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数学思想 提升教学品质

2016-03-23 13:11袁春琴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感悟数学思想课程标准

袁春琴

[摘 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体会和感悟数学思想,适当的渗透教学思想,帮助学生完善数学知识体系,凸显数学思想,提升教学品质。

[关键词]数学思想 课程标准 凸显 感悟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8-089

随着数学知识的不断积累和数学应用技能的不断提高,学生已经具备了感悟数学思想的条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生逐渐抓住了数学思想的特征。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应明确地提出数学思想的概念,让学生对数学思想有更清晰、更全面的认识,使学生在教学中有所收获,带动学生前行,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下面,我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谈谈心得和体会。

一、加强体验,直击思想萌芽

相对具体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而言,数学思想有一定的隐蔽性,需要在特定的问题或者情境中去细细体会才能发现。因此,教师遇到这样的情境时不能仅仅满足于问题的解决,而应让学生去挖掘解题方法背后的数学思想,使学生不断提升数学素养。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时,我给出一个问题:组装一辆玩具汽车需要四个车轮,现在工人叔叔运来一批车轮,在报废3个后正好组装了36辆玩具汽车,这批车轮原来一共有多少个?大部分学生知道用“36×4+3”算出车轮总数,但对于为什么要这样列式来解决问题,学生却难以描述。其实,学生脑海中存在这样的画面:一辆车配上四个轮子,那么轮子总数比车的四倍还多3,可以列成等式“( )-3=36×4”。这样的方法其实蕴含着未知数的思想,很多学生经过简单的思考,就可以找出车轮总数和玩具汽车之间的关系。但是也有学生由于找不准车轮总数和玩具汽车之间的关系,而选择用“36×4-3”来解决问题。于是,我列出等式“( )-3=36×4”,让学生将括号看作车轮总数,然后用“-3”表示车轮报废的个数,这样学生轻松地就找出了车轮总数和车子数量的之间的4倍关系。

当遇到类似问题时,学生会尝试用同样的方法寻找数量关系,这就是未知数思想的雏形,久而久之,学生的方程思想就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强化,相关数学思想也逐步建立起来。

二、突出层次,勾画思想主体

数学思想的建立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在教学中要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环节,让学生越来越接近数学思想,越来越准确地勾画出数学思想的主体。这样他们的领悟才能足够深入、到位。

例如,“长方形的面积计算练习”的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相同周长的长方形面积不一定相等,并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清楚地认识到相同周长围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面积的关系。为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1)学生独立尝试将各种大小不同的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出来;(2)相互交流解题过程;(3)比较各种不同的长方形和面积,得出结论;(4)小结反思。在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思路很有条理,他们按照一定的顺序将所有的可能排列出来。这样的排列有利于学生观察和发现规律,所以他们很快得出了“周长一定时,长与宽越接近,其面积越大”的结论。

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不但解决了问题,而且深刻地感受到了“一一列举”的重要性。他们再遇到类似情况时,就能将这样的方法再现出来,逐步建立系统的、完善的列举思想。

三、点面结合,挖掘思想深度

数学思想不是孤立的,当教师找到承载它的“最佳搭档”时,学生对数学思想的领悟往往能深入很多,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从多个领域来烘托数学思想,用数学现实或者生活实例来诠释数学思想,挖掘数学思想的深度内涵,以便于学生更好地消化和吸收。

例如,在教学“转化的策略”时,对于教材中呈现的例题:在方格中计算花瓶的面积以及十六支球队按单场淘汰制进行比赛决出冠军。学生采用了不同的解决方式,通过交流和比较不同的解题方法,学生发现尽管这两题都可以按部就班地计算出结果,但是如果运用转化的策略,计算的过程就会简单很多。由此学生初步感受到转化思想的重要性。随后我又引导学生回顾之前的数学学习,学生很快发现在诸如多边形的面积计算以及分数除法转化成乘法计算等方法都运用了转化的策略来解决问题。然后,我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曹冲称象”的经典故事,让学生体会到转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

这样,教师将转化思想由具体的问题引出,应用到学生的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再渗透到生活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思想的无所不在,这对于他们深度内化数学思想和准确把握思想的内涵和拓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之,在数学学习目标日益多元化的今天,教师的教学方法也要与时俱进,将数学思想凸显出来,提升教学品质,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广博、更多元、更融合。

(责编 莫秋鸿)

猜你喜欢
感悟数学思想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关于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解题的几点建议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