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额跨境电商向“世界商店”转型透析
——基于义乌小额跨境电子商务创新模式

2016-03-26 13:33
长沙大学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跨境电商

陈 宁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开放型经济与贸易研究中心,福建 福州 350202)



小额跨境电商向“世界商店”转型透析
——基于义乌小额跨境电子商务创新模式

陈宁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开放型经济与贸易研究中心,福建 福州 350202)

摘要:小额跨境电子商务是在近年外贸严峻形势下脱颖而出发展起来的新兴经济模式。以义乌为例,对小额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创新举措进行阐述,建议科学规划跨境物流,施行物流行业的标准化、规范化作业;建立健全信用体系,强化建设内涵,突出优化重点;建立健全纳税政策,加强税收机制的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跨境电商;小额贸易;义乌模式

在近年世界经济不景气,国际贸易萎靡不振的严峻形势下,全国首个县级市综合改革试点义乌的小额跨境电子商务以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不断实践,使得义乌成为新常态下的重要增长点和拉动出口增长的重要力量,引领着我国小额对外贸易向“世界商店”转型。

小额跨境电子商务凭借其风险系数低、利润回报高等特点有望继续呈现爆发式增长。随着小额跨境电子商务模式的发展,在市场化环境不断优化的同时,其暴露的问题亦越来越多,无论是从商品经营机制不成熟、销售模式的不健全,还是物流体制的人性化机制方面来说,制约其发展的因素愈加明显。义乌作为我国国际贸易的改革试点,其在小额跨境电子商务模式发展历程中暴露的问题有着典型的特征。因此,对义乌电商模式进行研究,对促进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小额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研究理论基础

电商模式下的价值链理论是经济学者在研究我国小额跨境电子商务模式时的主要研究方向,国内学者主要是通过案例分析进行研究。1983年,哈佛大学经济学院的迈克教授提出价值链理论,“任何一个企业在设计、制作、销售、发送产品的过程中进行一系列活动的集合体,在集合体之中的任何一个活动都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1]。而电子商务模式的价值链则更偏向于网络化市场运作,在市场化运作的过程中是以信息流动为主导的虚拟价值链。我国的经济学者周建良在《价值链理论视角下电子商务企业运营战略》中分析道:“在市场的信息化阶段,企业主要从事两方面的经济竞争,一个是来自现实物质世界的竞争,一个是来自虚拟信息化世界的竞争,而后者的竞争中成本更低,优势更明显。” 在文中,他主要阐述以下几个核心点[2]:

首先,基本活动更加虚拟化。在市场化的运作机制上,电商企业为保证商品货源充足、货源功能化齐全,在商品进货渠道上更侧重于代工厂或者以商家实体店作为展示平台,精简商品网络化营销流程,所以是虚拟化生产。在销售的过程中,通过网络终端的商品一体化的展示平台,让客户了解商品的一系列相关信息,对客户进行招揽,在营销方式、方法上比传统的销售具有更加可变的管理弹性。

其次,在支持活动中,信息流是电子商务模式运作的主要支撑因素。在电子商务的运行过程中,信息流可以为企业获取市场数据、客户资源提供良好的循环资源,由传统型意义上的支持要素转变为价值创造与增值要素。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把电商企业的价值链等同于信息流的价值链。

二义乌小额跨境电商发展现状和主要创新方式

(一)义乌小额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义乌小额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主要有以下特点:

1.义乌小额跨境电商呈爆发性增长

义乌小额跨境电商发展迅猛,2014年义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433亿元;跨境快递日均出货35万票,同比增长40%,排名全国第四,仅次于深圳、广州、上海。在全国外贸网商密度最高的25个城市中,义乌仅次于深圳,居全国第二位。2015年小商品跨境电子商务持续飙升,日出口量从启动初期的每天2000票,增长至目前的5万票左右,最高单日达11.7万票;开拓市场从欧美等发达国家扩大到目前遍及全球127个国家和地区。

