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校办学理念凸显“扬长教育”办学特色

2016-03-28 17:38武汉市东西湖区嘉禾园小学刘明亮
成才 2016年10期
关键词:特长办学师生

■武汉市东西湖区嘉禾园小学 刘明亮

提升学校办学理念凸显“扬长教育”办学特色

■武汉市东西湖区嘉禾园小学 刘明亮

武汉市东西湖区嘉禾园小学于2008年秋季开办,学校原名“东西湖实验小学嘉禾园分校”,2010年8月更名为“东西湖区嘉禾园小学”。学校现有1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810人,生源以随迁子女居多。在创办之初,学校便立足校情,高扬“扬长教育”旗帜,秉承“传承创新、系统建构”的原则,确立了“充分展示自我,师生共享成长”的办学理念,构建了“扬长教育”学校教育模式。八年来,学校围绕“扬师生之长,争创市级一流学校”的办学目标不懈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构建“扬长教育”办学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建校以来,学校领导班子遵循基础教育发展规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广泛征求师生、家长、社区及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学校构建了“扬长教育”办学体系,以全面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使学校教育回归教育的本真,为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扬长教育”办学体系的整体框架

“扬长教育”办学体系的框架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核心价值观:找长、扬长、成才。

2.校训:做最好的自己。

3.校风:活泼、纯朴、阳光、向上。

4.教风:协作、进取、平等、尊重。

5.学风:勤读、善思、好问、乐学。

6.学校办学目标:扬师生之长,争创市级一流学校。

7.教师教学目标:张扬师生优势特长,面向全体学生,挖掘潜能,培育个性,发展特长,激励创新。

8.学生培养目标: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扎实的基础、突出的特长,使每个学生在扬长中走向成功。

“扬长教育”办学体系在实施过程中,以“充分展示自我,师生共享成长”办学理念为统领,秉持“做最好的自己”的校训,潜心营造“活泼、纯朴、阳光、向上”的校风、“协作、进取、平等、尊重”的教风、“勤读、善思、好问、乐学”的学风。“扬长教育”旨在通过张扬师生优势特长,面向全体学生挖掘潜能、培育个性、发展特长、激励创新等手段,使师生在教育过程中得以共同成长,从而实现“扬师生之长,争创市级一流学校”的办学目标,实现“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扎实的基础、突出的特长,使每个学生在扬长中走向成功”的学生培养目标。

(二)“扬长教育”办学体系的内涵解读

1.“扬长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扬长教育是以“注重个性差异,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特长”为特征的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精神为重点,以面向全体学生,挖掘潜能,培育个性,发展特长,激励创新”为目标的教育。

2.“扬长教育”是为培养成功人才打基础的教育。扬长教育的本质是个性化教育,它突出体现了张扬个性在“人才培养”和“将来事业成功”方面的重要性。可以说,扬长教育是对传统教育整齐划一培养模式的一种挑战,它打破了传统的高度标准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注重需求导向的个性化和多样化。

3.“扬长教育”是“以长促长,以长促全”的教育。扬长教育以个体的长处为核心,培养其在某一方面的突出优势,它是一种体现人文关怀,关照人格健全的教育模式。扬长教育承认每个学生都存在自己的长处,这些长处往往就是学生个性的体现,也是他们将来成才成功的优势和竞争力所在。学校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善于发现和发展学生自身的长处,乐于从多角度来观察、接纳、赏识学生,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开发并发展学生的潜能。

4.“扬长教育”的内涵在我校的新拓展。培植学生的兴趣点,扬学生之长;赏识教师的闪光点,扬教师之长;打造学校的特色点,扬学校之长;引导家长的关注点,扬家长之长;利用资源的融合点,扬社区之长。

(三)构建“扬长教育”办学体系的背景思考

1.尊重教育的规律,回归教育的本真。扬长教育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古代教育家孔子说: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育的本真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尊重每个孩子的差异,促进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成长,而不是用统一的标准一概而论。

2.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市场经济时代,扬长教育符合高度分工合作的现代社会的内在要求,符合人才成长的内在规律,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全面和谐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时代,需要多方面的创新人才,因此学校教育要顺应人才发展的需求,要以个性和谐发展和思想自由发展为前提,转变以往的补短教育方式,代之以扬长教育,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特长发展和创新发展,满足社会发展、教育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需要。

3.顺应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满足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也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扬长教育强调“发展个性,开发潜能”,不仅顺应了课改的要求,也满足了学生素质教育自主发展、个性发展的客观要求。

4.立足我校校情、学情,促进学校整体变革的需要。我校是一所新建的一般小学,地处城郊,学生大多来自商户家庭和打工人员家庭,相当一部分家长由于忙于生计而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导致学生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学习动机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学习效果不理想,学业滞后,从而出现厌学、畏学情绪;部分教师墨守成规,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学生无法得到充分的发展。而扬长教育能有效解决师生的这些问题,通过“扬长”增强师生的信心,提振学生学习的决心,实现“做最好的自己”的办学目标。

二、践行“扬长教育”办学思想,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扬长教育的整体构架明确后,全校师生便在扬长教育办学思想的指导下践行每日的教育教学活动。学校以课堂教学和德育工作为切入点,构建了扬长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以下简称“扬长教学”模式)和德育工作模式(以下简称“扬长德育”模式),探寻了学校实施扬长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扬长教学”模式

