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小麦品种绵杂麦512及其制种技术

2016-03-28 15:34敖雷加容周玉刚李生荣吴泽江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绵阳603四川国豪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绵阳603
中国种业 2016年4期
关键词:条锈病父本制种

余 敖雷加容周玉刚李生荣吴泽江(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绵阳603;四川国豪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绵阳603)



杂交小麦品种绵杂麦512及其制种技术

余 敖1雷加容1周玉刚2李生荣1吴泽江2
(1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绵阳621023;2四川国豪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绵阳621023)

绵杂麦512是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与四川国豪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选育的,以不育系4377s13与恢复系MR168组配的高产优质杂交小麦品种,丰产、稳产性突出,于2015年1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川审麦2014012,该品种是截至目前四川省审定的第2个两系杂交小麦品种。为了加快该品种的推广应用,进一步提高制种产量,笔者通过近几年对绵杂麦512的制种实践,总结出每667m2产量超250kg的制种技术措施,供同行和基地制种农户参考。

1 亲本特征特性

1.1 母本 是通过导入温光型不育基因,结合常规抗病育种技术,由MTS-1和01-3570杂交选育成的高抗条锈病不育系4377s13,有效地解决了小麦温光型不育系育性稳定、抗性和品质等问题。其具有2大特点:一是一系两用,不育特性稳定,在四川生态区,10月25日前播种,不育度达100%(田间调查32穗1500小花,其套袋结实率为0),12月10日后播种,育性恢复,繁殖每667m2产量达200~250kg;二是高抗条锈病和白粉病,条锈病与白粉病抗性遗传力强,田间表现群体整齐一致。该不育系综合性状优良,株高60cm,穗长8~10cm,小穗数18~20,平均穗颈长3.5cm,白壳,长芒,穗卵圆形,红粒,分蘖力强,株型紧凑。

1.2 父本 是利用不同生态区冬、春小麦地理远缘杂交,由绵阳96-5和辽春10号杂交选育成的适应西南冬麦区生态条件的温光型两系恢复系MR168,成功地解决了温光型两系杂交小麦育种的恢复度问题。在温光型两系杂交小麦强优势组合筛选中,恢复系的筛选将对杂种F1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项目利用不同生态区冬、春小麦地理远缘杂交,育成适应西南冬麦区生态条件的温光型两系恢复系材料MR168。主要特点是早熟,分蘖力较强,上林成穗率高。株高适中,穗大粒多,穗层整齐,穗子方正,花药较大且外露率高。后期转色落黄好,灌浆速度快。高抗条锈病和白粉病。MR168所配组合对早春低温具有较强的抵抗力,不同年份间其杂种1代结实正常,丰产性好,适应性广,抗病力强。

2 品种特征特性

2.1 农艺性状 该品种属春性,早熟品种。全生育期184d,比对照品种绵麦37早熟3d。幼苗长势中等,分蘖力强,上林成穗率高。株高95cm,植株紧凑,茎秆韧健,抗倒伏力强,穗层整齐,后期落黄转色好。穗长9~11cm,长方形,长芒,白壳,穗大粒多,每穗结实49.8粒左右,粒大,千粒重42.7g,子粒浅红粒,均匀、饱满,粉质-半角质。

2.2 品质及抗性表现 该品种品质优良,属优质中筋小麦品种。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平均容重788g/L,粗蛋白质含量15.23%,湿面筋30.7%,沉降值42.5mL,稳定时间5.0min。该品种综合抗逆性好。中国农科院植保所鉴定结果中抗条锈病,高抗白粉病。后期灌浆速度快,落黄好,比对照绵麦37早熟3d,能有效减少后期高温天气对产量的影响。该品种的推广能大大改善推广区商品小麦品质。

