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总复习教学的应然追求

2016-03-23 20:38魏俊晨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总复习生长小学数学

魏俊晨

[摘 要]就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课堂如何提升学生的学力、支持学生的学习进行了分析,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不是一个简单的“回顾”过程,它可以帮助和支持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体系,强化重点难点,形成策略方法,感悟数学思想,提升内在学力,给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画上一个句号,给中学的数学学习添上一个冒号。总复习重在“知新”,贵在“生长”,提升学生的“生长力”是其应然追求。基于此,教师要在理解学生的基础上制定完满的复习目标,为“生长”提供指向;选择精当的复习内容,为“生长”提供依靠;创设开放的复习过程,为“生长”提供保障。

[关键词]小学数学 总复习 生长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8-001

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不是一个简单的“回顾”过程,但炒冷饭、题海战仍是常见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源于教师仅仅满足于数学知识的重现与盘点。我们应该换个视角,将小学阶段最后的总复习定位于学生的“再次经历、体验”,并以此为基础,致力于学科本质的完善建构,致力于学生数学经验的形成,致力于数学思想的形成与提升。这样才能向学生展示复习的独特价值和独有魅力,才能有力提升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课的生长力。

一、完满的复习目标,为“生长”提供指向

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体系,强化重点难点,形成策略方法,感悟数学思想,给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画上一个句号,给中学的数学学习添上一个冒号。因此,六年级的毕业总复习课应有完满的复习目标,应立足基础,抓住重点、难点和学生的薄弱点;立足课本,设计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点,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立足于理解知识点的联系,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新的认识,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思维、情感等生根和发芽,最终形成主干直至枝繁叶茂,达到“生长”的目的。

1.立足“四基”,生根发芽

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基本活动经验,是研究数学深层问题的前提条件。学生只有牢固掌握数学“四基”后,才具有进一步提高数学思维能力的可能,进而全面发展。坚持“四基”才能更好地突出数学的学科本质,进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在六年级的毕业总复习课上,教师应立足于数学“四基”,使学生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积累经验,发展思维,提升能力,从而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例如“整数、小数和分数四则计算总复习”,作为“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教师在拟定复习课的目标时,既要追求“巩固知识、查漏补缺、提升思维”的目标,又要达成“算得正确、算得熟练、算得灵活”的“运算能力”目标,还要渗透“数感”“符号意识”“几何直观”“模型思想”等目标。

2.着眼发展,长出主干

总复习时,教师要完善总复习的方法,引发学生的复习兴趣,让学生始终处在主动的探索状态。毕业总复习,重在学生主动地、自主地、有兴趣地、有方法地“梳理”。在总复习环节中,教师要把更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他们主动梳理、交流、建构,使课本由“厚”变“薄”,形成一条条主线,概括出合理的知识主干图,让学生学会系统地整理知识。学生在描述、表达、展示、质疑中锤炼了语言,提升了思维能力,增强了自信心和学习热情,促进了自身的“生长”。

例如,六年级复习“数的认识”时,教师引导学生自主经历分类的过程,学生将无序的“数”卡片整理成有序的、一目了然的“数”表(如图1)。

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数的认识”完成了由点到线再到面的整体认知,而且充分经历、体验了整个学习过程,在完善自然数与整数的关系,分数与小数的联系的过程中掌握了学习方法,发展了数学思考力,领悟了数学思想。

在学生展示了图1后,教师继续追问:“从数轴(如图2)上看,数还可以怎样分类?”从而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3.兼顾差异,枝繁叶茂

总复习课上,教师要主动地寻找适合学生个性差异的教学方式,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兼顾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实现所有学生的全面提升。因此,复习课的目标要有一定的弹性,使每个学生的发展成为可能。例如,“平面图形的认识与周长、面积”的复习不能局限于平面图形,还用充分考虑到数学学习的整体要求和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如表1)。

当然,这几个课时目标的拟定也不是绝对的。根据学生具体的复习情况,对每个课时的具体目标可以做相应调整。

在复习课的交流环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分享智慧的过程中实现整体提升。学生在复习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错误”,这是很正常的。让学生在出错的地方写出解题的具体思维过程,教师及时进行点拨引导,则有利于发现学生解题的思维误区,找到失分的原因。

二、精当的复习内容,为“生长”提供依靠

数学学习过程是学生把总体数学知识转化为个体认识的过程。复习课与新授课最大的区别是,前者是学过的内容,后者是新内容。上好复习课的前提条件,就是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先整理、归纳和概括复习内容,搞清楚数学的知识脉络,明晰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结构。在梳理过程中,教师要精心选择、设计典型的例题和习题,为学生的“生长”提供平台,提供依靠。

1.精编例题,注重联系

总复习时,教师要理解课标,立足课本,巩固和加强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抓重点,解难点,使学生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发生发展过程,从而实现知识的建构。教师选择复习题时应找准切入点,把握好几点原则:一是选择复习题要有针对性,不在多而在精,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数量少而质量高,以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二是复习题之间要有一定的梯度,寓学生数学学习的问题和反思于复习题之中,修正可能出现的错误;三是复习题应具有知识、方法、能力、思想等多种示范功能,具有典型性和思考性;四是复习题应具有一定的辐射性和发展性,发挥好衔接中小学数学知识的作用。

猜你喜欢
总复习生长小学数学
碗莲生长记
生长在哪里的启示
新课程背景下优化化学总复习教学方法研究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高中语文总复习技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