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新途径探析

2016-03-28 14:26蕊,张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服务管理教育

王 蕊,张 进

(渤海大学,辽宁 锦州 121013)



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新途径探析

王蕊,张进

(渤海大学,辽宁 锦州 121013)

[摘要]近年来,高校出现了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流动党员。此类毕业生流动党员存在地域范围分布广泛、流动速度过快、类型复杂多样等特点,使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挑战。因此,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成为当下党建工作的新目标。提高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水平,要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管理服务机制,健全组织机构,完善规章制度,优化方式方法,注重校内外联系,着重提高服务水平,建立服务意识。

[关键词]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

2006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指出,“流动党员是指由于就业或居住地变化等原因,在较长时间内无法正常参加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活动的党员”[1]。根据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各高校应贯彻落实党的要求,重视基层党员工作的建设,重视高校自身的党员培育、发展等工作,因此大学生党员的数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大学生在校外实习或者异地就业,都促使了流动大学生党员的队伍不断壮大,这引起了高校党建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如何有效加强新常态下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已经成为目前党建工作的新课题。

流动党员是新常态下党员队伍中涌现的特殊群体,如何确保他们“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流动不流失”,已成为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的当务之急。强意识、建组织、谋推进、精管理、葆先进应成为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探索方向。

一、加强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必要性

(一)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需要

党的先进性是党的生命。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身处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其思想会受到冲击,党性观念会淡化。为了保持党的先进性,必须加强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

(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需要

联系组织和宣传群众是我们党的一大政治优势,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需要。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是新中国的建设者和生力军。因此,保持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党性不动摇,对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有着重要意义。

(三)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需要

我们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同时,还必须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抓好对大学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充分发挥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新常态下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工作面临的困境与问题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去向难掌握。很多党员不主动与党组织保持联系,处于“断线”状态。(2)管理难落实。流动党员常年远离所属党组织,以致管理措施难以落实。另外,相当一部分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处于流出地党组织不能管、流入地党组织拒绝管的状态。(3)活动难开展。脱离原党组织的缘故以及所处党组织对流入的大学毕业生党员不甚关心,导致其常规组织生活以及教育培训等难以落到实处。(4)教育难到位。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转变较快,对教育需求也各不一样。(5)作用难发挥。流动党员易受不良环境影响。(6)党费标准难把握。(7)预备党员难转正。

三、建立新常态下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机制

(一)从源头实行双向、双重管理

将管理学上的“双向管理”观念应用到党建工作中来,使毕业生流动党员的工作制度化、常规化。流出地党组织负责流动党员的党籍管理和民主评议,流入地党组织负责流动党员的思想教育,掌握流动党员的实际表现情况和思想动态,并将掌握的情况函寄给出地党组织。改变了以往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两不管、两头松”的困境,实现了“两地管,双落实”。

(二)简化接转手续,实行“两档合一”

以便捷高效为原则,构建流而不散的服务体系。一要规范并简化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手续,施行人事档案和党员档案合一的管理模式;二要实行“一人一卡一证”管理制度,人手一份《大学生流动党员联系卡》《大学生流动党员活动证》,便于双方沟通。

(三)网络手段,搭建沟通平台

建立网上课堂,实现流动党员的网上即时交流。要建立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QQ群、微信平台等,为流动党员在网上学习提供保障。组织社区党员对大学生提供多重有效信息,实现毕业生的及时就业。大学毕业生流动党员以此为平台接受党的教育,自我管理,成就事业,为党旗添彩。

(四)通过多种活动,增强党员的荣誉感

开展一系列组织活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将毕业生流动党员吸引到党组织周围。一方面,开展符合毕业生流动党员特点的教育活动;另一方面,建立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激励机制,确保流入地的高校毕业生党员积极参与流入地的党内事务,切实实行党内基本权利和义务。

(五)实施跟踪管理,提供优质服务

要转变思想观念,努力把教育、管理和服务渗透到日常工作中。基层党组织要建立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信息库,与流动党员保持密切联系,从关心流动党员的角度出发,认真对待流动党员的实际困难,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树立典型示范作用

面对新形势,应注重抓典型。要选择有影响力的基层党组织和事业有成的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作为典型,通过舆论媒体宣传,总结、推广流动党员管理典型经验,提高工作水平。

四、结语

面对大学毕业党员所面临的多重问题,党建工作面临的工作挑战前所未有,因此建立一个合理有效的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机制愈加显得迫在眉睫。增强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凝聚力,引导他们真正代表党员的先进性是我们不断努力奋斗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郑绍保.流动党员管理手册[M].2版.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

[2]刘万芳,徐珮杰,苏薇.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7(7).

[3]张炜,朱倬然.高校流动党员管理初探[J].党史博采,2011(11).

[4]东方治.流动党员管理[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1.

[5]刘俊.关于毕业生“流动党员”网络之家建设的一点思考[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3(4).

[6]赵健,董晓曦.利用网络优势加强和改进高校流动学生党员的管理教育研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2(5).

[7]董秀娜.网络时代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管理[J].高校辅导员导刊,2011(6).

[收稿日期]2015-12-16

[基金项目]辽宁省高校党建研究项目“高校综合改革视域下学生党员发展与培养的质量保障体系创新研究”(GXDJ2015-B090)。

[作者简介]王蕊(1981- ),女,讲师,硕士研究生,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张进(1981- ),男,讲师,硕士研究生,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602(2016)05-0146-02

猜你喜欢
服务管理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题解教育『三问』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