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小型社会调查的实效性研究

2016-03-27 18:42夏代云何宇阳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学生

夏代云,何宇阳

(海南大学 a.社会科学研究中心; b.材料与化工学院, 海口 570228)



大学生小型社会调查的实效性研究

夏代云a,何宇阳b

(海南大学a.社会科学研究中心; b.材料与化工学院, 海口570228)

社会调查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实践教育的常见形式。大多数大学生社会调查知识不系统,调查能力薄弱,问题意识不强。在学期中加强对大学生社会调查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从经费、师资、时间和安全考虑,组织学生在校内以及学校周边区域进行小型社会调查较为可行,教学实效性较高。

大学生;小型社会调查;实效性

本文引用格式:夏代云,何宇阳.大学生小型社会调查的实效性研究[J].重庆与世界,2016(8):14-19.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人才培养是我国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教育要摆在首要位置[1]。当代中国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宝贵人才资源,通过社会调查深入了解中国社会现实是大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重要途径。

一 、 实践教育视野下的大学生小型社会调查

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2]。实践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教学模式,它凸显了大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以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实践积极性和探索创新精神,提高大学时光思想政治水平和素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实践教学是实践教育的主要贯彻措施,在加强大学生的知识体验和能力培养的同时,要突出大学生的“德性培育”[3]。

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教育的教学形式多种多样,如开展教学实践、专业实习、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勤工助学、“红色之旅”参观学习、(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等等[2]。实践教学地点涉及教室、校园、周边社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学生的家乡等等众多场所。如学生自讲互评就是在教室中展开的教学实践活动[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件,以下简称《意见》)提出:“高等学校要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规定学时和学分,提供必要经费。”[1]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意义十分重大,因此历年来高校十分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将之作为拓展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其思想政治水平的重要举措。据调查,大多数大学生“都能认识到学校对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和开展力度;都能够意识到学校将社会实践摆到了学校整个培养教育工作中一个重要位置”[5]。

在众多的社会实践形式中,社会调查是较为普遍的实践教育方式。据湖南省6所高校调查结果显示,41.56%的大学生选择社会调查作为社会实践的方式[6]。教育部社政司负责同志强调指出,高校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方面应着力做好的工作之一是,“深入开展社会调查。要组织大学生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开着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形成调研成果”[7]。因此,指导大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之一,社会调查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假期实践教育任务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形式,如今已成为一种常态教育方式。

教育部社政司负责同志提出“本、专科生和研究生在校期间每人至少要开展一次社会调查,写出一篇较高质量的社会调查报告”[7]。一般在大一第一学年度末,大学各学院对大学生提出暑期社会调查的任务,让学生自主组团或单独开展,把调研选题和计划交给学院负责人,学生须在下一学年开学之际上交社会调查报告。据统计,2005年我国在校大学生包括本科生、专科生和研究生约有2 000万[1];2009年我国在校大学生数量为2 826万[8]; 2015年中国各类高校达到2 852所,位居世界第二,全国大学生在校人数达到3 700万,位居全世界第一[9]。由此可见,我国大学生展开社会调查的数量是相当可观的。

一般来说,大学生假期社会调查一般为小型社会调查,调查样本较少,有些是个案研究或小型社区研究。大学生调查报告中不乏一些扎实的调研过程和出众的调查报告,获奖作品也不少,达到了实践教育的实效性。但是多数大学生团队调研与个人调研由于缺乏教师的及时指导和督促,加之返校后的评价机制很不完善,多流于形式,上交的调查报告也多含不实之处。这表明我国大学生社会调查在点上有获得成功的例子,但在面上尚未达到实践教育的实效性。这也表明我国大学生从思想上重视社会调查,也明白社会调查能力培养对于其将来工作的实际价值和意义,但在行动上难以贯彻。

其原因多种多样。葛笑如总结为:有的学生选题时问题意识薄弱,题目过大或过小,过于空洞或过于细微而没有理论价值,甚至有的不知道该如何选题;有的学生不能很好地提出假设,也不能很好地根据假设设计调研方案;大多数学生不能熟练应用常用的社会调查方法;有的学生观察不够细致,不能准确把握观察点;有的学生不能正确设计问卷,难以把所要考察的问题转化为问卷中的调研指标;大多数学生不会使用SPSS 软件,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整理、分析搜集到的资料,部分学生使用最机械的笔算法进行统计分析[10]。这些问题在大学生社会调查中普遍存在,显示出大学生社会调查知识不系统,问题意识不强,调查和分析能力薄弱。很多大学生由于社交勇气和交往能力不够,发放问卷多以亲戚、朋友、熟人为样本,有些甚至把样本局限在同寝室、同班级或同年级。个案访谈需要研究者对所研究问题有较为全面的前期文献研究,需要多种社交技巧。在访谈中,节奏和措辞需要视访谈对象的具体特征而灵活把握,要能够敏感地意识到周边环境中存在的观察对象,而大多数大学生缺乏这种历练,因此访谈多数流于形式,难以获得深入研究所需的资料。有些大学生不懂得掌握调查时间,如不懂得调查对象的生活与劳动时间安排,也不注意询问对方的时间安排,导致调查对象拒绝调查或中断调查。访谈时不懂得照顾访谈对象的身体状况,让对方在疲倦和饥渴中回答问题,从而难以获得较有价值的资料。又如调查时不注意尊重调查对象的习俗和生活习惯,从而引起调查对象的反感,导致调查无法展开,有的甚至访谈失败,遭到访谈对象的拒绝,难以展开对话。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面对大学生社会调查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根据相关理论和本人多年来的社会调查教学与实际调查经验,本文认为教师在学期中要切实培养大学生小型社会调查的能力。

