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食品安全溯源系统应用现状与建议

2016-03-27 21:05康莹莹厦门市翔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食品安全导刊 2016年33期
关键词:厦门市厦门农产品

□ 康莹莹 厦门市翔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厦门市食品安全溯源系统应用现状与建议

□ 康莹莹厦门市翔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食品安全是国家始终关注的重点,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令人触目惊心。食品安全溯源作为食品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手段,实现对食品市场的规范和高效管理以保证食品安全。基于此,探讨福建省厦门市食品安全溯源的发展现状,对食品溯源系统应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议。

回顾三聚氰胺、地沟油、塑化剂等食品安全事故,大多涉及产品假、冒、伪、劣等违规违法行为,关键问题出在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食品溯源系统是利用互联网信息管理技术,对每件商品标上识别码,保存相关的管理记录,从而实现“源头到餐桌”的信息追踪。若市面上出现不合格食品,通过识别码可将其召回撤出。

2009年,我国颁布《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明确要求企业对食品原料进货、生产监控、成品出厂检验等环节建立信息记录制度。2014年,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表示将对食品生产、销售、餐饮服务等各环节实行最严格的全过程管理,完善追溯制度。此举为我国全面推进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厦门市在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的应用

2005年,厦门市启用肉品质量查询系统,成为福建省首个肉品查询系统,有效地保障肉制品安全。2009年,厦门市启动肉品质量安全信息溯源系统建设,采用RFID技术、信息读写、IC卡等信息技术,采集来源、检疫、加工、销售等信息,建立完整信息链。

2011年,厦门市在全省率先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试点建设。农产品由从播种、施肥喷药、灌溉、采收、农残检测和销售等环节进行全程信息记录。此外,农产品质检中心监制可追溯标签,包含企业安全评级和二维码,消费者只需将手机对准二维码,扫描即可查询到产品的全部信息。

2013年,厦门市进一步扩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覆盖面,共建成15个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试点。目前,基本实现对联网基地实时监控和对种植业产品从生产到流通的可追溯。

2016年,厦门市被列入全国追溯体系建设示范试点,乳制品被纳入试点追溯范围。此外,还扩增追溯种类范围,对已有追溯体系进行升级的同时,对批发市场等关键环节实行电子结算改造,推广应用二维码等。

2016年8月10日,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食品安全法》《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结合厦门市实际,制定《厦门市食品和食用农产品经营者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规范》以加强厦门市食品安全信息管理,落实食品和食用农产品经营者主体责任,提高监管效能,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消费知情权。

厦门市食品安全溯源系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系统监管难以统一要求

厦门食品安全管理信息平台缺乏共享、信息传递缺失,使食品可追溯系统运行放缓。各部门管理方法和技术标准缺乏统一要求,增加食品全程可追溯体系推行的难度。

系统运行维护成本高

政府在系统建设中投入不足,后期设备运行维护,需要大量人、物、财,给中小企业带来不小的困难,只有少数大企业参与到系统,溯源作用有限,监管效率低,很难在整条食品供应链上推广使用。

系统覆盖种类少

虽然厦门在省内食品安全追溯系统推广较好,覆盖肉类、果蔬、中药材及乳制品等,但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多为中小企业和个体农户,其生产力较低,经营品种差异大,很难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消费欲低,使用少

厦门消费者对溯源系统及其产品虽有所闻,但普遍价格贵,购买少。溯源系统查询设备仅分布在个别大型超市,且无显著标志,使用率低,大多闲置。即使可进行网上溯源查询,但系统各自为主,每种商品主管部门不同,使查询系统也各不相同,制约消费者参与的积极性。

厦门市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的建议

健全法律法规,注重地方立法

我国已建立适合本国国情的食品安全溯源法规制度,地方政府也要加强制定相应的法规,如追溯信息公开、企业诚信、政府各监管部门职责义务都要规范,才能有效地推广厦门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应用。

政府应加大建设投入

2012年6月,国务院已明确指出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为“十二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十大体系之一。厦门溯源系统处在起步阶段,需以政府为主导,鼓励大企业主动参与硬件配置、人才培养、供应链各方等的投入,引导中小企业逐步建立追溯体系,全面推进追溯系统建设。

完善溯源系统统一标识

食品安全追溯编码缺乏统一的标识系统,使各种类商品信息孤立,制约系统发展。推广国际通用GS1技术到更多商品,能导出完整的供应链各方、销售、物流、服务等编码,解决可追溯系统商品种类少且供应链上信息编码种类繁多的问题。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使用率

通过各种媒介来传播食品溯源知识,让更多企业和消费者提高对溯源系统的认知水平及食品安全意识,大大激发参与热情,使产品溯源系统更高效,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结语

食品安全溯源体系是保障食品安全、促进商品经济持续发展的一种手段。通过对厦门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应用的调查,指出推行系统是一个需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多方协助的系统工程。只有不断地完善食品安全追溯系统,保证食品质量安全,才能有效地保障百姓的生命安全。

康莹莹(1984-),女,福建厦门人,理化检验技师。研究方向:理化检测技术。

猜你喜欢
厦门市厦门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厦门正新
我校入选2021年度厦门市“金砖示范单位”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组织祭扫活动 缅怀革命先烈
“偶”遇厦门
厦门猫街
食在厦门
老区情难忘——记厦门市老促会原会长张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