2.勇于创新的年轻队伍

经营主体年轻化,以毕业生居多。据统计,义乌从事电子商务中的群体中有80%为年轻人,而且24—30岁之间的人数在群体中的比例达到了70%,而且这一比例近几年来还呈现微妙的增长趋势。群体中的成员大部分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在无资源、无资金、无经验的前提下,借助电商平台实现初次创业的梦想和目的。而正是这一群敢于大胆拼搏、突破传统去创新的年轻人不仅每年为义乌的电子商务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而且使得义乌无论是在管理上的创新还是在产品销售的创新都远远超过了我国其他地区。

3.独特的产业链

义乌本地、外地商品呈现“两足鼎立”局面。调查结果发现,义乌实体经营的商品种类与电子商务模式下的产品种类有很多重叠的地方,来自义乌本地生产的商品占52%,另外几乎占半壁江山48%的商品来自国内其他地区。这些商品主要通过外地生产企业在义乌小商品市场经营的实体店铺提供,即“外地生产、义乌销售”模式。作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义乌市场发展了几十年才到现在“买全球货,卖全球货”,而才起步不久的义乌电子商务,就已经开始独立发展了,并没有成为义乌市场的影子市场和附属市场,而是有自己独立的运作空间和发展方向,这是一个令人惊喜的现象,说明发展电子商务有自己独特的产业链,并且这个产业空间前景很大[3]。

(二)义乌小额跨境电商主要创新方式

1.加大主体资源投入,促进电子商务集群发展

义乌经验表明:若想树立品牌特色就必须发挥义乌市场的特点,就要开发适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电子商务模式。从建立敦煌网、义网通、义乌购等跨境电商综合运营平台,加大电子商务信息化系统的投资、提升自主管理能力三个方面,义乌进行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的调查取证、可行性报告的分析、试点的执行。通过近几年来的发展,义乌的电子商务集群化在国际市场上逐渐崭露头角,使义乌不仅是家喻户晓的小商品线下贸易中心,还成为小商品线上的贸易中心,许多网商的供货来源。形成了义乌小商品市场特有的品牌效应和国际声誉。

义乌的“义网通”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建设覆盖了义乌进出口跨境通关、保税进口通关、国际快件通关等多式联运立体模式的18个子系统跨境电商通关服务网络,逐步向跨境电子商务交易、物流、金融、支付等增值领域延伸,更好地满足跨境电商企业跨境支付、供应链金融服务,便利企业通关、结汇、退税等一系列需要。跨境电商只要注册成为“义网通”平台的会员,就能获取最新、最全、最前沿的市场数据。义乌电子商务集群发展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大数据”支撑。

2.开启跨境电商供应链整合

跨境电商发展使义乌这个小商品批发和出口闻名的小城市不断转型升级,建成规模全球领先的国际商贸城,许多跨境电商企业依托当地丰富的小商品货源,与国际电商市场对接,开启世界商店,充当卖家角色。义乌企业卖东西的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义乌不少电商企业与阿里巴巴、亚马逊、Ebay等国内外知名跨境电商企业平台合作,探讨电商布局以及跨国物流智能仓储系统规划。拥有多个销售运营团队,开启跨境电商供应链整合,与各平台对接,商品销往世界各地。

3.加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

义乌始终把人才的引进、开发作为加强电子商务市场化运作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一方面,通过平台管理系统,加强市场经营户电子商务的网络化学习与培训,提升电商各层人员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依托电子商务产业园,通过与国内外院校、科研院的强强联合,探索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机制,改革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的科研模式,消除条块分割的科技管理体制,促进“产、学、研”一体化与市场化电子商务的结合。整体上提升义乌小额跨境电子商务人员的文化素养,为后续的管理和流程的创新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三义乌小额跨境电子商务存在问题分析