二、在学期中加强大学生小型社会调查培训

社会调查既是一种实践能力,也是一种知识素养,在学期中教师应对大学生展开社会调查培训,对其进行跟踪指导和过程管理。

1.开设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的课程或专题讲座。大学里有条件的学院可开设“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课程,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社会调查知识教学和社会调查培训,如果有些学院不具备开设课程条件,可以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对大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方法的普及。《意见》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1]。俗话说学而后知,非社会学专业的大学生通过课程或讲座获得了较为系统的社会调查原理与知识后,就可以进一步自学相关知识,这可以大幅度提高其社会调查操作水平。自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E.Durkheim)奠定社会学学科120多年来,实证社会学迅猛发展,问卷调查、实地调查、文献研究、实验研究等社会研究方式都有了较为系统的理论和方法论。如果大学生能够多了解几种社会研究方式,就不会仅仅局限于他们道听途说的、千篇一律的“问卷调查”,他们可以灵活运用多种研究方式去研究一个社会问题,从而在方法论上有所提升,也会避免调查和访谈中的一些常识性错误。当大学生系统地获知各种社会研究方式的理论后,在选题、选取研究方式、做假设、涉及研究方案、转化指标、访谈等方面就会有较高的理论提升,而不会局限于对于问题的想当然的简单设想和浅显的字面分析。当大学生掌握数据编码和软件分析技术后,就不会停留于机械的笔算统计方法,也能通过数据分析结果推论出更多更深刻的结论。当大学生学习调查报告的写作方式后,就可以更为规范地撰写调查报告。特别是对于很多文科生来说,学会阅读和处理众多数据之间的关系,可以改善他们的知识结构,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测量越来越广泛而精确,越来越多的领域趋向于数据化。这对于大学生将来在工作岗位上做好工作、了解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有序开展小型社会调查。教育部社政司负责同志指出:“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社会调查的选题、途径、过程的管理和指导,开设社会调查课程或讲座,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7]在学期中间结合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有序开展小型社会调查,教师对之进行跟踪指导和过程管理,这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历练,对于提高其后续的假期社会调查的实效性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谓实效性,简单说来就是按质完成任务,达到实际的效果。

社会调查是以培养大学生能力为主的社会实践教学,要遵循社会调查的基本常识。要注意可操作性,使大学生调查小组在比较集中的时间段内完成一个难度适中的社会问题的调查问卷或访谈工作。这一是需要教师抽时间对学生做社会调查知识培训;二是教师要跟踪学生的选题和问卷设计,使之具备可操作性;三是建立切实可行的管理和沟通机制,时时督促学生;四是建立有效的奖励机制,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四是由于校拨调查经费有限,部分甚至由学生自己负担,因此应尽量控制调查经费;五是为保障学生安全,调查尽可能在校园内展开,或在紧靠校园附近的社区调查,还可结合网上问卷;六是大学生在学期中一般有较多课程,只能利用课余、周末、节假日等零碎时间进行社会调查。综合考虑到经费、师资、时间等方面的局限,特别是安全问题不好把握,所以大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大规模地走出校门进行大规模社会调查在实际操作上受到很大限制。因此,在学期中间组织学生在校内以及学校周边区域进行小型社会调查较为可行,教学实效性也较高。

三、小型社会调查实例分析

由于课程限制,笔者在大学生一年一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根据中央文件精神和学院课程要求,采取小组调研的方式进行社会调查实践教学。笔者所教几个大班中均含有不同专业的小班,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社会调查”仅仅是一个道听途说的流行词,一看到教学方案上明确列出社会调查并需要小组讲解、全班讨论且计入总分时,就担忧不安。面对这种情况,笔者特意抽出一次课的时间给学生系统而简洁地讲解社会调查方法的知识。笔者结合本人的调查实践和之前所教学生的调查实例,采用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的方法给学生上课。中讲课中,笔者根据学生小型社会调查的特点,重点讲授选题和前期研究、研究设计、抽样技术、问卷调查、实地访谈以及调查报告的写作。

