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建

2016-03-19 01:30王虹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话语权网民话语

王虹

(安徽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0)

自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建

王虹

(安徽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0)

自媒体的发展是对传统媒介的一场变革,改变了少数人对多数人传播的格局,在此格局下,我国的话语权也在新的意义上重新分配。为此,文章从话语角度中的话语主体、话语内容以及话语方式三个方面探讨自媒体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产生的影响,并针对其产生的不利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建设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对策,对巩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在自媒体环境中的建设有一定的引导意义。

自媒体;主流意识形态;话语

随着自媒体技术的进步,自媒体提供的相应的交流平台越来越注重用户体验,人们随时随地通过电脑、智能手机等自媒体终端发布微博、微信实现新闻信息的即时传播,改变了传统媒体单一的自上而下的传播方式,逐渐演化成自下而上的传播交流的方式,我国的话语权也在新的意义上重新分配。截至2016年6月,我国总体用网的居民已经达到了7.1亿;而在这7.1亿的网民中,手机网民达到了6.56亿,占网民总人数的92.4%。而网名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0~39岁,10岁以下的小网民数也在不断地增加[1]。可见,自媒体已经覆盖了我国大部分的群体当中,并且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政府、传媒还是普通公民,都在积极寻求话语权。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指出:“我们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2]那么,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在自媒体环境下的发展状况如何,如何加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在自媒体环境下的建设,这将对于社会的稳定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自媒体环境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积极影响

(一)话语主体上:提供新的民意渠道

在新媒体环境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主体,应包括每一个有言论权利的公民[3]。在面对政府处理转型时期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时,民众对公平正义以及涉及自身利益的公共话题更加关注。而通过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实现的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的新媒体形态,其话语主体已经不再是过去国家或者传媒的权威机构,逐渐转变为普通大众。网民们借助微信、微博等一系列话语平台进行讨论和传播,传达各自对国家社会以及自身发展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自媒体时代对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来说并不是洪水猛兽,相反充斥在微博微信中的大量信息,成为展现我国民众诉求的又一个渠道,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民意表达渠道,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话语内容上:提供客观的舆论事实

在自媒体时代,网民借助微博、微信、BBS等话语平台,传播了我国社会上正在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事情,而事件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则为主流媒体话语权提供了信息源,这些信息的传播反映了现实社会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通过分析网民发布在微信微博上的帖子可以发现,网民反映的问题隐含着主体间的复杂关系,这些话语内容揭示了当前社会一些紧张的阶层关系,是对现实生活中二元对立的阶层之间矛盾在网络空间的再现。例如:在公权与私权的矛盾中,网民更多的是倾向于维护弱势群体,2016年雷洋事件的持续发酵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因此,通过自媒体话语平台呈现的网民的舆论信息,能够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提供客观的舆论事实,有利于国家从这些话语内容上,找出隐含在话语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对策,进而获得民众的认同和支持。

(三)话语方式上:增强了话语感染力

话语方式主要指的是话语的表达方式,也即是怎么说的问题。传统媒介之下,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主要借助的是网络、电视、报纸、杂志等一系列传播方式,同时在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传播方面宏观叙事占主导地位。但自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媒介的叙事方式和传播方式,传播的内容也趋于多样化,给传统媒介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上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杨昕指出:“一般而言,意识形态话语的传播与表达方式选择越合理,意识形态话语权就越大”[4]。如微博和微信以及其他的一些话语平台的表达方式上契合网民的情感,抓住了网民的注意力以及网民的好奇心,从而获得大量的点击率和关注量。而2014通过自媒体传播的网络歌曲《习大大爱着彭麻麻》,让广大的网民为中国有这样一位领导人自豪,并且也让民众通过国家领导人的生活细节增强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信心,对实现中国梦的信心,从而在无形之中传播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增强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表达方式上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二、自媒体环境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消极影响

(一)话语主体上:自媒体的主体多元化,增大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不可控性

大卫·麦克奎恩在《理解电视》中指出了传统媒介传播信息的特点则在于:“所有的再现在任何时刻都只能有一个单一的视点。”所传播的信息①都是有选择性的;②有限制,受镜框制约的;③单意性的(只有一个视点);④是机械性加工润饰的结果。这是因为在传统媒介下,其话语主体主要是国家或者权威机构,根据主流意识形态发展的需要,把一部分的信息传递给广大的民众。而自媒体时代则完全突破了这种传统媒体的信息处理方式,公民不需要经过国家或者权威机构发布消息,自己本身就可以成为消息的发布者,并且在对信息发表意见以及参与舆论跟进的过程中,转变为某些重要议题议程的设置者和发起者。这种话语主体由单一转向多元的变化,造成了掌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难度,同时也直接威胁着主流意识形态领导权。如在国际上,美国是最先提出新媒体概念并且逐渐地发展成熟,并且控制着新媒体的核心技术,宣称新媒体的价值能够促进民主发展,限制集体主义政权蔓延,并且利用新媒体插手我国政治制度,宣扬中国威胁论、意识形态终结论,混淆舆论环境,对民众进行思想渗透,企图实现对我国意识形态的颠覆。

