府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群众权益、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让边疆民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公平正义。二是及时将成功的治理经验上升到国家法律层面。如:2014年9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办理暴力恐怖和宗教极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有效的约束和震慑了犯罪嫌疑人。三是边疆公民要有守法意识。在遇到生命财产安全、合法权益受损,要勇于摒弃“信访信闹不信法”的传统意识,转到“弃访信法”,以理性合法方式表达诉求、维护权益。四是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升边疆民众的思想道德修养,倡导公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共同建设一个平稳、安全、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

[1]习近平.把人民群众对平安中国建设的要求作为努力方向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N].人民日报,2013-06-01(第01版).

[2]习近平.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N].人民日报,2014-04-16(第01版).

[3]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李盛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4]陈大民.捍卫国家文化安全[J].求是,2012(16).

[5]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地方人口数据公报[EB/O L].http://w w w.stats.gov.cn/tjsj/tjgb/rkpcgb/(2011 -04-29).

[6]习近平.把政法综治工作放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大局中来谋划[EB/O L].http://new 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11/03/c_1113097999.htm(2014-11-3).

责任编辑:谢雪莲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eaceful Frontier in the Perspective of National Security

SU Zi-cheng(College of Politics,Law,Economics and Management,Dali University,Dali,Yunnan,671003)

After the eighteenth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the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repeatedly stressed:“Take efforts to build a peaceful environment in China”,“Adhere to the concept of overall national security”.This requires the concept to guide the construction of peaceful China from the top level design.The frontier governance,as an organic part of the national governance,still pursuits and builds the peaceful frontier with the overall national security concept as the orientation.The peaceful frontier is the urgent need for the public safety,and is the basic requirement of frontier ethnic unity and religious harmony.It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national security.Through the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the people in the border areas,adhering to the rule of law as a fundamental way of governance and other ways,this may help achieve the dream of peace in China.

national security,peaceful frontier,political security,economic security

C916

A

1674-8891(2016)05-0008-04

2016-06-20

201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治理体系建设实践经验研究”(15@ZH056)的阶段性成果;2015年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项目“云南边疆多民族地区安全治理的基本经验研究”(项目编号XKJS201502)阶段性成果;2013年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大理白族地区行政文化与地方政府活力提升问题研究”(2013C179)阶段性成果。

苏紫程(1980—)男,白族,云南大理人,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大理大学政法与经管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地方政府治理及边疆治理理论。

猜你喜欢
国家建设
国家公祭日
国家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努力建设统一战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