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同志的官德思想及其对当今的启示

2016-03-28 04:32田娟辽宁警察学院辽宁大连116036
船舶职业教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启示

田娟(辽宁警察学院,辽宁大连116036)



毛泽东同志的官德思想及其对当今的启示

田娟
(辽宁警察学院,辽宁大连116036)

摘要: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官德建设。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坚持群众路线,时刻做到“权为民所用”,是官德建设的落脚点。注重调查研究,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使主观符合客观,是官德建设的根本。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形成的实事求是、忠诚为民、民主公正、廉洁务实等官德思想对今天的官德建设仍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毛泽东;官德思想;启示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领导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应该是严于律己、廉洁奉公的表率,腐败和官僚主义都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大敌。毛泽东同志用自己清廉的一生践行了共产党员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

1 实事求是,官德之根本

毛泽东指出,科学的态度是“实事求是”,“自以为是”和“好为人师”那样狂妄的态度是决不能解决问题的。作为官德之根本,实事求是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其实质是按照事物本来的面目去做事,而不是歪曲事实。

首先坚持实事求是就要注重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毛泽东特别注重调查研究。1926年,毛泽东经过一个多月的调研走访,完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分析了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1927年,毛泽东完成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明确指出了在农村建立革命政权和农民武装的必要性,在一定意义上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形成提供了依据。毛泽东对违背实事求是的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工作作风十分反感。他说,有些领导干部,“下车伊始”就发表意见,瞎批评和指责是要不得的,因为这种批评和议论没有经过缜密的调查。要真正了解群众的呼声,做好群众工作,“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

其次坚持实事求是就要听得进百姓的骂声。毛泽东告诫广大党员干部,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坚持群众路线,要听得进百姓的骂声,真正的共产党员是不怕骂的,老百姓骂我们,说明我们在贯彻群众路线过程中有问题,只有找准问题,解决矛盾,老百姓才会拥护我们。

当前,一些领导干部没有做到重心下移,听不进去百姓的批评,不愿接受群众的监督,这是可怕的信号。百姓提出的问题不能通过正常渠道解决时,就会采取极端的方式,如群体事件。应该说近些年来,百姓得到的实惠最多,但干群关系却不尽如人意。这与少数领导干部违背实事求是原则不无关系。一个真正为民着想的领导干部是注重调查研究的,是听得进骂声的,而且还会调查骂声背后,有没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损害了百姓利益的情况,要放下架子,低下头到群众中去找原因,进而解决问题。这才是真正坚持实事求是。

2 为人民服务,官德之核心

为人民服务是官德思想的核心。毛泽东以其毕生精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并教育广大领导干部做人民的公仆,甘当群众的小学生。毛泽东同志常说,党和群众的关系好比鱼和水,要保持与群众的密切联系必须走群众路线,不当官老爷、不高高在上,要与群众打成一片,才知道群众心里在想什么,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好群众工作。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这就是我们的出发点。显然,毛泽东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官德的核心,来检验领导干部的言论和行为是否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毛泽东曾经说过,共产党员最大的德是为人民服务。我们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我们有些什么不好的东西舍不得丢掉呢?毛泽东对一些领导干部高高在上,“摆老爷架子”“摆官僚架子”的作风深恶痛绝。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就告诫广大党员,官僚主义的领导方式是任何革命工作者所不应有的,经济工作同样要不得官僚主义,要把官僚主义这个极坏的家伙抛到粪缸里去。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少数领导干部中存在的官气,一针见血地指出,官气是一种低级趣味,摆架子、摆资格、不平等待人、看不起人,这是最低级的趣味,这不是高尚的共产主义精神。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巨大考验,只有时刻保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为百姓付出真心、真情,行动上有真举措、真效果,百姓才会跟党走,才会与中国共产党一起克服发展中的困难,走向胜利。

毛泽东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中指出,力量的来源是人民群众,不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哪一个人也不行。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认真倾听百姓的心声,清楚百姓最需要什么,并落到实际行动上,为百姓排忧解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进行土地革命,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分到了土地,才会真正拥护中国共产党,在人民的帮助下,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人,从群众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实事、小事入手抓好群众工作。毛泽东强调,我们应该不惜风霜劳苦,夜以继日,勤勤恳恳,切切实实地研究人民中间的生活问题、生产问题,并帮助人民具体地而不是讲空话地去解决这些问题。

当前,正值改革攻坚期、经济调整期、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期,前进道路上充满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问题,为人民服务体现在广大党员干部要勇于担当,能够担当,敢于担当,只有直向矛盾和问题,主动接受挑战,大胆开拓创新,努力创造才能经得住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