第二阶段,分组并建立管理机制和沟通渠道。教师根据班级总人数大致规定每组人数,要求各组男女比例适当,以自愿组合为原则,以团队精神为指引进行分组。一般每个班约分为10个组,每个组为10到12人,并确定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展开。由于大学生刚入校门,对环境不是很熟悉,需要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且其他课程占去大量时间,也没有社会调查经验,如果人数太少,恐怕难以完成任务。又由于是练习性质的小型调查,如果人数太多,就会人浮于事。教师是主要管理者,指定各小班的班长、学习委员为协助管理者,要求他们利用一周的时间组织全班同学完成分组任务,确定组长、组员名单和组长联系方式,并发给教师。各组组长为各组负责人,有确定本组成员社会调查平时分数的权力,并与教师对接。各调查小组有什么问题和疑虑,可通过电话、短信、电子邮件、QQ群、微信、课间休息和课前课后时面谈等方式与教师及时沟通,教师也可以通过这些方式及时把指导意见传达给学生。

第三阶段,公布各组名单,并要求组长召集成员确定好调查主题和研究计划,并分配任务;把研究计划发给教师审查,教师及时把修改意见反馈给学生。

第四阶段,公布各组调查主题和研究计划,主要由教师给出评论,其他学生参与评价,并要求各组组长课后召集全体组员集中讨论,完善研究计划并制作问卷,由组长通过电子邮箱发给教师审查,教师将审查意见及时反馈给各组长。

第五阶段,各组按照研究计划展开调研,这期间教师、班长和学习委员等管理者需勤于督促。大部分小组选择在校园内展开调查,调查对象多为本校大学生、研究生和留学生,个别小组调查图书馆管理人员、保安、清洁员、食堂工人等。少数小组选择在校园周边的街头调查,如在街头志愿劝募时顺带调查,采用偶遇方式抽样。有些小组成员还通过电子邮件向在别的大学就读的高中老友调查,同时通过老友调查其同学。有的调查组还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调查方法有简单随机抽样、整群抽样、分层抽样、偶遇抽样、滚雪球抽样等等。由于每个学年的下学期有“校运会”,所以大多调查组选择在运动会期间和周末展开调查,部分调查组根据所选主题在其他课余时间展开调查。

由于此调查属于练习性质,且受到时间短、经费自筹难、知识储备少以及经验不足等多方面的限制,再考虑到分析时难度不能太大,因此各组的选题一般比较小,切合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想实际,如图书馆占座现象调查、食堂满意度调查、学校体育器材收费调查、学生车辆管理调查、大学生考验与就业意向调查等等,问卷的题目一般为12到18个不等,大多数小组的样本规模为100份,部分调查的样本规模稍大。由于题量较少、样本规模较小、调查对象多为本校大学生,而且绝大部分小组的问卷为当面发放、当面回收,因此有效回收率一般在90%以上。不过由于样本规模较小,调查对象较为单一,且有些学生调查时难免出于方便而找同宿舍的人填写,找熟人朋友、或在同一个班级找多人填写,导致调查数据的信度和效度也许不高。但是从实际操作上看,作为练习,让学生基本熟悉调查流程,特别是为了让刚入大学校门的学生们勇敢地跨出调查第一步,亲自去做调查,对于信度和效度的要求有所降低。

第六阶段,各小组在组长的管理下撰写调查报告,展开各项数据分析。由于问卷上题目较少,所以要求每个组先对每一个问题及其答案做出图表和分析,旨在培养学生细致分析数据的能力。然后就整个调查做出总的结论,总结经验和不足。从报告中可以看出,大学生们思考问题大多具有开放性,思路比较开阔,信息收集较为广阔,对部分题目的分析具有一定的深度。但也暴露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信息收集缺乏系统性;又如问卷中设计了各种分类问题,但分析中有的遗漏部分内容,有的不知道该如何分析;还有些调查主题如果能够增补个案访谈就会更为深入;部分报告对于现实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但部分报告的建议操作性不强。

最后阶段,课堂放映及互评,此即奖励机制。各组把调查报告制作成幻灯片,在课堂上放映并讲述,每组讲述时间为5~7分钟。由于各组调查安排和速度不同,因此最后几周的每一次课都预留大约15到20分钟时间,放映几个小组的幻灯片,教师引导全班同学展开评论。评论内容十分广泛,从调查主题的选择、问卷的设计、样本数量、有效回收率的高低、对每一问题的答案所做的图表和分析、总的结论、有待进一步完善或研究的问题,到措辞、文采、趣味性、幻灯片的模板、颜色和底图审美搭配,文字大小、放映效果,再到主讲人的发音、语速、眼神、手势、台风以及讲述效果等等,只要是师生当时能够发现的、想到的,都坦诚直言,气氛热烈而有序。课后,各组纷纷根据课堂讨论进一步修缮自己组的幻灯片和调查报告,然后上交给教师作为考评依据。

