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习近平经济逻辑思想研究的基本构想

2016-03-25 04:35瞿麦生
关键词:经济思想

瞿麦生

(天津商业大学 经济逻辑研究中心,天津 300134)



关于习近平经济逻辑思想研究的基本构想

瞿麦生

(天津商业大学 经济逻辑研究中心,天津300134)

摘要:习近平经济逻辑思想研究,是适应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及全球经济发展需要的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及深远历史意义的前沿课题。针对这一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实际情况,从习近平经济逻辑思想的基本概念及产生条件,习近平经济逻辑思想的研究依据及重要意义,习近平经济逻辑思想的研究难点和重点、研究原则和研究方法等3个方面阐释了习近平经济逻辑思想研究的基本构想。

关键词:习近平;经济思想;经济逻辑

中国逻辑学会经济逻辑专业委员会在2015年9月于天津召开的中国经济逻辑学术论坛(2014—2015)上,把今后的研究方向确定为:习近平经济逻辑思想研究。对此,中国逻辑学会给予了积极支持。中国逻辑学会秘书长杜国平教授代表中国逻辑学会在致辞中指出:“经济逻辑专业委员会顺应时代要求,将习近平经济逻辑思想研究作为今后的研究方向,这是一项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的研究工作,这充分体现了逻辑学者高度的使命意识和担当意识。”[1]

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为了使这一研究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本文拟从3个方面来讨论习近平经济逻辑思想研究的基本构想。

一、习近平经济逻辑思想的基本概念及产生条件

(一)习近平经济逻辑思想的基本概念

研究习近平的经济逻辑思想,首先要弄清什么是经济逻辑。

汉语中的逻辑一词,有4种含义:一是指客观规律。如,历史的逻辑,发展的逻辑,改革的逻辑等。二是指思维规律。如,他说的不合乎逻辑,张三的思维逻辑性很强。三是指一种理论或观点。如,日本鬼子的强盗逻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经济逻辑》是指微观经济学理论。四是指一门学科。平时,我们一般把“经济逻辑学”简单地称作“经济逻辑”。例如,我们于1983年成立的“中国经济逻辑研究会”,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济逻辑研究”,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经济逻辑导论》,乃至本文的“经济逻辑”等等,都是指的一门新学科“经济逻辑学”。

经济逻辑学是研究经济领域的思维结构特征、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的学科。它的核心是研究经济思维的推理和论证,即研究经济推理和经济论证过程中的思维特征、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它是跨逻辑学和经济学的交叉性学科。经济逻辑学源远流长,从逻辑学角度可上溯到2 500年前中国古代的墨辩逻辑这一最早的经济逻辑学;从经济学角度考察,自经济学诞生之时起,经济逻辑学就已蕴涵其中,它反映在经济学理论的各个有机组成部分之中,从经济学的定义、研究范围、理论假设、基本原理到政策主张,无不渗透着经济逻辑。经济逻辑贯穿在经济学的产生、形成与演进之中,并对经济学未来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亚当·斯密的重大贡献不仅在于创立了古典经济学,使经济学成为独立学科,而且在于为经济学研究提供了经济学和逻辑学相结合的优良传统。经济学的发展需要经济逻辑学的理性辩护与支撑。面对流派纷呈、特色迥异的庞大的经济学研究领域,要从中梳理出具有清晰脉络的方法体系,必须上升到一定的逻辑范式[2]18,这就离不开经济逻辑这个思维工具。

经济逻辑学,从功效的角度来看,它是关于“选择智慧”的科学,它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通过对经济领域中的思维结构特征、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的研究来提高人们的选择智慧,即提高人们在复杂情况下权衡各种影响因素并以最为智慧的方式做出正确抉择的能力。社会经济发展要靠这种智慧,个人成功也靠这种智慧。“选择智慧”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最高智慧。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曾说,21世纪是一个选择的世纪,未来的历史学家如果回顾今天,他们会记得今天最大的改革并不是技术方面或网络方面的革新,而是人类拥有了选择的权利[3]。

我们今天研究习近平的经济逻辑思想,就是要通过学习、研究、发掘、总结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思维特征、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了解习近平的选择智慧,为中华民族的思想宝库增添一个璀璨瑰宝,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一个新的思维工具,从而为人类贡献中国智慧。

我们研究习近平的经济逻辑思想,是从习近平的个体思维和作为执政主体符号的思维两个视角来研究的。我们所说的“习近平经济逻辑思想”研究,主要是指研究作为党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在治国理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经济思维特征、经济思维规律和经济思维方法及其理论体系。