3 公正廉洁,官德之内在要求

民主公正与清正廉洁是官德的内在要求。马克思曾经说过,不可收买是最崇高的政治道德。这就需要共产党人发扬民主精神、公正办事、两袖清风,才能更好地做到为人民服务。

发扬民主作风是毛泽东官德的内在要求,没有以人民为主体的民主观,党群关系不可能密切。民主人士黄炎培与毛泽东有一个著名的对话,面对黄炎培政怠宦成、求荣取辱、人亡政息的担忧,毛泽东回答,我们已经找到了一条新路,我们能跳出历史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毛泽东认为,要使官员不脱离群众,必须使他们置于群众民主监督之下。从百姓中来的领导干部是不怕群众监督的,百姓监督的是领导干部的权力是否被滥用,这既是对百姓自己负责,也是对官员负责。当前,有些领导干部怕与百姓接触,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不愿意和群众打成一片,不喜欢被监督,在工作中一言堂,民主集中制贯彻得不好,这些做法都是民主精神缺失的表现。

1941年,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中规定,厉行廉洁政治,严惩公务人员之贪污行为,禁止任何公务人员假公济私之行为,共产党员有犯法者从重治罪。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两个务必”思想,“务必使同志们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为全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指明了方向。当前,在党群、干群关系总体和谐的情况下,少数领导干部将权力作为谋利的手段,背离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领导干部只有正确行使百姓赋予的权力,才能做到清正廉洁,赢得百姓的心。

2014年,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强调“公生明,廉生威”,这不仅是对政法干部提出了基本要求,也是对整个干部队伍行使权力的约束力量。因为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有敬畏权力、廉洁用权、公正用权,才能得到百姓的拥护。

4 立德修身,官德之养成

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强烈的政治责任感,是官德修养的主要内容,也是领导干部真正实现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的重要环节。理论学习和自我反思是提升领导干部官德修养的重要途径。

理论上的清醒是政治成熟的前提,是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的保证。毛泽东同志的一生是不断学习的一生,他说过,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应该将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融为一体,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首先,要学习理解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真正懂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善于透过事物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能够分清事物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纷繁复杂的局势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承担起自己所肩负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其次,要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我们党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根据形势变化的需要,所作出的全局性的战略部署,是指导我们行动的指南。作为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并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结合当地的实际加以贯彻,让百姓得到实惠,真心拥护党的领导。

毛泽东说,有了错误,自己不讲,又怕群众讲。越怕,就越有鬼。我看不应当怕。有什么可怕的呢?我们的态度是:坚持真理,随时修正错误。毛泽东主动承认延安时期征粮过重的问题;主动承认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中出现的过错,毛泽东知错就改,带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克服困难、纠正错误,把革命引向胜利,这是一条重要的历史经验,更是我们党需要永远保持并发扬光大的一种优良传统和作风。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时刻反躬自身,“照照镜子、整整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反思自己的行为,时刻敲警钟,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不松懈。每天反思,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在思想深处对权力、地位、利益有正确的认识。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三严三实”,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从官德的修养与践行方面对领导干部提出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在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下,各级领导干部是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一环。领导干部应站在对党和人民事业负责的高度,敢于担当,坚持道德操守,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N]学习时报,2012-05-28.

[2]关润华.从革命的领导方法到执政的工作作风:关于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考察[J].党政干部学刊,2014(4):32-35.

[3]于洁.毛泽东群众观及其现实启示[D].济南:山东大学, 2014.

[4]马楠楠.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及其当代意义[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3.

[5]肖纯柏,蔡世忠.毛泽东对群众路线的独创性贡献[J].理论探索,2014(1):63-66.

[责任编辑:宋艳华]

Comrade Mao Zedong's Official Moral Thought and its Inspiration for Today

TIAN Juan
(Liaoning Police College, Dalian, Liaoning 116036, China)

Abstract: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s alway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leading cadres morality. Leading cadres are servants of the people, they should adhere to the mass line, always do " use the power for the people" , which are the foothold of the construction of official virtue.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keeping pace with the times, making subjective with objective is the basic construction of official morality. In the early stage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and the 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 period, Mao Zedong's loyal to the people, pragmatic, honest, democracy and justice virtue thought still has significance on today's official moral construction.

Key words:Mao Zedong; official moral thought; enlightenment

中图分类号:A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928(2016)02-54-04

DOI:10.16850/j.cnki.21-1590/g4.2016.02.015

收稿日期:2016-02-15

作者简介:田娟(1977-),女,辽宁沈阳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

猜你喜欢
启示
发达国家现代物流发展的启示
浅谈庄子眼中的“至德之世”
马克思的管理思想对加强中国社会管理的启示
浅析目的论视角下汉语新词英译的特点及启示
国外企业融资主要监测体系、法理依据及启示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商业银行受余额宝的影响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