学生的讲解表明他们已经基本熟悉问卷调查的流程,较为深入地调查了以前关注不深的社会现象。通过调查,很多学生感到自己以前的关注过于“生活化”,不深入、不系统,现在懂得了从社会调查中发现现实问题,也学会了如何去从多种角度思考现实社会问题,懂得了积极探索可行的解决方案的意义。通过社会调查教学活动,同学们的荣誉感被充分调动起来了,责任心和团队意识大大增强。同学们为着同一个目标的交流增多了,理解、体谅、互助、奉献、让贤情怀增长了,小组分工协作精神得到了很好的培养。有些前期不怎么投入调查的学生也在后期积极主动工作,以“补救前期缺陷,降低自己在同学心目中的懒惰值”。通过发放问卷和个别访谈,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增强了社会调查的自信心。学生们对于思想政治理论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当自己小组的幻灯片得到老师和同学认可的那一刻,“所有的辛苦和劳累、苦思冥想时的烦闷、熬夜时的疲倦、发问卷时遭受的白眼和冷遇、访谈时的艰难和尴尬、放映前的担心都一扫而光!心里头踏踏实实的,好似揣了一个沉甸甸、红艳艳的果实。即便为了放映而缩短课间休息时间、推迟放学时间,都是值得的”*引自学生写的社会调查心得。。到期末收集打印版的调查报告时,我们发现各组的调查报告均在第一次的基础上做了大量修改,从图表对内容的表现、图表的大小和颜色搭配、排版、每一题目下面对问卷答案的分析和结论、总结论的表述、讨论部分的扩展性问题、调查方法、摘要、关键词、引言等等,都进行了完善。

有人可能担心教学时间问题。其实,上述实践教学占用课堂时间较多的只有一次专题讲座和学生调查报告放映,且后者只占最后几次课的15到20分钟,其他均课余完成,而这正好属于社会实践课时、实验课时或课后辅导课时(不同单位有不同名称)。通过为时不多的课堂时间和大量的课后辅导,大学生们在一门课程里学习了两门课程的内容,尽管过程很辛苦,但学生们认为这是一次丰富多彩的、很有成就感的上课历程。

四、 结语

社会调查是大学生深入了解社会现实的重要途径,能够有效地培养大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社会现实情况有了深入了解,大学生就会发现社会现实问题之所在,一则可为科技创新的方向和目标扩大视野,二则大学生在考虑问题时更为深刻和全面,能够看到现实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会在解决问题时考虑解决方案的系统性和可行性。有教师指导与督促的小型社会调查可让大学生迅速进入社会调查的大门,为其将来大规模的社会调查积累宝贵经验,为调查社会现实问题培养实实在在的调查能力。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EB/OL].[2016-02-02].http://baike.so.com/doc/6725544-6939720.html.

[2]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等.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 [EB/OL].[2016-02-02].http://wenku.baidu.com/view/a9c37c4d2e3f5727

a5e962f3.html.

[3]杨艳春,卞桂平.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理路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1):81-84.

[4]房玫.学生自讲互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实践教学的有益形式[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2):80-82.

[5]熊翼,汪小平,李成军.大学生对高校社会实践实施状况满意度调查研究[J].改革与开放,2009(11):163-164.

[6]周彩姣,林寒.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现状调查与完善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2012(9):74-79.

[7]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访教育部社政司负责同志[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6):4-6.

[8]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http://www.moe.gov.cn/srcsite/A01/s7048/201007/t20100729_171904.html.

[9]席宁.高等教育质量报告首发[J].纺织科学研究,2016(5):82-83.

[10]葛笑如.培养大学生社会调查能力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J].学理论,2011(10):276-278.

(责任编辑周江川)

On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Higher Education Students

XIA Dai-yuna, HE Yu-yangb

(a.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enter; b.Materials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Hainan University, Haikou 570228, China)

Social investigation is the usual wa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higher education students. Most students do not have systematical knowledge of social investigations, and do not know how to choose the subject and how to survey it.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organize and guide the students do minor social investigations during the terms. Taking account of the fund, time, teachers and security, it is feasible and effective to organize students do minor social investigations in the campus and the communities around it.

higher education student;minor social investigations;effectiveness

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依托校园文化推进海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QJY1251512)

夏代云(1971—),女,副教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科学技术哲学、思想政治教育;何宇阳(1997—),男,研究方向:材料科学与工程。

【博士论坛】

10.13769/j.cnki.cn50-1011/d.2016.08.003

format:XIA Dai-yun, HE Yu-yang.On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Higher Education Students[J].The World and Chongqing, 2016(8):14-19.

G641

A

1007-7111(2016)08-0014-06

猜你喜欢
大学生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
学生写话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