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推责”走向“担责”

2016-03-25 07:20许惠芳华敏娜
中小学德育 2016年3期
关键词:道德规范言行道德

许惠芳 华敏娜

摘 要:在“独二代”为主体的当代小学生中,儿童推责言行比比皆是,其背后藏着道德失范的隐忧。因此,需从强化行动目的、选择借鉴榜样、学会解决问题三个方面展开实践尝试,努力让儿童从“推责”走向“担责”,助推儿童的德性养成。

关 键 词:推责言行;道德失范;德性养成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6)03-0055-03

基于“人”的哲学拷量与追问,新常态下的教育“把培养一个个精神独立、人格完整、品德高尚、懂得担当,能够自食其力的合格公民作为己任”[1]。但我们不难发现,在以“独二代”为主体的当代小学生中,儿童推责言行比比皆是,层出不穷:

责任不明。如,很多学生认为因未拿到本子、不清楚作业要求而无法交出作业不是自己的责任。

责任规避。如,学生学习工具未带,把原因归结为是父母没有帮自己整理好物品;上学迟到,是因为家长没有按时叫起。

责任后置。如,同学间产生矛盾,班主任还未开始了解情况,学生就习惯性地反驳:“不是我!”

这一系列推责言行不仅表明儿童对“责任”一词理解不足,缺乏担当,更是道德失范现象在当代儿童身上的鲜明表征,道德失范(“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作为存在意义、生活规范的道德价值及其规范要求或者缺失、或者缺少有效性,不能对社会生活发挥正常的调节和引导作用,从而表现为社会行为的混乱。”[2])成了新常态下教育的最大忧患。

一、儿童推责言行的主要表现及原因

1.德智失序,致使道德规范在儿童心中意旨模糊

素质教育推行至今,一纸分数的地位仍然无法动摇,学生的理想、家长的期望、社会的舆论中心依旧是分数。待人接物、言谈举止、礼仪规范都是学科教学的附属品;是非对错、善恶美丑、义利真伪成了儿童模糊化的经验;再加上现代媒体无界限地向儿童敞开,以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新时代所要求的操守规范,在儿童心目中标准模糊,指向不明。

2.成人僭越,致使儿童错失建立道德规范的机会

书包重了,爷爷奶奶背;学习工具没带,外公外婆送;忘记作业,爸爸妈妈帮忙问。校内的时间,被各科老师轮番排满;校外的时间,被家长硬报的各种补习班挤占。成人顺理成章的包办代替,到了孩子眼中就成了理所应当的惯常行为,当事情开展不顺时,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知难却步、逃避责任、追责父母、询问老师,而不会去拷量在道德规范之下,自己应当承担哪些责任,什么样的行为才是正确的。

3.人际疏离,致使道德规范不能发挥有效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以自我为中心的“独二代”不懂得如何推己及人、释放善意,推卸责任的行为更是将自己与他人置于一个对立的地位,再加上以自我兴趣为主导的生活方式和趋利避害的人性本能,都导致了儿童群体中的人际疏离。与人相处需要道德规范的约成,每个学生必须借助道德约束力不断磨合,才能找到在群体中的舒适位置,而在人际疏离的群体中,道德规范是不能很好地发挥其调节、引导作用的。

二、助推儿童担责言行的养成策略

如何重拾道德规范,纠偏儿童推责言行,让儿童切实感受到“责任”在成长之路上的意义?

1.强化行动目的,凸显儿童的主体意识

“任何一种良好的行为之所以能够产生良好的道德效果,是因为在你做的时候就认识到它本来就是好的。”[3]细究儿童的推责言行,在责任理解不足的背后,反映出的是目的动机不明确,而这必然导致行动中的主体意识缺失。我们知道一个“目的”可以有多条行动路径去达成,而多条路径便是学生个性化创造的产物。但现今教育多指向学生被动化的行为——教师习惯于布置任务,学生习惯于被动完成任务,而忽略了对任务目的的思考。反之,在强化目的之下,学生行动的方向感增强了,必将从自身需求出发去审视、选择行动,实现主体的个性化发展。

如,面对班中屡屡出现忘带学习工具、生活用品等现象,有学生建议设立“小小便民箱”。在强调“服务他人方便自己”的目的宗旨后,我们的“小小便民箱”中便有了一次性水杯、笔、纸巾等物品,且从没间断过。学生使用“便民”物品后,在班级“感恩栏”中贴上表达感谢的小纸条,也会适时地补充添加他人需要的物品。

由此可见,引导学生懂得“为什么而做”要比他们实际“做了什么”更有意义,这能让学生体验到自己在某一事件中的存在意义,继而生成主体感。而明确自己的职责所在,是学会承担责任的第一步。

2.选择借鉴榜样,强化学生的规范认同

班杜拉认为,在社会情境中,人们往往通过直接观察别人的行为而学得又多又快。[4]儿童在道德规范的习得过程中,更需要有可供借鉴的有形化对象作为参照。以前的借鉴对象多为英雄式的模范榜样,后来慢慢变成身边的先进人物,这些形象往往是事件化、标杆式的,儿童无法对人物作出客观、全面、立体的评价,一旦因社会不良风气产生认知冲突,会对儿童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在选择借鉴榜样时,更应该引导学生聚焦到某人在某件事中的某种行为,从“人—事—行”中洞察前因后果,突出对过程的关注,才能使学生拥有更客观的判断力,更深刻地认识到人的存在价值和意义。