学校以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构建了“扬长教学”模式。“扬长教学”模式以“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为宗旨,通过“创境激情、导入新课;自学测评、发现特长;合作探究,展示特长;课外拓展,以长促长”的课堂教学基本程序,让学生直接参与、亲身体验和感悟知识形成的过程,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结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授人以鱼”,而是“授人以渔”;不是奉送真理,而是教学生发现真理。

1.实施策略。“扬长教学”模式的主要实施策略有“六少六多”,即:创设平等氛围——少一些约束,多一些自由;注重个性差异——少一些局限,多一些空间;突破模式,更新教法——少一些迷信,多一些创新;少一些否定,多一些鼓励;对待学生因人而异——少一些锦上添花,多一些雪中送炭;创新作业内容与形式——少一些机械枯燥,多一些自助特长;提供展示特长的舞台——少一些沉闷苦学,多一些阳光活动。

2.核心目标。“扬长教学”模式的核心目标是:让学生在交往合作、共同学习中相互激励,形成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心,让师生智慧通过教学互动而生成。

3.实施要领。“扬长教学”模式的实施要领是:根据学生特征和学科特点,设计体现参与性、自主性、独特性、发展性的教学活动。

(二)“扬长德育”模式

学校从师表引德、生活育德、文化润德、实践培德等方面探索“扬长德育”工作模式,从而达到让学生在扬长补短中求真知、在扬长避短中做善人、在扬善救失中得美名的目的。

1.工作模式。“扬长德育”的工作模式是:分析智能结构——发现特长;改进教育方法——培养特长;提供平台——展示特长。

2.核心目标。“扬长德育”的核心目标是:培育学生乐于发现自己的特长,善于展现自己的特长。

3.实施策略。“扬长德育”模式的主要实施策略从三个层面展开:学校层面上,以丰富多彩的“十二月节”活动为载体,以课堂为主阵地,实施“扬长德育”学校教育策略;家庭层面上,通过“教师进家庭、家长进校园”系列活动,实施“扬长德育”家庭教育策略;社会层面上,通过与社区居委会、嘉禾园小区物业公司、社区活动中心等社区机构的密切配合,开展学生进社区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社区服务和管理当中,在社区活动中通过“扬长”充分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培育“扬长教育”学校文化,争创市级一流特色学校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学校文化对全校师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会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它能给予师生情感的精神食粮,使师生做到道德提升、人格发展、快乐生活、有个人价值感和自尊心。

正因为充分认识到了培育学校文化的重要性,学校办学八年以来一直没有停止对学校文化建设的探索和思考。目前,学校正精心设计和打造更符合学校自身特点、更富有精神感召力的“扬长教育”学校文化。学校希望通过凸显“扬长教育”的办学特色,争取形成鲜明、丰厚、翔实的办学成果,力争使学校文化在区域内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并具有一定的引领示范作用。为此,学校在以下四个方面做了扎实细致的工作。

(一)让外显的物质文化彰显“扬长教育”的气息,做到特色鲜明,环境育人

学校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着手精心设计,打造师生喜爱的具有成长气息、人文价值的学习场所和生活空间,打造“扬长的校园文化”。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学校不仅重视校园的绿化、净化和美化,还充分运用集体的智慧,群策群力,坚持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出发,积极利用学校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进行扬长文化氛围的打造,以较好地体现了校园文化显性与隐性的育人功能,使整个校园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扬长”气息。

(二)让内隐的精神文化蕴含“扬长教育”的精髓,做到人人扬长,事事扬长

“十三五”期间,学校在原有“扬长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老师们按照“四有”(有课题、有学习、有研究、有实效)、“三会”(会上课、会辅导、会反思)、“三过硬”(师德过硬、教学常规过硬、质量过硬)的要求,开展“扬长教育课堂教育模式研究”,并提出分段要求:低段要求“先教后学,以导为主”;中段要求“边教边学,导学结合”;高段要求“先学后教,鼓励创新”,强调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每堂课上有自己的发展与提高。

(三)让鲜活的活动文化绽放“扬长教育”的活力,做到个性鲜明,各展所长

学校坚持科研兴校,不断深化课改,有计划地开发和建设校本课程,努力形成特点鲜明的优势课程项目,打造体现学校整体风貌、特色的教育品牌,做到在活动项目中扬长、在专题活动中扬长、三位一体教育助扬长。

(四)让固化的制度文化引领“扬长教育”的方向,做到处处扬长,持续扬长

学校通过编制发展规划、建立学校章程、制定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等活动促进全校教师对“扬长教育”学校文化的认同。在制定发展规划时,学校重视其过程价值,充分发动和组织全校教职工制订2016-2020年学校发展规划,使规划确立的目标清晰,发展定位准确。科学勾勒出的“十三五”期间学校发展的轨迹和走向,很快得到全体干部教师的认同,成为大家的共同愿景。学校章程的制定,也逐步完善并规范了学校管理制度。同时,学校各部门也都在学校发展规划和章程的引领下制定了配套的工作计划或实施方案,各部门的方案思路清晰,措施具体,目标高远,具有很强的实操性。相应地,教师个人也制定了充分体现个人发展目标和特长的专业发展规划。

通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学校始终坚持“充分展示自我,师生共享成长”的办学理念,不断完善“扬长教育”的学校教育模式,并取得初步成效,“扬长教育”办学特色也逐步成型。学校相关课题《城郊小学扬长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丰富,已顺利结题。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生、家长满意度逐年提高。目前,学校的发展已渐渐步入规范、有序、平稳的发展轨道。

责任编辑廖林

猜你喜欢
特长办学师生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老板的特长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特长,亦是一种成长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特长公路隧道照明设计探讨