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背景下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

2016-03-28 15:20
滁州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语用能力建构主义多媒体教学

张 洋

多媒体教学背景下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

张洋

摘要:由于受传统教学法的影响和语言环境的限制,我国学生的语用能力普遍低下。在分析语用能力内涵和简述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提出在多媒体外语教学背景下,教师可以从教学目标、教学环境和教学模式三方面入手,以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为教学目标,利用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生动的语料和真实的语境,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创造条件。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语用能力;建构主义;语境

在我国很多发达地区,英语教学从学前就已经开始,大部分学生到大学毕业已经有十年以上的英语学习经验,但多数学生在之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应用到英语这一语言工具时并不能做到得心应手,特别是在有本族语者的社交场合,在具体情景下做到语言准确得体并非易事。之前的研究也表明,英语学习者的语用能力并非随着语言能力的发展而发展。我国英语学习者语用能力的普遍低下的原因一方面是受传统教学法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受语言环境的限制,学习者很少有跟本族语者交流的机会。而以多媒体为背景的英语课堂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陷,使英语学习者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里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真实的语言环境,为学习者语用能力的提高创造条件。

一、语用能力

“能力”(competence)这一概念最初是由Chomsky在《句法理论若干问题》一书中与“语言运用”(performance)共同提出来的。根据Chomsky的观点,“能力”指的是一个语言使用者关于语言系统的基本理解,或者说是一个语言使用者内在已经掌握的语言知识或语法;而“运用”则指的是具体社交场合中语言的实际使用情况。Chomsky所说的能力也被称为“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是抽象的语法,不涉及到语言在实际中的使用。后来,Chomsky又将能力分为:语用能力(pragmatic competence)和语法能力(grammatical competence)。语法能力体现为语言形式的准确性(accuracy),而语用能力则体现为具体情境中语言运用的合适性(appropriateness)。

Hymes提出“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理论以发展Chomsky的“语言能力”概念。他认为本族语者除了语言规则的知识之外还掌握着另外一套规则系统,使其能本能地知道在具体社交场合上说什么是适宜的说什么是不适宜的,并能根据话题、情景、人际关系等因素调节所使用的语言。Hymes的交际能力包括四个部分:

(1)可能性(possibility):指某一语言系统中可能存在的东西(如个人在特定语言社团中关于语言的语音、词法、句法、词汇、语义、语用等的知识);

(2)可行性(feasibility):指个人心理方面的语言容量(如个人的记忆和认知);

(3)适宜性(appropriateness):指交际中言语行为的得体表达(如对交际背景、目的、常规、参加者等因素的合理考虑);

(4)出现性(performance/occurence):指交际中言语行为是否可行(如在可能、可行和合适的情况下是否可做)。

实际上,“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已经包含了Chomsky的“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Widdowson认为,Hymes交际能力的第一部分即相当于Chomsky所说的“语法能力”,其余三部分相当于Chomsky所说的“语用能力”。

后来的语言学家研究得更加深入,Canale和Swain(1980)以及Leech(1983)分别对交际能力和语用能力进行了更加细致的解读和划分。在Bachman(1990)的模式里,语言能力(language competence)是由组织能力(organizational competence)和语用能力(pragmatic competence)两部分组成。其中语用能力又分为“施为能力”(illocutionary competence)和“社交语言能力”(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施为能力是指了解交际行为并懂得如何实施交际行为的能力;社交语言能力是指根据语境得体使用语言的能力。所以,语用能力可以理解为如何识别语境并在懂得在语境中准确地理解别人和得体地表达自己的能力,语用能力的两个重要方面是对各种语境的敏感性和表达的得体性。

二、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是综合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来储备和传递信息的工具。如今,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和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多媒体教学有广义多媒体和计算机多媒体之分。广义多媒体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媒体合理选择和综合运用形成的媒体,是“以计算机技术为主导、涵盖多种媒体的教学方式;一方面教学主体借助多媒体光盘和网络教学资源获得学习内容;另一方面教学活动中也会吸取并发挥图书、磁带、幻灯片、电子白板、CD等在内的多种媒体的特点和优势,形成合力构建出真正意义上的立体化外语教学体系。”而计算机多媒体是指通过计算机一种设备来实现图、文、声、像等效果。题目中的“多媒体外语教学”指的是前者,是具有多样性、集成性、交互性、情景性的综合外语教学模式。多样性指涵盖文字、文本、图形、图像、语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集成化是把这些媒体信息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并把效果综合地表现出来;交互性是让信息的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有信息的实时编辑、控制和传递;情景性是指多媒体能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真实的情景和语言。在我国英语学习者缺少母语学习环境的条件下,多媒体教学的多样性、集成化和情景性的特点无疑在时间有限的英语课堂中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多样的语言材料,创造了更加优化的外语学习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课堂教学资源。而多媒体教学的交互性是多媒体外语教学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核心要求。