(二)话语内容上:碎片化和多元化,冲击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领导地位

当下的自媒体传播已经突破了传统媒体的一对多和点对面的中心化传播方式,内容碎片化明显。作为自媒体中发端比较早的微博,内容发布的字数是必须控制140个字以内,由此决定了信息切入方式的碎片化。一方面这种短小简单的发布信息方式,契合了人们当下快节奏的生活节奏,人们随时随地地发布生活中的琐事或者重大的社会事件。另一方面则造成了整个微博空间信息轰炸的状态。话语内容碎片化使得人们快餐式吸收,对时局世局的思考缺乏理性,导致有些网民容易被一些不良网站以及一些敌视和攻击中国共产党与社会主义制度的新闻、谣言等信息所蒙蔽。而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是对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和建设的思考和总结,有着丰富的哲理和启示的作用,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起着指导作用,这种叙述内容的呈现容易被碎片化信息覆盖,同时也因为说教式方式容易引起漠视。

除此以外,由于自媒体的民间性要大于官方性,造成了自媒体的可控性非常小,网络话语内容上少数反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思潮更是各行其是。如近年来出现了对雷锋事迹的质疑,污蔑英雄人物的事件以及对中国道路和国家大政方针等问题的争论,甚至一些抗战雷剧都被搬上了电视荧屏,对红色基因的随意捏造,给红色文化的传承造成不良影响[5]。

(三)话语方式上:话语失范,弱化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影响

自媒体时代,网络空间充斥的话语失范问题,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影响力。一方面是因为自媒体平台上存在着文化水平不高的网民容易受到煽动,话语的表达方式上存在着非理性和偏激的倾向。在自媒体大环境下,处于利益弱势的群体通过网络、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放大、聚焦社会问题,表达利益诉求。一旦出现带有“官员”、“城管”、“警察”等字眼的事件,很少做理性的思考,直接给这些人定罪,对他们进行大肆的辱骂。进而上升到整个国家的管理体制上,有些甚至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提出了质疑和谩骂。

另一方面,为吸引网民的眼球和点击量,以薛蛮子和秦火火为代表的大量网络推手,制造网络谣言,散布虚假、色情消息,以此对广大的网络用户进行思想上的侵蚀。这种利用话语表达方式上的议程设置,通过攫取只言片语,不顾话语表达上的不妥和失范的地方,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议程的设置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分散了人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关注度,弱化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

三、自媒体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现实路径

自媒体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成为现代化发展的不可逆过程,为了有效地发挥自媒体的作用,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分为二的方法,趋利避害,推进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对自媒体发展的主导作用,使其成为意识形态建设的良性媒介。

(一)话语主体上:培养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和意见领袖

首先,要提高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理论工作者的学识修养以及培养像周小平这样的媒体意见领袖,回应在网络里人们的困惑,对于网络谣言要及时辟谣,引领人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守,传播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其次,培养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引导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正确解读,并且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代的课题联系起来,从理论回归现实,做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建设,提高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度,帮助一些网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再者,作为政府的官员要真正深入到民众中去,对于政府部分的网站要做到经常维护,并且针对民众提出的公共问题,要切实找到解决的措施,而不是简单敷衍了事。针对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出现的民众反馈的不良事实要及时处理,同时做好预警机制。最后,作为非政府官员的党员,要承担作为一名党员的责任,坚定自我信仰,对网络和现实中危害国家和社会的行为和思想要做坚决斗争,而不是旁袖手旁观。

(二)话语内容上:丰富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内容,吸取中西文化中积极有益的内容

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内容主要包含了两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二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当中形成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因而在自媒体平台上,须传播社会上的正能量,聚焦于优秀的人物和社会事件报道,宣传具有时代特征和时代价值的事件,并且对当今社会转型时期的利益分化、贫富差距以及国际问题作出解答,找出解决措施,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现实性,避免空喊口号式的宣传。其次,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现实背景下,找到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现实支撑,利用好自媒体平台,宣传主流价值观念。如2016年1月Facebook炒得火热的周子瑜事件,就彰显了自媒体在宣传主流价值观念上强大的舆论能力。