(二)习近平经济逻辑思想内涵的发掘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抓经济、促经济,成效显著,对于促进中国经济的快速稳健发展,作用很大,为世人所瞩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为惩治贪污腐败,在全国掀起“打虎拍蝇”行动;为从严治党,在全党践行“三严三实”,推进作风建设;为实现民族复兴,提出“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等等。我国改革开放在不断深入,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同时,我国碳排放控制、生态发展的国际影响,以及“一带一路”经济走廊、金砖国家合作平台、20国会议等杠杆撬动了全球经济的发展。

改革需要热情,更需要理性;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习近平改革气魄之非凡、勇气之惊人,其大政方针掌握之准之稳,世人称奇。其根基在于习近平有过人的智慧。他思维的辩证性、两点论、博弈性、共生性和前瞻性等等,独具特色。其思维的深度、高度和精度,达到了当代引领世界潮流的最高水平。

以上这些为我们深入发掘习近平经济逻辑思想的内涵,提供了客观条件和可靠保证。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些有利条件,科学总结出习近平在领导中国经济发展、引领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思维特征、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科学地构建习近平经济逻辑思想的完备体系。

(三)习近平经济逻辑思想的产生条件

一种学术或思想的产生、发展,往往需要3个条件:一是社会需要,这是学术或思想产生以及继续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原因;二是是否包含真理性因素,能否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考验;三是一种学术或思想产生、发展的可能环境及个体自身条件。

习近平经济逻辑思想无疑适应了当前我国及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它的真理性因素也不用质疑(这两点在本文的下一部分要详细研究)。这里着重分析习近平经济逻辑思想产生、发展的可能环境及个体自身条件。

第一,时势造英雄。在大变革的时代,革命家庭对于青少年习近平的熏陶和教育都是正面的,提供的都是正能量。这为他的成长,为他睿智思维潜能的开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青年习近平积极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主动要求上山下乡,乐呵呵地选择的是最艰苦的陕西山区农村。下乡时,别人带的是生活用品,而他带的是精神食粮书本。

第二,个体的历练。习近平16岁从北京到陕西当“知青”,后来从陕西到北京、从河北到福建、从浙江到上海、从西部贫困地区到国家政治文化中心、从西部欠发达地区到沿海发达地区,从基层干起,历经村、县、市(地)、省(直辖市)和中央党政军主要岗位的磨砺[4]425。这些经历使他开阔了眼界和心胸,锻炼了意志,体察了民间疾苦,洞悉了国情。他从最基层的党支部书记做起,一直做到党中央的总书记。这样长期的锻炼和考验,使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人生智慧,为习近平经济逻辑思想的形成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第三,作为执政主体的睿智体现。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力量,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

习近平作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就治国理政问题发表了大量讲话,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集中展示了中共新一届领导集体的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

二、习近平经济逻辑思想的研究依据及重要意义

(一)社会历史渊源

马克思指出,人的存在形态变化是与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的[5]70。经济活动是人类的最基本的活动,经济利益是人类存在的最基本的利益,经济关系是人类存在的最基本的关系,经济矛盾是人类存在的最基本的矛盾,经济思维是人类存在的最基本的思维。经济逻辑学概括总结了人类在经济活动中独具特色的思维结构特征、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反过来,又成为人类经济活动的有效思维工具和辩护工具。2 500多年前,中国春秋战国时代最著名的墨辩逻辑,就是科学地总结当时领先世界的中国经济活动中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手工业者阶层的经济思维特点、经济思维规律而形成的逻辑。可以说,墨辩逻辑是中国最早的经济逻辑。它在当时的经济活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理性辩护作用。辩护的价值功能就是“处利害,决嫌疑”,承载其主要逻辑思想的文本——《大取》《小取》的“取”即趋利避害,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取”是行为之“取”,是“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墨辩逻辑就是关于“取”的“行动逻辑”。故而,墨家的推理(“推”)不仅是形式逻辑的推理(它偏向归纳与类比推理),而且还具有不可否认的行动性、经济性(价值性)、合理性、正当性或妥当性要求。墨家的推理是为其价值观如“节用”“非乐”以及对“利”“害”的辨别、选择、取舍服务的[6]26。墨辩这种经济逻辑学,在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们进行政治、经济活动时,“明是非、审治乱、明同异、察名实、处利害、决嫌疑”的必要的思维工具。

