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民本思想探析

2016-03-19 17:21王春梅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现代化群众思想

王春梅

(安阳师范学院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2)

邓小平民本思想探析

王春梅

(安阳师范学院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2)

邓小平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与时代特点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本思想。它蕴涵的内容宏富而深邃,主要包括关注民生、致力民富、扩大民权、顺应民意、集中民智、提高民质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重新解读和研究邓小平的民本思想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邓小平;民本思想;民生;民富;民权;

邓小平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在他创立的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中蕴含着一套严整而科学的民本思想,研究这一思想,对于加强党的建设,更好地践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关注民生,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中国传统治国理论中所强调的民本思想指的是民为邦本。《尚书·夏书》的“五子之歌”中讲,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它强调人民应该被珍视,人民是国家的根基。只有根基牢固,国家才能安宁。马克思主义一贯倡导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毛泽东在革命战争年代就提出“我们的军队是真正人民的军队,都是为人民服务的”[1](p209),并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我们党的宗旨。邓小平继承和发展毛泽东的民本思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在对社会生活中重大问题进行价值评判时,坚持人民利益至上;要求关注民生,帮助人民群众解决一切能够解决的困难。他说:“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人民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精神是在物质利益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2](p146)邓小平坚持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依靠,依靠人民必须关注民生。“只要我们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地做工作,把道理向群众讲清楚,就能得到群众的同情和谅解,再大的困难也是能够克服的。”[2](P229)关心群众疾苦,“不是说一句话就可以解决的,要做许多踏踏实实的工作”。[2](P27)暂时无法解决的困难,要耐心恳切地向群众解释清楚。他要求我们制定的方针政策要取信于民,为民造福。他反复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2](p257)

邓小平民本思想是具体的、现实的。他彻底摒弃传统民本思想中的君臣父子观念,视人民为衣食父母。提出“人民公仆”和“领导就是服务”[3](p121)的思想。邓小平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4](p714)这是其发自内心深处的切腑之言,充分体现了对人民的深诚热爱。同时也是他一生的信条和写照,也正因如此,老百姓才会由衷地发出致富不忘邓小平的感叹。

二、致力民富,凸显人民的根本价值诉求

邓小平汲取中国古代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的富民思想,设计了中国社会主义要走的道路,即通过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个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根本原则。他指出:“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成果是属于人民的。”[5](p255)“社会主义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使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长,人民生活一天天好起来。……致富不是罪过,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富裕”。[5](p171)其民富思想集中体现在:

第一,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也是富民之策。邓小平认为,改革是中国的必由之路。“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5](p370)通过改革扫清生产力发展道路上的障碍,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实现国强民富。为此,他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引导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富国强国之路。

第二,制定三步走战略,落实民富目标。“三步走”发展战略中,从温饱、小康到现代化每一步都实实在在,体现了民生、民意,并成为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指南。

第三,提出评判是非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邓小平认为,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富强应体现在人民的富裕上。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以是否有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是否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作为衡量做得对或不对的标准”。[5](p23)他说:“根据我们自己的经验,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2](p314)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他提出判断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切工作得失成败的根本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5](p372)体现了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个落脚点。

第四,完整准确地概括社会主义本质。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5](p373)“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2](p63)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2](p377)他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利益,最根本利益。”[5](p163)他反复讲,我们建设和改革的总目标是为了消灭贫穷,走向富强,走向现代化。“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2](p152)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中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5](p111)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本质,是邓小平民本思想的生动反映。

三、顺应民意,满足人民根本愿望

顺应民意,了解民情,想人民所想,是邓小平民本思想的价值目标。邓小平强调关注和满足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并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

粉碎“四人帮”,结束十年“文化大革命”是顺应民意;拨乱反正,把思想是非、理论是非、政治是非重新理顺,是顺应民意。致力于改变中国贫穷落后面貌的强烈责任感,使邓小平在历史的关键时刻,顺应民意,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政治胆略和理论勇气,率先反对“两个凡是”,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重大转移,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指引下中国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作为改革突破口的农村改革顺应民心,合乎民意。“从中国实际出发,我们首先解决农村问题。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是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所以,我们首先在农村实行搞活经济和开放政策,调动了全国百分之八十的人口的积极性。”[5](P65)实践证明,农村改革是成功的。以此为起点,我们取得了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多领域改革的成功。

邓小平尤其重视人才。他指出: 我们要实现现代化, “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反对不尊重知识分子的错误思想”。[2](p41)高考制度的恢复不仅改变了许多青年的命运,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国家的命运,给中国日后的发展培养了强大的人才队伍。