3 产量表现

2010-2011年参加四川省区试,每667m2平均产380.43kg,比对照绵麦37增产10.2%;2011-2012年续试,平均产419.90kg,比对照绵麦37增产14.6%;2年区试平均产400.17kg,比对照绵麦37增产12.5%,14个点次全部增产。2012-2013年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390.10kg,比对照绵麦37增产6.3%,5点试验全部增产。绵杂麦512是2014年四川省审定的唯一一个每667m2平均产量超过400kg的优良新品种。

3 制种技术

3.1 播前准备 制种地选择 在四川、陕西制种,选择水源条件好、排灌方便、地势平坦、较肥沃、交通便利、集中连片、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地块作制种基地,杜绝下湿田、望天田。制种隔离必须安全可靠,可用屏障隔离或空间隔离,屏障隔离为山丘、树林、河流、水塘、房屋等。在空间隔离上要保持空间距离50m,以防止其他小麦花粉窜入,造成混杂。

整地、施肥 一犁一耙,每667m2用小麦制种专用肥1包(或用尿素15~18kg、过磷酸钙50kg、氯化钾10kg),加适当农家肥,采用底肥一道清。

3.2 播种 适期播种 在四川父本与母本同期于10月19-24日播种。以机械播种为宜,行距为25cm,播种深度3cm,父母本比例为1∶5或1∶6,行向与当地风向垂直。

合理群体结构 每667m2制种产量达250kg的产量构成为:有效穗数26万穗,千粒重46g,穗结实率22粒。在千粒重和结实率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有效穗数是制约产量的关键,根据多年试验,要获得26万的有效穗数,每667m2母本基本苗为16万,同时也防止后期分蘖发生不育系育性恢复的现象,父本基本苗为12万,用种量根据种子芽率来定。

3.3 田间管理 田间除草 播前除草,用克无踪乳油化学除草剂;播后在小麦生长4叶期,每667m2用6.9%骠马乳剂75~100mL和10%阔封20mL兑水30~40kg进行化学除草,同时除去单子叶和双子叶杂草。

肥水管理,病虫防治 根据土壤质地及肥力水平、麦苗长势长相等情况确定是否灌水。在四川广汉由于土壤质地轻,在冬季都需要灌跑马水1次。苗期注意蚜虫的防治,在田间发病初期开始施药防治。生长中后期是赤霉病、穗蚜混发时期,用抗蚜威加三唑酮或多菌灵进行全田均匀喷雾。

辅助授粉 在上午9:00~11:00和下午15:00~17:00,进行2~3次人工或喷雾器赶粉,促进异交结实。上午赶粉前首先给父母本穗子一定刺激,使父本集中开花散粉,母本颖壳张开。

除杂保纯 苗期除去生长不一致的杂株。抽穗期除去株叶型不一致,株高、穗型穗色不一致的植株。收获前除去株高、芒长、穗部形状、整齐度不一致的植株,以及拔出处于空档处结实偏高,穗色亮净的分蘖穗。在授粉结束5d后,割除父本,避免收获时父本混杂,同时使得母本行通风透光,提高光合效率,减少病虫害。

3.4 适时收获 当制种小麦在9成黄时,应及时收获。

4 小结

两系温光型杂交小麦制种密度是关键,绵杂麦512在保证基本苗16万/667m2的基础上,注意肥水管理,控制好赶粉次数与时间,每667m2制种产量可达250kg。目前在四川杂交小麦制种整地、播种、赶粉、收获可以全部实现机械化作业,但父本的收割还得依靠人工,为适应全程机械化,还得研究父母本带制种技术。

收稿日期:(2016-01-07)

猜你喜欢
条锈病父本制种
旅大红骨改良先锋父本选系抗病性鉴定及穗部性状配合力分析
小麦条锈病田间为害损失的初步分析
陕西安康:农技专家开展小麦条锈病普防工作
新疆兵团制种玉米获丰收
小麦条锈病持续控制的策略
215份小麦材料抗条锈病基因分子检测初报
关于玉米制种自交率的原因及对策
伊犁地区制种玉米瘤黑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北疆制种玉米瘤黑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茶树新品种“湘波绿2号”父本的SSR标记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