中国共产党执政之后,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全力抓经济,几十年来,薪尽火传,积累了丰富的经济工作经验,特别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化改革,大胆创新,形成了系统的独具特色的经济逻辑思想。

(二)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

中国有一则谚语说:“想要一时的繁荣,可以种花;想要十年的繁荣,可以种树;想要世世代代繁荣,必须种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了治国理政的“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并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习近平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统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是艰巨繁重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强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以保证正确方向、形成强大合力。”[7]14经济逻辑界学者应该胸怀大局,克服困难,从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总结发掘其经济逻辑思想,帮助大家系统学习、理解和掌握“四个全面”的重大意义,合乎逻辑地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和总体要求,把“四个全面”落到实处。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司马迁的这句话,虽然是习近平主席给历史学界写的[8],但对我们整个学术界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句话告诫我们,每个学者都应该有一种学术责任、学术担当。如今,我们研究这个课题,就是要把引领我们国家走向繁荣、带领我们走向成功幸福的习近平的经济逻辑思想,从实践中发掘出来并总结好。我们要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经验的分析,以古鉴今、古为今用、承古开今、博古通今,找到经济思维的历史发展规律,找到习近平是如何将这些经济思维发展之道、民族思维之魂融入今天的时代,具体指导今天的改革创新,发挥切实作用的;找到他是如何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正确地将天意、民意整合为万众一心、大势所趋的国家意志,不负历史文化鲜活流传的使命意义的。

习近平主席要求我们:“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9]这就是我们经济逻辑学者今天义不容辞的学术责任和担当。

(三)时代的需要

我们的时代正处在颠覆性跨界激变的新时期,世界经济正面临着新的危机,美英法经济放缓,难民潮席卷欧洲,不堪重负,日本经济衰退,呈-0.1% 的负增长;俄罗斯及一些东欧国家,经济也在衰退。唯独我们中国生气勃勃,经济稳健发展,处于新常态。世界人民寄希望于中国。人们说,21世纪是中国世纪。无论是全球的经济发展问题,还是反恐维和、地区稳定问题,抑或是控制气候问题、生态发展问题,习近平都是从全球的视角运筹帷幄,以他聪明睿智的新思想引领着世界新潮流。

(四)国家和人民的期盼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指出:“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10]3同时他强调:“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新常态也伴随着新矛盾新问题,一些潜在风险渐渐浮出水面,能不能适应新常态,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10]4

经济逻辑学是关于真理的科学,它产生于实践,反过来又为实践服务。习近平经济逻辑思想产生于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伟大的改革开放实践,反过来又会成为为这一伟大实践服务的重要思维工具。面对改革和经济发展的新局面,有许多新的思维经验需要我们从经济逻辑的角度去总结;面对许多新矛盾新问题,有许多思维误区需要我们从经济逻辑的角度去回答。毛泽东说,感觉的东西不一定能立刻理解它,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深刻地感觉它。对于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大政方针及政策,需要经济逻辑的解析和辩护。所以,我们对习近平经济逻辑思想的研究就成为国家和人民的期盼。

三、习近平经济逻辑思想的研究难点和重点、研究原则和方法

习近平经济逻辑思想研究,要肩负起体现时代精神的伟大使命,力求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处理一些重大社会经济问题上的思维,做出富有创造性、说服力的新概括、新表达,充分发挥经济逻辑的工具作用和理性辩护作用,为“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做理论支撑。

(一)习近平经济逻辑思想研究最突出的难点和重点

1.研究对象的认定问题

习近平经济逻辑思想研究是个崭新的课题,不仅它本身新,而且其所依仗的基础理论经济逻辑学也是一门新的学科。虽然经济逻辑学得到了国家和学术界的认可,但许多人对之还是不甚了解。因而要使习近平经济逻辑思想得到大家的认可,需要一个过程。

2.资料的收集选取问题

由于我们所研究的对象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思想,不但在观点的确定上要慎重研究,而且材料的收集整理也会遇到很多棘手的问题,例如我们只能从公开的一般书报媒体上获取,凡涉及党和国家机密的内部资料都不能涉及。

3.理论体系的整体架构问题

这个问题和第一个问题密切相关,由于它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它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所涉及的现象纷繁复杂,研究对象的智慧博大精深且正处于进一步发展的进程中,而我们所使用的理论工具(经济逻辑学)同样是精深广博,所以如何选好二者的切入界面也是难点和重点。

