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有其效

2016-03-23 13:11丁一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个性化培养小学数学

丁一

[摘 要]不同的学生之间是存在着差异的,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这种客观差异,从学生个体成长出发,创设符合个性化发展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个性化 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8-078

美国学者卡罗尔说,个性化教育是让“学习者个性特征与学习环境之间努力达到的一种平衡”。为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唤起学生对个性发展的追求,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勇于和善于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从而享受数学学习带来的愉悦体验。笔者结合“用画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一课,谈谈数学课堂上学生个性化培养的心得。

一、独立——唤醒学生个性化情感

为了唤醒学生的个性化情感,促使他们独立思维,教师就要努力营造出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同时,教师在进行点拨、启发和讲授时不宜过细,要留有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和发挥自身才智的余地,鼓励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尽量不求助、不探讨、不抄袭,多动脑筋自己解决,避免学生养成依赖心理。

师:我们一起来画一个长方形,并且算出它的面积。

师:刚才我们画的是一个面积确定的长方形。如果要增加长方形的面积,可以有哪些办法?

生1:可以把长或者宽增加。

生2:可以把长和宽同时增加。

师:如果一条边增加,另一条边减少,面积会改变吗?

生3:不一定。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面积变化的实际问题。

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引导学生大胆地想象,给学生留足了独立思考的空间,从课堂伊始就奠定了学生独立探究的学习基调。

二、独特——激发学生个性化思维

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对事物新奇的、独特的见解,从与众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认识新事物,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教师可以从多样性和首创性两个角度展开教学实践,设法引领学生突破常规,积极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渠道和方法。

(教师出示例题)

师:这道题和我们过去学习的计算长方形面积的题目有什么不同?

生1:长增加了,面积也增加了。

生2:仅仅通过文字叙述,不能直接求出原来花圃的面积,可以利用画图的方法。

师:说得对!画图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请同学们根据题意先试着画图。(一位学生在黑板上画图)

生3:应该把“长增加3米”画出来。

生4:如果能在图上标出数据和所求问题就更好了!

师:通过画图,你知道哪些条件发生了变化?哪些没有变化?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新知与旧知之间的异同,启发学生自主探寻此类问题的解题策略。在评议环节中,教师先保持缄默,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使学生通过互相补充明晰画图策略中的细节,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得到彰显。

三、独乐——凸显学生个性化体验

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的特色优势,进行有技巧的评价,利用其闪光点激励并促进学生的自我提高。同时,教师也要注意评价的客观性和全面性,要用中肯、恰当的语言使学生信服,避免过度拔高而产生负面影响。

(教师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

生1:我能在头脑里画出示意图。(用手势比画)

师:你能很快说出面积增加了多少吗?

生1:面积增加了320+400=720(平方米)。

师:生1的思维很快捷,很灵活。不过我们还是要把头脑里的图在纸上画出来,验证一下。

生2:生1的结果不对!还有一个外面的“角”没有算进去。

师:你说的那个“角”是什么图形?面积是多少?

生2:是正方形,面积是8×8=64(平方米)。

师:因为生1的错误才使我们全班都能正确,失败乃成功之母。我们应该感谢生1!

教师细致地呵护了学生的表现欲和自尊心,肯定了学生积极的进取心,同时也善意地给予了提醒,使学生能够保持热情投入到后续的学习中去。

教师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学生的发展,不能用一个步调去调节学生的进程,更不能盲目地期望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去消灭学生的这种客观差异。让教师的“教”去适应学生的“学”,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受到自身独一无二的价值和体验,是提升数学课堂教学实效、促进学生数学学习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

(责编 李琪琦)

猜你喜欢
个性化培养小学数学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