如,在学生十周岁的成长节点上,我们与学生、家长筹划组织了“十周岁成长礼”系列活动,其中有:说说自己的成长故事,感谢有你;夸夸身边的成长典范,为爱点赞;听听他人的成长点评,拥抱明天。

这些活动将学生的关注点聚焦到事件中的人身上,通过寻找“优秀”的方式,探知“优秀”的源头,发现自己和他人的闪光点。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与集体中的他人建立关系;感受到个人成长离不开他人的帮助,他人中肯的批评也是为了帮助自己;进而让学生以“优秀”为参照,更具认同感地去践行和维系集体中的道德规范,使道德规范从教条式的“公约”走向彼此默契的“心约”。

3.学会解决问题,训练学生的担责行为

在人的生命意义中,强调“做人的义务”,每个人都要明白自己的责任担当,“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利己并利人是文化群体的要求”。[5]儿童的推责言行说到底就是缺少了一种基于“做人义务”的“作为”担当,他们习惯于指责他人的过失:别人先动手,我才打他的;如果不是他瞎指挥,我也不会这样做;等等。因此,引导儿童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去思考、表达、付诸行动,那么“做人”的道德感、“作为”的价值感就会在学生的话语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得以培养。

如,出现忘带作业本的行为时,我班学生就会向课代表或老师这样表达:××老师(同学)对不起,我的作业本忘记带了,明天带来好吗?我已经把作业要求写在备忘录上,回家后也会认真检查作业质量,争取能全对。

犯错是儿童常见的现象,儿童是在“犯错—纠错”中获得成长的。上例中“作业本忘带”这个“错误”产生的原因很多:儿童生活缺乏条理,不善于整理东西;习惯了有人包办,凡事不上心等,但根源只有一个——儿童没有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自己的错误应该由自己学会承担并努力善后。上述话语表达中,包含了学生对错误的陈述、对影响他人所作出的道歉、纠错行为的陈述和纠错的态度认识。通过这些表达,一方面,前置“我”的形象,体现“我”的义务;另一方面,在求得他人谅解的同时,让他人督促自己的担责行为,见证自己担责的勇气。

三、儿童从“推责”走向“担责”的愿景

1.摆脱依赖,“各美其美”

在儿童的学习生活中,成人的僭越很大程度上代表着成人的教育观出了问题。溺爱、不信任致使儿童丧失了一次又一次在实践摸索中成长的机会。于成人而言,需要尝试改变这种教育教学观念,信“其美”,容“其美”;于儿童而言,需要摆脱依赖,获取自己的存在价值,明“其美”,行“其美”。我们希望看到学生能够在明确自己的职责后,罗列职责行为,然后有条理地把事情完成;有时间观念,会自由支配时间,无须提醒督促就能完成所有的学业任务;会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小小困局,并警醒惕励,不断使自己“止于至善”。

2.推己及人,“美人之美”

人必须向别人开放,必须借助自己的文化性和语言性与他人交往,从而获得亲密感、归属感和安全感。[6]但是,语言的障碍、文化的隔阂以及利益的冲突总是无法避免地存在着,使得人际交往并不一定愉快。由此,人与人之间需要一种推己及人的磨合,才能使交往产生幸福的体验,达到既定的目的。推己及人代表着一种与人交往的态度,这一态度能够帮助学生尽快在群体中找到位置,同时,也能生成一种平和的心态去认识到他人的优秀之处,成人之“美”,喜于“他美”,使交往既有客观的理性,又不失主观的感性。

3.协同共进,“美美与共”

在一个优秀的班集体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融合度高,彼此之间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差异互补,共同成长。当每一个学生在集体中有了角色担当之后,就很容易作出正确的行为判断,且这种判断往往会伴随着德性的生长,一旦付诸实践,便能产生独具魅力的人际吸引,吸引班集体的成员协同共进,“美美与共”。校园生活中,我们看到课代表L由于要参加学校节目排练而来不及完成收发本子的工作,好朋友H和S就主动帮忙,L把职责要求和课代表经验一一向好朋友转达;Z和Q发生了冲突,值日班长W和几个班干部就上前制止,让他们做三个深呼吸后分别陈述自己的行为,说着说着两个人都觉得争执是没有必要的。

总之,道德规范“知之非艰,行之维艰”,要让学生从“推责”走向“担责”,并成为行动自觉,成为融于血脉之中的责任心,还有待于学校、家庭、社会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共同关注,协作共育,也相信新常态之下必定有教育繁盛的新面貌来更好地引领学生的德性成长。

参考文献:

[1]汤勇.教育该有怎样的新常态[N].中国青年报,2014-12-30(02).

[2]高兆明.简论“道德失范”范畴[J].道德与文明,1999(6):8.

[3][法]卢梭著.爱弥儿[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127.

[4]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93.

[5]贾馥茗.教育伦理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33.

[6]石中英. 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73.

(作者单位:无锡市东亭实验小学江苏无锡 214101)

责任编辑 余志权

猜你喜欢
道德规范言行道德
跟踪导练(五)(2)
道德
言行就像种子等
语录
孔祥渊:“我”的出现有助于提升个体道德认同
素质教育的可行性实施细节研究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国家治理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传统伦理道德现实价值研究
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