4.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水平差距问题

进行习近平经济逻辑思想研究的团队成员虽然是经济逻辑学界的精英,但都是平民百姓,其政治思想水平、理解问题的能力,与研究对象的差距会比较大。

(二)研究原则

习近平经济逻辑思想研究是一个全新的前沿课题,所以我们的研究原则也是全新的。我们要以经济逻辑学为工具,结合我国和世界的经济背景来客观准确地分析、审视、观察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领导我国经济发展、引领世界经济发展中极为丰富的宝贵的经济思维资源,阐释和概括习近平经济逻辑思想的基本理论框架与独特的规律。

研究原则是:坚持大逻辑观和大科学观,主张相关学科的跨界融合;坚持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新理性观;坚持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统一的新文化观;坚持中西文化比较的平等观。

(三)研究方法

我们研究习近平的经济逻辑思想,用的也是习近平教给我们的方法。

一是面对现实。习近平说:“我们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6]87

二是以问题为导向。习近平说:“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我们强调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7]86

三是因材施教的方法。习近平说:“事必有法,然后可成。”[7]87

所以,我们在这一研究中,总的研究思路是:从实际问题出发,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防止学院化、文本化、工具化、敲门砖、庸俗化;提倡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大众的语言表达深邃的思维、专业的理论)。

具体要求是:

第一,充满自信不怯场。一是学者研究领袖思想,理所应当;二是胸怀大局,高屋建瓴。

第二,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视野宽阔,材料广博,在相关问题上通过古今中外领袖思维的分析比较,找出特点及规律。

第三,多学科融合。反映思维的新特征,找到破解中国经济奇迹之谜的钥匙。

第四,团结协作。研究团队成员之间扬长避短,发扬优势,团结协作。

四、结束语

习近平经济逻辑思想研究,已经确定为经济逻辑专业委员会今后研究的方向和重点。这个任务是相当艰巨、繁重的。“开弓没有回头箭,改革关头勇者胜。”[7]13我们“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作善成,防止虎头蛇尾,让全党全体人民来监督,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4]387。

参考文献:

[1]经济逻辑专业委员会.中国经济逻辑学术论坛(2014—2015)在天津召开[EB/OL].[ 2015-10-05].http://www.cnlogic.net/show.php?catid=1&id=276.

[2]瞿麦生.关于经济逻辑学及其研究的基本构想[J].天津商学院学报,2007(1):18-23.

[3]李开复.选择的智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5]瞿麦生.经济逻辑——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G]//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二界学术年会论文集,2006.

[6]瞿麦生.经济逻辑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

[8]新华网.习近平致信祝贺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开幕[EB/OL].[2015-08-23].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8/23/c_1116344082.htm.

[9]李军.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针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认真学习习近平同志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N].光明日报,2014-10-10(1).

[10]厉以宁,吴敬琏,周其仁.读懂中国改革3:新常态下的变革与决策[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责任编辑张佑法)

Research on Basic Concept of Economic Logic Thought of XI Jing-ping

QU Mai-sheng

(Economic Logic Research Center,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Tianjin 300134, China)

Abstract:Research on the basic concept of economic logic thought of XI Jing-ping is a frontier reseasrch of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far-reaching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and is adapt to the need of our country’s comprehensively deepen reform and glob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research is still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practice, and we interpreted the basic idea of XI Jing-ping’s economic logic thought research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basic concept of jinping economic logic thought and conditions, research basis and great significance of economic logic thought, the research emphasis and difficulty of economic logic thought, research principles and research methods and so on.

Key words:XI Jing-ping; economic thought; economic logic

文章编号:1674-8425(2016)02-0007-06

中图分类号:D2-0;B8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4-8425(s).2016.02.002

作者简介:瞿麦生(1943—),男,湖南岳阳人,教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中国逻辑学会经济逻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研究方向:经济逻辑。

收稿日期:2015-12-10

引用格式:瞿麦生.关于习近平经济逻辑思想研究的基本构想[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6(2):7-12.

Citation format:QU Mai-sheng.Research on Basic Concept of Economic Logic Thought of XI Jing-ping[J].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2016(2):7-12.

猜你喜欢
经济思想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思想的当代借鉴
林伯渠经济思想的实践与作用
习近平经济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突破
元代畜牧业经济思想的探析
管子经济思想对当下我国经济发展的价值剖析
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核心与亮点
2015习近平经济思想新境界
习近平少数民族经济思想探析
管仲的经济思想及其现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