(一)主渠道物流时效慢

据调查统计,义乌电子商务模式交易下80%的商品都通过国际快递和国内小包的邮递方式进行交易商品的物流处理。这种物流模式在我国节假日前后,或电子商务实行商品打折等优惠政策后则会出现“物流货物积压、发货不及时、货物运送时间长”等一系列问题,由此带来运输成本增加、商品质量降低等问题,致使终端客户对电商的可信度降低,影响义乌电子商务模式的健康发展。

(二)国际快递两极分化现象比较严重

义乌小额跨境电子商务中,有的跨境商品因为其自身重量的问题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对于重量大的商品,往往物流费用要高出商品自身的成本,这种现象无论对于电商还是客户都是不利的;而重量过于轻的商品,商家为了节省跨境运输成本,往往当商品的交易量达到一定规模和重量后才开始发货,这就造成了靠前订购的客户等待的时间长,对商家和物流的信誉度降低。综上两个方面,高额的快递成本使得义乌小额跨境电子商务的利润大大降低。

(三)分拣模式传统化程度高

义乌的小额跨境电子商务大部分规模小,资金运转有限。在商品的分拣上大部分实行的是人工分拣,由于工人的水平经验、劳累程度对分拣水平有很大影响,分拣的实际效果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而公司规模和资金周转等综合因素决定了义乌的小规模的电子商务企业尚未具备利用现代技术处理物流信息的能力。不顺畅的信息流以及落后的物流技术将束缚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

四小额跨境电商发展对策建议

(一)科学规划跨境物流,施行物流行业的标准化、规范化作业

物流通畅、快捷、高效、及时是我国小额跨境电子商务模式下物流运输的核心要求,也是发展的瓶颈。优化物流运输,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

第一,对第三方跨境物流做好科学的合理规划。电子商务作为一种经济模式,必须要遵循当前的市场经济体系要求,而第三方跨境物流无论是从技术方案还是配送体系上无疑是当前最具有竞争力的物流配送模式。应优先发展此种模式,加大对其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并制定相关有利于其发展的政策和规定,从设备引进、技术创新、人员配置等几个方面助力相关企业的物流模式的构建,重视对中心城市、物资集散地、交通枢纽等具有优势的地区的物流建设和规划,利用产业集群特点,全面考虑物资集散通道、多种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与物流配送设施的“揉合效应”,以此来达到第三方跨境物流的市场化运作[4]。

第二,加大企业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力度,提高服务水平。随着我国的信息化建设的飞速发展,提升和优化物流信息化平台的基础建设、提高物流信息化在整体物流调度系统中的占有量是优化物流运输体系的又一重要途径。信息化物流系统中要时刻体现“以人为本”的构建理念,不仅要对其存储信息的准确性、便利性、灵活性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更要在企业和顾客之间建立起商品售后服务沟通交流的信息平台。

第三,施行物流行业的标准化、规范化作业。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商品规模增加、产品种类繁多、物流渠道多端对物流行业的冲击,施行物流行业的标准化、规范化运作已经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应从运输设备、产品包装、仓储、调运、信息等几个方面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针对不同流程制定专门措施,以达到物流效率的最大化。

(二)建立健全信用体系,强化建设内涵,突出优化重点

建立跨境电子商务出口信用体系。国家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电子商务的信用体系,从评级主体、评级办法、评级规则三个方面优化我国的电子商务的规范管理构架,通过网络支付、安全支付协议、法律和政策等四个层面细化重点、突出内涵,同时建立我国电子商务企业内部的企业诚信联盟与调节机制的仲裁机构。

其次,从管理机制上健全信用体系。义乌可通过对海关、物流、电子支付上施行电子商务信息化平台管理变革与创新,杜绝人为因素的干扰,做到环节层层把关,制度严格落实。同时对交易平台上双方交易的安全性、信息的可靠性进行监督,全面建立信用登记制度,建立起良好的交易风险预防机制,保证双方利益的最大化。