三、多媒体教学背景下语用能力的培养

(一)教学目标

最新审定的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学生应该能用英语进行信息交流,要求不能将英语学习与实际应用相脱节。课程要求和教学大纲都特别强调了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而语用能力作为交际能力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里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但目前在大部分高校,英语教学效果主要的衡量标准是一些过级考试的通过率。在大学期间,英语专业的学生要通过四、八级的考试并获得相应的证书才可能找到好工作,本科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要通过四、六级考试才可以得到毕业证,即使是艺术及高职高专的学生也要试图通过A、B级考试。可以说,英语考试成了学生的“紧箍咒”,但当学生走出校门之后,又有多少学生会把大学在英语课堂的所学和在英语考试中所获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所以大学英语教学一定要明确目标,课程的设置和教材的选取都要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为宗旨,特别是在缺少母语环境的学习条件下,有必要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语料和语境。

(二)教学环境

英语教学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包括教材、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等;“软环境”则包括真实的语言输入、语言互动和语言反馈等。多媒体教学背景下的英语课堂可以把教学“硬环境”和“软环境”的优势最大化,把声音、文字、图像、动画、视频等资源有机结合起来,为学习者提供了与时俱进的学习内容,构建了全球性的学习环境,让学习者置身于丰富的信息资源、真实的情景和语言中;如果教师结合课堂内容和教育信息技术,可以给学习者提供富含某一言语行为(如请求、道谢、赞扬、批评、道歉、抱怨、邀请、介绍、称呼、问候、寒暄、道别、提供、建议等)语言材料,为具体言语行为的学习做范例,使学习者从中意识到不同的社会角色在不同的社交场合就不同的话题内容进行交际时所使用语言的特点;另外,教材的选择也很重要,只有多媒体技术结合能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语料和语境的好教材,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才有可能得到提高。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选用的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视界大学英语》和《新标准大学英语》两套教材,其中“视听说教程”最值得推崇,该教材主题贴近大学生活,体现时代特色,通过真实的语境、生动的语料和灵活的练习,不但提升了学生的语感,而且提高了学生在不同情境下应用语言的能力。例如《新视界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第一册第一单元A new start给刚入学的大一新生作为第一课再合适不过,这个单元的对话部分的第一个场景是新生入学登记住宿,这个学生熟悉的场景对话不但为学生提供了简短地道的表达,而且还有很多表达涉及中西文化差异,例如姓和名的顺序,师生之间的称呼,住宿条件等,如果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呈现教学光盘里的视频,学生定会在语用能力的提升方面受益匪浅。整套选材内容丰富、角度新颖,语言地道实用、生动鲜活,任务设计鼓励参与,启发思考,各类结合真实场景的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与教材配套的还有教学光盘、网络教学管理平台、试题库等立体多样的资源,全方位为学生呈现真实的语料和语境,有助于学生语用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最早是由在认知发展领域具有深远影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J. Piaget)提出的,根据建构主义,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每个人对世界的理解和建构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的,由于每个人原有的经验不同,对客观世界的理解就有各不相同。所以学习者获得知识的过程同样是以已经内化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借助优质的学习资源和教师或学习伙伴的帮助,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而不是仅仅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英语学习并不能单纯依靠教师在课堂上“传道”“授业”“解惑”,而要让学习者成为知识建构的主角。而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课堂受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影响,大部分课堂内容是以老师“教”为主,课堂的主要内容是课文里的单词、词组、长句、难句、语法、文章结构。教师在课堂上充当着这些课文内容的“灌输者”的角色,而学生大多是被动的“接受者”。即使有课堂提问,也是简单的一般疑问句或在课文里很容易就能找出答案的问题,有时学生听课状态不佳,课堂气氛不活跃,教师为节省时间直接“自问自答”。这种教学模式导致了很多学生即使通过四六级考试语用能力也很低下的“哑巴英语”的状态。

多媒体教学背景下的英语课堂能将教师的角色变“主”为“辅”,突破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变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辅导者和督促者;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提供了轻松多样的学习环境,吸引注意力,增强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突出个性化学习,体现计算机网络的人机交互性;增加了师生、同学间的交流,鼓励协作式的学习方式,信息量加大,反馈速度加快。

四、结语

我国英语教学最早的从学前开始,在高校大多数学习者已经有了多年的英语学习经历,但语用能力仍然普遍低下。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深思,但主要是因为我国的英语教学受传统教学法的影响和语言环境的限制,学生们缺少真实地道的语言输入,很少有跟本族语者互动的机会。多媒体教学背景下的外语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陷。在分析语用能力内涵和简述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提出在多媒体外语教学背景下,教师可以从教学目标、教学环境和教学模式三个方面入手,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英语交际能力为教学目标,利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提供生动的语料和真实的语境,与学生转换课堂角色,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供更多互动交流的机会,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包英格.以提高表达能力为核心的蒙生汉语语用教学新模式探索[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3(4):78.

[2]李燕,姜占好.新时期英语专业学生语用能力调查报告及启示[J].外语教学,2014(5):54.

[3]徐致亚.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提高的途径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9):56.

[4]董建霞.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培养的策略[J].教育探索,2013(12):22.

[5]姜占好. 多媒体外语教学语境下学习者语用能力的发展探讨[J].外语电化教学, 2009(5): 28-32.

责任编辑:刘海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794(2016)03-0001-04

作者简介:张洋,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和语用学研究(沈阳 110034)。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JG14DB389);沈阳师范大学第七批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G2015-YB090)

收稿日期:2015-09-06

猜你喜欢
语用能力建构主义多媒体教学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在故事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语用能力
论如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关联视阈下的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研究
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六要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小学多媒体教学刍议
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