国家统一问题是全中国的民意所向,意志所归。邓小平理论的“一国两制、统一祖国”构想是一个独创,是各方利益兼顾的、切实可行的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方案。邓小平指出:“我们解决香港问题不仅要符合中国的利益,还要符合英国和香港的利益;解决澳门问题不仅要符合中国的利益,还要符合葡萄牙和澳门的利益;而解决台湾问题则既要符合大陆的利益,也要符合台湾的利益。”[7]实践证明,一国两制顺应民意,有利于地区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

四、扩大民权,实现人民民主权利

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邓小平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2](p168)“把权力下放给基层和人民,在农村就是下放给农民, 这就是最大的民主。我们讲社会主义民主, 这就是一个重要内容。”[5](P252)邓小平关于扩大民权的思想表现为:

第一,民主必须制度化。邓小平说:“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制传统很少”,[2](P333)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重点是切实改革和完善党和国家的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整个社会生活的民主化,促进现代化事业的顺利发展”。[2](p336)他强调,改革政治体制,推进民主制度建设,肃清封建残余的影响,实现民主制度化,才能使人民当家做主获得永久性的保障。

第二,民主必须法律化。邓小平说:“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2](P146)民主只有法律化,人民民主权利才能真正实现,人民当家做主地位才能稳固。

第三,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有效地防止权力的滥用,遏止腐败的滋长和蔓延,这就需要建立切实有效的监督机制。邓小平关于民主法制的这些论述,充分体现了他对人民民主权利的高度重视和浓厚的民本情结。

五、集中民智,发挥人民主体作用

集中民智,发挥人民主体作用,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是邓小平民本思想的重要内容。

第一,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是历史进步的源泉。邓小平认为,只有相信群众,依靠群众,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才能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他说:“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党的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绝对不能同群众对立。”[2](P368)他指出:“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2](P342)他告诫全党,要把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依靠人民群众作为我们事业取胜的根本保证。

第二,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邓小平认为,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创造性,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5](P382)从改革开放之初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民营经济迅猛发展,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确立,以及现代化建设的每一个成就,都是人民群众创造、创新的结果。

六、提高民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提高国民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邓小平依据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提出人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所有人的全面发展和个体人的全面发展。在设计和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他特别强调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有知识、有能力的人的重要性。他认为,要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首先就要有人的现代化,只有有了人的现代化,才能带动和促进社会的现代化。为此,他强调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5](P120)“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么能上得去?”[2](P40)他对下一代寄予殷切的期望,在给景山学校的题词中写道:“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5](P35)为了国民素质提高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邓小平认为:

第一,把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邓小平要求把教育作为我国的战略重点优先发展。早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82年他就指出,我国的战略重点“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5](P9)他认为,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四化建设的实现,要靠知识、靠人才;政策上失误是容易纠正的,而知识不是立即就能得到的,人才也不是一两天就能培养出来的。这就要抓教育,要“从娃娃抓起”。针对一些地方一些同志在实际工作中忽视教育的问题,他指出:“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如果只抓经济,不抓教育,那里的工作重点就没有转移好,或者说转移得不完全。”[5](P121)他要求“各级领导要象抓经济工作那样抓好教育工作。”[5](P121)

第二,要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邓小平说: “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就是政治。”[2](P256)“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主要是使我们的各族人民都成为有理想、讲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民。”[2](P408)他认为,社会主义新人,应当是多种素质、多种才能的全面发展,应当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远大的理想目标,“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5](P110)具有“努力去实现人民的利益,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荣誉,为社会主义祖国的前途而英勇献身”[2](P256)的精神;同时也要具备与现代化建设事业相适应的科学文化知识。“只有有了成批的杰出人才,才能带动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2](P96)邓小平要求人们大胆接受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不断进行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不断推进科技进步和社会文明进步。只有人的素质全面提高、全面发展,才能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义新人。

邓小平的民本思想是我们党毫不动摇地坚持全心全意依靠人民群众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思想源泉,对于密切联系群众,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以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将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持。

[1] 《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6.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4.

[3]《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4.

[4]《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5]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

[责任编辑:董士忠]

2016-06-20

王春梅(1963—),女,河南新乡人,教授,主要从事政治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

A849

A

1671-5330(2016)06-0006-04

猜你喜欢
现代化群众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边疆治理现代化
思想与“剑”
多让群众咧嘴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