最后,要加大对电商平台的信用建设力度。一方面,要加大对交易产品质量把关的力度,建立产品质量的信用评估体系,分季度从产品工厂以及客户反馈两个源头对商家质量进行信用风险评估,并制定信用奖惩机制;另一方面,以解决中小电商企业融资难为落脚点,通过施行银行信用风险与贷款企业信用风险的对接机制,便于银行分析贷款企业产品质量、产品服务等信用等级状况,同时更有利于银行对其贷款过程中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

(三)建立健全纳税政策,加强税收机制的信息化建设

建立健全相关纳税政策。为促进我国小额跨境电子商务模式的发展,国家应制定相关的税费减免措施,对新兴的电商企业在发展的初期施行一定的税率优惠政策,待其正常运营后,再恢复正常的纳税机制。另外,对于一些国家大力支持的创新型企业来说,可以把政策正向引导作用同纳税减免政策相结合,两者的相辅相成更有利于企业管理以及资源的高效利用,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起到更好的推动作用。

其次,加强税收机制的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科学技术,加强税收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同时要转变服务观念,创新服务手段,优化服务方式,完善服务机制,构建信息化服务体系。税收部门可以通过信息化平台对电子商务企业进行相关税收数据的监督和查看,而电子商务企业通过及时了解税收部门信息化平台的最新政策来转换管理与经营方向,近而形成“刚性”管理机制与“柔性”服务理念的合作机制[5]。

最后,建立跨境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监督和管理平台。由于小额跨境电子商务模式的交易特点决定了其税收管理的难度,故建立跨境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监督和管理平台,不仅避免了电子商务企业的偷税、漏税,还有利于健全税收部门在信息化平台下对电子商务的税收管理机制。

我国小额跨境电子商务模式作为信息化发展的产物,在国家相关政策的积极引导与市场大环境的影响下,必将朝着又快又好的方向发展。义乌作为我国小额跨境电子商务模式发展的典型,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对于我国小额跨境电商模式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笔者相信,蓬勃发展的电商模式将以更加崭新的姿态、更加迅猛的发展步伐向产业集群化、物流渠道多元化、服务模式人性化的方向不断推进,并对我国的外贸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柳钦.有关全球价值链理论的研究综述[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9,(6).

[2]周建良.供应链管理视角下的电子商务企业发展策略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2).

[3]张胜兵.义乌小商品市场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策略分析[J].中国市场,2013,(46).

[4]夏训嘉,廖馨.我国现代物流信息化问题及对策[J].包装工程,2006,(6).

[5]郑晶荣.图书馆管理中的“刚性”与“柔性”[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15).

(责任编校:陈婷)

An Analysis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Small Cross-border E-commerce to the “World Store”

CHEN Ning

(Research Center of the Open Economy and Trade,Fuzhou College of Foreign Studies and Trade,

Fuzhou Fujian 350202, China)

Abstract:As an emerging economic model of development under the severe Chinese foreign trade situation, small cross-border e-commerce boots up in China’s market economy. With its market-oriented innovation mechanisms and core business profit model, our cross-border e-commerce sets off a wave of electricity supplier model innovation. Yiwu innovation mode will lead China's market economy as an unprecedented gesture toward the network,terminal, humane direction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mall cross-border e-commerce will lea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small volume of foreign trade to “World Shop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theory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then Yiwu small cross-border e-commerce development status, problems and innovative initiatives are described, and it finally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cross-border e-commerce; small business; Yiwu Mode

收稿日期:2016-02-20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的路径研究”,编号:15YJA7100020。

作者简介:陈宁(1955— ),男,福建福州人,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开放型经济与贸易研究中心副教授,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商务翻译。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681(2016)03-0015-05

猜你喜欢
跨境电商
“一带一路”战略下跨境电商人才需求与培养探析
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跨境电商发展背景下政府作用浅析
关于对跨境电商店铺名的研究
跨境电商与电子商务以及传统外贸电商的对比分析
河南郑州港区跨境电商发展的相关问题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温州传统外贸制造业转型研究
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