再者,要积极吸收中西文化中有益的部分,增强意识形态话语内容的控制力。要想在自媒体虚拟世界里,获得民众的认同,则需找到民众内心文化的契合点。而这个契合点无疑是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因此,在加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内容的建设上,必须加强对传统文化中有益部分的吸收。此外,对于自媒体话语平台中充斥的多元的社会思潮,有些则深深地带有西方文化的影子,为有效分析这些思潮,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必须去研究西方文化,并且对其合理的部分进行吸取。

(三)话语方式上:加强主流媒体的议程设置,注意通俗话语表达

在自媒体环境下,网络信息的传递更加具有时效性、整合性以及相互性的特点,因而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对于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争夺议程设置的优先权来实现的,为此,我们在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表达方式上必须做好主流媒体的议程设置。此外,自媒体平台上发布的信息更多的是和民众的生活戚戚相关主题,因此,在主流媒体的议程设置上要和民众的公共话题契合起来,不要对民众关注的热点采取模糊态度,应承接民众的民意,做到正面回应,想民众所想,急民众所急。正如美国学者李普曼所说“当代最为重大的革命不是经济革命或政治革命,而是一场在被统治者中制造同意的艺术的革命……在新一代掌权者的政治生活中,劝服已然成为一门自觉的艺术与大众政府的常规武器”[6]。

其次,在传统媒介下,主流意识形态在宣传话语方式上忽视了理论和实践高契合度的特点,高屋建瓴的话语表达方式给普通民众“高不可攀”的错觉。为有效改变这一状态,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方式上应该运用网站论坛、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实施广泛的对话,同时糅合如视频、图片、文字等自媒体的一些先进技术进行宣传,如之前我国“复兴路上工作室”发布的习大大卡通版和中央领导人开会的卡通系列就在新浪微博评论和转发高达246万次。可见,贴合民众生活方式的话语表达将获得更多民众的认同和支持。

(四)话语环境上:要加强自媒体话语平台的监管

2014年2月27日,习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时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④。因此,推动互联网世界的有序发展,掌握虚拟世界中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国家和政府必须加强互联网领域内的法制化建设。不仅要对网络推手以及网络谣言的制造者,进行法律上的制裁,同时还需建立对信息交流平台进行专项的立法,使互联网法制建设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在自媒体时代的影响力,才能更好实现网络安全,也才能实现习总书记的网络强国宏伟目标,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总之,自媒体的发展既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创造了良好的话语传播机会,也拓宽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建设的民意渠道,增强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感染力。但自媒体环境下存在的话语失范、话语内容的碎片化等消极方面也冲击着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设。因此,在掌握好互网联领域内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和领导权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还需各个阶层的群众和知识分子共同努力。

[1]2016年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6-08-03)[2016-07-18].http://www.askci.com/news/hlw/20160805/17065450828_9.shtml.

[2]习近平.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EB/OL].(2013-08-20)[2016-07-18].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0820/c1024-22634056.html.

[3]董德刚.当代中国根本理论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

[4]杨昕.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要素及其实现[J].湖北行政学院院报,2013(3):48-52.

[5]李江静,徐洪业.准确把握互联网意识形态话语权争夺的新形势[J].红旗文稿,2015,22:10-12.

[6]李普曼.公共舆论[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48.

[7]习近平的网络观: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EB/OL].(2014-11-20)[2016-07-18].cpc.people.com.cn/xuexi/n/2014/1120/c385475-26061137.html.

The Construction of Mainstream Ideology Discourse in“We Media”Era

WANG Hong
(School of Marxism,Anhui University,Hefei 230000,China)

Sin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edia is a transform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medium,which changes the structure that a few people spread to most people,under this pattern,our country's voice is redistributed on a new meaning.Therefor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scourse in the discourse subject,content and discourse pattern,this paper explores the media impact on China's mainstream ideology,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according to the influence that is not beneficial to the mainstream ideology discourse construction.It has a positive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consolidate China's mainstream ideology discourse in the media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We Media;mainstream ideology;discourse

D64

A

1674-8638(2016)06-0105-04

[责任编辑:欧世平]

2016-10-12

王 虹(1990-),女,安徽安庆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

10.13454/j.issn.1674-8638.2016.06.019

猜你喜欢
话语权网民话语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中国如何争夺LNG市场话语权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应提升贫困群众话语权
“社会共治”中的话语权争夺战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被春天取消了话语权以后 [四章]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